书城军事毛泽东瞩目的著名战役
12732000000011

第11章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

赵括,战国时赵国将领,名将赵奢之子,因其父号马服君,所以又称马服子。赵括平素喜读兵书,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喜好纸上谈兵。公元前260年,秦军大将王龄率军进犯上党,秦赵两军战于长平。赵军主帅廉颇命令军队筑壁坚守。历三年,秦军不能胜,遂使反间计,使赵国国君以赵括代廉颇为帅。他上任后,废除了廉颇制定的约束军队的法令,更换各部将领,变坚守为主动出击,正中秦军主将白起下怀。秦军迅速断绝赵军后方补给线,全线出击,将赵军分割包围。赵军食尽突围,赵括中箭而亡。此战,秦军坑赵军降卒40万。毛泽东称赵括“初出茅庐”,“纸上谈兵”。

【毛泽东评点长平之战】

许多国家颁布的军事条令书上,都指示了“按照情况活用原则”的必要,又都指示了打败仗时的处置方法。前者是不要指挥员因死用原则而主观地犯错误;后者是当着指挥员主观地犯了错误,或客观情况起了非所预料的和不可抗的变化时,告诉指挥员怎样去处置。……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5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长平之战概要】

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是秦军在长平打败赵军的著名战役。有关这场战役的细节,可参见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阏与之战打完之后,秦军东扩的野心有所收敛。为了集聚力量,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修好,打算先谋取韩国和魏国。

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长治附近)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在此情形之下,韩国上党郡的太守敞开城门,让赵军进城,以抵御秦军。与此同时,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派大将廉颇率重兵把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防不测。赵国此举,引起秦国极大的反感。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他率兵大败齐军,夺取阳晋(今山东巨野西南),拜为上卿。其后,他多次领兵,击败齐军、魏军,屡建奇功,以骁勇善战闻名天下。

当时,赵国的名将赵奢已经不在人世,蔺相如也重病在身,于是赵王遂拜廉颇为主将,领兵抗秦。蔺相如是赵国的外交家,亦被拜为上卿。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大将王进攻上党,兵进长平,以泄心中之恨。得知据守长平的赵军由廉颇统率,秦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廉颇在长平驻扎,曾与秦军交手,但是不敌秦军。于是,廉颇筑壁坚守,拒不出战,一守就是三年。

秦军也与廉颇相持了三年。其间,秦军多次挑战,但廉颇置之不理,等待有利时机进行反击。

这时,秦军运用反间之计,派出间谍到处散布谣言:

“秦军最恨也最怕赵奢之子赵括为主将,廉颇胆小如鼠,不敢出战,秦军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不料,赵国国君居然听信谣言。于是,赵国国君起用赵括为主将,让廉颇交出统兵兵权回都城。廉颇回到都城后,径直来到老友蔺相如的宅邸,一脸的怒气。

蔺相如从病榻上挣扎着坐起,对廉颇说:

“你怎么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廉颇回答:

“赵王中了秦军的反间计。”

他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出来。蔺相如大惊失色,叫人备车,直奔王宫。

进得殿来,蔺相如对赵王说:

“大王,你怎么因为赵括是将门之子,就认为他一定能够领兵打仗呢?我承认,赵奢是罕见的将才,精通战法,经验丰富,英勇善战,是我们赵国的骄傲。但是,我对赵括没有信心。大王因为他是名门之后,而授予军权,这是拘泥于成见,不知变通啊!我对赵括十分了解,此人能够熟读其父的兵书,仅此而已,他不知道随机应变,是个十足的书呆子。大王,千万不可命他为主将,千万……”

不等蔺相如把话讲完,赵国国君摆手叫他把话打住,说:

“赵奢是赵国的功臣,我怎么能不重用他的儿子呢?赵奢父子的威名已传遍天下,连秦军也害怕。”

“大王,这是秦军的反间计,不可相信。”

“我已作出决定,毋再多言。”

从宫殿出来,蔺相如仰天长叹:

“赵国之败,就在今日!马服君(赵奢死后的赐号)在天有灵,能不悲乎?”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因其父赐号马服君,所以又叫马服子。此人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喜读兵书,常能过目不忘,但他从未有过领兵作战的经验。因为出自名门,赵括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喜欢夸夸其谈。赵奢手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赵括常常与他们谈论军事,理论上一套又一套,别人都说不赢他。因此,赵括认为天下之人,若论军事,除了父亲,没有比自己强的了。

有一次,赵奢与其子赵括谈起用兵作战的事情,竟然也难不倒赵括。赵括得意忘形,连忙跑去告诉母亲,说:

“母亲,今日论兵,儿已超过父亲。日后如果让我领兵打仗,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战绩。”

赵括的母亲去问赵奢是否真有其事,见赵奢紧锁眉头,忙问道:

“儿子超过了你,惹你生气了?”

“哪里的话?我虽然没有问倒赵括,却感到这不值得庆幸。领兵打仗,事关江山社稷的安危。在赵括的眼里,却把这看成是儿戏,认为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啊!假如赵国国君不用赵括为将,就算是赵国的福气了。一旦让赵括出任统帅,赵国的军队就会断送在他的手里。”

得知赵国的孝成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主将,赵括之母赶紧上书孝成王,力阻赵括带兵。赵王不解其意,连忙到赵奢之宅询问其故。

赵括之母说:

“想当年,我追随赵括的父亲出征,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见夫君身为主帅,却与手下士兵同甘共苦,关系融洽。赵王赏赐的东西,都拿出来分给部下。从接受帅印的那一天起,就不再关心家中的事情,全身心用于领兵打仗。现在,赵括当了主将,趾高气扬,部下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一眼,大王所赏赐的东西都拿回家中。看见好的田产、房产,就想占有。大王,您说说看,赵括怎么比得上他的父亲?他们虽然是父子,但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请大王不要派他前去抗击秦军。”

赵国国君听得有些不耐烦了,觉得她的话不得要领,就说:

“你这个当母亲的就不要操这么多的心了。我是不会收回我的成命的。”

“如果大王非要派赵括当主将,一旦赵军失败,我将与他划清界线。”

“可以。”

就这样,赵孝成王不顾众人的反对,一意孤行,让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在他的军帐中摆放着许多兵书。他根本不考虑眼前的形势,死板地遵守书上的教条。他改变了廉颇制定的坚壁固守的作战方案,废除了廉颇约束军队的法令,更换了廉颇任命的各级将领,随时准备出击,以体现他所标榜的所谓“赵氏风范”。

秦军主将白起听说赵王中了自己的反间计,换了赵括任赵军主将,高兴得手舞足蹈,说:“这下赵军可就完了,待我引赵括出战,乘机歼灭之。”

白起是战国时秦国的名将,一称公孙起,(今陕西眉县)人。极善用兵,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出奇制胜,是名震天下的英雄。他身经百战,为秦国攻城数百座,略地数千里。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任左庶长。翌年,升左更。他曾率秦军精锐与韩、魏联军大战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24万,俘获魏将公孙喜,连拔5城,战功卓著,升国尉。秦昭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升大良造,攻魏取垣(今山西垣曲东南)。翌年,攻韩取宛(今河南南阳)。随后,白起领兵攻占赵国的蔺(今山西离石西)、祁(今山西祁县东南)和光狼城。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楚,引灌鄢(今湖北宜城东南),拔鄢、邓(今湖北襄樊北)等5城。翌年,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迫使楚国国都东迁,因军功封武安君。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率秦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大破赵、魏联军,斩首15万。秦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其又督军攻占韩国的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如今,白起又以秦军主帅身份,与赵军对垒于长平。

白起久闻廉颇之名,因此他与赵军相持三年,不敢轻举妄动。廉颇被撤职,赵括走马上任,使白起感到这三年没有虚耗。

白起当即派出一支精锐的骑兵引诱赵括出战,赵括果然上当。这时,按照白起的周密安排,秦兵假装败退。

赵括见状,遂大举出击,冒险跟进。

“都说虎父无犬子,如今看来未必正确。这个赵括,就是一个犬子。”白起一边对手下的将士这样说着,一边下令手下一员战将率军袭击赵军的后方,一边令全军发起反击。断绝赵军的供给线。

在秦军的凌厉攻势下,赵军被切割成彼此孤立的两部分,均被秦军团团包围。白起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意在使赵军军粮断绝,意志消沉,然后再一举歼灭。

秦军把赵军围困了46天,赵军军粮所剩无几,军心涣散。这时,白起觉得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亲率大军全线出击。激战之下,赵军伤亡惨重。

赵括万般无奈,只得将少数精锐分为4个纵队,轮番突围,均被秦军击败。

一天黄昏时分,赵括亲率一支轻骑部队突围,途中遭到白起军队的拦截。混战中,赵括的轻骑兵被打得大败。赵括见势不妙,回马就跑。白起一拍跨下那匹雪白的追风马,直奔赵括而去。快追到一处断垣时,白起拉弓搭箭,一箭射中赵括的颈部。赵括应声从马上跌落,一命呜呼。

赵军如无头苍蝇到处乱窜,40多万人成为俘虏。白起令手下将士释放了其中240名年幼的士兵,将其余的全部坑埋。

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消息传到赵国,举国震惊。孝成王后悔莫及,赵括之母悲伤之极,廉颇、蔺相如相对无言。

【作者点评】

长平之战,使“纸上谈兵”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这条成语,专指那些不联系实际、夸夸其谈的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一文中提及长平之战,说:

“许多国家颁布的军事条令书上,都指示了‘按照情况活用原则’的必要,又都指示了打败仗时的处置方法。前者是不要指挥员因死用原则而主观地犯错误;后者是当着指挥员主观地犯了错误,或客观情况起了非所预料的和不可抗的变化时,告诉指挥员怎样去处置。……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赵括纸上谈兵,是主观上犯了错误。毛泽东分析说:

“为什么主观上会犯错误呢?就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断判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粗心大意的军事家,不去这样做,把军事计划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之上,这种计划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实际的。鲁莽的专凭热情的军事家之所以不免于受敌人的欺骗,受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的引诱,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的鼓动,因而不免于碰壁,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任何军事计划,是应该建立于必要的侦察和对敌我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周密思索的基础之上的缘故。”

毛泽东总是擅长从军事哲学的高度进行战略思考,特别擅长从历史的著名战例中汲取军事智慧。

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的逻辑推理和理论发挥看,长平之战对毛泽东有很大的触动。当时,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者根本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理论,也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仗,他们只知道搬用书上的教条,夸夸其谈。在军事路线上,他们要么奉行冒险主义,要么奉行拼命主义和逃跑主义,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重大损失。这些人,正是现代的赵括。

针对党内的错误军事思想,毛泽东始终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赵括式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是应该加以摒弃的,必须根据军事斗争的实际需要改变我们的作战方针。用毛泽东的话说:

“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际情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

对赵括狂傲自大,不虚心学习的性格,毛泽东十分厌恶。他从中总结经验,说:

“经验多的军人,假使他是虚心学习的,他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的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情况,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这是在长时间内认识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找出了行动的规律,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种长时间的经验,要了解和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是困难的。”

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他缺乏其父久经征战、经验丰富的优点。赵括虽然熟读兵书,能将书上的战法倒背如流,但他根本不了解战争规律。总之,赵括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知死守僵硬的理论教条,没有战火的锤炼和磨砺。所以,毛泽东号召我军的指挥员“从战争中学习军事”:

“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这是一件事。然而还有一件事,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指导战争。……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这是多么精辟的见解!

(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