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中国外交谈判
12237700000069

第69章 邓小平:中美关系正常化“两秒钟”就可以完成(6)

朱启祯、柴泽民在回忆邓小平的决断时记述说:“当时如果坚持要美国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话,我们就可能丧失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和美国建交的时机。但是,我们如果为了求得同美国建交,对武器问题就放过去的话,这个问题将来就成为一个长期解决不了的遗留问题,所以邓小平同志跟美国谈判代表谈判的时候,就提到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双方同意发表建交公报,建立外交关系。但这个武器问题就留在双方建交以后两国政府继续商谈来解决。因为有了这个话,才有了后来的‘八一七公报’。”

12月15日上午(美国时间),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约见柴泽民,为在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继续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做最后会晤,双方“同意在这一个问题上各持异议”。

这样,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美方接受了中方关于“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的条件下达成的。在克服了最后的障碍问题后,双方达成的协议包括:

(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只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

(三)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

《华盛顿邮报》记者奥伯道夫在中美宣布建交两天后报道:“美国继续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是在北京进行了差不多6个月的秘密谈判中,最微妙及最困难的问题。”

卡特高兴得像顽皮孩子似的开起玩笑来,差点儿把人吓晕了

从邓小平于12月13日第一次接见伍德科克开始,卡特总统的情绪就特别高,心情也特别好。他特别嘱咐助手,每逢从驻北京联络处来的电传稿一到,绝不能耽误,立即送给他。这一天是华盛顿时间12月14日,卡特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对同中国建交的兴奋情绪越来越高涨--不论我们能不能保住秘密。我们已决定明天一早通知苏联人、台湾、日本和我们的主要欧洲盟国。那时,我们政府里将已有一百多人知道这件事了。”

他觉得邓小平答复得很干脆,这说明现在的时机对双方都有利,还说明经过了半年的谈判,建交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相互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自从邓答应将宣布建交的时间从1979年1月1日提前至1978年12月15日,他在兴奋之中,为了提前宣布,还有许多工作要赶紧做:向一些议员介绍情况,准备向美国报界发表的谈话,还要通知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想起保密工作确实做得滴水不漏,他不禁有些得意。他对布热津斯基说,我们的协定的机密丝毫没有走漏,这简直是奇迹!

15日这天,晚上9时就要宣布建交公报了,上午他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按适当的顺序,打电话通知了尽可能多的人。他给国会的一批主要议员打了电话,又给前总统福特、尼克松打了电话。

尼克松听了很高兴,立即在电话里简短地谈了实现建交这件事的成就与对世界的影响。

卡特对尼克松说:“起步接近中国、打开中国之门全是你的功劳,是你的高瞻远瞩,是你坚定的魄力。我并对您给我的指点表示感谢。”

尼克松又说:“同样,你要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也是一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和非凡的气魄的。”

卡特说:“近日,我要派迈克(即奥克森伯格)去当面向您介绍我们的协定的详细内容。”

他在听筒里听到了尼克松的笑声。尼克松说:“我当然对迈克表示信任。但是我要提醒你,吉米,要我注意保守秘密并非容易之事,过分信赖部下也是危险的。”

卡特觉得尼克松的话说得挺有意思,在给尼克松打完电话后,就想告诉布热津斯基。电话接通后,他心情太好了,竟然像顽皮孩子逗乐一样给布热津斯基开起玩笑来。

他忍住高兴的情绪,装做焦急的语调说:“兹比格,你听说了吗?出了问题啦!”

布热津斯基赶紧问:“出什么问题?”

他说:“你是否听到了中国人宣布取消我们协议的消息?”

接着,他听到听筒里传来惊愕的语调:“呜呵……”还伴有响动声。他担心吓着自己这个难得的顾问,连忙说:“兹比格,你怎么啦?我刚才是开玩笑的。没有发生什么事,一切正常。”

后来,两人提到这件事都觉得好笑,因为布热津斯基一听说出问题,差点儿就晕过去了。卡特后来一直为这件事感到抱歉。

全世界都听到了红色中国大门隆隆打开的声音

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早就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各种镜头大小不同的摄影机、摄像机,高低参差地挤满了厅后的摄影席。中国领导人华国锋在此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华国锋在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有关领导人尼克松、福特、卡特和基辛格、罗杰斯、布热津斯基和万斯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做的贡献,然后他强调指出:

“中美建交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它将为发展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开辟广阔的前景,也将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在中美建交谈判中,虽然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但是有些分歧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首先是美国希望中国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然后,美国坚持在建交后继续卖武器给台湾,中国则坚决反对。

为此,华国锋还代表中国政府特别就台湾问题声明说:

“台湾问题曾经是阻碍中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根据上海公报的精神,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在中美两国之间得到了解决,从而使中美两国人民热切期望的关系正常化得以实现。至于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

上述这段话既肯定了中美两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又针对美方声明“关心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恰当的回答。然后,华国锋又代表中国政府对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继续出售防御性武器给台湾表明了中国方面的态度:

“美国提到,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会继续售与台湾有限度的武器,供防御之用。我们表明绝不接受此事。在谈判中,中国方面一再表明对此问题的立场。我们认为,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继续售与台湾武器不符合关系正常化的原则,有碍和平解放台湾,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定也有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双方对此问题有歧见;不过,我们对联合公报达成了协议。”

与此同时,在美国还是12月15日上半夜,夜9时整,卡特总统在华盛顿举行由三大电视网转播的记者会上,宣布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和美国政府的声明。在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双方重申“上海公报”中的原则,并再次强调: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知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相信中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与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卡特总统还在声明中说,美国将通知台湾,华盛顿决定从1979年1月1日起终止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则自1980年1月1日终止。未来美国与台湾将在没有政府官方代表与外交关系的情况下,维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在必要时,美国的法令规章都会予以调整,以便能在与中国建交后产生的新环境中维持这种非政府关系。

美国相信台湾人民将有和平、繁荣的未来,对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美国继续表示关注,并预期台湾问题将由中国人民自行和平解决。

卡特还宣布,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副总理已经接受他的邀请,将于1979年1月底访问华盛顿。

应该指出的是,在中美建交公报的英文文本中,在表达中文“承认”一词词义时,英文文本分别用了“RECOGNIZE”和“ACKNOWLEDGE”。致使后来美国方面常有人利用这一字眼做文章,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寻找所谓的法律依据。中美建交公报宣布:“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此段文字中的“承认”,英文文本是“RECOGNIZE”,这和中文文本的意思是一致的。关于台湾问题,公报中文文本中也有一个“承认”,即:“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英文文本中的“承认”用的词却是“ACKNOWLEDGE”。此词含有“认知”的意思,与法律意义上的“承认”是有区别的。

中美建交,震动世界。尽管中美两国建交时仍有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美国也没有完全放弃它干涉中国内政的打算,但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两天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大步。美联社记者布朗从东京发出的评述说:1978年12月在北京发生的两件大事,即中美建交与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举世都听到了古老中国大门隆隆打开的声音,未来的历史将证明,这是任何大国都不能忽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