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中国外交谈判
12237700000068

第68章 邓小平:中美关系正常化“两秒钟”就可以完成(5)

这样,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机成熟了,需要两国的政治家非凡的魄力,需要当机立断。

这段日子,卡特总统密切关注来自中国的消息与情报。据其在卸任后所写的传记《忠于信仰》中记述说:

我给伍德科克的信送到北京时,邓正在外地,要一个多星期才回来。在这段时间里,布热津斯基和白宫的中国问题专家迈克·奥克森伯格向我报告了邓对一名外国记者讲的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话。邓说,中国同日本“一秒钟”就达成了和平友好条约;同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只要两秒钟”就行了。他还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美国。

在他回到首都以后,我收到一份报告说中央委员会--中国高级领导人的会议--预定召开一次特别会议。伍德科克和我们的亚洲问题专家们认为这次会议相当重要,但是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中国人的议程上有些什么。我相当晚才知道他们有三个重要问题要解决:最后巩固邓小平对党和政府的控制地位,中国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和今后同美国的关系。

卡特感觉到,邓小平说的“两秒钟” 的含意即是中国即将对中美建交谈判作出最后的决策。

建交谈判关键时刻,邓小平一锤定音

12月4日,中美建交谈判的第六次会议在中国外交部的会议室举行。

相隔整整一个月没有开会,伍德科克注意到这次会议的变化:韩念龙代替生病的黄华任中方代表,从70年代初以来一直参与中美高层会谈的两位女士唐闻生和王海容已经从谈判组调离。

韩念龙见到伍德科克时,面露喜色,代表中方提出了对美方草拟的建交公报的意见,并对伍德科克说:“主任阁下,我荣幸地通知你,中国政府考虑了卡特总统的建议,赞同把1979年元旦作为中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的日期,邓小平副总理将在12月13日接见阁下。”

一直在焦虑不安的伍德科克喜出望外,几乎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因而要求韩念龙将所说的话复述一遍。

会后,伍德科克立即将这一重要消息传回美国,报告给卡特总统。

卡特阅后很是高兴,意识到这是对美中关系正常化至关重要的一次接见。卡特审核了伍德科克将要呈送给邓小平的经过修改的建交文件,逐字逐句逐行地推敲琢磨,亲自予以批准。卡特并授权伍德科克代表总统向邓小平郑重发出邀请:“美国政府决定邀请邓小平阁下1979年1月访问美国。美国政府认为,已经到了对与中国建交作出最终决策的时候了。”

卡特还指示布热津斯基在邓小平接见伍德科克之前,在华盛顿会见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布热津斯基告诉柴泽民,伍德科克将提出经过修改的美中关系正常化公报草案,已经充分考虑了中方的意见。

布热津斯基强调说,美方这个草案是卡特总统亲自拟订的。

布热津斯基并说:美苏军控协议即将签订,勃列日涅夫很可能于1月间访美,我是希望实现关系正常化和中国领导人访美都先于美苏首脑会谈。

12月13日上午,14日下午,15日下午,邓小平连续三次同伍德科克就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会谈。在这以前,伍德科克来华时间已经不短,还从来没有见过邓小平。他听说布什任联络处主任时,曾数次见到邓小平,因而十分羡慕。这次邓小平亲自接见,这说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伍德科克为自己能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会见邓小平而激动不已。

13日这天,中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已经开了三十多天了,邓小平要在这天下午的闭幕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在这天上午,会见了伍德科克。在会见中,伍德科克向邓小平重申了美方的以下立场:

一、美方确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公报发表后,美国立即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四个月内撤出美国军队和设施;并立即通知台湾终止美蒋条约。从技术上讲,一年后终止,但实际上条约已无效。废除条约须经过国会,终止将由总统做主,故美方采取这一做法。

三、美国和台湾人民之间维持非官方关系。

四、美国和台湾人民之间维持商务和文化联系。

五、美国将发表声明,期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

关于美国期望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伍德科克希望中方不予反对。中方重申统一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

伍德科克向邓小平递交了包含有上述内容的经修改的建交联合公报草案,并提议双方确定1979年1月1日发表联合公报和有关声明,在3月1日互派大使和建立大使馆。伍德科克向邓小平转达了卡特总统向他发出的访美邀请,并希望商定访美的具体时间。

邓小平与伍德科克一起研究了公报草案,美方保证按条约规定在1979年底自动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邓小平表示欣赏,要求美国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仍然有效的最后一年里,不再向台湾出售武器。

邓小平基本同意美方修改后的联合公报草案,但是提出了在公报中应当重申反霸条款,还爽快地接受了卡特总统邀请,拟于1979年1月访问美国。最后,邓小平还称赞了伍德科克主任在任期内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卡特总统也深知邓小平接见伍德科克事关重要,这意味着历时半年之久的中美建交谈判终于获得了进展,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也嘱咐白宫办公厅主任汉弥尔顿,在最近这几天,他不安排任何离开华盛顿的活动。

在12月13日上午见过邓小平之后,伍德科克立即向华盛顿作了汇报。卡特总统接到伍德科克电传来的报告时,正好在美国是深夜。卡特兴奋得夜不能寐,经再三思虑与权衡,担心时间拖长了有可能出现具有政治破坏性的泄密事件,这在美国是不乏先例的。对卡特的担心,可以用中国人的成语“夜长梦多”形容。于是,由于主管外事的万斯国务卿此时还在中东,他就将万斯排除在外,亲自作出决断,很快就给予指示:将原定1979年1月1日宣布实现关系正常化,提前半个月立即在12月15日宣布。

12月14日下午,伍德科克接到华盛顿指示后,即奉命紧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提出了美方的意见:

一、为了减少泄密的机会,美方建议提前于美国东部时间1978年12月15日宣布建交公报,具体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15日晚9时(北京时间16日上午10时);

二、建议邓副总理访问华盛顿时间为1979年1月29日至31日。

邓小平问:“卡特总统为什么要提前?这会有什么效果?”

伍德科克解释说:“总统担心时间拖长了,会泄密,从而导致遭意外。”

邓小平想了想说:“好吧,同意你们的意见。”

这样,双方就达成了发布两国联合建交公报与有关安排。

在双方即将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的最后关头,在美国右翼反华势力的干扰下,华盛顿又产生了情况变化。布热津斯基发了一个十万火急电报指示伍德科克,在北京向中方明确“澄清”关于美国对台军售的意见。伍德科克立即向韩念龙代外长提出:“我奉美国政府之命,希望贵方同意美国在暂停对台出售武器一年之后,仍保留出售武器的权利,尽管美国将尽可能加以克制。”

此时,距离发表公报时间只有15个钟头了!

伍德科克请求紧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

12月15日下午4时,邓小平在大会堂接见伍德科克,听了对方的“澄清”之后,极其震怒,右手猛击沙发扶手:“我们坚决不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

伍德科克还要解释。

邓小平反对说:“没有商量的余地!”

邓小平接着说:“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蒋经国怎么会回到谈判桌上来呢?蒋经国永远不谈判,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得不最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你们美国一方面说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方面又大肆卖武器给台湾,蒋经国就会离谈判桌越来越远,这就会导致战争。”

双方冷场了。伍德科克见会谈陷入僵局,就提出建议说:“我对中方的态度表示理解,希望暂时搁置分歧。”

邓小平说:“为了顾全大局,我同意暂时搁置分歧。中方将继续保留与美国谈判对台军售的权利。”

邓小平一锤定音,拍板决定:中美建交按原定计划进行。会谈结束,这时,离发布公报仅有十余小时了。

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观全局,决定将此分歧搁置起来。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上,也曾有过先例。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曾要求周恩来总理明确在台湾北面的钓鱼岛(日方叫尖阁列岛)的归属权。当时,为了不让这个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成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碍,周恩来就表示说:“现在还是不要讨论,地图上又没有标。出了石油就成问题了。”对此,日方也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