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千古食趣
12018600000028

第28章 民风食俗,无辣子吃不饱(2)

桂西壮族地区的活血食品颇具风味。宰羊时,将羊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然后将血切成小块,佐以上好米酒、姜、蒜,以除去其腥味,便可食用了。这种食法,说是可活络补身。另外,杀鸭时,先置上好米酸水一碗,将鸭血倒入拌匀,鸭血变成灰黑色。拌些姜、蒜、紫苏等佐料,蘸伴鸭肉吃用,会觉得味酸而清爽,并无肉腻感。当然,不仅活血食品才具风味,用血制成的其他食品也很有特色。如用猪血制成的“龙棒”(意为血肠)就是其中的一种。杀猪时用猪血及碎肉拌上优质糯米,佐以葱、蒜,灌入洗净的猪肠中,用细线扎成一节节,入锅煮熟即成。食用时可成节吃,也可切片吃,壮族人家常把“龙棒”分送给邻居尝尝,回报平时大家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

壮族地区气候炎热,烟瘴易发,消暑、防病、健身,是其地方性饮料的特征。壮族人除喜欢饮酒以消除劳动带来的疲劳外,还喜欢饮用槟掷、山植叶、米酸水制成的饮料。如用槟榔配制饮料,可预防瘴气重而发生的疾病。春夏之际,疾病流行,壮族家中往往备有槟榔,用来煮水饮用,可以消除瘴气。五月初五做粽粑,把槟榔蒸于粽面,食用粽粑前先饮些槟榔水,或把它涂于额角、手指间,也能去瘴除湿。壮族民间少饮茶,但常用晒干的山植叶浸泡于开水中,待冷却后饮用,那是止渴、解暑的常用饮料。壮族农村,家家自制米酸,用来浸泡辣椒、豆角、嫩笋、蒜头等。炎暑时节,饮用些米酸水,不仅可止渴解暑,还可防治肠胃疾病;菜肴中加入些米酸水,可使人增加食欲。

壮族的风味美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多流行于广大农村的家庭中,极少进入商业性的市场领域,所以要品尝正宗的壮族美味,外人还是要深入到壮族农村里。

白族待客“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这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汤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朝鲜族的饮食习俗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打糕是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冷面也是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