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17

第17章 幼儿自我控制的培养(2)

显然,最可能促使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教养模式是权威型的。Siegal和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引导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受欢迎的,对体罚的评价居其次,而对情感方式无一好评。据此可推测,以引导方法为基础的教养模式及干预策略其效果也是最好的。

2.有效的言语指导

幼儿的自我言语指导和成人的言语指导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常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自言自语,这往往就是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对幼儿进行言语指导要注意其年龄特征,三岁以下的幼儿对自己和成人的言语指导都不能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对幼儿进行有效言语指导应该着眼于三岁以上的幼儿。和Vygotsky等人提出了幼儿以言语控制行为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1)婴幼儿:父母言语控制;(2)幼儿后期和小学低年级:出声外部言语控制;(3)小学高年级以后:内部言语控制。由此可见,幼儿通过言语进行自我控制是逐渐向前发展的,由成人指导到自我指导,由外部言语控制到内部言语控制。对于幼儿期的幼儿,成人应该多加以言语指导,而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和一定的情境相结合,这样方能有效。在许多延迟满足的情况下,成人通过言语对幼儿进行行为控制,指导幼儿转移注意力,会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起到明显的作用。

3.人际互动

Baumrind认为,幼儿从成人的直接指导、强化和惩罚以及自己对周围人的观察与模仿中习得社会准则。幼儿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获得内在行为准则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经验对其自我控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既为幼儿提供行为指导,同时也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在幼儿园里,教师经常使用身体或言语的控制来调节孩子的行为,而幼儿对这些控制做出反应,并逐渐内化教师给予他们的指导。教师的行为也是幼儿形成行为准则的范型。幼儿喜欢模仿其所看到的行为,但是因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所模仿的行为往往与榜样是有偏差的,此时,教师若对示范人物的行为或内心活动加以适当的语言描述,有助于孩子正确地对行为进行模仿。除了用指导方式为幼儿提供行为范型外,教师还强化合乎需要的行为,惩戒他们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4.社会模仿和社会实践

社会模仿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能产生重要影响。幼儿通过社会学习,榜样模仿,产生自我强化,进而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达到自我控制。Atwood等人的研究证实了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榜样是幼儿自控行为的一个突出决定因素的观点,由此也可以认识到幼儿成长于其中的环境的重要性。

Shure等认为,交往技能既包括社会认知上的,也包括行为上的。幼儿在交往实践中有机会感受认知与行为间的统一。这种变化更有利于促进幼儿交往中的去自我中心化。随着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幼儿与社会行为准则相适应,并进一步促使这些准则被幼儿内化,也即自我控制得到相应发展。

)第二节 幼儿自我控制的培养

一、建立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形成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于幼儿自我控制品质的培养是其它环境所不能比拟的。在家庭环境中通过父母对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且尤为有效。事实上,一些不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父母控制模式都是由于父母对幼儿的态度过于简单、粗暴、专断或忽视。所以,父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观念和管教态度,要尊重幼儿,关爱幼儿,视幼儿为平等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建立既尊重幼儿的要求与独立性又能限制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冲动的父母控制模式。但过强的限制,专断的控制会导致幼儿自控能力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盲目顺从,情感压抑,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是不利的。在进行良好有效的父母控制的同时,形成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幼儿受到关注与爱,在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冲动的过程中会得到良好的支持,会使他们在发展自控能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对孩子进行常规培养,形成良好的“惯性行为”

有时孩子反应速度慢,不能按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形成了不良的“惯性行为”(即原行为的延续),与成人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距离,表现最明显的方式是孩子产生兴奋的行为较容易,而产生抑制的行为则较困难。如:孩子正在做一件他很感兴趣的事情时,请他们停下来听老师说几句话,往往要强调多次才能集中全体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良好常规的培养,使孩子能按要求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在进行各项活动前,就向孩子提出较明确的活动常规,然后要求孩子按常规要求活动,若达不到要求,则终止活动,并让孩子自己说说活动的要求,加深幼儿对常规的认识。通过多次实践与反复训练,孩子则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处于“模式期”的幼儿只要进行不断的良好常规的培养,是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做到自觉遵守纪律的。

三、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培养行为自觉性

由于幼儿的许多行为的控制与调节和其道德水平的高低有较大联系,表现为:道德水平越高的孩子越能自觉控制、调节自己的言行。因此,在日常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及成人都应对孩子有机地渗透品行教育。由于孩子的大部分活动通常是即兴进行的,要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贯彻由始至终的自觉性是很难的。所以,成人应积极诱导孩子树立品行目标,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帮助孩子逐步提高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

由于在教师严格管理的环境里,幼儿不易表现出自觉自律的言行,所以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足够的、广阔的活动空间里,按特定的情景,遵循社会的道德要求,自觉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言行。如,组织孩子开展角色游戏或区域活动时,让孩子自己讨论在活动中应如何遵守常规,如何分配角色,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等,并在活动中让孩子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使整个活动的进程能以孩子的意愿进行发展,从而使活动更加有趣生动。

由于认知是幼儿对是否应该进行某种行为的认识和判断,而行为则是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作出的反应。因此幼儿常出现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幼儿知道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而在活动中却控制不了自己,做出与认知不相符的行为。如:幼儿知道大家应当互相谦让,但游戏时谁也不让谁,造成了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孩子本身的思维发展水平低,同时缺乏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也有限,幼儿的行为意识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因此,成人不仅应该在认知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将认知融入到实际的行为当中,用认知自觉控制、调节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又以良好的行为促进认知的发展,使二者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统一体。

四、在游戏活动中加强指导和培养

游戏就是孩子学习的主导活动。由于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学会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从而逐渐将在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内在意识,以实现对自我的控制、监督和调节。因此,成人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之参与进去。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存在差别,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有操作性游戏、娱乐性游戏和运动性游戏,但小班幼儿社会性水平低,游戏中缺乏合作能力,幼儿更喜欢平行游戏;中班幼儿对运动性游戏的积极性比较高,社会性增强,幼儿能够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大班幼儿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规则的理解力增强,棋类游戏和智力竞赛能满足这一心理需求,大班幼儿的操作性游戏更注重精细性。因此,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逐步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尊重他人,采纳他人的观点,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冲动,逐渐将外化的规则、外部的指导内化为内在规则和进行自我指导,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操作性游戏

利用游戏材料,发展幼儿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例如: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源泉。由于幼儿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幼儿的自控坚持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但对外界干扰的自觉抵制力和自制力较差,动作的失误,他人的影响都会影响游戏的进行。在操作游戏中,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常常随动作的反复而被忽略。

等待是操作游戏中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又一培养契机。受游戏人数和游戏设施的限制,某些游戏进行时会使得一部分孩子处于等待状态。专家认为: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是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体现,不能单纯追求孩子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加以回避,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因此,要把巧妙地把组织游戏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促进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

(二)娱乐性游戏

创设情境,使孩子通过模仿角色感受情节乐趣,从而使他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情感。例如:“老鹰捉小鸡”、“大鱼网”、“打活动目标”等游戏。一般情况下,孩子对动作的控制要优于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娱乐性游戏正是通过激发孩子兴奋的情绪过程,通过动作的控制,调整自己的情感。音乐、道具、角色是这类游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说,教师制造的情境越逼真和夸张,自控培养的效果越好,但丰富的游戏材料也会干扰教师的观察。在音乐中,孩子神经兴奋性增强,动作、语言、表情会异常活跃,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因此建议娱乐性游戏应从分组游戏开始,逐渐过渡到集体游戏。

(三)运动性游戏

以大肌肉活动为主,让幼儿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中,按照一定的竞赛要求来进行的游戏,培养幼儿运动控制的灵活性等。如果采用这类游戏,建议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群孩子在运动游戏时,伴随着孩子自控行为的发生,他们的集体观念也逐渐增强。在竞赛中,同组内的幼儿往往在等待中相互提醒鼓励、探究取胜的技术和策略,使孩子们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智力游戏

以智力竞赛形式进行的游戏,以训练幼儿对规则的遵守及抵抗诱惑,抗干扰等能力。这类游戏的进行一般从4岁以后才能开展,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孩子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一些“犯规”行为的评判和孩子因此引起的争执等。这时,成人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干预,帮助孩子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控品质时,应注意:

1.各类型规则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孩子自控的要素,因此,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不受游戏类型的限制,但绝对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越浓,自控水平表现得越明显。

2.对孩子自控力构成的四个因素即: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和延迟满足应该有机地贯穿于游戏的整体而不应单纯地进行界定。因为孩子自控的内部调节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一个游戏中四个因素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所以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将目标指向不同的自控因素。

五、通过榜样的作用强化

榜样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作用。因此,成人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

首先,父母自身就是幼儿的榜样。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对自己的自控行为可以习得许多自控的策略。由于幼儿更善于通过语言来表达思维,父母可以在自己进行自控的情境中通过“发声思维”(即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的方式使幼儿知道父母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的,进而通过模仿来对自己进行自控。

其次,可以通过他人榜样来对幼儿进行自我控制的培养。当幼儿处于对自己的冲动不能或失去控制的情境下,及时地对另一个自控能力强的榜样人物做出表扬,使幼儿转向榜样,进行模仿。如果幼儿由此到达了自我控制,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来强化他的自控行为。

再次,可以有效利用媒体榜样来达到培养幼儿自控的目的。媒体尤其是电视对幼儿的各种行为的习得具有广泛深入的影响。电视的声像具有动态性,能较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中选择一些适当的榜样,对教育幼儿进行自我控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六、指导幼儿学会自我评价

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幼儿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首先是评价他人的行为,然后评价自己的行为,最后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因此,成人首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评价幼儿的行为,使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知道对自己行为冲动不能有效控制导致的后果。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评价和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冲动。对于幼儿的失控,成人不应该加以惩罚,尤其是不应该打骂。否则,一方面会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会使幼儿产生认知上的误解,无益于他们自控品质的良好发展。成人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失控的原因,鼓励他们积极地自我控制,提高其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自我控制的评价系统。幼儿由此可以在活动和情境中逐渐自动化地将自我评价纳入其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节 幼儿自我控制培养的案例及分析

老师,我错了

案例实录

那天下午户外活动的内容是观察小蝌蚪,我和孩子们围聚在幼儿园的小河边,看着,说着,叫着,特别兴奋。“老师,我看到有的小蝌蚪长出两条腿!”“我看到了三只小青蛙。”“快看,小青蛙和小刺猬在一起!”“在哪里?哪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