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春暖翻红袖:卞玉京
11649300000004

第4章 清露微沾,花蕊初绽(1)

寻觅知音

盛夏,碧波的秦淮河泛起涟漪,一阵阵湿气,在这潮热的空气中荡漾开了。河岸边,谁家的浣女,在洗着衣服,累了,就稍停歇;谁家的孩子,在玩着清水,嬉笑间,溅起的水滴,轻轻落在了脸上,带来一份凉爽。

秦淮河并不都是花街柳巷,也有平常百姓的生活,没有色彩斑斓的衣服,没有目不暇接的节目,只是做着一些平常的工作。

其实,在这秦淮河上,谁不是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在世人眼里,妖艳的娼女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在娼女心里,她们也只是做着认为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特别。

是的,在卞赛看来也确实如此。那透过窗柩的人生,她不曾有过怀疑,用那一份纯净的心灵,去感悟这一生的喜与痛。

现在的卞赛,还太年轻,总是把事物想象得很美好。这一花季的年龄,最憧憬的应该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遇到一个能够生死相依的知己。

但是,有些事情总是被注定着。莳花馆的那些酒客,对于卞赛来说,他们只是为了一时之欢,来这里消遣,并未想过与这些青楼的花女会有一生的瓜葛。

卞赛在莳花馆已经好些日子了,每天遇到的客人行色各异,却单单找不到那种一见倾情的男子。在这里的酒客,都是那么自私,只懂得自己享乐,把莳花馆的花女们当作手中的玩物。

也许是时间不够,又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他还没有出现。天真的卞赛只是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那个他一定会风度翩翩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初见卞赛的客人,对她的印象,像是一株静修的兰花,安静地听,淡淡地笑,浅浅地唱。面对酒客,总会遇到一些故意刁难的人,卞赛也会尽心地伺候,只是不太说话,这是她最优雅的姿态。

当然,卞赛也会有一些知心的客人,志趣相投,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聊一些琴艺,谈一些画技,更会浅议一些国事。

说到国事,卞敏比姐姐更有兴趣,内心那一股冲劲,是卞赛没有的。卞敏有一位常客,工于诗词,擅画山水,最吸引卞敏的,是他的治国之道,每次来莳花馆,他总能和卞敏说上一个晚上,待到天明才回去,这位才子,就是进士吴继善。

卞敏和吴继善的相处,纯粹是友谊,感情中零星的喜欢,早就被卞敏掩埋在心底。卞敏明白,身在青楼,难以得到真爱,得一知己,足矣。

这样的心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卞敏便会向姐姐吐露出来。两个人像小时候一样,挤在一张床上,嬉戏,玩闹,说着心里的秘密。

卞赛很为妹妹开心,在这寂寞的青楼里,能找到一个知己。可是,她又为卞敏有些伤心,明明是喜欢,为何缄口不语,只做一辈子的朋友。卞赛很不明白,为何喜欢,却不能开口,她在心里默语,如果有一天,那个他出现了,一定要把自己的爱意说出来。

吴继善,一代文豪,对于青楼的女子没有一点歧视,只是酒入愁肠之时,会来这莳花馆,约上卞敏,因为只有她会安静地聆听那些烦琐的事情。

一个人愿意说,一个人愿意听,这是最好不过的知己了。言语,是最好的倾诉的载体,点滴之间,总会流露出超出友谊的字眼。

可是,他们都知道,在莳花馆,他们只是酒客和花女的关系,能做知己也已经是一种奢侈了。每一次,吴继善离开后,卞敏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关上房门,便只有了一个人的世界,安静,孤独。

卞赛的样貌,要比卞敏略胜一点,在莳花馆,卞赛的花名,也是要比其他花女更加的响亮,可是穿梭在莳花馆的客人们,却只是来找卞赛寻欢,始终没有遇到一位能和卞赛的精神境界得到共鸣的人。

花妈妈又在楼下呼唤了,今天莳花馆来了一位有些分量的客人,点名要赛赛伺候。卞赛的花名传遍了整个金陵,每天来莳花馆的酒客,开口都是点的赛赛的花名。

可是,今天这一位可不好打发。仗着有皇上的旨意,来势汹汹。花妈妈遇到这样的人多了,仗着在朝廷地位高,就横行霸道。像莳花馆这样的青楼,只能笑脸相迎,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了。

卞赛最看不惯的,也是这样的客人,没有一点情趣,找不到话题,也不听琴,不懂曲,只顾着喝酒、耍威风的粗俗之人。

但是,看在花妈妈的面子上,卞赛还是要应酬的。可是,刚进门,卞赛就觉得这房间里的气氛很不自在,她迈着小步,试探着走了进去。

房内,坐着一位穿着华丽的官人,锦衣顶戴,端着酒杯小酌,旁边还有站着两个侍从,看这场面就知道来头不小,卞赛这下心里更没底了。

官人看见进门的卞赛,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就招呼卞赛坐下。眼前的客人,倒没有她想象中那样世俗,举手投足间倒也有几分文士的样子。

对于这样的客人,卞赛就当文人雅客相待,先是为他助助酒兴,拿来瑶琴,轻轻地弹奏着一首舒缓的曲子,在琴弦的弹拨间,客人像是有了一些放松,闭着眼睛,静静地享受,清酒在唇边来回晃荡。

曲罢,客人还有些意犹未尽,他夸赞外面的传言,果然名不虚传,今日一见,方才知道,卞赛比外面传说的还要动人一百倍。

卞赛略带羞涩地回应着。之后,客人还提议,想看看卞赛的墨宝,听说卞赛专工小楷,擅画兰,这次也是慕名而来的,很想见识一下秦淮河上的才女之作。

客人的要求,卞赛是不能拒绝的,便磨砚铺纸,提笔写下了一首诗。静静的兰花,娟娟的字迹,还散着一味清香,客人很是喜欢。

卞赛觉得,今日的这位客人,似乎不是来寻欢作乐的,听罢琴曲,赏完字画,便对卞赛的事情打听起来,像是来对她的一次考察。

他们谈了很久,但是卞赛始终没有找到那种知音的感觉。客人走了,留下很多的银子和他的名字:田畹。卞赛心里有些嘀咕,此人这次的来意一定不是那么简单。

应酬完客人,卞赛有些累了,侧身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皎洁,明亮。这时,卞敏进门找姐姐,很随意,倒在卞赛的床上。这一夜,两姐妹又有说不完的话,乘夜空的繁星挂在天边。

盛夏的夜,晚风吹进窗子,柔柔的,抚摸着少女的每一寸肌肤。在心里的那方净土,也随着夏夜的风,渐渐苏醒。

少女的情愫,像是一朵花苞,在这方净土上慢慢滋长,只是还没有等来赏花人,没有到绽放的时刻。

夜静了,风停了,少女的思绪折回了,在这安静的夜里,渐渐地,渐渐地,湮没了;又慢慢地,慢慢地,清晰了。这般年纪,走走,停停,才能见到沿路的风景,终会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遇到那么一个人,想念一生,怀旧一生。

偶然相遇

江南如梦,那般小桥流水,油纸伞,烟雨楼阁,乌篷船,都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印记。多少行色匆匆的游人,停下了脚步,欣赏那道青堤柳岸上渐渐抽出的新芽,转身之间,又深深陷入那处烟火纷飞的秦淮。

散步在秦淮河畔,原本淡然的心境,在这多情的地方,有了一些牵绊。思绪间,一闪即过的念想,深深地扣在心上,不知不觉之间,已经爱上了这座金陵古城。秦淮女子,婉约如画,安静优雅,像一株开在春天里的桃花,等待着那一缕清风的轻抚。

四月,春风徐徐,桃花依旧,秦淮河的那片乐土,多少女子,来来走走,刻铸她们所有的故事,欢喜的,悲伤的。

又是一年桃花开,多少花事,又将在这里开始,而又有多少故事在这里谢幕。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秦淮女子都在等待着,这是她们命中的缘,总有一天回来,难的是不知道日期。

16岁的少女,等这一个秋,耗了一个冬,却还是没有等来那缕春风。命中的缘,是美好的,还是遗憾的,她都想感受一下,这就是未曾经历爱情的少女的心。

一颗满怀爱意的心,却在这莳花馆里飘荡,找不到归宿。卞赛的16岁,她的爱意,是否会在这美丽的花季凋零?

而卞敏,却比姐姐要幸运得多,得一知己,解开了心里的结。吴继善,对卞敏的情意,也是温温淡淡之中,始终没有透露一丝男欢女爱之意。

夜深,莳花馆都已熄灯闭门,稍有些醉意的吴继善,造访卞敏,不知为何事,只是那几分醉意让卞敏有些担心。

吴继善端捏着酒杯,看着在盈盈烛火中的清酒,趁着几分醉意,把心底的话都倾诉了出来。皇帝刚刚下旨,派他去成都赴任知县,终于可以一展身手,报效国家了。

卞敏细细地听着,为吴继善高兴。但是讲着讲着,一个七尺男子却潸然泪下。他捧着卞敏的手,眼睛里闪耀着浓烈的爱意,诉说着以往不曾说过的情话。

这些暖暖的情话,是卞敏做梦都想着,如今,吴大人却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面对眼前心爱的人,此时的卞敏,有些手足无措。

卞敏真想随吴继善而去,即使成都兵荒马乱,她也愿意与他同生死。这样的话,卞敏欲言又止,可是身为秦淮歌姬,又有什么资格说出来呢?

吴继善家中有夫人,要有人随去,也应该是吴夫人。与其背负拆散人家的骂名,还不如隐匿了这份爱,让吴相公没有负担,安心地上路。

几杯清酒,沉醉了几分情,几今夜话,道出了多少爱。相爱,倾诉,却要挥手离别,不说,不应,便是最好的选择。

今夜相爱,却不能相守,那又有什么意义?女子都想要那份白发苍苍的爱情,如今不能,那么宁愿未曾听到,不伤了自己,也放手了他人。

早晨,清新的空气,在秦淮河上荡漾开了。酒醉的吴相公,被家仆接送了回去。守候了一夜的卞敏,耳边总是回荡着那番情话,却还要抑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能冲动,未来还没确定,便不可放手一搏。

纠结的心情一直缠绕着卞敏,姐姐卞赛从侍女柔柔那里听说了,吴大人酒醉夜晚造访之事,这一早又没见卞敏下楼,想必昨晚定是有些什么。

再三询问下,卞敏把事情告诉了姐姐,也把自己内心的煎熬告诉了姐姐。看着妹妹这副痛苦的样子,何必为了别人,而卑微了自己呢?

卞赛安慰着妹妹,希望自己做的决定,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走下去。也许不回应吴继善的爱意,也可能是件好事。拒绝,那么做永远的知己,待他回来之时,还可以小酌叙旧,诉衷肠。

吴继善走得很匆忙,刚得知上任的消息,三天后就要出发,卞敏是他这辈子遇到最知心的女子,满心的欢喜,本以为这是蓝颜知己的情谊,却不想在这临别之际,才发现那是男女之间最依依不舍的爱情。

隐藏在心中的那些言语,总想道出来,借着酒意三分,还是没能忍住心底最深处的话。但是,他知道此次赴成都,凶多吉少,他并未想过要带上卞敏,只希望她能带着他的爱,好好生活。

吴继善临行前,好友钱谦益为他饯行,设宴南亭,相邀的还有一些才子志士,朝中智臣。这些文人雅士聚会,当然不能缺少才女助兴。

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也是秦淮女子,与卞赛姐妹甚好。同是风尘女子,其中的笑与泪,都相互懂得。柳如是出嫁之后,这一帮红尘姐妹,还是会小聚,练琴技,谈诗词。

像这样的聚会,钱谦益当然会邀请卞赛姐妹。宾客们都陆续到齐了,只有卞赛姐妹姗姗来迟,刚到南亭,就被人喊着要罚酒,着青楼,总会被人抓住时机喝酒,她们已经不见怪了。

在酒桌间,钱谦益介绍了刚升为礼部主事的申维久。这位礼部主事,年轻有为,风度翩翩,言语间,器宇不凡。

钱谦益最后一个介绍的,是江南才子吴伟业,字骏公,事职国子监司业,还是辛未年皇帝钦点的榜眼,这样的殊荣,在这些文人之间还从来没有的。

骏公,一席儒雅长袍,冠发冲天,挥袖请礼间,透露着文人气质。他身上的文雅气息要比其他人浓重些,也许这和他的职位有关,是关于国家教育的。

卞赛见的文人也不少,却单单被这位教育者吸引。卞赛的琴艺在秦淮河上是一绝,大家都想开开眼界,便请卞赛上前弹奏。

爽朗的卞赛,点头答应,便叫柔柔去准备了。珠帘后面,琴声渐渐响起,由近及远,时缓时急,平调,转调,都切合得很好。

席间的骏公,听着琴声如痴如醉,忘了周遭那些嘈杂的声音。他喜欢的不单单是那悠扬的琴声,更多专注的是那个弹琴的人。

琴声罢了,骏公依旧沉醉在行云流水间。看着骏公痴傻的神情,卞赛故意逗他,举杯敬酒一酌,酒桌间,还有人调侃他们,惹得骏公一脸羞。

看着这样一位青年才俊,还会因为惹了桃花,脸泛红晕,卞赛觉得实在是难得。席间又有人出主意,想看看卞赛的兰花和小楷。

卞赛当然不会推辞,折扇上,寥寥几笔,一株生机勃勃的兰花就画出来了,她还在折扇的左上角附上了一首践行诗:

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

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

卞赛的小楷,真的是令人瞠目结舌,一般的男子是比不过的。见得如此才艺双全的女子,骏公心里泛起了涟漪。只可惜,自己身为国子监司业,一生为人师表,不能出入青楼。不然,这样一位才女早就能结识了。

在一旁的申维久,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倾慕之情,便知道自己无可乘之机。君子,便要心胸广阔,坦坦荡荡,一女子,不可断了君子之交。

几杯清酒下肚,不胜酒力的骏公,便退席去了长廊,小憩一会儿。看着远处的落霞孤鹜,难得有这样闲情,放松着自己的情绪。

卞赛看着骏公离席,便也去了长廊。两个人倚靠着栏杆,看着远处的风景,你一句,我一句地谈了起来。

骏公儒雅中带着一些幽默,惹得卞赛咯咯地笑。一时间,女子的所有矜持都抛开了,卞赛完全地释放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她,一个不拘小节的女子,一个爽朗大胆的女子。

不知不觉中,晚宴已经结束,而他们两个人似乎还没有说完,骏公对卞赛越深交越喜欢,想结交这位秦淮的才女歌姬。

回到莳花馆,卞赛一夜未睡,脑海里都是骏公的身影。少女的初恋,这般的美好,两情相悦,浓烈却淡淡的爱意,在一点一点地泛滥,那股爱情的芳香,萦绕着整个莳花馆。

夜,静谧。风,微起,院内桃花朵朵,秦淮少女依依。月,笼纱。雾,薄明。酒宴相聚不舍离,偶然相遇都是缘。

竹林相会

春雨,淅淅沥沥,无尽期地下着。在这多情的江南,滋养着人们干涸的心情,洗净了恋人心中的尘浊。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享受属于这个季节的暖意。

江南的多情,源于它的小桥流水,湖舟岸家,唯美的景象,产生浪漫的幻想,江南的人儿,做着自己的梦,活在自己的日子。

江浙秦淮,才子佳人,多情的地方,孕育着多情的人儿。郎才女貌,这是江南最朴质的爱情,在这朴质的爱情里,诗情画意,又是那么浪漫。江南注定是浪漫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注定不会平俗。

一个女子,一夜未睡,多半是情字所扰,要么甜蜜得睡不着,要么苦涩得睡不着。卞赛是属于前者,而卞敏是属于后者。

卞赛慵懒地起身,洗漱,梳妆。今天是吴继善赴任之日,大家相约到渡头送他。整理完毕,卞赛便去了妹妹房间,本想一同前往,却发现妹妹未解衣带,倚靠在床沿上一宿。

一夜的时间,卞敏都在纠结,是否能与吴继善前往,思来想去,吴相公的家室,他的前途,他的志向,都不允许她涉及,煎熬了一夜,说服了自己,却没能安抚那颗心。

这样一种煎熬,卞赛觉得太辛苦。为何卞敏不抛开一切,去追逐自己的幸福,至少现在不用这么痛苦。卞敏的心情,卞赛是不能体会的,因为没有经历。当然,卞赛也没有过多地劝说,只是安静陪着她。

待卞敏平静之后,姐姐便为她收拾容妆。秦淮河依旧繁华,热闹的气氛,更是让卞敏有些失落。一个人的伤悲,不会又有太多人倾听,也只有姐姐卞赛有那样的耐心,安抚她那颗煎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