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春暖翻红袖:卞玉京
11649300000019

第19章 不解相思,不念相思(1)

一心修行

人世繁华,却留有太多遗憾的美,转瞬间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珍贵。世事纷扰,早已记不起故事的真伪。只是记得回忆里那抹微笑,留有香气的美好。

半冷半暖,不知秋冬的季节,残留的回忆,熨帖在脑海。静静看着四季交替,不知不觉院前的梧桐已经更换了几季树叶。

半醉半醒,清数往事的点滴,难得的情谊,氤氲在身边。轻轻翻开此生因果,冥冥之中选中了开头,却错过了结尾。

自己经历了一段无悔的爱情,却得不到最后的结果。又见得情儿与郑老爷的爱情,卞赛决定把所有的俗尘都统统地放下。

人心不大,但是能装下的事情很多,在她心底最隐蔽的角落,留着一个人的席位。如今要清空心房,她依旧不舍。在她心里,还有一事不能放手,便是见那个人一面。

但是,就只剩下这一件尘事了,卞赛的心已经干净了。这几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出记忆,而对于骏公,也只是这一个名字而已,他们之间的所有回忆,也会乘风而去。

原本庵堂中的女道长也云游回来了,眼见卞赛现在如此的顿悟,深有感怀。人的一生,只要一切都看开了,便都会轻如鸿毛。

有些话,有些道,不用其他人传授,只要经历了,便会有了切身的体会。在人生里,慢慢学会感悟,懂得,那么便会有道。

现在的卞赛,已经有了道的领悟,只要以后一心修行,便会有不平凡的造诣。卞赛的心,早就背离了尘世,今后便在佛经道经之间钻研。

为了表明心智,卞赛让女道长为其削发。散下的长发,像一道瀑布,垂在腰间。这是人世间留下的纪念,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剪去青丝,便断了一切的凡尘,这是新的开始。

卞赛看着落地的黑发,心中有那么一点隐隐作痛。陪伴自己的长发,一下子就没有了,是女子心里总是会有失落。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从今天起,卞赛便自称为“玉京道人”。

寒山寺,地处偏僻,很少有香客会选择这里祈祷。能找到这里的,便是有缘之人。可是卞赛没想到,只来过一次的郑保御却记得上山的路。

郑保御,是一位70多岁的良医,一生行善积德,赠医施药,为人善良。在庵堂见过卞赛之后,便觉得她面相和善,不是一般的道人。

自那次离开之后,他便在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郑保御想把卞赛当作道人,独自供奉,希望保佑天下苍生,更是为了自己死后能不受煎熬。

也许是经历了大半生,对于一个70的老人来说,随时会面对死亡,如果身边有一个道人依靠,内心会有一些依靠。

对于郑保御想法,作为卞赛师父的女道长,也没有做出反对。其实,弟子悟道修行,也是有定数的,该来的就会来。

在卞赛之前,也有多女在这里暂住,有的放不下红尘,中途放弃了。有的克定守道,懂得了道中的精髓,开始选择远行修行。而卞赛能为万人祈福,也是修行的一种。

卞赛又一次收拾了行囊,离开了庵堂。卞赛住在郑老医师的小偏房,而一同前往的柔柔,郑老医师也为其准备了房间。

郑老医师的家里,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大多都是素雅的字画和一些质朴的摆设。卞赛知道郑老医师的心意,才会答应他圆他的心愿。

可是在别人眼里,一个老态龙钟的医师,一个年轻的女道姑,一男一女同在一个屋檐下,总是觉得有些不妥,一些闲言碎语也随之出现了。

卞赛很讨厌这种无中生有,曾经也是因为这些闲言碎语,害得她喘不过气来。如今,她都已经入道了,还是不肯放过她。

闲言可怕,原本是件好事,可是到别人嘴里,却变了味道。郑老医师,终身洁身自好,有着高尚的名声,可如今却要毁在这为老不尊的流言之上。

郑老医师一气之下,用所有的积蓄为卞赛盖了一个楼阁,希望她可以安心地在那里诵经,祈佑天下苍生。

楼阁盖起来了,也堵住了世人的嘴。郑老医师还是像往常一样,为人看病开药,而卞赛便在那里长斋绣佛,严持戒律。

卞赛的心已经定了,便不再有任何念想。每天晨起诵经,傍晚便又诵一遍,为了情儿,为了郑老医师,为了骏公,为了所有的黎民百姓。

偶尔郑老医师在药铺前施药,卞赛也会前去帮忙,同时也会附上自己抄写的经文,为人们祈求平安。郑老医师和卞赛的行善之事,被人们相互间传颂着。

郑老医师和卞赛对于这样的言论不会有太多的关注,他们讲求的是心,他们的善举都发自他们的内心,出于真诚。

郑老医师为了卞赛,花光了他一生积蓄,去建造那楼阁。郑老医师的恩惠,卞赛无以为报,便为他抄写经文,每天咬破自己的手指,为其抄写《法华经》,其他祈福。

每天的小小心思,希望能感动上天,保佑这位年迈的老翁。直到十个手指被咬破,也还未抄写完,所有的事情都是讲究诚心。于是卞赛等休养好了,便又从第一个手指开始。

整整花了三个月,卞赛才完成,正好赶上郑老医师的生辰。三个月来,卞赛一点一点地抄写下《法华经》,她的诚心令人称奇。

郑老医师也被卞赛的毅力和诚心感动,他把那《法华经》好好地收藏着。这是他收到的最珍贵的生辰礼物。

可是没有多久,郑老医师还是驾鹤仙游了。七旬的老翁,此生没有遗憾,离开的时候很安详,带着慈祥的笑容离开了。

郑老医师的离开,有些突然,卞赛来到他身边不到三载。就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却一下,一个生命没有了。

参加郑老医师葬礼的人很多,曾经被他相救的人,受过他施药的人,他的医德是受人称赞的,而他的善良,也是为人所见。

卞赛把那带血的《法华经》与他一起安葬,郑老医师离开了,无论去向何处,希望这部《法华经》可以为他去掉一切煎熬,顺顺利利地轮回。

时光不停地溜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开,因为很多原因。其实生老病死,都是人间常事,人死便可以心无眷恋,痛痛快快地离开了。

有时候,看着一个人离去,甩下了此生的伤痛,也是一种解脱。卞赛已经看淡了生死,如果还有时间在这世上,便要努力地生活。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永远醒不过来,她也会欣然地接受自己的死亡。

其实生死都有定数,不用急,也不用怕,人死便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放下了前世的恩怨情仇,承接下一世的回忆。也许这一世不堪,那么再有机会进行下一世,是否会好好珍惜,努力地生活呢?

卞赛的一心修行,是为了世人,可是现在,她明白了,她的修行,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以后安心地生活,也是为了自己死了以后能无愧于自己。

故人浅怀

多少年了,那片桃花依旧飘散,散尽了天涯,散落了咫尺。曾经一起在桃花树下的恋人,如今还在吗?是否还记得彼此的誓言,还是已经成了陌路?

人的一生能遇见几个一见倾心的人,又有几个人能为一个人感怀,而又有几个人能原谅曾经背叛的人。此生只为一人,是要多大的勇气!

分开了,如若相遇,是擦身而过,还是相视一笑?

打开窗棂,已经是几个春夏了。楼阁的侧面,已经是桃花漫天,又是一季桃花香。淡淡的味道,随风入窗,弥漫着整个阁楼。

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这样的花香了,清新怡人,这一缕花香,伴着一段难忘的恋情,也载这几季的相思。那熟悉的味道,一直留在记忆里,不曾忘记。

经历了几载的沧桑,这花香,如今是这么清晰。卞赛轻轻倚靠在床边,看着桃花随风飘零,像是一场花雨,可惜已经过了那个年纪。

这样的浪漫已经不属于她了,她已经不是曾经18岁的雏妓了。经历了一场自认为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抛开了一切尘俗入道出家,这就是一生所收获的。

身边的人,一个个散去,离开,这样的离别,卞赛认为自己可以接受,可是有时候,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清冷。

卞赛不是不习惯这样的感觉,只是不喜欢像是被世间抛弃的感觉。一个人久了,会把许多事忘掉,忘不掉的,只是其中的一道风景,或是一个人而已。

又是一个人的午后,春风暖暖,翻开破旧的经书,开始轻声诵读。春意阑珊,吹尽了房间的尘埃,一切似乎明亮了很多。

柔柔轻声告知,卞敏妹妹来访。终于,有谁记起了卞赛。她慢慢睁开眼睛,眼前的卞敏已经变了模样,有些发福,卞赛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几载不见,久别重逢的姐妹,相拥而坐。卞敏一直知道姐姐潜心修道,去庵堂找过几次却一直没有人在,最近好不容易打听到。

岁月蔓上了这两位女子的脸上,卞赛的容颜也没有以前俊俏了。姐妹两个相互调侃,现在就算走到秦淮,也一定没人认出卞家姐妹了。

卞赛笑着道,几年前就已经没人记得她们了。岁月不饶人,几番周折,还是现在的生活模样,没有太多的幸福,也没有太多的痛苦。

而卞敏在申府,也过得不错。申维久知道曾经降清对卞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剩下的日子,便是无时无刻地对卞敏好。

卞敏曾经的爱,是给了吴继善,因为此生再也不能相见,便接受了申维久,虽然当初在一起是因为感动,而其中也有一些坎坷,可是他们的这段感情已经过了大半人生。

有的人,一生会遇到很多心爱的人,可是一见倾心的,却只会有一个,而度过一生的也只会有一个,卞敏是幸运的,能找到申维久如此爱他的男子。

卞赛羡慕卞敏,但是她却从来不承认自己在爱情里的失败。即使一个人背负流言,即使骏公为了名声和仕途放弃了她,她都掩埋在心里,选择遗忘。

两个人在桃花树下的誓言,在河畔的抚琴吹箫,在小居的相依相伴,这些卞赛也是藏在心里,只是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清晰。

在别人看来,卞赛已经真的放下了一切,对于骏公已经彻底遗忘。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对于骏公她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

只是在等一个机会,把两个人心里的结统统打开。她等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找到那样一个机会,两个人,面对面,将心里话都说出来。

卞敏这次前来,其实是告知关于骏公的事情。他为清廷奉献了四载,不堪世人的辱骂,便以还乡侍母为由递交了辞呈。骏公这样的才子,清朝当然不会放过,但是礼仪之邦,必定以孝为先,所以不得不让骏公回家侍母。

骏公在朝廷虽然一直受到顺治帝的喜爱,可是内心一直煎熬,顶着很大的压力,一天一天地过。被人误会,又要担心一步错,被顺治帝治罪。

一个人,在充满杀机的朝廷,战战兢兢地生活,怕随时被治罪,怕被人牵连,忐忐忑忑地办事,不再那么自由不羁。凡事太谨慎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在那朝廷里,骏公清楚地记住了自己的地位,一个降清的汉官,什么事情都必须唯命是从,最好是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这样生活着,把自己曾经的样子,全部磨灭掉了。本就不应该在这朝廷里,现在的骏公,连他自己都觉得可笑。

当初是为了保护卞赛,他不得不就范,现在的卞赛都不知去向。而且为清廷服务了四年,已经足够了,他没有留下来的理由。

还有那桩被恩赐的婚姻,像是一副枷锁,把他牢牢地禁锢在了清朝的牢房里。大婚那天,骏公记忆犹新,心中的那种绞痛,现在依旧清晰。

四年,骏公的心里想着另一个女子,那个被他辜负的女子,如今不知过得如何?此生,他惦念的、亏欠的就只有卞赛一人。

四年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对于骏公来说,就像是一辈子的煎熬。心里总有一个声音,要他去寻找卞赛,可是现实牵绊住了他的脚步。

现在的他,终于获得自由了,终于能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了。也不用胆战心惊地每晚都睡不着觉,也不会生怕做错了事情被押入大牢。

还乡的骏公,一直在寻找卞赛,拜访过钱谦益,想从柳如是那里得到卞赛的消息,又去申维久家,可是依旧没有卞赛的消息。

卞赛像是故意躲着骏公,在人间消失了。骏公求着卞敏能够帮助他找到卞赛,这辈子,他一定要再见她一面,这样他就无憾了。

骏公的虔诚,为何到现在显露?如果当初也能如此,那么卞赛也不用经历一次一次的逃亡,他也不用被迫入仕清廷。一步之差,便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原本可以顺顺利利地度过,现在却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

卞敏看着骏公恳求的样子,没有办法拒绝,曾经狠狠伤害姐姐的人,如今求着自己与姐姐相见,卞敏怀疑过他的用心,可是后来还是答应了。

两个人,相爱,背叛,伤害,都已经过去了,也已经这么多年了,也许姐姐也想过有一个结果,是聚,是散,都要等到见面才能知道。

听罢卞敏的话,卞赛觉得也许这就是她一直在等的机会。人的一辈子,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在世的时候解不了,总会在死后解开。

她不想像情儿一样,等到死了,才换来郑老爷的伤心,等到她不在人世的时候,她与郑老爷之间的心结才一下子解开。

既然可以在此生面对的,那何必等到下一世。卞赛不是那样的女子,不会把遗憾留到下一世,宁愿这辈子痛痛快快地解决。

清风起,吹散了一片片桃花,飘进了窗子,撒落了满地。不是当年,不是那地,但一切都那么熟悉,那年的桃花,那年的花事,也如这样,近了,近了。

美好的回忆,都在脑海,不曾抹去,女子都会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也许真的就是最后一次了,所以一直期待,满心珍惜。

重遇知己

恋人退回到了朋友的位置,便成了知己。可是要放下多重的爱,清理多深的伤,才会有勇气把相爱过的人,再当作知己相待。

有一种知己,只是彼此记着,却选择不见面。相互不打扰,是最好的安慰,最美的祝福。有些人,有些事,适合留在记忆里,不闻,不问,是彼此最默契的问候。

相遇,就如当初的邂逅,虽没有那般浪漫,但彼此的心情却犹如回到了当初。那般年纪,灿烂,纯真,对爱的义无反顾,感动了彼此,可是已经晚了。

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卞赛在镜子前这样问过自己很多次。可总是有很多时候,卞赛不敢看那镜中的自己,也有很多时候,鼓起了勇气,却总是等不到那个机会。

这次终于有了勇气,有了机会,没有了任何借口,像是壮士出征,只有勇往直前。在楼阁里,卞赛见的只有柔柔,偶尔有些客人拜访,卞赛见的人很少,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冷清的生活。已经很久没有在外面约见别人了,纵使做好了准备,还是有些担心。

日子一天一天地接近,卞赛原本平静的心,变得有些躁动,翻开经文,默默地诵读,才平复了波澜的心情。

这几日,卞赛诵读经书变得频繁,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心绪。卞赛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心乱了,是因为害怕吗?

害怕自己再一次沦陷,骏公的爱情魔咒,卞赛第一次的时候,就尝试过。不见,便不会想,如今见面了,还会像第一次一样,无法自拔吗?

卞赛告诉自己,一切的答案都会在见面后有回应,现在的她只要安静地诵经,即使心乱了,诵读的佛经不能乱。

那一天,终于来了,卞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什么心情。对镜照容颜,素颜眉头蹙。当年俏佳丽,今夕又何在?卞赛看着镜中的自己,楞楞,已经很久没有看清自己了,岁月依旧,容颜易老,镜中的卞赛,脸上已经有了褶皱。

卞赛轻轻叹息,岁月不饶人,如今的自己,骏公是否还能认得?卞赛劝慰自己,已经是入道之人,一切都是浮云,只要灵魂不褶皱,这外在的皮囊已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