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春暖翻红袖:卞玉京
11649300000018

第18章 流年已逝,坦然承接(3)

卞赛依旧我行我素,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孤傲。在郑府中,搜寻着属于自己的一角,安安静静地生活。情儿的受宠,已经有目共睹,当然在府里的矛头都指向了她。

可是,情儿都不顾这些,只是照旧为郑老爷抚琴、谈心。每每至深夜,在情儿的厢房里,还有烛火和欢笑声。

府上的夫人们,都对她心有敌意,单纯的情儿,只顾着如何照顾老爷,一度忽视了那些充满敌意的眼睛。当局者总是迷茫,作为旁观者的卞赛,略有些担心。这钩心斗角,一不小心便会尸骨无存,卞赛总是不时地提醒情儿。

卞赛约情儿在后花园散步,看着渐渐掉落了树叶,不禁暗叹,落叶归根,世间无常。现在美好的,也许以后就落败了,一切都不应太激进,顺其自然就好了。

在卞赛的话里,也包含着对情儿的劝解,时时注意身后。这么单纯痴情的女子,很容易就在专注的时候被人算计。

可是情儿不在乎,只要天天看得见老爷,照顾他,服侍他,就算所有的痛苦袭来,她也愿意承受,爱一个人,便要这样义无反顾。

卞赛在情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情儿比她幸福,因为爱她的那个人,愿意娶她。就这一点,已经是很幸福了。

既然情儿都已无所谓,卞赛也不再多说了,以后都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情儿有事离开了,只留下卞赛在这偌大的花园。

秋,已经深了,风,已经寒了。池塘的鱼儿,没有那么灵活了,鸟儿也远飞了。一切的迹象,已经通知秋末了,冬天快来了。秋与冬,总是两个思念和感怀的季节。

多少人,在这季节里,情不自禁地想念,曾经的点滴,都慢慢浮现眼前。尤其是女子,更加多的怀念,掩藏在心里。而,秋末里,也是很有情调的日子,偶尔赋诗,偶尔抚琴,偶尔作画,享受着秋冬的交接。

情儿为了能多才多艺,便向卞赛请教学作画。作画讲究得韵,只要有神韵,简单的几笔,便可成为一幅传世佳作。卞赛画的兰花,栩栩如生,但是就是寥寥几笔,情儿看的,仿佛自己的心中也栽种了一朵兰花,清香,优雅。

可是轮到情儿,却一点都无法施展,纵使练习了一个上午,她的画技也毫无起色。情儿便向小孩子一样,甩了笔,发脾气。

术业有专攻,急于求成的心态,卞赛理解。可是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有的要靠悟性,有的要靠加倍努力。看着眼前像小孩子的情儿,卞赛忍不住笑了。

其实,如果一个才艺觉得不适合自己,为何还要勉强去学?才艺是为了陶冶自己,而不是去取悦别人,这个才是学习的关键。

情儿对乐器的领悟能力很高,对于音色也很敏感。卞赛建议可以尝试一下学习其他乐器,这样总比每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作画强。

强逼着自己接受某一种东西,真的是很痛苦,对人对事都是这样。所以还是要找一个让自己舒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情儿喜欢箫,可是卞赛又不会,所以她只好去六艺会馆,请教其他的师傅。箫,一般都是男子的乐器,很少有女子会学,所以老板只得叫林师傅教情儿。

林师傅长得俊秀,一身儒雅气息,而且在六艺会馆也是乐艺最好的。情儿无暇顾及林师傅的样貌,只是迫不及待地想学习箫。

箫对于男子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气息足,便可以吹出音响。可是对于柔弱的女子,那就比较难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气息。

于是,林师傅便从呼吸开始,教情儿运气,使其腹腔内有足够的气息,可以吹出声音。单单就这练气,情儿就花费了好几天。

每次练完回府,总是疲惫不堪,想要休息,不愿被人打扰。可是只要郑老爷一来,她便全身焕发着神采,疲惫的样子也会很好地隐藏起来。

卞赛知道情儿用心良苦,可是也时常叮嘱情儿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练习把身子累垮了。

在这府里,关注情儿的不只卞赛一人,还有二夫人她们。而她们的关注,往往都是心存恶念,希望看着情儿出什么纰漏。

这几日,情儿很早便会出门,府上只有卞赛知道她如此早出门是为了学箫,取悦郑老爷。而在二姨太眼里,却只是勾引老爷的狐媚之术。

二姨太是机灵的女子,老爷生意上的事情,大多都是她给出的主意。看着情儿每天起早,二姨太便想看个究竟,于是一路就跟随着去了六艺会馆。

情儿与林师傅谈笑风生,俨然像是认识了很久。二姨太灵机一动,便向老爷的商铺跑去,二话不说,便拉上老爷向六艺会馆走去。

林师傅正在纠正情儿的指法,难免会有肌肤之亲,可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被郑老爷碰到。郑老爷是顾全面子的人,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不可能去揪着情儿。

郑老爷在一角看了很久,情儿和林师傅一点没有察觉,依旧像往常一样练习。二姨太依旧在旁边煽风点火,把一件干净的事情,硬是涂抹成了见不得人的丑事。

情儿到傍晚才回家,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对劲。一进门却看见老爷准备了家法,在厅里候着了,此时的情儿还一直蒙在鼓里。

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一一坐在两边,神情得意。只有卞赛的眼里满是紧张。还没等情儿开口,郑老爷就命人把她按倒在地。

情儿依旧不知是什么情况,郑老爷把当天在六艺会馆所看到的,当着所有人的面陈述了一遍。也许别人说的传进了耳朵,郑老爷是不会信的,可是今天是他亲眼见得的。

郑老爷对情儿百般谩骂,说她不守妇德,与人为奸,败坏了郑家的名声。一条条罪状说得情儿哑口无言。

她只是去六艺会馆学箫,可是为何被人搬弄是非,陷她于不义。卞赛一早就为情儿说情,可是正在气头上的郑老爷,怎么都听不进去。

情儿为了郑老爷去学艺,可是到头来却被他误会,想来当初是何苦呢?此时的情儿,没有怪过谁,要怪也在怪自己,当初为何不安分守己,偏偏要去学艺。

既然郑老爷是亲眼看见的,情儿也无话可说,她接受了家法,二十大棍。情儿受棍时,看清了所有人的面目,郑老爷的眼里不再有信任,姨太们的眼里却都是暗自窃喜。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大厅里只留下趴在地上的情儿和一旁搀扶的卞赛。在那之后,郑老爷再也没有踏入情儿的房间,而情儿也郁郁寡欢,日渐憔悴。

曾经俏皮的女子,如今失去了活力。只是一个误会,便把她打入无底的冰窖。原来,感情是如此的脆弱,一碰便会碎了一地。

没有感情的女子,犹如失去了魂魄,在黑暗里行走,却永远找不到方向。时间带走了女子的容颜,爱情消失了,脸上的粉黛也会随之消散。这就是女子的心,为爱可以装扮得妖娆,一旦心死,一切都会归于尘埃。

潇洒离去

世间有情,却难得。总以为爱情来了,便不会溜走,可是美好的情感,总是被现实残酷地摧毁,找不到曾经的样子。

如果一个地方,已经没有任何的留恋,那么就没有留下来的理由。能留恋的,也只会放在心里,在记忆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不怕被偷走,也不怕被遗忘。

带着心底的记忆,离开没有感情的地方,潇潇洒洒地结束,潇潇洒洒地开始。挥一挥衣袖,便把所有的烦恼抛开。

因为一蹶不振,情儿变得沉默寡言,整日地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在这个郑府里,已经不会再有人关心她了。作为知己的卞赛,看着情儿因为一个“情”,变得如此落魄,实在于心不忍。

而现在的情儿,不愿别人靠近,只是想在一个角落,安安静静地疗伤,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这样的时候,也许真的不需要过多的安慰。

其实,情儿的性情与卞赛很像。一样是为爱情奋不顾身,一样是愿意背负一切罪责,也一样被爱情伤透了心,也是选择躲在角落,让人遗忘。

情儿的心情,卞赛最能懂,当初也是这样被打击得心灰意懒,迟迟不能振作。可是现在,卞赛却回想不起,自己以前是怎么走过来的。也许,哭着哭着,有些事情就明白了。

事情过去了一段日子了,秋天也已经过了,外面的天气已经变得寒凉,可是那样的凉意也不及情儿心里的一边一角。

终于,好久没有开的门打开了,情儿消瘦的身影,颤巍巍地倚着门边,缓缓地走了出来。卞赛一直在旁边等候着,现在情儿能打开门,便还有一线希望。

情儿的一再痴情,卞赛也无力回转。在这郑府,实在不适宜情儿疗伤。反正在这府里,已经没有人愿意挽留她了。

而在郑府里,也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情儿留恋的了。只是身为郑家的媳妇,她不得不遵守府上的规矩。虽已经被郑老爷打入冷宫,可是对于郑老爷,她的心里还有一丝念想。

出去散心,也许会淡忘。心累,实在太痛苦,这样不如让身体修行。把自己的心思寄于其他事情上,可能就会慢慢忘掉痛苦。

卞赛为情儿收拾了几件素色的衣服,她带着情儿去了寒山寺。也许只有那个地方才能让人得到安心,一片宁静,可以安放受伤的心。

女子,在爱情里,总是受伤的一方,因为她的心里只得放下一个人。如果那个人离开了,那么她的心也就空了,而心房空久了,便会变得灰暗。

卞赛离开,郑老爷还有些不舍。可是,在卞赛眼里,郑老爷比骏公更加的虚伪,娶了情儿为妻,可是却因为一个误会,对她如此苛刻,人心凉薄。

原来婚姻也不是女子最后的保障,只要两个人相爱了,可以为彼此牺牲,那么有没有一纸婚书都不重要了。如果在一起走不完一辈子,就算有那婚书,最后还是曲终人散。

寒山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冬天的寒气,凝结成雾凇,垂挂在树梢。伸手轻轻触摸,有些冰凉,指尖的温度,稍稍化开了细小的冰锥。

站在院子里,情儿没有感觉到冷,静静看着树梢的景色,把自己深深陷入了冬季里。天微微飘下了雪花,一片,一片,细碎的雪痕,跌落在情儿的肩膀。

洁白的雪花,犹如情儿和卞赛的心,一心为了一个人,把最纯净的心给了那个人,却被蹂躏得满目疮痍。

卞赛为情儿披上厚厚的斗篷,既然心已经受伤了,那么就别再让身体有所损伤。心和身体,只要一处受罪,那就够了,别心伤了,身体也垮了。

站在雪里的情儿,挽起袖子,拿起竹箫,轻轻地吹奏着《映雪》这首还没来得吹给郑老爷听的曲子;也是因为这首曲子,情儿看清了她与郑老爷之间的爱情。

在这洁白的世界里,悲伤的箫曲,让她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曾经。泪,顺着脸颊滑下,有些冰冷,但是已经不重要了。她的心里,还是有他。曾经那么相爱,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变成了陌路。

进了庵堂,情儿就喜欢在院子里站着,面朝门口,似乎在等待着谁。不知道,还要多久,情儿才能走出那个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卞赛脱去了府中的衣服,换上了道袍。也许只有这一身道袍,才能让她穿得安心。多是痴情的女子,卞赛希望情儿能振作,为自己而活。

冬天的午后,懒阳暖暖,洒在身上,驱散了一阵寒气。一杯清茶,两个女子,看着院内的景色,一边静静地品茶,一边相互倾诉。

只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卞赛安慰的话语,情儿没有过多的言辞。说到痛处,只是牵强地笑笑,看着手中的清茶,不再多言。

这样的日子,很清幽,对于两个受过伤的女子来说,暂住一段时间,是不错的选择。卞赛和情儿在聊天,院门被人轻轻推开了,是郑府的家仆。

情儿认得,便匆匆上前,希望是郑老爷的消息。可是接过那休书的时候,一切的希望都成了空想。情儿的脑海里一片空白,郑老爷怎么可能如此对待自己?

休书落地,情儿也沉沉地倒下了,一直在硬撑的心情,一下就瓦解了。最后的希望也已经破灭了,彻彻底底地结束了。

情儿一病不起,再无力去想任何事,连起床都变得那么吃力。卞赛给她请来了郑保御,全城最好的良医。后来在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位良医还与郑建德有近亲关系。

郑保御听闻情儿生病的缘由,心病还需心药医,即使他可以妙手回春,可是心中的郁结不解,最好的汤药也无济于事。

可是情儿的心结,只有郑老爷可以解,现在的郑老爷已经写下了休书,怎么可能前来相见。卞赛还是去了郑府,可是换来的却是夫人们的冷嘲热讽。她从来没有想到,人心竟然可以如此残忍。

情儿期盼着卞赛能带来好的消息,可是依旧是一阵寒风。情儿不再有奢求了,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值得她留恋了,那一纸休书,是她今生的终结。

寒风呼啸,月牙斜弯,这样冷的夜,犹如情儿心里的结,已经无法打开,把自己陷入了绝境,走不出,便是死路一条。

第二天,听到情儿死讯的郑老爷,终于出现在庵堂了,可是一切都晚了,情儿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明明彼此相爱,可就是心里的结,把两个人阴阳相隔了!

生前,不肯原谅,死后,却后悔,只怪当初不懂珍惜,已经错过,也无法弥补。情儿的离开,终于换来了郑老爷的信任。

可是,女子为何如此痴傻,不管生前死后,都是在为了一个男子。生前得不到的,却在死后得到了。上天的安排,总是有些遗憾。

是否轻易得到的,就不会被珍惜,反而得不到的,就会念念不忘。此生,对于郑老爷,情儿是一辈子想念的女子。而对于情儿来说,就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恍然间,卞赛明白了一些事。两个人之间,何必执著于一些过去,心结解开了,一切也就顺利了。被往事所牵绊,为难了自己,也为难了别人,这是何必呢?

对于骏公,卞赛选择面对。如果还有机会见面,她一定勇敢地相见,就如曾经那样,爽朗地承接,解开自己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