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10400400000018

第18章 自由战士阿拉法特的爱情传奇2(2)

阿拉法特的生活本来就俭朴,被软禁后的生活就更加俭朴。吃点芝麻面包加奶酪和鸡蛋,喝点果汁和加蜂蜜的红茶,就是他惯常的早点。然后他开始工作,直到下午两点半才用午餐。他一般不单独用午餐,通常都与到访的客人和共事的助手共进午餐。下午睡一会觉,他又继续工作,晚上十时之后用餐,晚餐多为清淡的食品和水果蔬菜。他睡眠很少,每天最多睡五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工作。这对于古来稀的老人来说,实属罕见。对于阿拉法特来说,他为巴勒斯坦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经历了艰难困苦,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正如他所说,他历来就蔑视以色列的枪口,以色列的软禁从没有让他屈服。

虽然以色列政府反复进攻拉姆安拉总部,并对阿拉法特的安全发出威胁,但以色列的目的仅仅是羞辱阿拉法特,使他接受以色列提出的和平条件。在接受采访时一名巴勒斯坦警察说:“这只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发出的一个信号。他们在说:‘看,这是你们的领导人,而我们有能力杀了他,也可以这样把他软禁起来。’”

但是软禁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在阿拉法特领导巴勒斯坦的34年间,在他在官邸中被以军胁迫的那一刻,他在人民心中的位置达到了最高点。在以后的几年里,以色列的围困时松时紧,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阿拉法特病倒,被准许飞往巴黎治病。这是他在过去的两年多中第一次离开他的官邸。作为一国领导人,他的经历实在让人感慨不已。

2004年10月中旬,阿拉法特身体不适,10月27日,病情恶化。10月29日上午,阿拉法特前往法国治疗检查。11月4日,医院宣布阿拉法特的“病情复杂,处境危险”,11月9日,巴勒斯坦领导人库赖、阿巴斯前往巴黎探望,宣布阿拉法特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2004年 11月11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30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勒斯坦国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贝尔希军医院去世,享年75岁。

阿拉法特一生中想到很多,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离开巴勒斯坦竟是永别;他的一生中有过许多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亲手升起巴勒斯坦的国旗;他造就了巴勒斯坦的一个时代,而无法确定的是,巴勒斯坦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阿拉法特的一生可谓是一部活的中东现代史,一个创造了民族历史、个人时代的人,他的去世是巴勒斯坦民族事业的重大损失。

阿拉法特名言集录

NO 1“隧道的尽头总会看到光明。”——就是这个信念始终支撑阿拉法特的努力和斗志,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也始终没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明”。

NO 2“我是一个凡人,也非常想有一位妻子和孩子。但是我知道我将面临长期的斗争。我认为要求任何一位妇女与我共患难都是不公平的。”——阿拉法特年轻时为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曾发誓终身不娶。

NO 3“我有狗的直觉!”——1985年以军突袭巴解总部,阿拉法特幸免于难。

NO 4“我左手持枪,右手拿橄榄枝,巴勒斯坦人追求和平,但请不要逼我用枪。”——1989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国第一任总统。

NO 5“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承认以色列国在和平、安全中生存的权利。”——1993年9月9日,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讲话。

NO 6“从我开始,自上而下,没有人不会犯错误。就连先知也难免出错。”——2004年8月18日,在拉马拉就巴政府腐败问题对立法者的讲话。

NO 7“我要死在巴勒斯坦,永不离开这里。”——2003年9月14日,在拉马拉通过广播向黎巴嫩的支持者发表的讲话。

NO 8“我为这次重要的、历史性的民主选举深感自豪。”——1996年1月22日,当选巴勒斯坦民主权力机构主席后的讲话。

NO 9“这不仅是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损失,也是整个世界的损失。”——1995年11月5日,在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后的讲话。

NO

10“我们在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上是合为一体的。无论谁喜不喜欢耶路撒冷,也无论谁能不能去那儿喝到海水,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1997年8月20日,在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会议上的讲话。

NO

11“将巴勒斯坦国旗挂在耶路撒冷,挂在耶路撒冷的墙上,挂在耶路撒冷的尖塔上,挂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上,是我的权利。”——1994年7月15日,刚返回加沙主持政局时的讲话。

NO

12“这个奖励不属于我。它属于我的人民。他们遭受了太多磨难,他们能够勇敢地为我们的烈士、我们的囚犯、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实现和平。”——1994年10月13日,得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讲话。

NO

13“我能给人民什么?一枚导弹?一颗炸弹?我没有这些东西。一支生化武器?天哪!我能给人民唯一的导弹就是你们的统一,你们的统一,你们的统一。”——1991年9月27日,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讲话。

NO

14“为实现和平的战斗是我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战斗。它值得我们付出全力,因为和平的土地,和平的土地渴望全面和平。”——1993年9月13日,与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实现历史性握手、签订奥斯陆协议后的讲话。

NO

15“我们与谁实现和平?我们将与敌人实现和平。我们不是为了战争而努力,我们要为和平,和平而努力。”——1998年12月13日,美巴在突尼斯对话后,在表示希望这次对话能够实现巴以进行直接和平谈判时的讲话。

NO 16“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1974年11月,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首次讲话。

“不死鸟”的传奇人生

阿拉法特素有“不死鸟”之称,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先后遭到50多次意外和以色列特工的暗杀,但都化险为夷。对此,阿拉法特说,一是靠他忠实而精干的保镖,二是凭着自己敏感的直觉。

1969年,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安插的巴勒斯坦内奸混进阿拉法特办公地,把窃听器和波型脉冲雷达发射器安装在阿拉法特的专车底下,企图以此为以色列战斗轰炸机指引目标。阿拉法特凭自己的直觉及时发现了这个装置。

1969年1月,阿拉法特驱车从安曼赶往巴格达途中,因其座车车速过快而在超车时撞上一辆载重车的集装箱,阿拉法特座车车顶撕裂,而浑身全是血的阿拉法特居然没有什么大碍。

1969年年中,在约旦“法赫德”游击队营地里,阿拉法特对刚刚寄到他办公室的一个邮包产生了怀疑,当阿拉法特的卫兵刚把邮包带到办公室外,邮包便炸得粉碎。

1971年,阿拉法特的专车在叙以边境附近遭伏击,阿拉法特的司机中弹身亡,但阿拉法特安然无恙。

1973年,阿拉法特准备乘利比亚航班去海湾国家出席一个会议,行前临时改变了计划,结果该机被以色列击落,机上100多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对巴解组织基地狂轰滥炸了两个半月,但身在其中的阿拉法特却安然无恙。有一次,以军狙击手甚至已经瞄准了阿拉法特,但在扣动扳机前犹豫了一下,结果永远失去了暗杀阿拉法特的机会。

1985年,以色列空军突袭突尼斯南郊的巴解总部,将总部炸为平地,伤亡数十人。但那次阿拉法特因故迟到15分钟,与死神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