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偏方治百病
9949700000019

第19章 外伤

烧烫伤

烧烫伤是指由于高温物品、开水、火焰等烧灼或者烫烤,损伤皮肤,甚至热毒内攻,导致脏腑不和。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灼热,甚至出现白色泡。

治疗时应以清热凉血,消肿止疼,润肤生肌为主。

豆粉方

【组成】绿豆粉30克,鸡蛋清适量。

【用法】绿豆粉放入容器中,加入鸡蛋清,调匀成膏状。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涂在患处。每日2~3次。

【功效】主治烫伤。

煅石决明方

【组成】煅石决明30克,香油适量。

【做法】煅石决明研成细末,加入香油,调成糊状即可。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消炎、消肿、生肌。

老黄瓜方

【组成】老黄瓜1根。

【做法】将老黄瓜洗净后,捣碎,用纱布包住,挤出黄瓜汁。

【用法】用黄瓜汁擦洗患部。每日2~3次。

【功效】止疼、消炎、生肌。

豆腐方

【组成】豆腐1块,白糖50克。

【做法】豆腐洗净,放入容器中,打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敷在患处,豆腐干了再换。连续2~3次。

【功效】消炎止痛,适用于伤处未溃破者。

地榆石膏方

【组成】地榆、石膏、青黛各等量,香油适量。

【做法】将地榆、石膏、青黛共研细粉,加入香油,调成膏状。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敷于患处。每日2~3次。

【功效】主治烧烫伤。

腰痛

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老人和孕妇,常会出现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病证。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腰痛,如腰部受到物理性伤害、骨刺、腰肌劳损、腰部骨质增生等。

中医认为,导致腰痛的原因或者是肾阳不足,或者是肝经湿热,或者是冲任气血充盛。

公鸡方

【组成】刚会啼叫的公鸡1只,米醋500克,红糖少许。

【做法】公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切成块;油锅烧热,加入公鸡翻炒,放入米醋,焖至剩小半杯醋时起锅,加少许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完。

【功效】治腰痛。

甜瓜子白酒方

【组成】甜瓜子100克,白酒1瓶,黄酒适量。

【做法】将甜瓜子浸泡在白酒中,15天后取出,置于火上焙干,研成细末。

【用法】每次5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功效】治腰痛。

艾叶蟹壳方

【组成】艾叶、炒黄的蟹壳各5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艾叶、蟹壳浸泡在酒中,待3日后即可。

【用法】用酒涂腰部。每日2~3次。

【功效】可治多年腰痛。

丝瓜籽方

【组成】丝瓜籽250克,白酒适量。

【做法】丝瓜籽放入锅中,文火炒黄,研成粉。

【用法】每次5克,每日2次。白酒送服。

【功效】可治肾亏腰痛以及妇女产后腰痛。

韭菜醋方

【组成】韭菜250克,醋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30分钟,加醋调和均匀。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可治腰痛。

生芪当归方

【组成】生芪、龙骨、牡蛎各20克,当归、白芍、丹参各15克,桂枝、干姜、牛文、乳香各10克,山萸肉3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可治腰痛。

橘核杜仲方

【组成】橘核、杜仲各100克,酒适量。

【做法】橘核、杜仲放入锅中,文火炒黄后,研为末。

【用法】每次10克,热酒送服。

【功效】可治腰痛。

破故纸方

【组成】破故纸、茴香、辣桂各100克,酒适量。

【做法】破故纸、茴香分别放入锅中,文火炒后,连同辣桂共研成末。

【用法】每次10克,热酒送服。

【功效】可治跌坠腰痛。

蒺藜子方

【组成】蒺藜子10克,蜂蜜、白酒各适量。

【做法】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

【用法】每次2丸,酒送服。

【功效】可治腰脊痛。

白莴苣子法

【组成】白莴苣子15克,白粟米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2克,酒适量。

【做法】白莴苣子、白粟米分别放入锅中,文火炒黄后,连同乳香、没药、乌梅肉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用法】每次1丸,嚼碎后,热酒送服。

【功效】可治腰部闪伤。

擦伤

擦伤,是指肌肤受到外界某物的摩擦,而造成表皮出现翻卷、剥脱等。一般来说,轻微的擦伤只要注意消毒,伤口很快就能愈合,严重的擦伤可能会伤及真皮、角膜等,要找专业医师医治护理。

鱼肝油方

【组成】鱼肝油丸若干。

【做法】如果没有鱼肝油可以从药店里买到。

【用法】把鱼肝油丸剪破,将里面的油液倒在伤口上,完全覆盖即可。

【功效】有助于组织生长和修复。

蛋膜方

【组成】鸡蛋1个,白酒适量。

【做法】鸡蛋刷洗干净,放入白酒里,浸泡一会儿,敲开鸡蛋,扯下鸡蛋膜。

【用法】伤口清洗干净后,敷上鸡蛋膜,并挤掉蛋膜与伤口之间的空气。

【功效】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蒜膜方

【组成】大蒜数瓣。

【做法】将大蒜剥去外皮,取大蒜外部的一层薄膜。

【用法】清洁伤口后,将大蒜膜敷上。

【功效】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扭伤

扭伤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软组织如四肢关节、韧带、肌肉、血管等受到损伤。一般来说,扭伤没有皮肉受损、骨折等情况。扭伤一般在运动中经常出现,发生时,要注意及时治疗。

双乌大黄方

【组成】川乌、草乌、大黄、栀子、制乳香、骨碎补、薄荷、制没药各20克,儿茶、红花、细辛各30克,白芷、冰片各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研为末,加入蜂蜜,调匀,摊于白布或棉纸上(范围大于伤痛点3厘米)。

【用法】将药膏敷于患处,厚约0.3~0.5厘米,用消毒过的纱布包住,再用胶布固定。

【功效】主治急性腰扭伤。

五倍子石膏方

【组成】五倍子50克,栀子30克,石膏20克,蜂蜜、醋、酒少许。

【做法】五倍子放入锅中,文火炒黄;栀子放入锅中,文火微炒;将五倍子、栀子、石膏共研为细末,加入蜂蜜、醋、酒,调成糊状。

【用法】将药膏涂敷于患处,每2天换药1次。

【功效】主治踝关节扭伤。

陈面引子花椒方

【组成】陈面引子35克,生花椒25克,生姜30克。

【做法】生姜捣烂成泥;花椒、陈面引子捣碎成粉状;三者调和成膏状。

【用法】将药膏敷在患处,用消毒过的纱布包住,再用胶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踝关节扭伤。

栀子乳香方

【组成】栀子、乳香各50克,黄酒适量。

【做法】栀子、乳香共研成细末,加入黄酒,放入蒸锅中加热,边加热边搅成糊状。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涂敷在患处,厚度约1.5厘米,加盖油纸,用纱布包扎好,每2天换药1次。

【功效】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

松木锯末陈醋方

【组成】松木锯末500克,陈醋500毫升。

【做法】两种材料共放入锅中,再加入400毫升水,煮沸后,倒入盆中即可。

【用法】患足置于药盆上,约距20厘米,再覆盖上消毒过的毛巾,蒸熏20~4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踝关节扭伤。

土牛膝方

【组成】鲜土牛膝50克,盐5克。

【做法】鲜土牛膝洗净,捣烂后,加盐,调和均匀即可。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涂敷患处,用绷带固定住。每日换药1次。

【功效】用于踝关节扭伤。

脱臼

脱臼是指因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关节从关节窝中滑出,以至于无法正常活动。一般来说,肘关节最易发生脱臼,肩及髋关节次之。发生脱臼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

月季花方

【组成】月季花6克。

【做法】将月季花阴干后,研成细末,备用。

【用法】每日1次,以白酒送服。

【功效】用于治疗脱臼。

蛇根草方

【组成】蛇根草30克,黄酒适量。

【做法】将蛇根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1剂,黄酒冲服。

【功效】用于治疗关节脱臼后肿痛。

五灵脂威灵仙方

【组成】五灵脂15克,威灵仙20克,制川乌3克。

【做法】将上述三味药材共研成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功效】用于治疗脱臼。

芙蓉叶生地黄方

【组成】鲜木芙蓉叶60克,生地黄30克,郁金9克,桃仁3克。

【做法】桃仁研成末;鲜木芙蓉叶、生地黄共捣烂,再加郁金、桃仁末,混合均匀后,做成与挫伤面大小相仿的药饼2块。

【用法】将药饼略加冷开水湿润,外敷患处。

【功效】用于治疗软组织挫伤。

足跟痛

足跟痛,是指足跟的一侧或者两侧发生疼痛。足跟痛一般不红不肿,但是会影响人的行走,对于工作需要长期站立或者是行走的人来说,很是不便。

中医认为,足跟痛的病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造成的。另外,外感风寒湿邪也会导致足跟痛。

牛膝透骨草方

【组成】牛膝、透骨草、大黄、黄柏、威灵仙、独活各30克,芒硝5克,陈醋250克。

【做法】将前六味药物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约3000毫升水,煎沸30分钟后,取出药包,把药液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醋,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将患足放在药液上方熏蒸,并用消毒过的毛巾蘸药液交替热敷痛处。待水温降至50℃~60℃时,将患足浸入盆内浸洗。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足跟痛。

陈醋方

【组成】陈醋1000毫升。

【做法】陈醋放入锅中,加热至双脚可以接受的温度。

【用法】将患足浸泡在陈醋中,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足跟痛。

姜黄散

【组成】干姜、大黄各20克,草乌15克,白芷l0克,食醋适量,白酒少量。

【做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放入锅中,加入食醋和白酒,文火边煎边搅拌,直至调和成糊状。

【用法】趁热敷足跟,每日1次。

【功效】用于治疗足跟痛。

鸡肉川乌方

【组成】鸡肉90克,川乌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

【做法】黑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鸡肉洗净,连同其他材料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

【用法】随量饮用。

【功效】适用于足风寒湿痹阻经络者。

仙人掌方

【组成】仙人掌1片【做法】仙人掌去刺,去皮,清洗干净后,剖成两半。

【用法】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用胶带固定好。

【功效】主治足跟痛。

甲沟炎

甲沟炎,是指手指甲或者脚趾甲周围软组织发生化脓感染。鞋子过紧或者嵌甲容易引发足趾发生甲沟炎,手指的病发主要是由于经常啃食手指造成的。甲沟炎长期得不到治疗会使得手指甲或者脚趾甲发生严重变形,影响美观。

猪苦胆方

【组成】新鲜猪苦胆1个。

【做法】将猪苦胆挤去部分胆汁,备用。

【用法】将猪苦胆套在患趾上,用胶布扎紧,不让胆汁流出。

【功效】主治甲沟炎。

绿茶叶黑芝麻方

【组成】绿茶叶、黑芝麻、盐各1克,生理盐水适量。

【做法】将前三种材料共捣烂,加入生理盐水,调和成膏状。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用于治疗甲沟炎。

乌梅方

【组成】乌梅适量。

【做法】将消毒过的毛巾浸湿,包住乌梅,待乌梅湿润后,去核取肉备用。

【用法】用乌梅肉质一面敷在患处,用胶带固定,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

【功效】主治甲沟炎。

马鞭草方

【组成】鲜马鞭草适量,盐少许。

【做法】鲜马鞭草洗净,连同盐共捣烂。

【用法】将制成的药敷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好,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排脓。

仙人掌红花油方

【组成】新鲜仙人掌50克,正红花油6~8滴,盐2克。

【做法】新鲜仙人掌去刺,去皮,洗净后,捣烂,加入盐、正红花油,调匀。

【用法】将制成的药膏敷于患处,并以纱布包扎,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

【功效】用于治疗甲沟炎。

蜈蚣冰片方

【组成】蜈蚣2~3条,冰片5克。

【做法】将蜈蚣置于火上,烤至焦黄后,连同冰片共研成细末即成。

【用法】将制成的药末撒在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用于治疗甲沟炎。

柠檬方

【组成】柠檬1个,酒适量。

【做法】将柠檬洗净后,放入酒中浸泡。

【用法】打嗝时吃用酒浸泡过的柠檬,注意要去皮。

【功效】治疗打嗝。

山楂水

【组成】生山楂500克。

【做法】将山楂洗净后,去核,切碎后,用纱布包好,挤出山楂汁。

【用法】每次口服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用于治疗顽固性打嗝。

韭菜水

【组成】鲜韭菜适量,黄酒1杯。

【做法】将鲜韭菜洗净后,捣烂取汁;黄酒烫热,备用。

【用法】打嗝时用黄酒冲服韭菜水。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偶发性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