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9934700000011

第11章 商场投机谋略(1)

四两拨千斤的妙计

以下是几个利用机遇获得成功的事例。

◎李嘉诚乘势吞怡和——趁火打劫

传奇人物李嘉诚是一位极善于把握时机乘势进取而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投机家。在香港,五六十年代牢牢控制经济命脉的是怡和、会德丰、和记黄浦、太古四大英资洋行。

20世纪80年代,在华资财团采取集中火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和飓风般的围追堵截下,使他们狼狈不堪,连连失去阵地,先后被华资财团夺去控制权。这时,李嘉诚联合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财团,决定对百年老牌英资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进行围剿,意欲夺之。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华资集团的威胁,置地公司的总部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深为担忧,采取“连环船”之策,以防华资的收购投机战略成功。但在一系列的争购庞大物业行动中,怡和本身现金资源耗尽,债台高筑,对整个集团所部署的投资及拓展业务的行动一筹莫展,导致1989年地产崩溃,置地亏损13亿港元,由互控结构带来了互相拖累,使怡和的纯利剧减八成,以至于其主席也黯然下台。值此良机,李嘉诚等加快了进攻步伐,令新上任的怡和集团主席西门凯瑟克毫无喘息余地,不得不使出“弃车保帅”的无奈之策。经过磋商,一项被香港新闻界称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交易”达成了协议。这一笔高达29.8亿港元的“港灯收购战”以李嘉诚再次获得英资控制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股权而告终。这次决战,李嘉诚利用其雄厚的股金,动用了和记黄浦近30亿港元资金,收购港灯45379万股,其中李嘉诚的购入价优惠到低于当日市价的15%,由此一项,他就可赚4.57亿港元,而与此同时,置地公司却必须放弃股票末期高达1.3亿港元的股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李嘉诚收购港灯的投机策略成功了。华资对英资的进攻并未就此作罢。

1988年2月,华资财团趁英资立足未稳,再次联手进攻置地公司。在华资将收购置地公司消息的刺激下,置地的股市上升至8.9元。怡和财团不敢怠慢,即组织财源,部署反收购措施,并通过其属下发表联合声明发行新股。为了防止怡和借发行新股的方式,扰乱华资手中股份的策略,华资财团决定利用怡和目前困难重重,实力大不如前的时机,快刀斩乱麻,结束此战。5月4日,李嘉诚代表的华资集团邀请怡和财团的主席西门凯瑟克进行谈判。他开诚布公地说明来意,单刀直人地说:“我们已经决定,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买怡和手中的25.3万股的置地股票权。”虽然对李嘉诚的能力有所领教,但是西门凯瑟克还是不甘心,意图负隅顽抗,转守为攻地坚持必须以17元的收购成交。李嘉诚看出再这样僵持下去十分不利,便直截了当地使出了杀手锏:“我必须告诉你,如果今天谈判不成,明天上午我们将宣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置地。”西门凯瑟克大吃一惊,他深知目前己方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华资。最后,这位怡和财团的主席不得不向对手屈服了,决定用议价收购华资财团所持置地股份的办法,减缓怡和与置地的重重压力。作为唯一的战绩,他最后还向华资提出了一个要求:7年内不得再沾手怡和系股份。李嘉诚等华资财团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大投机家李嘉诚之所以投机成功,并奠定了日后港台资本家的霸主地位,跟他适时投机,敢于冒险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有足够的自信心,不错过任何可以成功的机会,对竞争对手了如指掌,真正实践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投机精神。

◎哈雷摩托与日本人平分天下——声东击西

哈雷——戴维逊是美国著名的摩托车生产厂家。生产摩托车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03年。

50年代全美摩托车年销售量平均为5万辆,市场主要被哈雷——戴维逊和“宝马”瓜分。到60年代,日本的本田摩托车开始打人美国市场。这时摩托车市场开始迅速发展,1971年几乎达到400万辆的需求量。然而当市场受到威胁时,哈雷——戴维逊却认为自己是市场的绝对主导而没采取任何措施。直到哈雷——戴维逊公司终于认识到本田现象并非只是昙花一现时他们才采取行动。公司于80年代中期也开始推出轻型摩托,但为时已晚,因为本田已垄断了整个市场,消费者普遍认为哈雷——戴维逊的摩托质量比不上日本车。就这样,本田以及其他一些日本生产商在60年代中后期占据了比人们预想大得多的市场份额。

1965年哈雷——戴维逊股票上市后被AMF接管,AMF每年因此要承受平均480万美元的经营损失。

1981年比尔斯从AMF手中接管了哈雷——戴维逊。比尔斯决心重振这个昔日英雄,他的振兴计划包括两部分,一是寻求关税保护,一是向重型车发展,而为了让对手不及抢先开发市场,比尔斯采用了“声东击西”之计。当时的前景十分暗淡,哈雷——戴维逊的市场占有额仅余3%。

1983年公司成立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已表示怀疑公司是否还能运转。同一年,比尔斯的四处游说见了成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日本摩托车增加关税的条例,进口税额由4%提高到4.5%,关税保护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市场份额开始重新建立。获得新生的关键是重新树立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比尔斯亲自领导了这一工作。1986年12月哈雷——戴维逊要求国会废除关税障碍,这比原计划早一年。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相信可以与日本人一争高下了。比尔斯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向日本人学习,他组织经理们参观了日本的工厂,大家感受极深,因为日本公司的经营成本竟比自己低30%。这一招颇为高明,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迷惑了日本人。日本人认为比尔斯会很快与其展开市场争夺,于是调整队伍、筹措资金,全神戒备。没料到比尔斯突然投入大笔资金扩大了重型车生产线,价格从4500美元至15000美元不等。1989年,哈雷忠实的消费者将它推入本行业的顶尖地位,几乎占了重型摩托车市场的60%,1993年的第一季度这一份额达到了63%。

比尔斯接管哈雷公司后,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投机手腕,迷惑了日本本田,进而调整了经营策略,占据了与本田平分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

◎福特巧计揽权——无中生有

1902年11月,亨利·福特用拉人入股的方式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那时的美国正处于科学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人都想创造奇迹。就在底特律城,一下子有了几十个汽车公司,生产着各种各样的汽车。福特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的公司开始生产出3种不同的汽车,分上、中、下三种档次。其中高档车主要为富人服务,生产高档车带来很丰厚的利润,但顾客不多。福特汽车公司第一年生产汽车就赚了一大笔钱,利润高达10万元,这与当初创办公司时的1万多元相比已经是不少了。所有的股东一下子就收回了全部投资。面对这样的丰厚利润,股东们的头脑发昏了,他们只看到生产高档车利润可观,于是就对福特说,以后不要再生产低档车,只生产高档车就行了。但福特却不这么认为,他清楚地认识到中低档汽车将来会有很大的市场,只有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车,用得起车,汽车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无限前景的商品。他对主张生产高档车的毛肯森等股东说:“美国地域辽阔,生活着上千万人,大多数是农民和工人,他们才是汽车的真正需要者。我主张生产低档车,特别是标准化的低档车,把便宜实用的汽车卖给这些人,才是我们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但是他无法说服毛肯森,毛肯森坚决反对:“不行,亨利,只生产便宜车,我们就不会有利润了,再说哪有那么多的公路可以让乡下农民也开车啊。”“公路会有的,还会有许多加油站出现,只要有汽车,什么都会应运而生。”福特坚持自己的主张。两种意见无法统一,最后毛肯森与4个股东离开了福特汽车公司。这倒是福特求之不得的事。他正好买下他们的股票,这样以后他就可以在真正属于自己的汽车公司里做主行事,有了绝对的支配权。在福特等人的努力下,福特公司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福特研制的“福特牌T型车”大受欢迎,即使不断地生产,也是供不应求,在短短的19年内竟生产了1500万辆。在其顶峰时期,全世界汽车市场上很多的汽车都是福特牌T型车。而且汽车的价格也越来越低。

但是,亨利·福特在福特汽车公司仍然不能有充分的自主权,他必须要照顾到其他股东的利益,否则股东们就会给他找麻烦。福特觉得,那些股东只是最初时出了点钱,并没有出什么力,现在却一再生出事端,做种种对发展事业不利的事。怎么才能让他们走开呢?于是,福特突然在公司董事会上宣布,他辞去公司经理一职,让他的儿子出任新经理。董事会上众股东大为惊诧。不久,洛杉矶主要报纸上又登出头条新闻:“亨利·福特正准备成立一个巨大的新的汽车公司。”那些小股东们这下更急了,离了福特,这个公司还能再生存下去吗?手中的股票眼看着就要直线下降,变得一文不值了。这时有一个中间商就逐个地找到那些股东商量,表示愿意为他们出让这些股份做中间人。股东们此时恨不得赶快把手里烫芋一样的股票脱手,声称只要价钱合理,他们愿意出手。其实真正的买主却是福特。他由中间人提出,要买就全买下来,要不就不买。谈判很快成功了,他花1.06亿美元,把零散股东手里的股票全部收归己有,整个福特汽车公司就成了福特家族的公司了,可以由着福特自己的想法做事了。至此,他已牢牢地掌握着世界上拥有最大资产的福特公司,称得上是真正的汽车大王了。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烟雾弹,便使福特的计谋得逞,最终大权在握。

无中生有是兵家的谋略,在商场中要活学活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过人的胆量和高度的投机智慧。与其说亨利·福特的成功是无中生有,不如说他是十年磨一剑而取得成功的。

◎微软隐忍实现逆转——笑里藏刀

1975年,盖茨与艾伦白手起家,创建了微软公司,开发计算机软件。到1977年,微软公司已经成长壮大起来。这时候,盖茨急需寻找一家大型计算机公司与之合作,以带动微软公司的发展速度。这个时候,刚好IBM想占领正在兴起的个人计算机这一前景远大的市场,但要试制一台自己的机器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来不及的。为了赶在别人的前面,这个蓝色巨人不得不寻找小伙伴来帮忙。于是想到了软件方面的奇才盖茨与艾伦的微软公司。IBM想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一种可靠的操作系统。盖茨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

1980年11月,IBM与微软签订了合同。盖茨在与IBM做这笔交易时,内心里已经装了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通过IBM这个庞然大物,使微软公司的软件系统成为行业的标准系统。他设法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达成一笔交易,花了5万美元购买了对方86—DOS的完全转证权。而在他与IBM的合同里却仅有15000美元的转证费。微软与众多公司联手,以使微软的产品广为接受。就这样,微软的DOS系统成了这个产业的唯一标准。1982年春,当微软公司的一组程序员致力于DOS2.0版本的编写时,另一组便开始主攻微软的另一个应用软件产品“多计划”。多计划终于在这年的夏天被推出,并赢得了各界普遍赞誉。同时,微软开发另一软件产品,那就是后来搞成的视窗,即“WINDOW”。此时,当盖茨想与IBM结盟时,那个蓝色巨人却不怎么乐意。于是,盖茨就与其他公司合作,其中包括康柏、惠普、坦迪等二十几家公司。1985年5月,比尔·盖茨推出了演示版视窗,一个月后,向外发放视窗的测试版。

当英特尔公司推出了80286芯片时,IBM公司便开始设计基于此的PC/AT,但盖茨希望IBM基于英特尔的下一代芯片80386推出自己的新产品。IBM对盖茨的劝告置之不理。PC/AT虽然仍以MS—DOS3.0版本运行环境,但双方仍同意一致开发DOS的扩展版本05/2。盖茨主张以不久后的80386芯片为运行基础,又被拒绝。而80286芯片的致命弱点是它很难与DOS下的应用软件兼容于新的操作系统。盖茨不想为此与IBM撕破脸皮,他仍然派出人员参与OS/2,一面又暗中减少人员,调往加强视窗2.0版的开发。到了1987年10月,微软推出了视窗2.0版和一个视窗386版。兼容机厂商康柏和微图等公司因不满IBM,立即宣布支持微软视窗2.0版。市场上的视窗销路越来越好。

1990年5月,视窗3.0版问世。这对于微软公司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此,微软将不再考虑IBM硬件,相反,IBM在今后的硬件设计时必须考虑微软的软件支持。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聪明过人的高科技投机家,在盖茨的投机生涯中,一次次地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重新制定了公司的经营策略,起死回生,激活了今天的微软——世界上高科技领域最成功的商业帝国。

◎丁谓弃子争先——李代桃僵

加拿大善美集团的总裁丁谓,不仅是一个善于以小搏大、“蛇吞大象”的兼并高手,而且是一个对兼并来的企业善于重组、起死回生的“救火”高手。对胜家集团的改造即充分表现了丁谓高超的战略管理水平。1989年,丁谓在0.4亿美元对2.8亿美元、资金实力比例为1∶7的条件下,巧用融资手段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胜家集团,震惊国际商界。这一大手笔,也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重组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