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9934700000001

第1章 机遇是生意人最宝贵的财富(1)

投机学——投资于机遇的学问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说得好,中国自古以来鄙视投机倒把,但事实上投机倒把有什么错?所谓“投机”就是抓住机遇,决定投资方向,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很正常,应该鼓励。“倒把”现在很少有人提了,倒把就是倒手,股票市场叫换手,只有经常倒手,进出自由,流动快,市场才会活跃。而市场的活跃,将会创造更多的投机机会,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做投机生意的人在中国人眼中一直是很不光彩的角色,被人们认为总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坑害别人,自己从中捞取好处,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投机者在进行投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许多有关商品的知识,更重要的,投机是对一个人的个性、信心、胆量、判断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要想成功,就必须随时准备接受失败的厄运,因此,每个投机者都必须全力以赴,无可选择的努力争取。在投机交易中,信息是制胜的重要因素,但掌握信息也并非一件易事,长期的搜集,广泛的调查,独具慧眼的分析,无不需要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勤奋、耐心,怎么能说投机者是不劳而获呢?

我们为什么要投机

在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投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投机的本质。

投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从广义上来说,投机就是利用机遇谋取利益的意思,从这一角度来看很显然投机是一个带有进取意义的名词。

如果从狭义的范围来解释,投机就是看准机会买卖商品。在现代社会,投机一般指的是商品市场、金融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特别是指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投机买卖。例如,买进股票就是为了卖出,并从中赚取股票的差价。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本身就是投机。它是相对于投资行为而言的,它与投资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资本的流动,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但它与投资也是有区别的。投资,就是买进股票只是为了得到公司的分红,不是为了卖出,而是为了成为某家公司的股东,占有某家公司的股份。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广义上说,还是在狭义上说,投机都是一种带有进取意义的行为,是人们为了谋取财富而采取的行动。就其动机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它的特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地利用机遇抓住机遇;二是不违反法律;三是谋取私利。由于投机往往是与冒险连在一起,因此,投机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巨大的风险性。所以,要投机,就必须敢于冒险。没有冒险的精神,就很难有投机行为的发生。此外,投机还伴随着资本的流动,所以,要投机,还要有一定的资本,没有资本,也很难有投机行为的发生。

综合上述,所谓的投机,顾名思义,就是抓住机遇,获取利益,成就自己。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时时刻刻为机遇到来做好“迎接”准备,因为,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需要,没有人去做不需要做的事情,除非是傻瓜。投机也是一样的,为什么要投机呢?就是因为投机是人们的需求。

人类涉足的所有领域尤其是商业领域,时时处处可见投机。古往今来,人们都是骂商人为投机商,骂资本家巧取豪夺,投机倒把。我们所受的关于为人处事的教育也总是诚信和老实,老师和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见风使舵,其实,这恰恰从侧面说明了投机影响之大。可以这样说,投机是巨富时代的动力!

◎人际关系需要投机

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一定的关系实在是难,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机遇的垫脚石,而机遇是投机的前提条件,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人际关系很是复杂,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呢?“八面玲珑”“投其所好”“善意说谎”等等,许许多多被看做是贬义的词,我们完全可以将之理解为中性词,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太过认真,太过直白,往往被认为是傻瓜的代名词,既然都被人家认为是傻瓜了,还会有人和我们交往吗?把握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经营和投资行为,也要讲究成本和效益,既然讲究成本和效益,投机必不可少。

◎学习工作需要投机

学习也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强势知识,也就是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或能产生很大效益的知识,回报率普遍而且明显的高于弱势知识,例如如今的IT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就诞生了一大批网络投机商。而有关IT的知识就是强势知识,它极高的回报率是有目共睹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学什么不妨也投机一下,根据自己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层面是有益无害的,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一句话,知识贵在应用,用得着就学,用不着就不学。当然,对有些知识,也可以临时抱佛脚地投机一下。

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会工作者,知道力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多大的力;有时候自己没力还可以借用别人之力,所谓“假舟楫者,虽不能水,而绝江河”。

◎经商需要投机

经商需要投机,这个大家都很好理解。从本质上来讲,每个生意人都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别人。他们口口声声说是为消费者服务,实际上是在算计着怎么样才能让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自己的腰包。但并不是每个商人都有很好的投机头脑,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天盯着别人的腰包而未能发财,有的人却算计时事,抓住时机,钻了法律的空隙,得了政策的优惠,利用“双赢”哲学一夜暴富。这就是投机的魔力。但会看戏的看门道,那些成功者,不是靠狂想发的财,他们靠的是稳健和投机,巧妙利用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冒险中不失理智,这是激情和理性的统一,这是冒险和务实的交融。

◎理财需要投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口袋日益鼓胀起来,钱多了,怎么办?理财的本质就是使得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和任何的投资一样,理财也遵循“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投机性越强”的规律。老的理财观念不行了,必须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必须树立科学的家庭理财观念:明确理财收益目标,并且了解这些目标对于理财的重要性以及迫切程度;同时,对现有的资本金作计划投入,使得目标的实现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世上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理财也是投机,目的也一样是获得高额利润,而高额利润的获得就离不开投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理财品种进行投机。

总之,投机是巨富时代的动力,抓住机遇,获得财富的投机、冒险以及竞争的行为,都应该而且正在受到社会的认同、尊重、赞扬和鼓励。可以说,投机不仅仅是个人积极进取,谋取个人财富的需要,更是时代前进的动力。

投机的历史轨迹

“投机”一词,在东方人的眼里,一直是不光彩的字眼,一说投机,首先想到的就是投机取巧,投机钻营,投机倒把,见风使舵。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务正业。过去东方人,特别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一提到商人就称之为投机商,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本质:商业行为和投机密不可分。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说禁锢,一直让人们遵守“君子言义不言利”的思想,但这恰恰说明了投机的魔力之大。

在西方国家,抓住机遇以获得财富的投机、冒险和竞争的行为,从来都是受到社会的尊重、赞扬和鼓励的。西方人有重商的传统,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鼓励个人积极进取,谋取个人的财富。

西方人从来都不认为追求个人财富与荣誉的投机和冒险行为是不正当的。这就是人文主义思想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个人权利的具体体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但它建国的历史并不很长。为什么这样一个文明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能够取代大英帝国而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国家建立了一个投机、冒险和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资本流动和自由贸易是现代文明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早在1551年,为打通与中国贸易的航路,英国就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莫斯科夫公司,向公众发行了面值二十五英镑、总值六千英镑的股票,股票由此诞生。一张薄薄的股权证,却从此获得了现代经济的象征意义。

西方学者认为,资源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核心是人的流动,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没有人的流动,就不能有货币、商品等其他资源和资本的流动。所以,西方社会鼓励投机、竞争和冒险,鼓励人的流动,而东方的中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户籍制度、连坐法等等强权,剥夺个人的天赋权利,控制人的流动、迁徙和冒险,摧毁人的进取精神,更谈不上什么自由竞争。

西方学者因此指出,没有自由竞争就没有商品经济。当高度专制的满清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把中国拖入绝境的时候,当西方的坚船利炮终于轰开了文明古国——中国大门的时候,现代经济和金融的观念也开始流入了这个东方国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在残酷的竞争中前进和发展的。没有优胜劣汰,没有损人利己,没有弱肉强食,哪里会有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自私的欲望推动人类的竞争,大家都躺在家里睡大觉,等着天上掉馅饼,那么,社会没有财富,历史不能前进,这就是扼杀投机、冒险和竞争的必然结果。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东方的中国也早已成了许多股市冒险家的乐园,在这样一个千百万人残酷竞争和疯狂投机、冒险的地方,有人发财,有人跳楼,有人一夜暴富,有人顷刻破产,没有什么地方比股市更残酷无情的了。然而,也正是因为股市是这样高风险、高收益、最市场化的地方,才吸引那么多的人前来竞争、投机和冒险。千百万人受利益的驱动在这里疯狂争夺,才有了股市的大起大落,无形中为经济发展积聚了大量的资本,成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人们的疯狂投机,无形中变成了一种投资的行为。人类社会和历史也在这无形之中被推向前进。

投机、冒险和竞争不仅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它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只是靠每个月领取那一份微薄的工资,每天老老实实地埋头做事,不去投机和冒险,那么,他只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永远都拥有不了更多的财富。别说碰上天灾人祸,就是孩子上大学或出国留学这样的喜事,也得东挪西凑,除此之外别无良法。因此,要想拥有巨大的财富,他就必须要寻找发财的机遇,例如经商、炒股。而经商、炒股,就必须投机,否则,最终只会一败涂地。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剧,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日臻完善,市场经济大大拓宽了投机市场,如炒紧俏商品、炒指标、炒股票、炒外汇、炒期货、炒楼炒地……正面作用是刺激了市场繁荣,同时负面作用也触目惊心。

违规违法的投机活动,活跃于各个经济领域,人民群众是既恨又无可奈何。有人怀疑改革开放,有人指责市场经济,还有人怀念起计划经济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些罪恶闻所未闻,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投机!一时之间,投机就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容忍并拓宽了投机活动的市场经济,是否要负主要责任?禁止一切投机活动吗?禁止投机,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并且是单一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这方面,中国人吃够了苦头。实际上,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计划经济获得了预想中的成功。

的确,投机有合法投机和非法投机,我们不能因为出现大量的非法、违法投机而否定投机本身。正如经营有合法经营和非法、违法经营,但不能因此连经营也禁止一样。再比如人人都拥护的办学,所培养出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有品学皆劣的,难道仅因为后者而要封掉校门吗?

因噎废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活动规则,它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享有特权。

因此,以上种种不尽人意和千夫所指的事情,并非投机之过。恰恰是投机没有规范,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健全,改革开放没有到位的结果。

凡事都应有游戏规则,投机活动当然也有游戏规则。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所谓法治体系,它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立法和执法,两手都不可或缺。

如今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法制正在逐步健全,各个领域的机遇日益增加,可以说,现在是勇敢者的天下,是智慧者的天下。每一个智者都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成就自己。

投机的特征

投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风险性

投机的本质是为了获利,是“用刀子锯大树”,是为了以尽可能小的投资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但高利润总是与高风险结伴而行的,进行投机交易活动,就意味着两种结果,即获得收益或受到损失,非此即彼。而投机行为的结果能否获利则取决于投机者对市场价格的未来预期是否能准确。在以商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投机者判断的准确程度就取决于他对各种信息掌握的程度。

但一个投机者要掌握有关市场变化的所有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关信息的获取、处理、判断等一切活动都必须付出人的时间、智能、财力。且时间有限、智能有限、财力有限,使投资者只能将它们投到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上去,而不得不放弃他认为重要性不大的信息。可见,信息费用或信息成本决定了投机者只能对市场信息进行不完全的把握,把握准确了,他就会获利,把握不准确,他就亏损。因此,投机者从事投机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是由信息的不完全性、人自身行为的随机性等一系列特点所决定的,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

据美国有关专家估计,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每年在美国期货进行的投机交易活动,能够获利的交易者仅占投机交易者总数的10%~30%。这一数字也充分说明了投机交易是一种风险值较高的交易方式,所有投机交易参与者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风险可预测性

虽然交易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并带有相当程度的风险性,但其中仍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掌握。

投机和赌博不同,投机所冒的风险不可避免但可以预测,赌博的风险是无法预测的。投机者凭经验和知识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有关的市场信息,正确预测、判断投资风险,从而获利;而赌博对风险是无能为力的,能否获利完全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