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考上公务员
987600000012

第12章 辛酸经历

徐巍知道还有下文,便配合着说:“难道她不是考进来的?”

“绝对不是!她肯定是靠关系进来的。这个我早知道了。”高峰的态度坚定如我党的特区政策,五十年不变。

“赵蕊蕊报考的职位,条件苛刻,要求本科学历,身高1米68以上,还要钢琴八级,英语六级,这分明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最终符合条件报考的也只有她一个人。按照有关规定,报考人数少于招募人数3倍的职位是要撤消的。结果呢?那个职位照样保留,她在毫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顺利入职了。”高峰说起别人的事情,如数家珍。

“这个我倒是没有留意……”听到此处,徐巍也有点相信了。官场上的事就像某体育用品的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两人又经过一番讨论,徐巍终于彻底认同了赵蕊蕊乃局长千金而且靠关系入职的定论,因为事实摆在眼前——无故缺席两周还能若无其事地参加入职培训,绝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不过,人家堂堂千金大小姐,美若天仙,而且根据报考条件可以推论此女多才多艺如《诗经》里记载的先秦农民,既能种桑养蚕、纺麻织丝,又常练习武功、打猎捕兽。这类一等一的珍稀物种愿意屈身公安局当一个小科员,实在是难能可贵。

为了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科学搭配,以便劳逸结合,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学校在军训中穿插了文化课程。而第一课,自然是每个新警必须熟识的《人民警察法》。这是第一部献给人民警察的法律,也是最能体现警察与一般公务员区别的法律。

因为是第一课,大家都比较准时。讲授《人民警察法》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姓范。在中国教育界,年纪大代表资格深,一个老师受尊重的程度往往和年龄成正比。因此在大多时候,老师的“老”可以独立出来,作为形容词,意思是“老的师”。

这位“年轻的师”没有年龄的筹码,自觉讲话不够杀伤力,便卖弄学问以求树立权威: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世界上最早的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后来得到广泛认可,各国争相效仿。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警察制度作为‘良法美政’被引进。所以,警察严格来讲属于舶来品。”

范老师在一大堆废话中掺杂了一点小小的幽默,说完后顿了一下,意在给学生们留个笑的时间。学生们才识浅薄,不知舶来品为何意,找不到笑的诱因,以为老师留空档是要大家鼓掌,于是掌声四起。

范老师不曾料到一个小幽默会引得掌声雷动,也陪着点头鼓掌,心想大学生果然不同,文化素质就是高。如此证明了幽默与搞笑之间的确有区别,搞笑只能引发笑声,而幽默,则可以引起掌声。想到这里,他不禁对自己的授课水平越发欣赏起来。

他受到鼓舞,继续卖弄:“时任苏州知府的何刚德在《客座偶谈》中指出:‘庚子(1900)以前,中国无警察也,余到苏后始创。’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国警察由何刚德创办。到了1905年,光绪建立了‘巡警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专职警察机构正式成立。”

高峰对范老师讲的舶来品毫无兴趣,遂建立新话题,引诱徐巍:“我听说赵蕊蕊目前还是单身,怎么样,你有兴趣试试么?”言下之意,单身美女就是一件商品,谁都可以去试。难怪人们常说,女人如衣服。

鉴于昨晚共同演戏建立起的感情,徐巍对待《人民警察法》的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因而对高峰的话全然不放在心上,敷衍说:“你去试吧!我没兴趣!”弄得高峰无比郁闷。

入职培训刚开始,徐巍就觉得很不适应。

首先是培训学校的伙食太烂。食堂师傅煮饭的水平参差不齐、变化多端,时而干得像是花生壳,时而稀得像是浆糊,而更多的时候是半生不熟、米糊混杂,能让人在一顿饭里吃出几种风味。相较而言,师傅煮早餐的水平就保持得很好,馒头的硬度一如既往地跟石头看齐,炸油条除了吃以外,还可以砸碎公交车的窗户。其次,是睡眠问题。他们六个人住一间大寝室,其中有两人爱打呼噜,而且打得像部队的冲锋号,声势浩大。两人的呼噜在时间上也搭配得相当科学,一方刚停,一方又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必定保证有一个在响,真正实现了通宵无间断播放。

当然,最大的不适,来自于寂寞。晚修回来,大多数人都拿着手机聊个不停;而他,自分手以后,唯一能打的就是家庭电话,打多了还被父亲教训要节省话费。幸好每晚睡前,卧室的同僚们都会进行一场“卧谈会”。这类由大学时期延续下来的男人密会,女人通常是主题。啊,不对,女人不会是主题,美女才是。

经过几次卧谈会的深入交流,局长千金在培训班的消息得以广泛传播,很快传遍了整个警察培训学校。在当今的时代,凡是有点野心的男子,都希望娶一个能为自己带来权力财富的太太。这已是社会上一条公认的真理。

更何况,目标人物是一个绝色佳人。

上天有时候是很不公平的,它把金钱地位美貌才艺都集中在某个女人身上;但它又是公平的,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有追求这个女人的权利。于是,新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冲锋陷阵。

高峰起初以媒人身份自居,一副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样子,静静地隔岸观火;后来,发觉趁火打劫的人越来越多,终究按捺不住,放下身段,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泡妞事业之中。

在反复权衡之后,高峰决定使用鲜花加情书的进攻方式,但为了让自己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他最终又把写情书改为写情诗。可惜灵感这东西不像皇帝身边的太监,随传随到。他憋了几个晚上,诗情一点没憋出来,终于明白自己理科出身,情诗万万写不出来,只好请枪手代笔。

在众多的男同学里,能写情诗而又没有竞争欲望的,唯徐巍一人。于是高峰设下鸿门宴,打算以饭易诗。

徐巍不知是计,听说有人请吃饭,自然义不容辞。饭吃到一半,东主原形毕露,开始倾吐自己苦恋的辛酸经历,并现场请求徐大才子帮忙写情诗。徐巍大呼上当,又不忍心把吃下去的吐出来,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古诗要求有严谨的格律,徐巍有自知之明,于是选择写新诗。

写新诗,关键在于浅显,因为现代人的文化普遍不高,含义太深理解不了,最好能像日本的小电影,光用肢体语言就能表达一切信息;但浅显又不代表肤浅,肤浅是写诗的大忌讳;因此浅显中必须带着一丝含蓄,欲说还休。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浅显与含蓄之间取得了完美平衡,所以大受欢迎,广为传播。

写情诗,又有进一步的要求。情诗是具有目的性的,要能打动别人,但又不能写得太刻骨;写得太刻骨,别人不接受的话,就很难回头了。

其实,徐巍的情诗阅读量比高峰多不了多少,尤其是现代情诗,只读过舒婷和席慕蓉的,无奈中只好向两位前辈开刀,借鉴其代表作,勉强弄出一首新诗。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潇洒的时光

为此

我已在堂前祷告千年

求上天

允许我默默守望

于是我化作了一棵树

生在你常去的地方

阳光下

为你带来阴凉

风雨中

让你找到躲避的港湾

当你走近时

送你漫天飞舞的花瓣

当你离去后

回味你留下的清香

这还不够

我愿我们化作并肩而立的橡树木棉

根须

缠绕在地底

枝叶

触碰于云端

Because

I can’t live one more day without you in my arms

短短的几行字,徐巍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写完后,他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痛苦,无怪乎中国历代的著名诗人,人们都能从他瘦弱的程度推测出他名声的大小。

在诗歌结尾处,徐巍突来灵感,临时加入一句英文;写出来以后,又觉画蛇添足,想把它删掉。不料高峰看后,认为这诗写得缠绵悱恻,尤以末尾的浪漫动人的英文为最,实乃点睛之笔,给人以中西合璧的完美感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供应商,徐巍跟高峰交待了诗歌的来路,以便他日女方问起,可以从容应对。最后他说:“作为朋友,我要提醒你,不要随便就把情诗送给女孩,特别是你们以前从没有过什么交往。在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想用一首情诗就让她对你产生好感,那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她也一直在意你。”

对于徐巍的好言提醒,高峰只听到最后一句,于是赶紧用纸片把诗歌抄录一份,签上自己的大名,置于鲜花之中,不日送出。然后,乐呵呵地坐等回音。

相比高峰们追求幸福的如火热情,徐巍那里显然风平浪静多了。他并非对美女没兴趣,而是他知道,这样一个家境殷实人比花娇的女子,自己追到手的机率将近为零。目前,最主要也最实在的任务,是在培训中争取以优异的表现,争取更多领导的认同。

而现在,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女身上,正是自己突围的好机会。所以,每一次训练,每一次上课,徐巍都很认真,起码在教官的角度看很认真。另外,他坚持写作。在市局打杂的两个星期里,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由省公安厅印制并统一下发的杂志——《南粤警魂》,每月一期,在全省的政法系统内流动。虽然这本杂志的最大作用不外乎垫桌子、做草纸,但依然是新警发表作品的最佳平台。

总之,写好自己的文章,让别人去泡妞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像学习《人民警察法》一样无聊,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课程,比如,射击。

自然还是从理论课开始。射击课程的教官年纪不大,和范老师基本持平。上课时,他先端了一些枪进来,然后摆放在桌面上,说:“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枪械的基本知识,主要讲的是警用枪支。记住,枪是警察的第二生命,我们必须了解它、熟悉它,把它当成身体的一部分。”

说毕,他拿起“身体的一部分”,一边讲解一边拆卸,很快就把一支54式手枪分解成几个零件。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又迅速把“另外两把枪”——64式手枪、77式手枪拆开了。

这位教官乃部队出身,不爱讲废话,且说话速度和拆卸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枪拆完,话也讲完了。所谓言简意赅,大概就是如此。学生们听范老师的长篇大论听厌了,忽然遇到一个讲话简练的老师,均喜出望外,听得分外仔细。

理论讲完,教官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把枪,由大家自由摆弄。这些枪显然经常用机油擦拭,油腻腻的像芙蓉姐姐的脸,幽幽地泛着绿光。徐巍身旁两位不知名的男生,对此毫不畏惧,把枪紧握在手里,爱不释手,口中喃喃:“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配枪?”他们的眼神,和色鬼看到美女的时候差不多。公安系统的新希望,看来都在他们身上了。

至于徐巍,他对枪的兴趣并不大,因为在读书的时候玩过几次实弹射击,现在已失去了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配了枪,自己的责任就大大增加。万一失枪,后果不堪设想;而且,配了枪,说明在工作中有可能使用它,这类工作的危险性很大。徐巍之所以考警察,仅仅是由于警察比较容易考。他并不像某些人一样有制服癖,更不像某些人一样有为正义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操。对他来说,吃饭睡觉等死是最大的人生目标,安全稳定而且无须配枪的内勤工作是最佳选择。没枪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有危险时领导自然会安排有枪的人上,你就在后面去抬下尸体什么的就行了。

和徐巍一样心不在焉的还有高峰。他没有徐巍的远大人生目标,之所以分心,完全是因为今天吃早餐的时候,美女赵蕊蕊主动和他打了招呼。这一句简单的“早上好”,让他从早上陶醉到现在(下午)。看来,美女如酒的说法不无道理,而且,越漂亮的女人,酒精含量越高。

大家拿到手枪后,按照教官的指示,把手枪的零件逐个拆卸了下来,然后又慢慢地将其组装起来。拆了一阵,他们觉得没意思了,于是纷纷举枪瞄准,部分人还拿出手机来相互拍照。又玩了一阵,他们觉得不过尔尔,便得寸进尺围着教官问什么时候进行实弹射击。

教官早有准备,从容应对:“机会很快就会来的。你们先把目前需要掌握的知识先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