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门清大清
9796000000006

第6章 太宗朝(1627-1643) (2)

多尔衮差不多是每战必征,并且每次都非常英勇。天聪五年,他随皇太极于辽西攻打明军。大凌河之战,努尔哈赤亲自冲锋陷阵,直抵大凌河的城下,城上炮矢异常猛烈,后金军死伤很多。在这件事情之后,皇太极愤怒地斥责他的部下不劝阻多尔衮,说:“倘若他有什么闪失的话,我一定会严厉地惩治你们,绝对不会宽容的。”

崇德三年,多尔衮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二万两的赏赐。

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而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极的责罚,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略,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

攻打锦州的时候,多尔衮又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祖大寿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洪承畴军由南向北发炮,多尔衮被夹击在他们中间,差点丢掉了性命。祖大寿投降之后,多尔衮曾跟他谈起那个时候的情形有多危险。祖大寿十分惶恐地说:“真有这事吗?!还好没有出什么事,要是当时击中了王爷您,那可怎么办啊。”多尔衮则非常坦诚地说:“当时我们是敌对的,就怕打不中呢,大寿你说这话言不由衷,有些可笑啊!"

松锦之战后,明朝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持续三年之久的松锦战役,明朝受到巨大的打击,多尔衮威望大著。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去世。皇太极第九子福临被立为帝,因年仅6岁,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辅政,等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多尔衮排除了他的政敌豪格,使自己实际上享有帝王之权。

皇太极何以能制服多尔衮

皇太极与多尔衮有着太多的恩怨,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据传努尔哈赤生前很喜欢他,曾有意让他继承自己的汗位。公元l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多尔衮的母亲被逼殉死,而此时多尔衮还不满15岁,当然无力争夺汗位。成年后的多尔衮一直对皇太极很是不满,但碍于皇太极是其同父异母的兄长又是皇上,所以也不敢犯上作乱。而另一面多尔衮又是一位难得的将领,作战勇猛,杀敌无数,加之其时皇太极与明朝暗中发力,皇太极需要像多尔衮这样的帅才,久而久之,皇太极觉得让他为自己打江山比杀掉他要好得多。

崇德四年(l639)二月,皇太极投入十余万兵力发动松锦大战。锦州城是辽西的重镇,皇太极视此役为其一统华夏的生死之战。此役由多尔衮亲自挂帅,动用大军围困锦州城,他的战略意图是重兵围攻锦州,断绝锦州的外部通道,直到锦州城投降。守卫锦州的总兵祖大寿是袁崇焕手下的一员骁将,指挥军民坚守城关。关于此战的战术运用和想法,皇太极已对围城兵士将领作了详细说明,尤其叮嘱过主帅多尔衮,但多尔衮不愿意强攻,经和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商量,决定让兵士和军官轮流回沈阳探亲,一次每一编队放五人回家,每个旗放副首领一名回家。

兵士回家营中兵员减少,多尔衮担心祖大寿出兵劫营,就下令全军从现有包围圈后退三十里安营,这下激怒了皇太极,他即刻命令兵部参政谭拜率兵替换多尔衮军队,令多尔衮军驻扎辽河,没他的亲令不准进入沈阳。

多尔衮见皇太极雷霆大发,只好驻军辽河。之后皇太极派范文程等人分别训斥多尔衮不听命令擅自让兵士回家,又定了不加劝谏的豪格的罪,此事件共牵涉包括阿巴泰在内等十余将领。后多尔衮上书申诉让兵士回家是为了修治盔甲、器械,屯兵养马,皇太极听后大怒道:“这是巧言强辩,有了过错不知改正还敢欺骗朕,让他们自己议罪好了。”范文程面见多尔衮后传达了皇太极的谕旨。多尔衮看出了皇太极心思,便对范支程说:“我不逼迫众兵攻打锦州城,反而遣兵回乡探亲,违抗了圣旨,耽误了攻克锦州的日期。我是总理兵权的主帅,发号令的人是我,遣兵回乡的人也是我,按军法,违抗圣旨者罪该当斩。”皇太极想借机除去这个劲敌,但他的儿子豪格也说:“睿亲王是王,我也是王,只是睿亲王是我叔叔,才总握兵权,但他制定的作战计划也和我有关,所以我也当死。”皇太极只能免了多尔衮的死罪,把多尔衮降为郡王,从此不让他议政带兵,以示惩戒。

一个月之后,皇太极重新启用多尔衮。经过上一次的打击,多尔衮变得服贴了不少。皇太极在处理与多尔衮关系这一问题上曾说“我们既是兄弟,更是君臣”的话,从这一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皇太极深谙用兵之道,更能熟练处理朝野上下各种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他懂得如何利用手中的皇权使身边的人臣服于他。

绕道偷袭朝鲜

1627年,皇太极突然攻击朝鲜,而明将袁崇焕却误以为皇太极要兵分三路攻击锦州。明朝当时并未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直到朝鲜向大明求救,朝廷才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于是严令袁崇焕自西策应,援救朝鲜。

皇太极要问鼎中原,最大的绊脚石便是明朝,对于这一点,皇太极是非常清楚的,那他为何不去攻打明都而要绕道偷袭朝鲜呢?

有史料记载皇太极在偷袭朝鲜前曾召集麾下将领开会密谋,皇太极认为明朝想通过联合朵颜、朝鲜来压制他们,而之前居然偷袭喀尔喀的蒙古兄弟部落,所以此时大金面临的局势相当恶劣。要想破坏明军的计划,必须将大金左右的两面网给收拾了。而要使明军折掉左右两只臂膀的最好办法就是攻打朝鲜,让那些高丽人为皇太极的军队生产粮食,放养牛羊。在这一次密会上,皇太极阐述了偷袭朝鲜的重要性:“辽东的袁崇焕自然不会轻易让我们女真勇士攻下朝鲜,他们应该在我们出征的时候趁机来攻。盛京是我大金之根本,本汗不容有失。所以,这一次虽看似进攻朝鲜,实际上明军才是我们对付的主力。朝鲜人不善作战,有镶黄、正白、正红三旗的精锐在,本汗相信只要速战速决,出征的勇士们很快会将朝鲜王带回盛京。”

这次站役中,袁崇焕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战略错误——他拒绝出兵自西线攻击沈阳以救朝鲜。朝廷再次严令袁崇焕出兵,趁满兵精锐东调,“且令以关宁之师直捣虎穴”。袁上疏抗辩:“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而事实上,当时满洲全部正规兵力也只不过8万余人,能动员的兵力不会超过l0万。关于当时后金八旗兵力的实数,孟森先生在《八旗制度考略》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也就是说,当时的沈阳守军数量并不多。况且袁所控制的义州距离沈阳不过300余里,何来深入?后来迫于朝廷的压力,袁最终还是出兵了。三月,先派水军500名支援东江,再以“关外三军营及前锋三营,抚镇标下四营,每营选精兵九百”,合兵九千人,进逼三岔河,为捣巢之举。此后这九千兵马便一直滞留在三岔河,没有进击的具体动作。一直到4月18日,朝鲜战事结束。至此,朝鲜已在后金手上,皇太极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清初的满蒙联姻

蒙古科尔沁部是最早归附后金的部族,因此博尔济吉特氏与爱新觉罗氏世为懿亲。清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先后有四后、十三妃出自科尔沁等部。皇太极有四个女儿下嫁到科尔沁部。科尔沁的王公台吉,有十三人为满洲额驸。

据史料记载,皇太极有名号的十五位后妃当中,有七位是蒙古族女子。而地位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来自蒙古大草原,器重更有三位出自科尔沁部。

公元1614年,科尔沁部莽古思把女儿送与皇太极为妻,这就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

天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把妹妹送与皇太极为妃,这便是庄妃。宰桑贝勒是莽古思之子、中宫皇后的兄弟,所以庄妃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

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起兵征明,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率领部众追随,为击败明军立下战功;天聪五年,科尔沁部随皇太极攻打大凌河,大败明将祖大寿。满蒙军事联盟不断加强,而与此相伴随的是满蒙贵族更为频繁地缔结婚约。

天聪八年,吴克善又送了一个妹妹到沈阳与皇太极为妃,这便是宸妃,庄妃的胞姐海兰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莽古思一门姑侄三人同嫁一夫的局面。而这之后,皇太极又把他跟庄妃所生的女儿回嫁给吴克善的儿子,这也是满族早期婚俗中不讲究辈分、近亲结婚的表现。

蒙古大草原上的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是历史上蒙古诸部之一,清代属漠南蒙古,内藩蒙古。

1524年,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14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一系为了躲避战乱,率领族人从世袭领地南迁游牧于嫩江流域,为了同同族的阿鲁科尔沁区别,又称为嫩江科尔沁,即嫩科尔沁。

1624年,科尔沁部首领同努尔哈赤在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马乌牛正式结盟。1626年,努尔哈赤封奥巴为土谢图汗。1636年,内蒙古24部49名领主与后金文武官员一百来个人在盛京召开会议,共同推举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改国号为“大清”。从此之后,嫩科尔沁所属四部10旗分左右两翼会盟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的哲里木山下,形成哲里木盟,又称“嫩江十旗”。这十旗分别是:

右翼:科尔沁右翼中旗:俗称图什业图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俗称扎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后旗:俗称公爷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

左翼:科尔沁左翼中旗:俗称达尔罕旗。科尔沁左翼前旗,俗称宾图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俗称博王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

妃园寝中凄惨的旧东宫妃

据说,在妃园寝的坟丘中,有一位命运凄惨的妃子,她就是皇太极曾经的东宫妃扎鲁特。

天聪二年,皇太极听说在蒙古的一个部落里有一位姓扎鲁特的女子生的貌美如花。于是派人去打听,得知此女子确实贤淑貌美,便下聘礼迎娶了扎鲁特做他的侧福晋,后来封扎鲁特为东宫妃。

刚开始那几年,皇太极和扎鲁很恩爱,可惜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几年。

天聪八年,一位名叫海兰珠的女子进入了皇太极的生活,皇太极对她极其宠爱,对别的妃子冷落了很多,这时候皇太极还没有称帝,他只能娶三个妻子,自己钟爱的海兰珠没有名分,这让皇太极很是焦心。

天聪九年,扎鲁特刚为皇太极生下第二个女儿。孩子还没有满月,扎鲁特抱着女儿逗笑,内心却忧心忡忡。皇太极已经很久没有来看她了,甚至连亲生女儿也不愿意看一眼,每天都在海兰珠那里。她有种不好的预感,自己将会遭遇不幸。自己的靠山没有和正宫妃哲哲(孝端)、西宫妃布木布泰(孝庄)那么硬,自己这个东宫主人还能做多久?

果然,没过几天,就在扎鲁特还期待着皇太极会为女儿办满月礼时,一道残忍的圣旨被带进了东宫,皇太极“觉得扎鲁特贤良淑德”,因此把她恩赐给了皇太极母亲的亲戚南褚为妻!

扎鲁特搬出了东宫,离开了曾盛满欢笑的居所,离开了曾山盟海誓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女儿。她心痛如绞但又没有办法,在命运面前,她是这样的渺小。

不久,海兰珠正式搬入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