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汇丰帝国
9709900000050

第50章 后记:追忆与感谢

从十年前到新华社国内部做财经记者时起,每一次踏足上海,外滩那片“万国建筑群”总是吸引我匆忙的目光。汇丰、怡和等当年留下的醒目建筑,以及散落在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记录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上海往事。

2003年,在另一个金融中心城市香港工作后,更多地听到汇丰在这里的“风云”岁月。与上海外滩一样,香港中环是各种故事的集中生发地。汇丰、怡和、李嘉诚、中国银行……这些香港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塑造者,在这里上演了无数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正在快步推进,汇丰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人们理应对其有更多了解。于是,工作之余,在中国方正出版社康弘君邀约下,我开始了对汇丰的探寻,并于2005年出版了《汇丰金融帝国》一书。

在港工作期间,每次坐在尖沙咀海旁,望着港岛林立的大厦和璀璨的灯火,想着这个海岛的荣辱兴衰,心里每每生出感慨。从2003年非典肆虐、七一游行到2005年经济复苏、生机重现……仅仅是这两年多的时间,便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变化之剧烈,人世间悲喜之无常。那是一段让人欷歔与怀想的岁月。

2006年9月,在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和汇丰创纪录的业绩频现之时,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有意将此书修订后在香港出版。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陈翠玲女士和资深编辑姚沙沙女士给予了热情帮助。记得姚沙沙女士电话打来时,我当时正从甘肃、新疆丝绸之路采访回京,紧接着又要上青藏高原,参加为期40天的可可西里腹地科考与探险。之后,又是一连串的离京采访,根本无暇顾及。但在她的不停催促和帮助下,《金融帝国--汇丰》一书得以在2007年3月修订出版。

从2007年3月至今,又是三年过去。三年里,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全面演化为世界金融危机,全球金融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金融巨擘位处旋涡中心而深受影响,汇丰同样没能幸免。

随着危机的蔓延和深化,汇丰是如何应对的?它会走向何方?这既是读者所关心的,也是作者所关注的。因此,借本书再版之机,补上汇丰的最新发展情况【2009年5月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新增修订版】,尽可能为读者呈现汇丰发展全貌。期待人们透过这家金融巨头的历史与现状、借以感知金融潮流的脉动,也期待诞生于东方的汇丰能为中国以及这个动荡的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感谢在撰写和出版本书时提供过帮助的以下机构和个人: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大学孔安道图书馆、冯平山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汇丰【香港、上海、北京】公共事务部及其工作人员。除作者本人拍摄的照片之外,还有许多机构和人士为本书提供了便利,尤其感谢郑宝鸿、王成云、陶明、吕小炜、庞兴雷、陈俊侠、宋立东、侯俊、曾毅、罗晓光、叶新、黄庭钧等先生。

感谢在各种记者会上或专访时接触到的汇丰管理层人士,他们的风度与能力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感谢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百忙之中赐序!汇丰是交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博士惠赐鸿文,深致谢忱。同样,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中信集团总经理常振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胡祖六等先生的鼓励。

感谢新华社相处过的所有同事,尤其感谢由总社、国内分社聚集在一起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同事,特别感谢张雅诗、周桂莲、苏晓、吕小炜等香港籍同事。至今每当回想起当年在香港街头为工作和生活而奔忙的场景时,内心依然充满温暖。

感谢中信出版社王冬军先生和丁秀丽女士,中国方正出版社康弘先生和刘彦彩女士,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总编辑陈翠玲女士和姚沙沙女士,他【她】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劳动。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本书附录只列出了主要参考书目,另有许多著作和文章让笔者受益过,如汇丰网站为本书重要资料来源之一,香港经济日报、信报财经月刊、信报财经新闻、明报、星岛日报、文汇报、大公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等香港报刊,以及大量内地报纸及学术刊物上的文章,都是本书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感谢在采访中接触到的各方人士。

最后,感谢父母、妻子及其他亲友的鼓励与支持。世事纷繁,亲友的关爱,是自己积极人生的动力之所在。

刘诗平

2010年3月修订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