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感悟华尔街:我的金融风暴之旅
9704300000033

第33章 天籁的回响(2)

整个音乐会气氛非常好,郎朗赢得了听众发自肺腑的热爱。结束之时,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朗朗5次返场。我们更是为他的演出成功由衷地高兴,站起来不停地鼓掌。观众陆续退场后,我们决定去后台探望朗朗。突然,一个孤单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我低声对身旁的人说:“是格林斯潘。”此刻,剧场的人群几乎散尽,而这位曾经的世界金融界最敬重的人却孤身站立在剧场过道中,似乎在等谁,身边无人陪伴。

艾伦·格林斯潘192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金融世家,那正是临近大萧条的边缘时期。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对格林斯潘的影响很大,他从小就对数字充满好奇,1948年格林斯潘从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77年从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10年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如同一匹黑马冲上美联储的最高席位,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继任者。而在此前,格林斯潘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这一任命是历史上仅有的。从里根政府、老布什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再到小布什政府,格林斯潘算是真正的数朝元老了。“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1996年美国大选期间《财富》杂志封面的一句口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格林斯潘在美国的影响力。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国“和平缔造者”奖。2002年8月,他又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荣誉称号,女王称以此表彰他“为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格老曾经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央行行长”,他的许多辉煌至今人们尚未忘却。1987年10月19日,在漫长的历史中只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对于华尔街来说,是一场黑色梦魇。3个小时内,道琼斯指数暴跌22.6%;6个半小时后,股票市值蒸发5000多亿美元,38名富豪当天告别了《福布斯》富豪榜,风光无限的富翁亚瑟·凯恩在绝望中饮弹自尽。这场灾难突然降临,之前的微弱征兆没有引起大多数人注意。导致灾难的原因是多元的,至今还存在各种争论,人们试图从伦敦的风灾、股价不合理、程式交易、流动资金不足和羊群效应等各个方面找到答案。

但是,真正使人们从阴霾中走出的人,是刚刚上任两个月的格林斯潘。10月20日早上,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迅速作出反应。他宣布立刻降低联邦基金利率,随后,市场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经过数个月的调整,华尔街的情况开始好转,一场经济泡沫破裂的浩劫被悄然化解。之前对格林斯潘持怀疑论的人们开始相信这个美联储的“局外人”,从此之后,格林斯潘便与美联储主席的位子成为一体。

在之后的10多年里,格林斯潘像一个经验老到、沉着稳重的船长,开着美利坚的金融巨舰在充满危险的航道中前行。在这期间,他一次次以出乎人意料的方式化险为夷。1994年,他数次提高利率,世人都以为他失常,但这一轮延续到2000年的加息周期对控制通胀、保持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他先后三次削减利率,使美国逃过一劫,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

中国人把善于投资的巴菲特称为“股神”,而在美国人心中,只有能带领人民脱离苦厄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神”。格林斯潘的重要武器--“利率”,被称为格氏“魔棒”,而他本人,则被媒体奉为“金融之神”。

格林斯潘敢于突破藩篱,敏于研究真相。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6%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5%将触发通货膨胀。”有一个阶段,格林斯潘发现:此时的失业率仅仅为4%,但美国经济仍在稳定增长。经过研究,他认为逐渐普及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传统理论需要针对新的生产环境、消费生态作出调整。也正因为这样,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新技术革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认为格林斯潘这一发现与举措是其“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

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使得最苛刻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格林斯潘是最胜任的美联储主席。这一光环持续了很久。就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他身上仍具有无数的荣耀,金融界风传:“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可是这些都在本次金融风暴中被彻底否定。各界把矛头对准了格林斯潘,他们普遍指责说:格林斯潘在任的最后几年所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以及对监管方面的放任,是今天糟糕局面的导火索,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本世纪初,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影响,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在短短一年内连续降息11次,又在随后两年各降息一次,将美元利率从6.5%一直降到1%的超低水平,此后从2004年6月起开始了连续17次的加息周期。在这个利率周期中,降息曲线非常陡峭,而升息曲线却较为平缓,进而形成了美国延续三四年的低利率时期。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次级贷款大行其道。而对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并没有推行更严格的抵押贷款标准,以至于当危机爆发之时,这些人最终无法偿还贷款。

“金融危机十大罪魁祸首”的名单上,这位昔日的英雄赫然上榜,排名第六,在菲尔·格兰姆之前。CNN的上榜评价如下:“鼎鼎大名的格林斯潘是美国第十三任(前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虽然次贷危机是在他卸任以后才爆发的,但很多人指出,美国今天严重的经济问题,早在2000年高科技股泡沫破裂就埋下隐患。格林斯潘抗拒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连续28次降低利息,放纵美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票券业务和房地产上毫无止境地疯狂贷款,助涨了房市泡沫化,最后房市崩溃拖垮了信贷市场。虽然他承认自己有‘部分的错误’,但依然把金融危机的账算到计算机的失误上。”

公众与媒体的倒戈使得格林斯潘倍感委屈。他说:“我曾经莫须有地得到人们的尊重,现在又莫须有地承受人们的指责。”这一说法虽然偏激,在我看来却不无道理。事情的真相需要平静对待,如同CNN的一样,十大罪魁祸首榜上格老不过是排在第六,排在第一的人却让世人谁都无法预料,那就是“你”自己。“如果身为一位消费者,你奉行及时行乐,对消费贷款失去节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高负债率,导致整个国家储蓄率过低--美联储2008年4月份公布的资料,美国的信用卡欠账已经高达9517亿美元。那么,你不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而是首要的元凶。”

金融大鳄索罗斯信奉的“羊群效应”曾经令他在1992年狙击英镑和1997年围歼泰铢的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羊群效应”是管理学对某些企业的一种市场行为的比喻。一个散乱的羊群(集体),平时所有羊都在一起盲目地生存。如果有一头羊发现了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可口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上去哄抢那里的青草。这个时候,羊群无暇顾及身边虎视眈眈的狼,更不会想到其他地方或许还有更好的青草。

华尔街的羊群,在被金融风暴这头恶狼撕咬之时,咒骂着那些带头去吃狼脚下青草的羊以及负责监管的牧羊人,格林斯潘不幸就在其列。

看着不远处的格老,我想起几年前也是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观看一场演出,格林斯潘和比他年轻20岁的夫人一起来到演出现场,引起了观众??轰动,睿智的老头被团团围住,狂热的人们争相表达对他的敬仰。

世事变迁,无处话凄凉。如今他被拉下神坛,情形惨淡,这个意境犹如李后主的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人们对格林斯潘的冷漠,还让我想起了胡佛的财长安德鲁·威廉·梅隆。在读过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后,我对他的遭遇印象深刻。梅隆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财长。12年间,他先后执掌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三位总统的财政大权,“三个总统为梅隆打过工”的戏言是其空前影响力的真实写照。他曾经成功地缔造了那个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与20世纪90年代的格林斯潘一样,梅隆深受世人景仰。不幸的是,好名声并没有让他安全降落。在其任职的末期,美国经济大萧条“如期”来临,人们纷纷责难这位财长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越来越厉害的投机活动”。好事者甚至诌了一首打油诗:“胡佛吹哨,梅隆按铃,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开向地狱。”权倾一时的梅隆,光辉形象一朝倾倒,于1937年寂寞地死去。

死去多年的梅隆,正欲安度晚年的格林斯潘,都经历过从英雄到罪人的巨大落差。历史将这两个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人摆放在我们面前,充满了戏剧性。

我礼貌地走过去,与这位曾经的英雄握手致意。近处端详格林斯潘,脸上的皱纹此时不再只是展示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在向人们告白:格老老矣。

见一群中国人这样敬重他,老人很感动。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表示:“最伤心的不是那些老对手的咒骂,而是曾经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朋友们,以及曾经对我的政策大喊万岁的支持者们,此刻全都跳出来要置我于死地。”当今的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跟我紧紧地握手、道别后,格老落寞地离开了肯尼迪中心。

我们一行人从侧门绕过去,不久就到了后台。郎朗站在化妆间门口,尚未换下身上礼服。“祝贺你,郎朗!”我的突然出现,让郎朗觉得很意外。“马行长,您一直在观众席吗?”他有些激动。“当然,我们专程来给你捧场!”小伙子开心地笑了。这几年他变得更加成熟了,言语举止越来越得体、优雅。

我们愉快地交流着,德意志银行的首席风险官一行也来到后台看望郎朗。郎朗激动地告诉他们,“是招商银行让我越来越红!”

对德意志银行的款待表示感谢后,我们离开了肯尼迪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