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头三年
962600000026

第26章 权衡轻重:无力改变的事最不重要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李开复身在职场,纵然睿智如李开复,也会有面临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情,那是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的工作中,李开复兢兢业业地为微软服务,并且具备了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当工作对于他的挑战性变小的时候,他渴望回到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工作。就在这时,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于是李开复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但是,随之而来发生的事情,让李开复很痛苦,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这时就有了李开复的这句感动无数职场人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后来,李开复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中,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他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作为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李开复,曾经这样对中国的大学生说,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大家把“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分开。用良好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你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关注那些你能够改变的事情。

是的,生活与职场同样如此,有没有职场人纠结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的薪水比我高?--这不公平!为什么升职的人不是我?--这不公平!为什么他有奖金,而我没有?--这不公平!事实上,有很多职场人总会在工作中不停地寻找“公平”。而实际上,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比发现不可改变的事情更重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明白:其实自己没做错什么,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必须要学会接受现实,争取得到下一次机会。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只能陷入痛苦之中,这对个人成长没有好处。将心比心,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存有私心,在职场,同样如此,这就使不公平成为必然。现代职场毕竟不是象牙塔,不可能事事处理得让每个人都满意。如果一个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和老板对着干,或者消极怠工,那就无异于自杀。这些心理障碍,必须破除。如果说在职场里做事,要努力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不重要的事,那么什么事重要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你必须知道无力改变的事情最不重要!清平毕业于某名牌大学。

他从小就有一个“出国留学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后他不得不到一家外企从事财务工作。工作半年后,简单枯燥的工作让清平越来越迷茫,他的内心还是没有放下他的“出国梦”。每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他都不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他觉得自己苦学多年的英语是都白费了,工作的成长空间对他来说也小了,就这样,慢慢地清平的工作积极性也减弱了。直到他去咨询了职业规划师,才知道自己的这种心态是过于理想化,属于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脚踏实地工作的现实的一种心理。在职场新手中有很多理想主义者,希望自己有引以为傲的留学资历,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能在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企业担任高级的白领工作。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为了生活和现实而作出的让步,是自己的“屈就”。实际上,只有快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现实,才能从自己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于是,清平回到公司后,努力地从更高的大局角度去了解现在所在的公司,用不了一个月,他发现自己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因而更加努力而积极地工作了。而清平的“留学梦”,在他对工作的努力下,公司居然给表现出色的清平一个赴外国培训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