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症状该不该去医院检查,是很多老百姓困惑的问题。因为看病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很麻烦的事,又要花时间,又要花很多钱。现在有的医院为了避免医疗纠纷,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检查,都会让老百姓去做。一些不吃药可以解决的小病,到了医院可能会开一大堆药,甚至吃药就能好的病,非要开三天的药液去输。因为吃药输液效果立竿见影,万一不吃药耽误了病情,医生也担不了这个责任。
因为这些情况,有些老百姓会觉得,一个不大的小病,可到了医院,好家伙,又是拍片子又是验血,折腾了半天,结果正常,然后又给开了好几百元钱可吃可不吃的药——医院真黑心!
这些因素让很多人轻易不愿意去医院,生怕没什么事还要去医院折腾。
但另一方面,很多大病的征兆一开始都不起眼。很多大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不仅疗效好、能治愈,而且还能省下大笔的钱。如果遇到小症状不去检查,耽误成了大病,花了大笔金钱还丢了性命,那可就不划算了。
那么,该怎么正确地判断该不该去看医生呢?
第一个原则是:遇到自己没把握的情况,立刻去正规医院看病。
把这个原则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看病这件事是个非常个性化、非常依赖医生个人经验的工作。任何一本书、任何没有亲自检查过您的身体的医生,他们都不能准确地判断您的病情。就说本书,说了这么多的看病经验,但都属于大的原则,永远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客观情况。就比如说感冒,对于绝大部分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感冒不是大事。但是在临床上,有些健康的成年人感冒后会因为并发症突然死亡。这种例外的情况在各种疾病里都有。所以,所有的书面文字,都不能代替医生的亲自诊断。只要您对自己的症状感到可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去正规的医院检查。
头疼脑热,这些常见症状可以先观察,暂时不去医院。但如果出现自己之前没遇到过的奇怪症状,那就要去医院检查了。比如皮肤、嘴唇突然变颜色,眼皮突然下垂,身体莫名其妙地疼痛等。您之前没有遇到过,那就要去医院检查。如果是常见的症状,可是出现了您没有见过的情况,比如感冒,别人都是一个礼拜就好,您两个礼拜也没好,那也得去医院。
虽然这么检查有可能“白”花了钱,多开了一些药。但万一因为没去看病,漏诊了什么大病,要付出的生命的代价可是无价的。检查的小钱和它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且经过检查和咨询医生,您也就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的症状该怎么判断,也不算白看病。
第二个原则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坚持定期体检。
有很多病,特别是慢性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定期体检可以检查出很多潜在的病,而且经过定期体检,您大概知道了自己的身体应该在某方面没有大毛病,在某方面有可能有潜在的风险,这样在判断该不该去医院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第三个原则是:熟悉自己的家族病史、个人病史和自己属于哪些病的高发人群。
家族病史和个人病史,可以帮助一个人判断自己得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比如家族中有好几个人都得过高血压,那么自己得高血压的概率也会更高。此时,您应该主动地多了解一些高血压的知识,包括哪些生活习惯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在平时,要改变生活习惯来预防高血压。遇到高血压早期症状的时候,应该比别人更警惕。别人头晕不算什么,您头晕得厉害了一点儿,就应该去医院量一下血压。
还有很多病有对应的高发人群。比如肥胖患者、年龄大的人群,嗜吃油腻食物、有吸烟喝酒习惯的人群,属于心脏病的高发人群。假如您属于这类人,除了应该改变生活习惯外,还应该更注意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比如感到胸闷,就应该立刻去医院检查。
第四个原则是:偶发症状,很快缓解,可以不去医院。反复发作的症状,或者长时间不缓解,或者越来越重,就需要去医院。
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一些偶尔的小病,自身可以调整好。如果调整不好的,就要去看医生。
比如头疼,可能的原因非常多。一个人也许只是累了,就会头疼,不是病,但也可能是因为严重的疾病而导致头疼的。头疼了怎么判断该不该去医院呢?就看头疼发作的频率和时间。如果只是偶尔头疼,过了半天、一天就好了,就不用去医院。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头疼经常发作,一个星期疼了好几次,就要去医院。如果头疼了好几天,一直没好,甚至越来越严重,那就要立刻去医院。
以上四个原则,重要性从前向后排列,掌握了这些原则,您再多学习一些正规的医学知识,相信您再遇到一些小症状的时候,就有把握判断它是不是需要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