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基金经理,他是位难得的高手,1992年就加入老万国证券,2009年他所管理的基金名列前茅。他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认真,每天上午7点多就到办公室看各方面的研究报告,晚上往往还要看到11点多,坚持了多年。而其他很多在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进入股市的人会发现赚钱越来越难,逐步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境地,过去的成功经验好像越来越不适用。我想其中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坚持学习,因为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靠看技术图形、听小道消息,或者坐庄就能赚钱的了。
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历高不代表有学习能力,学历低也不代表没知识。很多人看到一些企业家上电视做节目,以为不需要学历也能赚钱。但据我所知,优秀企业家中有很多人热衷学习,他们的不少周末都用在了参加不同的讲座上,即使在机场等飞机,也不忘买本书看看。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
●再教育。由于体制原因,国内的本科教育和工作实践存在较大脱节,所以很多年轻人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会再读个MBA【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的实战色彩会更浓,能帮助学员找到更好的工作平台,获得更好的工作理论。企业家也一样,在商场拼杀了多年,再去读个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百战归来再读书”,能把企业带到更高层次。
●多阅读。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要看固定的5份报纸。5份报纸信息量有限,但几十年坚持下来,信息量的积累是巨大的。有一次我问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的高管,这些高管之间有什么共性,得到的回答是:除了工作出色外,还爱学习,爱读书,尤其是历史书。
●交优秀的朋友。优秀的朋友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成功朋友的人生经历,总有对某些特定方面独到的经验看法,能帮助我们扩展视野,补充信息。
可以不是大学生,不能不是世界人
2008年我和某东南亚企业家聊起美国,他在得知我从未去过美国后建议:你一定要去趟美国,因为它会给你很多灵感。
中国社会曾被很多人冠以“中国特色”,用来解释我们与世界的不同。但从很多方面看,随着逐步融入全球,我们最大的特色,可能就是晚些经历西方国家的市场轨迹,很多行业其实就是重复西方一二十年前的情形:
●原来中国人不爱买保险,觉得是外国人的东西,现在不买保险的家庭已经很少了。
●原来觉得买车、旅游是国外的先进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很普遍了。
●国外走了先污染再治理的高成本发展道路,现在我们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治理也越来越重视。
●原来觉得中国内地股市有其不同的特色,现在看来也无非是供求关系、经济背景、估值水平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在影响。
……
以前中国是个封闭的市场,但现在国内证券市场却与国际息息相关:大到美国财政政策、美元贬值、自然资源涨价、次贷危机、石油产地的政治格局,小到美国就业率、能源政策,都对中国产生相应影响。而国内黄金等商品的价格则已经几乎与国际市场完全同步。
在创业经商方面,世界眼光也极为重要,现在很多PE或风险投资基金判断新项目的重要依据就是在国外是否有成功先例。中国现在有成功的门户网站、旅行中介网站、经济型酒店、网上书店、商学院、廉价航空、私募基金,这些都在国外有成功先例,对这些先进模式的引进,造就过一批富翁。
从近年的政策出台情况可以看出,政府也参考、借鉴了大量美国、日本以前的案例。所以紧跟国际形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趋势,学习国外的历史也可以帮我们作出准确决策。
拿显微镜看世界和拿望远镜看世界的结果是不同的。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任何变化,中国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所以如果想长久地积累财富,可以不是大学生,但不能不是世界人。
人脉是最重要的资源
即使是美国这个制度色彩很浓的国家,人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政要的孩子从小就在同一家幼儿园或小学上学,或者很多经济官员都来自某几所大学或同一家公司。
在中国,人脉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在英国一些研究中国的机构里,已经派生出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Guanxi”【“关系”的音译词】。良好的人脉能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当你的事业扩展到你过往经历以外的范围时,尤其需要别人的帮助。
对投资理财来说,有时赚钱就是靠一个信息或一种观点,而良好的人脉是获取这种资源的关键。世界各国的金融业就是个很小的圈子,由不多的人掌握核心资源和信息,很多重要交易就是在几个熟友之间通过饭局或电话完成。当你在建立金融投资人脉时,就需要关注对方的背景、资历、级别和声誉,不同的人给你带来的帮助可能完全不同。
扩大人脉最好的办法就是诚信和主动,道理不言而喻。我有个好朋友,是时尚圈著名人士。她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真诚地对待每个朋友,甚至在别人没有提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别人,所以一旦她有任何需要,她身边很多朋友也愿意随时无条件地提供帮助。我在孩子出生的头半年几乎推掉了所有晚上的应酬,但对她的邀请我一定参加,这就是她的人格魅力起的作用。
加入适合的组织是扩大人脉的很好的方式,比如各种商会、行业协会、俱乐部、同学会等。但维护人脉也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的成本,所以建立人脉需要有所筛选,最好的标准就是你和对方能相互帮助和欣赏。对不懂得欣赏你、不愿意真诚交流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没必要花宝贵的时间去结交。
中产阶级必修课--防通胀
改革开放30年的一大成就是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4万~15万美元,普遍认同的标准是:在良好社区有自己的房子,有私家车,能供得起孩子上大学,不用为养老和医疗发愁。按这样的标准,中国也确实有大量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理财有个最需要关注的方面,就是通货膨胀,人类历史上的每次恶性通胀几乎都是场消灭中产阶级的战争。因为中产阶级的总资产中有相当量的存量资产,以纸币计价,一旦纸币贬值,中产阶级的财产将不复存在,沦为平民阶层。在主要西方国家中,德国在1923年曾出现过近现代最严重的通胀。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及其后沉重的战争赔款,德国政府被逼得开足马力印刷纸币。1921年美元与马克的比价为1∶64,到1923年已经是1∶4.2万亿了。物价一天数变,在大街上,孩子们用成捆的马克堆房子玩。同年,希特勒发动了慕尼黑啤酒馆政变。
“百万富翁”一直是拥有财富的代名词,但在一些国家的非常时期,100万只是纸币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而已。
中产阶级对通胀确实需多加注意,尤其在全球货币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普通通胀对经济有一定好处,可以通过投资进行冲抵,不必过度关注。但如果通胀率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就要引起注意,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抵御:
一是持有资产。在普通的高通胀时期,可以持有与商品挂钩的投资品、优秀企业的股权或房地产等,这些资产的价格往往能抵御通胀。而当国外发生恶性通胀时,人们往往通过持有黄金或容易变现的珠宝来抵御。
二是借债。在高通胀时期,提前还贷是件不太明智的事情,因为以后的一笔债务,折合成现值可能只是一小笔资产。1923年德国发生恶性通胀,唯一感到高兴的可能就是在1922年申请贷款买入实物资产的人。
三是减少存款。高通胀时期不能留太多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因为纸币的价值随时在减少。
是否采用这些相对极端的方法,完全取决于自己对通胀率的判断,只有在高度通胀时期才能考虑采用这些方式。在正常年代如果持有过高比例这样的资产,或者负债比例过高,可能会给理财带来负面效果,比如在1980年后的20年黄金熊市中持有黄金,或在1990年后日本通缩周期中通过借贷大量持有房地产,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节流也是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