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垂帘,共同执政。因慈安在政治上兴趣不浓,一切重大举措往往是慈禧拿主意。她们的合作在国策上没有发现重大分歧。
她们确实“同治”了多年。
但是,慈安毕竟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而慈禧也确实是只能如此的二把手。这在争强好胜的慈禧心里不能不心存芥蒂。
好在慈安太后自然地病逝了。
慈禧又对军机处来了个大换班,罢免了恭亲王奕。自此,慈禧才真正地实行了完全意义上的个人独裁。
第一、军机内情
以奕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军机处,在光绪即位、两宫二度垂帘之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光绪元年(1875年)军机处由五人组成,即恭亲王奕、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协办大学士宝鋆、协办大学士沈桂芬、工部尚书李鸿藻。
这个班子与辛酉政变后的班子比较,基本班底没有变动。辛酉政变后的军机处由六人组成,即奕、桂良、沈兆霖、宝鋆、曹毓瑛和文祥。其中桂良、沈兆霖在第二年,即同治元年相继故去。曹毓瑛在同治五年亦故去。这三人是自然减员。同治二年补了李棠阶,四年他又故去。同治五年补了汪元才,六年亦故去。五年补了胡家玉,因受贿,当年被免职。这些人当值军机的时间都不长。
同治四年理学大师李棠阶卒,而补进了同治帝的师傅、弘德殿行走、内阁学士李鸿藻。同治六年又补进了署礼部右侍郎沈桂芬为军机大臣。这样,从同治七年开始,奕、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五人组成的军机处再也没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即从辛酉政变后,这个班子的基本队伍就没有什么变化。除同治四年慈禧褫夺奕的议政王职外,其他的人事变动均属自然减员性质,没有大风波。这个班子是较有威望,较有能力,较有效率的。
但是,文祥之死对奕刺激很大。
光绪二年五月文祥病故。文祥是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咸丰八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九年,转为军机大臣。直到病故,在军机处当值19年。可谓三朝元老,资深重臣。他是咸丰帝逃往热河时留京的唯一的一位军机大臣,协助奕办理中外交涉事宜,“于夷人非分之求,侃侃直言” 。他接触外事,思想开放,认为“方今时事可虑者甚多,而以图自强、御外患为亟”。慈禧认为他“实为股肱心膂之臣”。对于他的死,慈禧和奕都是很悲痛的。说他“清正持躬,精详谋国”是不为过的。
奕在国际国内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主要依赖文祥、宝鋆等人。奕很贤明,也很有能力,但他毕竟是位皇子,生于深宫之中,对外界情况知之有限。遇有重大的疑难问题,还是文祥、宝鋆等人出主意。用宝鋆的话说:“还是我们几个人帮忙。” 他们“同寅协恭,艰难宏济”,共同渡过了难关。文祥之死,使奕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助手和高级的参谋。
文祥之后,宝鋆就成了军机处的前辈了。宝鋆,道光十八年进士。咸丰十一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来他曾给两宫太后进讲《治平宝鉴》 。宝鋆政治经验丰富,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且比较开明,同奕的关系又极融洽。
据宝鋆的弟子何刚德回忆,奕同宝鋆经常互开玩笑。一日将散值,宝鋆先出军机值房小解,恭王等了好一会,宝鋆一回来,恭王便笑着问:“往何处撇宝去?”撇宝是北京人的玩笑话。宝鋆来得也快:“哪里,是出恭。”出恭是小解的文雅说法。宝、恭二字,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是很雅的幽默。又有一次,恭王从太庙出来,指着太庙里石碑下的赑屃,对宝鋆说:“汝看这个宝贝。”宝鋆,号佩蘅,贝、佩二字,音很相近。赑屃像龟,俗称王八。这又是在开玩笑。宝鋆反应迅速,答道:“这也是龙生九子之一。”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据传说龙生九子,赑屃正是九子之一;其二是道光帝恰好生有九个皇子,你正是其中之一。这赑屃也是指你。 具有很高智慧的人才会有很强的幽默感。他们之间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文祥死后,宝鋆“但持大端” 。除奕外,就是宝鋆了。然后是沈桂芬。
沈桂芬,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三年任山西巡抚。因政绩突出,同治七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升为户部左侍郎。后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治九年,升兵部尚书。光绪三年,任命为协办大学士。沈桂芬是军机处的主笔,个性很强,能力很强,是恭王的左右手。慈禧也很信任他。
李鸿藻,直隶高阳人,人称李高阳。咸丰二年进士。科名比文祥、宝鋆、沈桂芬都晚。
咸丰十一年,特诏充任大阿哥的师傅。同治三年,两宫太后任命他同大学士祁寯藻、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为同治帝的师傅。他教授认真,很得两宫好感。同治四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仍兼弘德殿行走。同治五年,母病逝,清制需停官回家守制,但慈禧懿旨认为“李鸿藻谆谆纳诲,皇帝乐从,诚不可或离左右” ,命其守孝百日后,仍回任授读并在军机处办事。光绪六年,命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思想趋于保守,以理学大师自居。刘体仁说:“倭文端(仁)恶洋文,则命管理同文馆;李文正(鸿藻)恶洋务,则派为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公终身不往,朝旨亦不催促。在政府诸士之意,但使知难而退可矣,不必强之上道,反为外交之梗也。” 李鸿藻厌恶洋务,耻于同洋人打交道。但慈禧、奕偏任命他为总署大臣,却不催他上任,目的是使他“知难而退”,少发谬论而已。他同比较开明的主笔沈桂芬有矛盾,“不肯附和” 。
沈桂芬感到“势孤”,于是把门人湖南巡抚王文韶拉进军机处。
王文韶,咸丰二年进士。同治十一年,任湖南巡抚。在湘9年,政绩显著。光绪四年,以署理兵部侍郎身份任军机大臣。六年,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曾奏详议筹边之策,分边防、筹饷、储才三大端。 有人说他“赋性圆融,不敢为左右袒” 。实际他很正直,不愿加入党派之争,不愿在沈、李之间偏袒任何一方。
文祥死后,由于沈、李之间的矛盾,这个班子,“卒至群而有党,未克协恭” 。
慈禧对这个班子大体上是信任的。
辛酉政变后,自热河还京,慈禧同政变有功之臣,患难与共,渐底承平,所以对恭亲王奕不能“无畏惮意”,还是惧其三分的。对文祥、宝鋆诸老臣,她也不能“颐指而气使之” ,有许多话还是可以听进去的。
二度垂帘的慈禧需要的是稳定。政局的稳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她没有变动原来的军机处。这是作为政治家的慈禧的明智之举。虽然,她大体上信任这个班子,但是,她也在密切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皇权她是不会轻让于人的。
第二、吴氏尸谏
光绪元年正月十五日(1875年2月20日)内阁侍读学士广安上一奏折,其中心议题是请求为将来光绪帝的皇子承继同治帝为嗣颁立铁券,永不更易。他建议召开王公、大学士、六部、九卿会议,进行讨论。他先是恭维说,慈禧选择光绪帝作为咸丰帝的继承人,“宸衷经营,承家原为承国;圣算悠远,立子即是立孙” ,“计之万全,未有过于此者也”。然后笔锋一转,他便建议颁立铁券,以防变化。广安的真实用意是对慈禧立光绪帝表示不满,惟恐慈禧以后再生花样,想用铁券控制慈禧。
慈禧本来心中有鬼,担心人们公开议论这个问题。不曾想冒出这么个劳什子,竟然倡议讨论它。是可忍,孰不可忍?慈禧立即发一懿旨,称他“冒昧渎陈,殊堪诧异。广安著传旨申饬”。这样一来,便压下了关于立嗣的种种议论。
但是事情并没有完。过了4年,即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五日(1879年4月25日),吏部主事吴可读在随同吏部参加祭礼时服毒自尽。这在当时是轰动朝野的一件大事。他为什么自尽呢?原来仍然是为了立嗣。他在遗留下来的密折里说,两宫太后为咸丰帝立子,而没有为同治帝立嗣,是“一误再误” 。这是在为同治帝立嗣的问题上公开而勇敢地指责慈禧。这是空谷足音,难能可贵。除了已经自杀的吴可读,谁还敢对滥施淫威的慈禧妄置一辞呢?吴可读要求再明降一旨,将来大统仍归同治帝的嗣子。他之所以“昧死具折”,其目的就是如此。
吴可读认为慈禧破坏了清朝的祖制,他是在向慈禧发难。
这一次慈禧不是简单的压服,而是变换了手法。她想借众人之口为自己辩护。她立刻降一懿旨,说明吴可读此奏没有什么新意,同以前我所降旨没有区别,“即是此意” 。这是在暗示大臣们上奏的措辞。又命王、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讨论吴可读原折,提出妥善处理办法。
四月初一日,有关官员分赴内阁阅看吴折,并进行了讨论,然后分别上了奏折。
礼亲王世铎奏,吴可读根本没有理解领会慈禧以前所降懿旨,“未能细心仰体”。并说其实吴折所要求的做法,慈禧的懿旨早已指明了。吴可读的奏折纯属妄议。他认为吴折“毋庸置议”,不必理他。
大学士徐桐、翁同龢、潘祖荫奏,吴可读预定大统的说法是不可行的。因为“我朝家法,不建储贰”。这是祖宗遗训,应万世恪守。你吴可读的死谏是在破坏祖宗家法。
宝廷奏折认为,吴可读“神智瞀乱”,即精神不正常,不可能正确理解慈禧原懿旨的含义,所以才有此一举。
国子监司业张之洞奏折认为,吴可读坚持生子即定为同治帝之嗣,“将类建储”,即同建储很相似。而这是我朝家法所不允许的,立储是“大戒”,是不可行的。
侍读学士黄体芳、御史李端棻也上了奏折,内容与前大同小异。
这些奏折,对慈禧是一片赞扬声,对吴可读是一片斥责声。
舆论一边倒。慈禧于四月十日(5月30日)降一懿旨,毫不客气地指出:“吴可读所请预定大统之归,实与本朝家法不合。” 又说,将来光绪帝诞生皇子,光绪帝本人会慎重选择,“缵承统绪”的。何用你吴可读聒噪?但自尽“孤忠可悯”,交部照五品官例议。原来吴可读是七品官。
慈禧利用王公大臣们的奏折控制了整个舆论。权力便是舆论。这既为她选择光绪帝作为继承人制造了理论根据,又为以后确定光绪帝的继承人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双雕。
《慈禧外纪》对吴可读之尸谏极尽赞美:“其功不可没也。盖其死也,实根于忠勇之天性,从容就义,视死如归,非匹夫血气之勇,士君子道义之勇也。其光明之怀,信道之笃,实令人叹仰不置。” 吴可读反对慈禧之独裁是可嘉的,但他所维护的仍然是封建的传统,从现在角度看,他的举动是可悲的。
第三、慈安病逝
慈禧在光绪六年大病一场。一病数月,久治不愈。光绪六年六月七日(1880年7月13日)以光绪帝名义明发一道上谕,访求名医。上谕说:“(慈禧太后)圣躬欠安,已逾数月。叠经太医院进方调理,尚未大安。” 看起来,病得不轻。御医束手无策,只得在全国范围内征寻圣手。明确昭示,如有医术高明者,尽快推荐,并迅速来京。特别指明,如是江浙名医,应乘轮船前来,愈快愈好。明发上谕访求名医,说明慈禧确实得了重病。
浙江巡抚谭钟麟推荐了江苏名医薛宝田。薛宝田,字心农,江苏如皋县人,出身名医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名医。当时薛宝田已66岁高龄,医术高超,经验丰富,堪称圣手。他慷慨请行,毅然前往。给慈禧皇太后治病既需真本事,又需大勇气。他在京43天,终于治好了慈禧的病。他写了一本《北行日记》,资料性、可读性俱佳,主要记载了为慈禧治病的全过程。
薛宝田自光绪六年七月十三日启程,直到八月初六日才进宫。
他先至钟粹宫晋见慈安太后和光绪帝。
记载如次:
“先至钟粹宫,庭中桂花已放,异香扑鼻,盆中夹竹桃犹盛开。屏息立檐下,慈安皇太后、皇上召见。宫内铺地用乌金砖,光滑如镜,时虞倾跌足,缩缩而进。
是日不垂帘。慈安皇太后正坐,皇上隅坐,内务府大臣皆跪。太医院堂官李德立引余与昴庭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皇太后问余:‘何处人?’对以江苏人。问:‘多少年纪?’对:‘六十六岁。’问:‘从旱路来从水路来?’对:‘从海道来。’问:‘一路安静?’对:‘安静。’又谕:‘慈禧皇太后病要小心看。’对:‘是!’”
这是礼节性召见。召见毕,他被引导去给慈禧诊病。慈禧住在长春宫。
薛宝田继续记道:
“行礼毕,慈禧皇太后问何处人及年岁,对如前。内务府大臣、太医院跪左边,余与昴庭跪右边。
“皇太后命余先请脉。余起,行至榻前。榻上施黄纱帐,皇太后坐榻中,榻外设小几,几安小枕。皇太后出手放枕上,手盖素帕,惟露诊脉之三部。余屏息跪,两旁太监侍立。余先请右部,次请左部。约两刻许,奏:‘圣躬脉息,左寸数,左关弦;右寸平,右关弱,两尺不旺。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五志化火,不能荣养冲任,以致胸中嘈杂,少寐,乏食,短精神,间或痰中带血,更衣或溏或结。’皇太后问:‘此病要紧否?’奏:‘皇太后万安。总求节劳省心,不日大安。’内务府大臣广奏:‘节劳省心,薛宝田所奏尚有理。’皇太后曰:‘我岂不知?无奈不能!’皇太后问:‘果成劳病否?’奏:‘脉无数象,必无此虑。’退下,仍跪右边。俟昴庭请脉毕,同太医院先出。随后薛抚屏、汪子常、马培之进,请脉。余与昴庭到太极殿东配殿,立方内。内务府大臣、太医院与诸医毕至方内,先叙病原,次论方剂。草稿呈内务府太医院与诸医,看后用黄笺摺子楷书,进呈皇太后御览。所用之药,内务府大臣用黄签在本草书上标记。御览后,御药房配药。”
慈禧因劳致疾,病情较重,但不是危症,只要静心调治,是可以好的。
八月初十日记道:
“时吉林将军进人参二枝。皇太后命各医看,连根须长尺许,其色金黄,其纹多横,其质坚硬。尝其须,味微苦,渐回甘。噙之津液满口,须臾融化,真上品也。”
十二日记道:
“脉息甚平。昨用人参一钱,精神顿健。皇太后甚喜,云:‘吉林人参颇有效,仍照用。’出,照原方进御。”
人参起了作用,慈禧很高兴。
经过精心治疗,到九月十七日慈禧“脉症俱极平安”,病痊愈了。
这就是野史里记载的所谓慈禧大病一场的具体情况。这是光绪六年的事。
慈禧的病治愈了,但慈安却突然死去。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戌时(晚7时-9时),慈安太后突然死去。
慈安太后死得突兀,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对于她的死,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正常病死。三月初十日当天发下上谕:
初九日,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涌气塞,遂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呼抢哀号,曷其有极。
这是政府方面发的正式哀告,写了从发病到死亡的全过程。不难看出,慈安是正常病死的。
二是毒饼害死。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恽毓鼎撰写的《崇陵传信录》:“十一日(笔者按:应为十日),慈安闲立庭中,倚缸玩金鱼,西宫太监捧盒至,跪陈曰:‘外舍顷进克食(满洲语,牛奶饼之类),西佛爷食之甚美,不肯独用,特分呈东佛爷。’慈安甚喜,启盒,拈一饼对使者尝之,以示感意。旋即传太医,谓东圣骤痰。厥医未入宫,而凤驭上升矣。”
这个说法,《清朝野史大观》又加铺演:“二人坐谈时,慈安后觉腹中微饥,慈禧后令侍者奉饼饵一盒进。慈安后食而甘之,谓:‘似非御膳房物。’慈禧后曰:‘此吾弟妇所馈者,姊喜此,明日当令其再送一份来。’慈安后方以逊辞谢。慈禧后曰:‘妹家即姊家,请弗以谢字言。’后一二日,果有饼饵数盒进奉,色味花式,悉如前。慈安后即取一二枚食之,顿觉不适,然亦无大苦。至戌刻,遽逝矣。年四十有五。噫,此可以想见矣。” 这里有情节,有对话,比前一段记载有很大发展。
《述庵秘录》言简意赅:“孝贞故喜小食,薨日,慈禧以糕饼进御,逾数时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