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9519100000057

第57章 刚正不阿为民请命(1)

——明朝清官海瑞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海南琼山市人,明朝著名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海瑞中举人,其后历任教谕、知县、户部云南司主事。任职期间,他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甚至冒犯皇帝,几至丧命。嘉靖帝死,海瑞从狱中复出为官,三年后奉命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他致力于救灾,兴修水利,平反冤案,铁面无私,秉公办事,深得百姓拥戴。因而遭到当朝权贵的攻讦,被罢官。自此,他弃官闲居琼山老家十六年,后复官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死于任上。毛泽东认为海瑞是个忠臣,比包文正不知要高明多少。

【毛泽东评点海瑞】

我送了《明史·海瑞传》给彭德怀看了。你看海瑞那么尖锐,他写给皇帝的那封信,就是很不客气,皇帝看了,几次丢在地下,又几次拾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觉得这个人还是好人。但终究把他关起来,准备杀掉。我们的同志有海瑞那样的勇敢?广东海南岛出了一个海瑞,比包文正不知道要高明多少。有一个戏叫《三女抢牌》,有海瑞出场。

——摘自毛泽东1959年4月5日在中共中央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86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海瑞搬了家。海瑞是明朝的左派,代表市民阶级和经营商业中的大官僚。现在是右派海瑞。我又提倡海瑞,又不喜欢海瑞,有一半是真的。右派海瑞说的不听,我是偏听偏信,只听一方面的。海瑞历来是左派,左派海瑞我喜欢。现在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批评缺点,是对的,我支持左派海瑞。

——摘自毛泽东1959年8月16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上的讲话,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86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海瑞这个人对皇帝骂得很厉害,他说“嘉靖是家家皆净也”,还把这话写在给皇帝的奏折里。因为触怒了皇帝,被关进了监狱。有一天,看监的老头忽然拿酒菜给他吃,海瑞觉得很奇怪,一问老头,才知道嘉靖皇帝死了。于是他就大哭,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海瑞尽管攻击皇帝很厉害,但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应该提倡那种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精神。

——摘自1959年初毛泽东在上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的讲话,见吴江雄编著的《毛泽东谈古论今》第988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彭德怀是海瑞,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

——摘自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与陈伯达、田家英等人的谈话,见逢先知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海瑞小传】

十六世纪后叶的明朝,已走过了它的全盛时期而转向衰落,各种社会矛盾错综交织并日趋激化。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根源,乃是统治阶级尤其是官僚集团贪欲横流,荒淫腐朽。他们视民如寇仇,贪赃枉法,渔肉百姓。但也有一些官员一生光明正大,廉洁奉公,立身正直,刚毅不阿。有的生前就为世人所重,死后更是流芳千古。嘉靖时期的清官海瑞,就是其中一位名声ズ照摺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生于武宗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海南省琼山市人。海瑞祖籍福建,南宋时全家迁到广东番禺,洪武初年又迁回海南。海瑞的祖父海宽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住海澄、海澜、海鹏、海迈、海翰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监察御史,海澜、海鹏、海迈则都是举人。只有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娶妻谢氏,生下海瑞之后四年,海翰便去世了。寡母孤儿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谢氏,个性坚强,靠仅有的十多亩地耕作和替人作些针线活勉强维持生活。母亲平时对海瑞要求很严格,幼时便教他读《孝经》、《大学》、《中庸》等书,并让海瑞拜名儒廖平庵为师。在母亲的教诲下,海瑞养成了性格刚强、实事求是、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作风。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海瑞赴乡试时,写了一篇《治黎策》而中了举人。海南岛五指山是黎族聚居的地方,黎族人民深受明王朝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因而经常起来反抗。海瑞亲眼看到明朝政府对黎族人民连年用兵造成的凄凉景象,而政府的镇压不但没有征服黎民,反而激起黎民更强烈的反抗,使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汉人民都不得安宁。海瑞于是向政府上了《治黎策》,但就在海瑞上《治黎策》的这一年,明朝政府又派总兵陈圭、总督欧阳必率兵攻打黎峒,杀死黎族百姓五千余人。海瑞非常愤慨,又上《平黎疏》,他主张选派得力大员负责治黎事宜,如若选人有困难,他愿自荐担任此职,其办法是在海南岛开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大道,交通便利了,黎、汉两族接触多了,隔阂便会逐步消除,他还主张在黎民聚居的地方“设县所城池”,并将黎民按甲编制起来,与汉人同等对待。《平黎疏》坚决反对政府实行武力征服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治黎政策,第一次显示出他理政的才能。但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将海瑞的《平黎疏》置之高阁,使海瑞感到非常失望。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一月,海瑞被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这时他已年近四十岁。他在教谕任上,提出了改革县学的主张:并因材施教,将学生按不同程度分别编成四级,最低的读“四书”,较高的加读“五经”,又较高者加读《资治通鉴》,最高级的学生还要研读性理之学;对学生的品行、成绩进行严格的记录,以便考查。他反对学生写文章照抄书本,应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海瑞反对八股文,他规定学生“将边防水利等事,每月约讨论一二次,就中命策考试”。海瑞还针对学生和官府的关系作了许多规定,他要求学生们能起舆论代表作用,留意地方上的乡贤、名宦、孝子等事迹,予以发掘表扬。他还主张读书人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不要对官员们随便下跪。在南平当教谕时,海瑞的刚烈便表现出来了。有一天,延平府知府率领官员来县学视察,接惯例,县学里从学生到教谕都要跪着迎接。而海瑞却只作揖为礼,不肯下跪,站在池两边的训导,没有这个勇气,早已跪下。三个人两边两人都跪下,唯海瑞挺立着,很像一个“山”字形笔架。又有一次,巡按御史到南平来,海瑞率领学生在城门口迎接,县里的官员全跪下了,海瑞仍以作辑为礼,没有跪下。县里的许多官员都为海瑞捏了一把汗,而海瑞却泰然自若。

海瑞刚劲抗颜,自然得罪了那些上司,他便要求辞去南平教谕的职务。延平府同知早就厌恶海瑞,希望海瑞早走一天好一天,于是批准了海瑞的要求。幸而知府比较明达,颇为钦佩海瑞的骨气,便把海瑞挽留住了。后来朱衡任福建提学副使时,喜欢海瑞的刚直,就把他调到正阳书院修书。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海瑞由南平教谕提升为浙江淳安县知县。淳安山多地少,百姓十分穷困,赋税负担很重,更不合理的是,“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产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原来是官僚地主串通舞弊,玩弄诡寄(将田产寄于他户)、飞洒(将田赋转加给他户)、挪移界址,改换册籍等花样,把赋税转嫁给劳动人民,造成赋税畸轻畸重的情况。海瑞为了清除田籍上的积弊,派人重新清丈土地,编造册籍,计算粮米,将大地主隐匿的土地清查出来,按土地多少摊派赋税,这样改变了农民地少而纳重赋的不均现象。

当时,浙江沿海正值倭寇横行,淳安虽距海较远,但也时常受到倭寇的侵扰。在县内也有不法之徒或到深山开矿,或下山抢劫,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海瑞觉得有实行保甲法的必要。他拟定以十户编为一甲,只要合乎守望相助的原则,户数可以机动灵活。然后将每三甲至五甲编成一保。甲长和保长由群众推选有声望、威信的人担任。而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轮流参加保甲的活动,注意“面生可疑之人,踪迹可疑之事”,并要求保长率领一保的人经常练习武艺。海瑞实行保甲法的目的,是要做到“人各有亲爱邻里之心,知进退攻击之法,平时相亲爱,遇难必相救援,假使倭寇至一县,则一县足以御之,至一图,则一图足以御之,至一村,则一村足以御之”。见《海忠介公全集》卷九《淳安政事·保甲法再示》。

海瑞在处理日常政务中,对于案件的分析和审理都很精明,有明察秋毫的口碑,就连和淳安县同属于严州府的桐庐、建德、遂安等县发生了重大案件,凡是经县、府、巡按御史等部门审理仍不能结案的,也常移到淳安县来审理,或者请海瑞去会审。在淳安,海瑞以自己从政的经验编写淳安政事,对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官、阴阳官、送官、老人、里长、生员、吏书等等每一种官职或职业的主要任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客易发生的缺点错误,也一一举出,让各人有所依据和参考。并对当时淳安县范围内所有官吏失职以及风气败坏等事件有所揭发。

海瑞素来反对侵扰百姓,他看到这一类事情,就毫不姑息,严厉处置,因而得罪了许多权贵。当时浙江总督胡宗宪是权相严嵩的党羽,出巡时到处盘剥百姓,他公开宣扬要节约驿费,减少百姓负担,实际上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他的儿子倚仗权势,路过淳安时,驿站招待过简,胡宗宪的儿子竟吊打驿吏。海瑞很气愤,想治一下这个恶棍,就想了一条妙计,命令部下将胡公子抓起来痛打一顿,没收其敲诈来的全部银两。然后修书一封,连同胡公子一起送给胡宗宪,说此人冒充胡公子违反胡公关于驿费从简,体恤百姓的规定,败坏胡总督的名声。胡宗宪看了信自是哭笑不得,也不敢声张。

严嵩的另一党羽鄢懋卿,奉命以都御史巡示盐政,所过之处,百姓就要遭一次浩劫。海瑞就将鄢懋卿告示中“素性俭朴,不喜承迎”一语摘录出来,写了封信给这个都御史,指出“你所到之处,并不像牌告中规定的那样俭朴,而是花天酒地。这就使我们为难了,照正式通知办事,深怕获简慢之罪,大肆招待,又怕违背了你体贴平民百姓的好意。我们究意该怎么办?”鄢懋卿看了海瑞的信,气得脸色铁青,但也没办法,自己让海瑞抓到了把柄,知道海瑞难对付,就决计不到严州府,绕道别地去了。

海瑞在淳安政绩很好,当时人所称赞。由于他得罪了权贵胡宗宪、鄢懋卿,原已调升嘉兴通判的海瑞,还没上任,便被鄢懋卿等捏造罪名被弹劾,后经吏部侍郎朱衡力荐,海瑞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被任命为江西兴国县知县。海瑞就任兴国知县时,兴国县因赋役负担日见沉重而发生大批农民逃亡的现象。他通过调查,寻找问题的症结,针对各种情况,写成了《兴国八议》,即“议屯田”,“议地利”,“议隘所”,“议均赋役”,“议红站马船”,“议招抚逃民”,“议哨官”,“议革冗员”。他从八个方面提出改革,强烈要求朝廷和布政使体察民情,全面调查,摸清各县丁粮虚实,平均分配赋役粮额,力主归还农民屯田,同时呼吁江西人口密集的地区移民兴国,以改变人口土地比例不均的状况。“八议”的主旨是抚境安民,在兴国推行后渐收成效。海瑞在兴国做了一年半的知县,因为他体察民情,务实持正,博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海瑞进京出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对明世宗朱厚Φ幕璞┖驼个朝廷腐败见闻日多。朱厚Σ焕沓政,沉迷于求长生不老之术,国家兴衰得失,他全不管。海瑞看到人民的生活已经困苦万分,无限沉痛,同时感到边患屡起,潜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为整个明王朝前程深感忧虑。最后,他在忧国忧民的悲愤交集之下,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在奏疏中,海瑞开宗明义揭示了君主对于臣民、万物负有极重大的责任,而能否尽到这种重大责任,其关键在能不能让做臣民的没有顾虑地说出想说的话。能做到这一点,才符合为君之道。然后他郑重声明奏疏中所要谈的完全实事求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与增饰,既不想奉承邀宠,更不怕进谏得罪。

海瑞把朱厚和历代贤君进行一一对比之后,尖锐地指出,由于皇帝不理国政,贤愚不分,奖罚不明,造成“天下吏贫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的严重局面,而皇帝却一点也没有觉察到。海瑞指出,现在赋役比平时增加许多,加上皇帝信佛,到处营造宫观寺院,百姓被弄得十分贫困,全国百姓都在骂皇帝,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对于君主与臣僚之间的关系,海瑞认为从修道和杀戮臣民这两方面来看,朱厚Α靶幕蟆倍“情偏”,也就是说既是昏君,亦是暴君。朝廷中出现了“陛下误举,诸臣误顺”、“君道不正,臣职不明”的局面。海瑞认为那些没有向朱厚Τ┧欲言的大臣们有着欺君之大罪。而朱厚λ谓的成仙得道,是荒唐透顶的事。他希望朱厚δ芄弧岸乇拘幸远耸肯埃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使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这些本是朱厚Ψ菽谥事,然而却从没有认真办过一两件,因此海瑞忍不住在奏疏中一再质问朱厚Α氨菹潞尾晃之”?在最后,海瑞毫不掩饰地说:“盖天下不直陛下久矣!”要朱厚Α胺然悔悟,洗数十年之积误”,海瑞还表示自己的决心,“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所焉。”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可能产生的后果,海瑞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上疏之后,便将仅有的二十两银子送去给他的同乡好友王宏海,拜托办理后事,便回家买了一口棺材,并把家中僮仆一一遣散。他知道,皇帝一定要治他死罪。他感慨地对王宏海说:“现在医国的,只有一味药,那就是甘草。现在人们的处世也只有一套方式,那就是虚伪和因循塞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