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9511000000047

第47章 后记可以模仿,不可复制

阿桑奇让“解密”(Leak)一词成为绝对年度热词,关于“解密”、“告密”的故事不仅常常出现在世界报刊的头条,甚至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对于维基解密的影响和意义,有人不吝惜溢美之词,给予阿桑奇极高评价,把维基解密模式奉为圭臬,作为后世之师,五体投地般崇拜。有人认为伟大的互联网提供三个伟大的工具:Google、微博、维基解密。

但是,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维基解密的运作模式,或许我们可以继续模仿下去,但是我们很难再次成功复制。

阿桑奇的成功,主要是利用了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性制度之间的脱节,游走于制度缝隙。他精心设计了几道防御体系,钻了不少漏洞。一是法律的漏洞。阿桑奇征求过不少专业律师的建议,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法律安排,利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五角大楼泄密案,以及瑞典、比利时严格保护信息来源的法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国现行法律的制裁。如果维基解密事件不是发生在美国,恐怕阿桑奇在前几次泄密之时,就锒铛入狱了。

二是网络的漏洞。阿桑奇很好地利用了网络传播无国界的特点,整个维基解密网站运行采用了刀枪不入的技术设计,既有可以防核武器攻击的主服务器,还有随时可能引爆的“末日文件”,以及可以让自己踏雪无痕的加密网络。这些都促成了他在保护好自己秘密的同时,可以肆无忌惮地曝光别人的秘密。不然,维基解密早就被攻破,机密文件早就被窃取,网站可能早就消失在网络世界。

阿桑奇在充分利用漏洞的同时,很好地为自己搭建起了防火墙,防御能力和可持续能力相当强。维基解密提供了多种方式保护成员和泄密者的安全,例如数据加密传输、工作人员居无定所、100%匿名泄密。阿桑奇在多个国家地区托管了服务器,并且将最主要的数据服务器放置在了对新闻来源信息严格保护的比利时和瑞典两个国家。

但这些都还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阿桑奇是上帝的宠儿,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维基解密团队多么厉害,保密措施多么严密,美国法律多么无奈,而只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从最早的地下卷宗到现在的维基解密,他们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超的技术,具有无比的智慧,而是他们每次都能捡到一个馅饼。那就是有人泄密,有一个潜伏的“深喉”。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如果没有曼宁从美国情报网络系统窃取了数十万份机密文件,阿桑奇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我想这个世界很难再出现一个曼宁,一个愿意冒着52年监禁风险,花8个月从美国情报网络窃取秘密文件的人。

阿桑奇初创维基解密时,也多次尝试过解密,但是都没有引起国际社会多大的关注。虽然引发了一些小火花,但是很快就归于平静了。究其原因就是,解密必须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维基解密发布的所有资料都来源于告密者上传,之后在网站上转发,并自由传播。在这个过程当中,维基解密实际上只是一个网络平台。如果没有好的内容、爆炸性新闻,维基解密是不可能掀起多大浪花的。维基解密不是一件完美武器,至多算是没有子弹的枪,它所承载的秘密文件才是一发发致命的子弹。如果枪没有子弹,枪也就不成其为枪了,只是好看的废铁。

可以简单计算一下,阿桑奇手中拥有的25万份外交电报,现在每天只公布大约30份,需要8333天,也就是22年10个月左右才能完全公布完毕。这是阿桑奇的“狗屎运”,也是美国的“倒霉运”。

1972年,《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水门事件”时采用了代号为“深喉”的“线人”提供的秘密情报,直接导致尼克松成为第一位在任期间辞职的美国总统,而代号为“深喉”的“线人”,直至30多年后身份才得以公开。

在今天,维基解密的出现,却使事情变得如此简单。一份秘密的文件,通过网友在网站上传、发表,使得每个人都有成为“深喉”的可能。而提供了这个平台的维基解密网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它是否会成为一种变革的力量?不少专家学者赋予维基解密很多的意义,甚至幻想通过阿桑奇们来改变世界的运行秩序。

《纽约时报》执行主编比尔·凯勒说:“这是个大事情,但并不陌生。信息的消费者们参与进许多曾经是机密的事情。这个规模不同寻常,但它与五角大楼的文件、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真相或政府窃听不同吗?我想,其实它们是一样的。”其实,维基解密事件与美国历史上的诸多泄密事件如出一辙,并没有特别的不同之处,都是利用“深喉”窃取的秘密文件,都是在暗中与大众媒体联手。只不过维基解密利用了国际互联网这个平台,外表看上去更加光鲜一些。

但是也有一个不同,那就是现在的“深喉”和阿桑奇,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独行侠,而是集群行动、集体运作的“群狼”。这与以往泄密事件有很大不同。比如,维基解密在全球拥有800多名志愿者作为后盾,建立了严密的组织体系,还在全球注册了十几家机构。维基解密从一个松散的个人联合转变成一个严密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阿桑奇从一个超级黑客华丽转身为政治活动家。这是以往泄密人士,比如五角大楼泄密案主角丹尼尔·艾斯伯格、地下卷宗创始人约翰·扬所不能企及的。

维基解密传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超出国家控制的范围之际,技术主义开始兴起,带有政治理想的技术人员,妄图靠技术力量改变世界秩序。维基解密称:“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揭发犯罪,或使一个制度难堪,但我们视之为一项权利、一种责任。”

我有一个担心,就是在技术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旗帜之下,阿桑奇和维基解密正在发生着蜕变,从一个超级黑客变成一个政治活动家,从技术权威发展成为技术霸权。历史或许会证明,当这些技术主义者的光环褪去之后,结果未必会像他们所标榜的那样。可以想象一下,这帮技术主义分子的发展壮大,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维基解密是生机勃勃的正义力量,还是威胁世界的恐怖组织?阿桑奇和他的同道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们是一群“勇敢追求真相的理想主义者”,还是“攻击整个国际社会”的“无政府主义者”?据说,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我想,可能会破茧而出,化成美丽的蝴蝶;也可能会蜕皮而出,长成危险的毒蛇。

维基解密的创立初衷,是揭露政府和企业的丑闻,还公众以透明和真相。但目前维基解密已经有些偏离航道了,对事件的揭露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却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在维基解密的内部,也有过内讧的传闻,焦点之一就是是否公布阿富汗战争中的“线人”资料。一些内部人士认为应该隐匿这些资料,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全部公开了。在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掌握力和局势控制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维基解密背后的政治推手将无比可怕。

对于很多国家政府、大公司来说,维基解密就像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梦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哪一个秘密会在什么时候被曝光。

声 明

本书所用图片和英文翻译资料部分来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仓促,未能与版权所有者取得联系。请相关版权所有者看到本声明后,与北京涌思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以便敬付稿酬。

来信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1001 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29786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北京涌思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