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津门女排魂
9471100000049

第49章 津门旗帜扬(5)

3月24日上午,孟凡强在家里写稿,越琢磨越不对,总想着问王宝泉去国家队的问题,以前他都会说不行,压力太大,永远是拒绝,从来没说过有机会去搏一把。又想起王宝泉不去朝鲜,说有点别的事,一种体育记者的职业敏感,让孟凡强心里翻腾起来。

当时全国女排联赛已经结束四天,按照惯例国家队名单最迟隔两天就该出炉,而中国排协网站上迟迟没公布。孟凡强多方面分析,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事。当时排球圈记者在网上聊天,大家也在说为什么女排国家队名单不出来。孟凡强越想越不对,中午又给王宝泉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去国家队当教练,他说现在不好说,有什么事咱们回头再说.

孟凡强一听就明白了,就再约王宝泉,王宝泉说今天肯定找不到他,他没有时间。这让孟凡强越发觉得肯定就是了,就跟王宝泉说,多晚谈都行,王宝泉就说今天肯定见不到,最后还说,有什么事,明天你就知道了。这等于很明确地告诉孟凡强,他要去国家队了。孟凡强给他道喜,他让孟凡强次日给他打电话,说他肯定会接电话。

按照孟凡强的报道习惯,王宝泉当国家队主教练,当天必须要有访谈报道。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会有人问一些话题,但那都是很皮毛的事情,孟凡强想自己必须跟他坐到面对面。挂了王宝泉的电话之后,孟凡强还是不放心,万一明天王宝泉的电话被打爆了怎么办,所以他想还是今天做了这个专访最好,就与徐玉英联系,但最终没有找到王宝泉。

下午两点,中国排协网站挂出通知,次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孟凡强联想王宝泉告诉他明天就会知道,肯定这是宣布中国女排主教练变更的事了。他马上把掌握的迹象向领导报告,说王宝泉明天上午9点去新闻发布会,不可能明早再去北京,肯定今天就去,孟凡强要求当晚就去北京,争取联系上王宝泉,把采访做了。领导就让他和搭档直奔北京。到了北京,他们几乎每隔十分钟就给王宝泉打一个电话,但就是打不通。

3月25日上午,孟凡强参加了在北京体育馆大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后,王宝泉往外走,有些记者追着他继续提问,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与孟凡强的目光碰上了,孟凡强跟他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意思是我们说好了再打电话,你可要接电话啊,王宝泉似乎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中午将近1点,孟凡强给王宝泉打电话,这回他接了。孟凡强跟他约时间,他说下午还要去新浪网,与网友聊天见面。

王宝泉问孟凡强:“你怎么来的北京?”

孟凡强说:“坐火车来的。”

王宝泉又问:“今天回去吗?”

孟凡强说:“回。”

王宝泉顿了一下,说:“这样吧,等我在新浪网聊完,你们跟我的车回,咱有什么话在车上说。”

孟凡强说:“太好了,您在新浪网几点开始聊?”

王宝泉说:“两点半开始。”然后,告诉孟凡强他的车停在哪里,让孟凡强估摸着时间去车那里等他。

但是,没想到又上演了惊心一刻。孟凡强本来跟搭档说好,王宝泉一开始聊,咱们就动身去他停车那个地方。他俩琢磨看王宝泉聊大怎么也得聊一个小时吧,就在两点半准时下楼,谁知刚坐上出租车,王宝泉就给孟凡强打电话,说他聊完了,马上取车回天津。

孟凡强想,怎么聊得那么快,就说自己现在到不了,王宝泉说干脆去京津高速公路的入口见吧。起初,王宝泉还隔几分钟催问孟凡强走到哪里了,后来也不催了,告诉孟凡强:“我等着你们,如果你们来了我走了,你们就回不去天津了。”

孟凡强听王宝泉这么一说,心里踏实了,特别感动。

不一会儿,孟凡强和搭档赶到约好的地点,接上了本节开始的那段叙述。孟凡强说,咱别马上切入正题,先说说这两天的情况,您前天要是告诉我,咱们提前聊了多好,我也不会给您提前发稿,还是要等今天宣布后我才见报。

王宝泉说,我不是不想告诉你,可是我得遵守保密原则,国家体育总局批文昨天才下来,批文没下来时,任何变化的可能都会有,我如果跟你聊完了,出现变化怎么办?

孟凡强这时才知道,他昨天给王宝泉和徐玉英打电话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在一起,就说您两口子的戏演得还挺好。王宝泉说,领导要求保密,我真的不能说,只能跟你渗透一点迹象,就看你自己的理解了。

孟凡强进一步得知,王宝泉和陈友泉是3月24日下午5点多开车到北京的,一上车两个人的手机就调成不接听任何人的电话了。孟凡强问他们在北京睡得怎么样,王宝泉说两个人聊到将近两点。

然后,孟凡强书归正传,开始采访。一路上,孟凡强不敢让王宝泉睡,如果他睡着了,自己不好意思叫他,采访计划就无法完成了。孟凡强事后一想,如果没有汽车上的采访,以后都不会有时间聊了。王宝泉回到体工大队收拾东西,回家后就关机,绝对找不到他了。

孟凡强经历的这段故事,只是王宝泉与媒体交往的一个花絮。在天津女排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而媒体也在与王宝泉和天津女排不断磨合,由工作关系发展成日渐深化的友谊。就拿孟凡强来说,与王宝泉不打不成交。

那是天津女排2003—2004赛季拿冠军之前,当时打得特别顺,孟凡强写了一篇有关女排的普通报道,交给编辑部就没再过问。编辑部在处理时,用了一个话说得有些满的标题。第二天中午,王宝泉给孟凡强打电话,说你们报纸这么写可不行,他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孟凡强赶紧找到报纸看,感到王宝泉的意见有道理,但他当时在郊区,赶紧给王宝泉打电话。孟凡强感觉王宝泉的火还没消,他说弄得他太难受了,以后没办法见面了。孟凡强跟他说自己没有恶意,想跟他当面解释。王宝泉好像马上要带队训练,没心思说这个事。

当天下午5点多,王宝泉给孟凡强打电话,说话不像中午那么冲了,他问孟凡强在哪儿,孟凡强说正在路上往市区赶。王宝泉说你别跑了,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两天看有机会就往回拽拽,以后注意吧,咱们合作还是挺愉快的。孟凡强回到报社跟领导汇报了情况,当天就作了弥补的努力。过了几天,孟凡强再去女排,见到王宝泉以后谁也没再提这件事。

孟凡强通过这件事认识了王宝泉,很感谢王宝泉直接给自己打电话,他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自己给他造成了压力,他不满意就说出来。如果碰上一个心机比较多的人,他看了报道很反感,可能以后见了面挺好,但不再跟记者说什么。天津人讲话不能有隔夜仇,有什么矛盾当天马上解决,其实不是什么多大的事,要是当天不解决,谁也抹不开面子,以后可能就难解决了。

跟天津女排打交道久了,媒体人都觉得天津女排的教练和队员实诚。中国体育报记者苏畅有过切身体会。2009年的最后一天,报社要在元旦的报纸上做个新年新打算的专栏,都到晚上9点多了,有些采编内容还没有落实。无奈之中,他想到天津女排,拨了领队常良才的电话。常良才听罢,说你不要着急,我帮助你安排,马上安排魏秋月、李娟、殷娜等队员,按照报社的要求,谈了新的一年里的新打算。苏畅说,在那种情况下常指即使回绝了我,我也不会有意见,因为我确实给了人家突然袭击,天津女排给我帮助,让我感受到天津人的古道热肠。

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排球记者赵龙江是天津女排的老朋友,多年来他随着女排征战南北,俨然成了女排队伍里的一员。每次外出采访、拍摄女排的车票或机票,都由常良才替他订。前些年他有时携带传输机出差,机器很笨重,他身上的背包也得有几十斤,王宝泉都是一手拖着自己的行李箱,另一只手帮赵龙江拿东西,剩下拿不了的摄像器材,他就叫几个队员过来帮助拿。

赵龙江说,像王宝泉这样的金牌教练还有这种做派,一般人都不会想到,这就是他的平民作风。每次天津女排夺冠,散场后都有球迷聚集在体育馆门口等王宝泉签名,他已经很累了,但他总是耐心满足每个球迷的心愿。从外地回天津的火车上,他和队员们在排球上签名,送给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他把球迷看作是亲人,有这样的主教练影响,女排队员能不保持质朴的作风吗?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体育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耿堃说,我跟天津女排接触中,好多时候不是说发生一件什么大事,而是平时的细节让我感触比较深。我平常看她们训练挺多,感觉特别系统,教练要求细,队员完成质量高,都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她们练球不是防起一个球就好,而是要达到进攻的效果。为什么天津女排小球好,就是教练对队员要求很细,队员对自己要求很高。她们的成绩都是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的,就跟生活一样,每天没什么大事,但就是一点一滴绘出了你整个人生。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马建说,我与天津女排接触好多年了。给我的印象,天津女排从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管运动员一茬一茬怎么变化,她只要进了这个环境,就会被这个氛围熏陶并同化,最后也就能够成才。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队员或者是教练,只要你走进这个环境,就都能够传承好的传统,这就是一种魂。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了。这也就能够解释天津女排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

有人说,天津女排走到今天,几任教练呕心沥血功不可没,几茬队员前赴后继功不可没,还有一个更加功不可没的就是为她们服务、为她们创造有利条件的方方面面的人,其中包括记者——天津的记者和全国的记者。

在西方新闻理论里,记者号称“无冕之王”。而中国新闻界的“无冕之王”们,对天津女排这个“市民英雄”群体却格外垂青。天津记者对天津女排的厚爱自不待言,更可敬的是,记者又通过记者,延伸到传媒圈里的更多记者,包括中央和其他省市媒体的记者。这就营造起媒体的天津女排情结,从她艰难起步的时候起,这么多年天津媒体没有天津女排的负面新闻,这个状况感染了其他省市的媒体和记者,也感染了中央的媒体和记者。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刘小明关注天津女排已有十个年头。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时,他在广东看了天津女排与北京女排争夺进入前八名的比赛,感觉到天津女排上升的势头。九运会后,他更多注意这支队伍,发现天津女排与当时国内强队比起来并不起眼,但她们就是被对手打不死。2001—2002年女排联赛,他看到天津女排确有特点。那时普遍只重视网上争夺,对地面小球串联练得很少,而天津女排特别重视后排防守。2002—2003赛季,天津女排成绩越来越好,决赛对阵八一队。刘小明那时负责版面,约了解放军报记者介绍每位队员,他觉得有这么多媒体关注排球是很少见的,也说明人们对天津女排的预期。天津女排走向辉煌以后,刘小明认为天津女排的战术打法非常符合中国女排的发展方向,也要注意不断创新。他还希望国家能够完善竞争体制,给天津女排更多的担子和机会,他觉得应该把天津女排作为国家二队,多给她们一些比赛机会,不要轻易给她们打散。

在天津,在全国,媒体朋友是连接王宝泉、天津女排和人民群众的纽带与桥梁。正是有了媒体朋友的鼎力支持,天津女排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上,吸吮着来自大地的乳汁的滋养。正是有了媒体朋友的关爱呵护,给天津女排创造了那么和谐的、催人奋进的、让她们感动和奋进的舆论氛围。

6.体校的忧思

在天津市体院北道上,坐落着一个绿树葱茏的整洁院落。

院落的前方,是白色的五层办公楼,楼门上额镶嵌着“勤学苦练,拼搏创新”八个大字。连接办公楼与后面宿舍楼有一道过廊,过廊的墙壁上悬挂着各式各样记录运动员生活的照片,最引入驻足的是一个标语版,充满豪气地写着:“全部由我校输送的学员组成的天津女排荣膺全国女排联赛冠军。”

走出办公楼和宿舍楼,背后是洋溢青春气息的现代化的田径运动场。沿着办公楼东侧小路,通往并排矗立着的排球、篮球训练馆。步入排球训练馆,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西侧墙壁中心位置的五星红旗,国旗两侧书写着“育才为本,质量第一,拼搏进取,永创一流”的口号,十几个面带稚气的女孩,正在教练的带领下,汗流满面地翻滚接球,进行着常规训练。

这就是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简称天津市体校,一个培养出丁红莹、张静坤、田佳、吕超、杨洁、李珊、张娜、张萍、李娟、王莉、于静、张子茜、居珅、杨娅男、魏秋月、殷娜、霍晶、王茜、陈丽怡、李莹、张晓婷、米扬、刘亚、姚迪等一茬茬女排奥运冠军、全国冠军的摇篮。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人说,天津女排之所以那么出色,是因为在天津曾经有效地推进着排球系统工程,很多基层的教练在默默无闻地托起天津女排的今天。走进天津市体校,聆听着那些有趣的往事,最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