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9467100000036

第36章 林崧集邮誊满海内外(2)

解放区发行的邮票极不统一,小到一个县,都可以独自发行邮票,因此样式多,印制简陋,不那么精美,有的真假难辨,这就要在冒着政治风险之外,还要担当经济上的风险。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年代,八路军英勇抗击敌寇的革命斗争精神,很令他钦佩。更重要的是,林崧早就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邮票,虽印刷质量粗劣些,但很稀少,很珍贵,将来一定会成为历史文物。因此使得一些稀世的解放区邮票,得以保存下来。他集邮的目的是定位在为中国的历史、革命史收藏文物的远见中。就这样年复一年,他的藏票珍奇迭出,囊括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华中、西北、中南、西南、华南、东北、旅大、山东、苏皖等各解放区发行的邮票,仅“毛泽东像票”就有几大系列。对解放区的邮票,林崧爱到痴狂的程度,只要见到,便尽力收藏。在林崧的藏品中,有一枚“苏维埃战士图2分票”,这是红军时期最早发行的邮票。林崧初见之时,多数人认为是“伪品”。他认为,即使是“伪品”将来也会有研究的价值,他坚持买下来。如今,这枚邮票被誉为中华邮政“活化石”。即使当时被认为是真伪难辨的“东北地方加盖票”,他亦每种购买一套,备供参考。其中有些当时多数人断定是“伪品”的老区票,他也绝不盲从地加以毁掉,像陕北版中华邮政战士图半分票、山东清河区五星图5分票等,被誉为“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的珍品,就是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的。

作为名医,林大夫是有条件购买一些珍邮贵票的,但他邮集中的名品并非都是花大价钱买来的。有些是靠慧眼独具的邮识和执著的寻觅得来的。例如他邮集中的“太行加盖”(1993年版《区目》匀月443)十方连(5*122)新票和1949年8月河南安阳寄天津实寄封,就是他当年注意到恩光医院一位女同事收到的信封上贴用了前所未见的改值票,于是要下了这个封,又请这位女同事去信托人购买新票。不久,回信来了,说在邮局只买到最后的10枚,现全数寄上,回信信封上所贴的也是这种改值票了。此后,太行加盖的实寄封再没见过,而这十方连新票也就成为孤品了。

解放后,林崧更是以无比的热情集各大区发行的邮票,在各地邮友的协助下,他的邮票很快就蔚为大观。此时,他的挚友陆逵九也在追集解放区邮票,因陆本人不集复品,遇到自己重复的票品,大多转让与林崧,山东战邮地图1元票,就是由陆分让的。林崧还经范兰如之手购到了旅大区票全集和老集邮家范明甫的整部解放区邮集,又经王育和手成批地搜罗到山东解放区各部分邮票,从而使他的解放区票大放异彩。他的解放区票珍品迭出,搜集难度很大。现只摘录各区较难得邮品如下:

晋察冀边区的半白日徽5分及黑色样票、抗战军人信销票及销印封。

晋冀鲁豫边区的代邮券空心鸟2分、5分、10分,实心鸟2分、5分、10分、50分,鸟球图角单位点线齿全组,以及鸟球图各种加盖改值票。

晋绥区的邮资券新旧各全组,毛泽东像票全组。

山东解放区的山东战邮加盖“总局之章”5角,“七大”纪念邮票36枚连票,莒县寄小站欠资封,上贴“八一”建军节纪念邮票10枚,山东战邮掷弹图1元四方连信销票。

苏皖边区的红便士邮5分未发行原票。

华中区一分区油印邮票分版型全组,其中200元大写佰字,系从所藏的5组邮票中凑成的。

西北区的陕南版火车图及毛泽东像全套,各版宝塔山图及改值票。

中南区的鲁山版毛泽东像邮票和郑州加盖本币全套。

西南区的单位票昆明加盖、各种地方加盖。

华南区的加盖汕头解放全套。

东北区的通化版毛泽东像5元、10元。

旅大区的纪念十月革命31周年及农业劳模新四方连。

1949年后,随着我国邮政的发展,发行的各种邮票之多,印制之精,更是突飞猛进,也更增加了林崧对集邮的浓厚兴趣。他又迈上了搜集“纪”、“特”、“普”票的征途。他搜集邮票的来4,除向集邮公司预订外,还有亲属、朋友的帮助和配合。每逢一套新的邮票发行,至少购存十套以上。北京、上海的集邮公司和亲戚朋友们就给他寄“首日封”。平常他自己也常常抽时间跑跑邮局,借以了解一些有关集邮的新信息。另外,他还利用到全国各地讲学或到外地参观、考察的机会,每到一处就要到集邮公司转转,搜集一些有意义的邮票,或有关集邮资料。这一时期的著名票品有纪20错版票,“公元前”新及旧等等。

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林崧收藏的邮票数量不但别人不知底细,就是他自己也很难说得清楚。因为他搜集邮票向来是不怕重复,新的旧的他都有,全套的或单枚的,以至全张的或整包的,都是他搜集的对象。因此不少罕见的邮票,他都搜集有许多枚。比如,现在已经很少见的晋绥边区无面值的邮资券,全套五枚,他每种都有若干枚。

3.“文革”劫难

令人痛惜的是,1966年夏秋之季,林崧经过多年辛勤搜集的大量邮票藏品,珍藏在他特制的中药铺小抽屉样式的集邮柜里,还加了锁,却莫明其妙地遭到一场空前大洗劫。他所积存的一本本的集邮册成了他的“罪证”,被抄走,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文革”中他家不知被抄了多少次,凡是贴在册子里的邮票,都被抄走了。有的是当面就被撕毁烧毁了,其中包括好多异常珍贵的解放区发行的邮票,也被毁坏了。在“横扫一切”的政治压力下,为免遭不测,林崧也被迫在卫生间里烧掉了许多带有蒋介石头像的邮票和大量的美国邮票。因为他收藏的邮票太多,在十年浩劫中集邮柜是用汽车被拉走的。造反派抄没了他的家产,他不为所动。可看着被汽车拉走和满地狼藉被践踏的邮票,却不禁老泪纵横,对他心灵的伤害,难以言传。

解放后他一直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于医务工作忙,开会的日子又多,没有时间系统地整理邮票,收藏得非常乱,也正是如此,他的邮票在“文革”中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了救。比如:当时他把“普五”和“普九”票,都装在一个信封里存着,“红卫兵”检查时,他们发现“普九”是新面值,可以贴用,便都拿去,留下的却是很珍贵的“普五”票,这“普五”票无形中就得救了。《梅兰芳舞台艺术》这套票,林崧一次购买了20套。“抄家”时,“红卫兵”将还可以贴信的4分、8分面值票给“充公”了,其他的都给封存了起来;面值3元的小型张,他们认为无用途,但又不肯放过,将此20枚小型张沿着齿孔各折了一条线,展开之后成了一个井字形。他所心爱的关汉卿小型张被“红卫兵”的鞋钉碾成孔洞。

林崧先生对集邮的爱好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在生活富裕的时候是这样,在困窘拮据的情况下同样痴心不改。在不幸的十年浩劫中,林崧被抄去了全部家产和积蓄,处境非常艰难,他被扣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分配到医院做卫生,每月仅发给很少的生活费,照他自己的说法,此时是他集邮最困难的时期。不说原有的邮票毁的毁了,抄的抄了,就是现行的邮票,他也没有钱购买。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他终生热爱集邮的信念,他仍想方设法节衣缩食,用省下来的一点钱去买新发行的邮票,或者是向朋友们索取信封上用过的旧邮票。他在打扫卫生时,有时看到纸篓里的一些废信封,总是将上面的邮票剪下来保存。对这类事情,他曾自嘲说,对于集邮,可说是“死不悔改”。

4.焕发青春

落实政策后,他的藏品全部发还,所幸的是成柜的集邮箱里的邮集损失不大。但“文革”时期邮票成了他的空白。他开始拾遗补缺,老邮商汤瑞芳是他依靠的主要对象。他们二人是40年代结识的,汤当年就经常为他送票上门。每当提到汤瑞芳,林老无不感慨地说,过去的“小汤”,现在也成了“老汤”了。话虽短,却让人领悟到,他对过去的友谊十分珍视。正因为如此,有时汤瑞芳找到一些较罕缺的文革票,则坚持一定要用林老的复品相交换,像“全国山河一片红”旧票,就是以交换的方式收入林老的宝藏之中。文化大革命,虽迫使他的集邮中断了一个时期,但落实政策后,很快就将“文革”票搜集齐全,弥补了中断几年的空白。去香港探亲期间,又在杨乃强处购到了两枚“珍宝岛”试模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形势越来越好,林崧更加焕发出集邮青春。虽然他的工作非常忙,还要著书立说,但他仍以集邮为业余爱好,常在闲暇时浏览个人来之不易的邮票藏品,以此为乐。80年代中期,林崧教授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间比较充裕了,除了整理他的《妇产科病理学》手稿之外,剩余的精力全部投入了集邮。有时,有人要来咨询医学之事,他以身体欠佳谢绝了;但一听有邮友来访,他急忙出来相迎。

关于邮学研究方面,林崧说:“我集邮就是研究邮学,只是由于编写医学著作和教学实践,拿不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门搞邮学研究,去撰写邮文,一本80万字的妇产科病理学著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既然没写,就一个不写了。”

5.屡获大奖

林崧的知名首先是由于他学术造诣深厚,医术精湛而成为我国妇产科病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其次是由于他集邮的稀世孤品、精品、珍品丰富。新中国集邮史上第一部选送出国的展品,就是他的邮册,且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大奖,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多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邮展,并屡屡获得金、银大奖,蜚声国内外。

1983年天津市举办首届集邮展览,林崧的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晋绥边区邮票送去参展,荣获荣誉奖。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他所集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华北区)邮集”,获得金质奖。当时全国有五人获得金质奖,天津只有他一个人。

1984年4月27日“耘杂孕粤晕粤’84”国际邮展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幕,我国集邮家首次4部邮集参展,其中林崧的《1937.12—1949.12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北区邮政史》、陈湘涛的扩大龙《邮票版式研究》荣获大银奖,实现了我国集邮家在世界邮展上奖牌“零的突破”,为国争得了荣誉,也是天津集邮界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