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与民俗
9465500000004

第4章 厌胜钱(1)

1.“钱”与巫术

在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神秘主义观念中,“钱”,具有某种超自然的神力。于是曾经被作为巫术的道具。厌胜,或压胜,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巫术形式,用以诅咒致胜,压服对方,包括敌人、敌物。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诗所谓“兹行殊厌胜,故老遂分新”,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诗所谓“厌胜还随俗,无疑不避人”等,都体现了厌胜术的盛行。《史记·高祖本纪》说:“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唐人颜真卿《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就说到了秦始皇的厌胜行为。据说萧何营建汉长安城,未央宫有东阙、北阙,不建西阙和南阙,其设计思想就有基于厌胜之法的考虑。汉武帝因柏梁台火灾,听取了越巫勇“越国有火灾即复大起宫室以厌胜之”的说法,决意营造建章宫①。汉元帝元寿二年,匈奴单于来朝,汉元帝根据“太岁厌胜所在”,特意安排单于居住在上林苑蒲陶宫②。王莽专政时,曾经用五色药石与铜铸作“威斗”,形式如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王莽出行时,以专职官员背负前行,回到宫中,则置于身边。据史书记载,他“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为厌胜”③。《三国志·魏书·李莈传》李贤注引《献帝起居注》说,汉末军阀李莈“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明史·马文升传》又写道:“宪宗朝,岳镇海渎诸庙,用方士言置石函,周以符篆,贮金书道经、金银钱、宝石及五谷为厌胜具。”作为以“金银钱”“为厌胜具”的记载,这可能是正史中所仅见的一例,因此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①《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文颖曰。

②《汉书·匈奴传下》。

③《汉书·王莽传下》。

讨论“钱”与巫术的联系,“钱”与神秘主义文化的联系,厌胜钱是重要的物证之一。

厌胜钱,或压胜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类,其文化涵义,则又远远超过了普通流通领域中的钱币。

汉代的“辟兵莫当”钱,“日入千金”钱等,应当看做年代较早的一些压胜钱。从唐宋到明清,此类钱种类数量相当多。常见者有“天下太平”钱、“千秋万岁”钱等。有的正面仿古钱形制而铸成“大泉五十”、“五行大布”、“大观通宝”等,而背面则铸出星象、宝剑、龟蛇一类图像,以寄托某种神秘主义涵义。厌胜钱的用途多种多样,建筑、抗灾、殡葬等场合均有使用。

厌胜钱的钱文、图样丰富多彩,其具体涵义也纷杂不一,但是基本的意义,主要在于趋吉辟邪。

2.辟邪消灾:厌胜钱的作用之一

辟邪,是厌胜钱的主要用途。《晋书·艺术列传》所谓“厌胜禳灾”,说的就是这一情形。

所谓“大泉辟兵”钱,面文为“大泉五十”,背文上书“宜京”,左书“辟兵”,应当看做典型的以辟邪禳灾为主题的厌胜钱。“辟兵”还有比较多见的钱文形式,写作:“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殃)”。也有写作“辟兵莫当,富贵未央”的。有的“辟兵”钱,看起来年代相当早。

有一种“太平振宅”钱,面文取宋太宗所铸“太平通宝”之钱文,然而书体取宋徽宗书“大观通宝”笔意,即所谓瘦金体。背面上有双剑交叉,下书“当五十”,左右楷书“振宅平安”四字。“振宅平安”就是“镇宅平安”。

《中国古代厌胜钱谱》一书收录三品“太平振宅驱邪”钱。面文均为对读的“太平元宝”四字,书体各异。三品背面均上饰双剑,下有龟蛇,左书“驱邪辟恶”,右书“振宅平安”①。据民国二十六年《衢县志》,当地营造屋宅,“有镇压之迷信”,例如,“下灶脚须用福字大钱”。这也是一种以“钱”用为建筑厌胜的形式。又有“逢凶化吉”钱,面文对读“逢凶化吉”四字,背面作法师行术驱邪图。我们还看到一种“千秋万岁”钱,面文“千秋万岁”,背文“掌福消灾”。辟邪的用意十分明显。另一种“掌福消灾”钱,面文“掌福消灾”,背文已经不可辨识。面文“躯(驱)邪降福”的“驱邪降福”钱,有法师驱邪画面,背面有五毒形象。另一种“降福驱邪”钱,形式也大略相同。又如“斩妖伏邪”钱,面书“斩妖伏邪”四字,背上书“敕令”二字,又有相应图样。有一种被定名为“天神降鬼生肖钱”的,面绘一神持剑,二鬼跪伏,旁有一力士执器侍立,背面为十二生肖。另一种“天师驱鬼生肖钱”,正面为天师按剑驱鬼状,并有“张天师”三字。我们还看到一种背面饰天师作法降鬼图的厌胜钱,有人称之为“太上咒语”钱,正面为32字咒语:“太上咒曰:天圆地方,六律九章,符神到处,万鬼灭亡。急急如律令。奉敕摄此符神灵。”钱文道教的气息十分浓重。还有一种咒语内容略同,为:“太上咒曰:天圆地方,六律九章,符神到处,万鬼灭亡。急急如律令。”然而没有“奉敕摄此符神灵”字样,但穿下书“此符神三十五人”字样。

①卢振海主编:《中国古代压胜钱谱》,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89页。

被定名为“天罡符咒”钱者,圆郭圆穿,穿左右各书符文,又有咒语:“天罡天罡,斩邪灭亡,吾有令箭,灭鬼不存。急急如律令。上清摄。”背文为:“神清神清,捉鬼降妖,此符到处,灭鬼不存。急急如律令。雷煞摄。”除了“降鬼”、“捉鬼”、“灭鬼”之外,厌胜钱又有“斩鬼”字样。一种“斩鬼大将”钱,面文“斩鬼大将”,背面有一执剑武士形象。一种背面有八卦卦文和图样的咒语钱,正面钱文为:“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作用和意义是同样的。

“五月初五”钱和“五日午时”钱,背面都有五毒图案,辟邪的用意也是非常明显的。《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注文写道:“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是日竞采杂药。《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以下多种钱文,也都是典型的驱邪辟恶消灾的内容:万灾永灭、万病不侵、驱邪辟恶、除灾去凶、诸邪回避、雷霆号令、消灾解厄、五毒祛如、此符压怪、关煞开通等使用者辟邪去凶的内心祈愿,通过钱文和画像都得到了体现。

“万病不侵”钱文,用意在于驱邪辟恶消灾,也有铸作“身如药树,万病不侵”的,语意尤为直接生动。清人有手持“周元通宝”一文即可以治愈疟疾的迷信。或说当时金陵地方有难产的妇女手持“周元通宝”即可顺利分娩的说法。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周元通宝”是周世宗销毁天下铜佛像后所铸,能够驱逐疟鬼,是由于其中蕴含有佛祖释迦牟尼的神力。有学者分析说,“其实,清人用来治疟疾和难产的‘周元通宝’可能不是一般的同名古钱,而是特指专门用于厌胜的一类。传世‘周元通宝’中,有的背面铸有日月、七星或龙凤图案,无疑是厌胜之物而不是普通的货币。这种‘周元通宝’和其他厌胜钱一样专为辟邪而铸,在当时就被视为巫术灵物。”①

①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53页。

《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古文钱》说“钱”的医用药用价值,其实也有厌胜的意味。

3.趋吉迎祥:厌胜钱的作用之二

趋吉,是社会共同的意愿。厌胜钱的钱文和图案所表现的这种追求,有相当典型的例证。有的学者将这种厌胜钱称作“吉祥钱”、“吉语钱”、“吉语花钱”、或者“吉语品厌胜钱”、“吉利品”压胜钱等。

《隋书·食货志》说,北齐“迁邺已后,百姓私铸,体制渐别,遂各以为名”,其中一种所谓“吉钱”,或许与我们讨论的趋吉迎祥的厌胜钱有关。

从这类厌胜钱钱文吉语的内容看,大多可以归于和合如意、天下太平、招财利市、福寿康宁、嘉官进禄、多子多孙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