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钱
在中国古代民间,钱也曾经作为一种游戏用物或通常所谓玩具,服务于社会游艺生活。
在关于汉代民俗的历史记录中,可以看到民间流行的所谓“意钱之戏”的记载。
《后汉书·梁冀传》说,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性嗜酒”,“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同时,习于多种民间游戏:
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
李贤为《后汉书》作注,对于这些游戏的形式分别予以解释:
“挽满”,犹引强也。
《踨经》曰:“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也。其局以石为之。”
《前书》吾丘寿王善格五。《音义》云:“簺也,音苏代反。”《说文》曰:“簺,行"相塞谓之‘簺’。”鲍宏《簺经》曰:“簺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
《楚词》曰:“琨蔽象棋有六博。”王逸注云:“投六著,行六棋,故云‘六博’。”鲍宏《博经》曰:“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刻为两画者谓之‘白’,刻为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者五塞之间,谓之‘五塞’。”
刘向《别录》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何承天《纂文》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即‘摊钱’也。”
其中所引何承天《纂文》:“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即‘摊钱’也。”对于“意钱”的形式有所说明。其中所谓“即‘摊钱’也”,有关古人“摊钱”之戏的情形,是我们下文还要说到的。清人黄生《义府》卷下则说“意钱”即猜枚,并否定“摊钱”之说:
〔意钱〕即今猜枚,曰‘射’,曰‘意’,曰‘掩’,居然可见。注引何语以为‘摊钱’,则李贤之误也。
其实,“意钱”有可能是猜度钱之有无、正反或者数目。元人姚文奂《竹枝词》中描写“晚凉船过柳洲东”的游戏形式:“剥将莲肉猜拳子,玉手双开各赌空。”如果“玉手”之中换作“钱”,或许就类似于“意钱”游戏。
王充在《论衡·自纪》中回顾身世,有这样一段话: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父)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自称少有志向,与众不同,然而我们也可以由此知道当时一般“小儿”“遨戏”的通常形式是所谓“掩雀、捕蝉、戏钱、林熙”。王充为小儿时“侪伦”喜好的“戏钱”,据说就是梁冀熟习的“意钱之戏”。孙诒让《札?》卷九即指出:“‘戏钱’,盖即‘意钱’。”
“意钱”作为游戏形式,传衍相当长久。《宋书·臧质传》记载:
质少好鹰犬,善蒲博意钱之戏。
《南史·臧质传》也有同样的文字。《隋书·地理志上》记述梁州风习,也说到意钱:
其风俗大抵与汉中不别。其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贫家不务储蓄,富室专于趋利。其处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
唐人张仲素的《春游曲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涉及意钱游戏:“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又唐人岑参《瞛煌太守后庭歌》写道:“瞛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沙碛里人种田。瞛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有的研究者认为,诗中描述的是藏钩之戏,又以《说郛》本晋人周处《风土记》的记载以为说明:“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若人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众手中,曹人当射之所在。一藏为一筹,三筹为一都。”《太平御览》卷七五四引《风土记》:“鱀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之戏,分二曹,以效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则使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藏在数十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筹,五筹为一赌。”论者以为“半段黄金钱”,正指“金钩”。并引《梦溪笔谈》卷一四所录?陵郡士人家女子《拾得破钱诗》“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为证。其实,或钩,或,或钱,都是随身常用之物,又便于握藏。很可能意钱之戏与藏钩之戏也有某种关联。
《旧五代史·僭伪列传·刘崇》关于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从弟刘崇的品性,也有“少无赖,好陆博意钱之戏”的记述。可知“意钱之戏”是民间相当普及的游戏形式。又清人黄遵宪《番客行》诗有“意钱十数人,相聚捉迷藏”句,说意钱之戏似乎可以同时十数人参与。
民国《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中关于赌博的内容中,说到“双钱宝”的游戏,又解释说,即“以双手紧握住铜元,任人猜正反”。这种形式,可能与古时所谓意钱有关。
2.摊钱
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中,说到了民间摊钱游戏:“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岑参《邯郸客舍歌》“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诗句中所谓“数钱”,或许与《续汉书·五行志一》中记载的汉桓帝时京都童谣“河间姹女工数钱”的数钱有关,可能是一种赌博形式。有人“长歌”以排遣辛劳,有人摊钱以消磨时光。“摊钱”,当是一种用钱猜射的赌博形式。
陆游《入蜀记》卷五也写道:“因问何谓‘摊钱’?云:博也。”宋人曾季貍在《艇斋诗话》中也说:“摊钱,今摊赌也。”
行旅生活中赌博的风行,自然主要受当时社会生活习俗主流的影响,但是很可能也与行旅过程本身前途未卜、风波难测的特质有关。
关于摊钱的形式,唐人李匡硋《资暇集》中的“钱戏”说:“钱戏有每以四文为一列者,即史传所云‘意钱’是也,俗谓之‘摊钱’,亦曰‘摊铺’。”有的赌博史研究者也以为意钱就是摊钱。如郭双林、肖梅花《中国赌博史》写道:“摊钱至晚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当时称‘蒁’,《汉书》中便记载了安邱侯张拾等因坐博蒁而被完为城旦的情况。以后摊钱虽未在传统赌博发展过程中一领风骚,却也绵延不绝,始终存在。如《后汉书》中曾记载说,梁冀颇善意钱之戏。”①这些观点虽然表述的口气十分确定,然而却未能就“博蒁”、“意钱”何以就是“摊钱”,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这种意见或许还有讨论的必要。宋人洪迈《容斋五笔》卷一“俗语有出”条对于摊钱又有这样的记述:
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181页。
今人意钱赌博,皆以四数之,谓之“摊”。案《广韵》“摊”字下云:“摊蒲,四数也。”
清人金学诗《牧猪闲话》中则写道:
随手取钱数十枚,纳于器中。俟众压毕,乃取计之,统计凡为四者若干,余零或一或二或三或成数。分为四门,以压得者为胜。俗谓之“摊钱”,亦曰“摊铺”。
据说近世称做摇摊的赌博形式,即以骰子摇出点数,以四除之,视其有无余数,或余数为一、二,或三,以博胜负,就是从摊钱形式变化而来。
《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说,“又见后阁小儿摊戏,后属有狱牒摊者法,士人结流徙,庶人结徒。太子曰:‘私钱自戏,不犯公物,此科太重。’”这里所谓性质为“私钱自戏”的“摊戏”,实际上就是“摊钱”。可见这种赌博方式的渊源由来甚远。
3.簸钱
唐代诗人王建在他的《宫词一百首》中的第九十五首,曾经说到后宫女子中流行的“簸钱”游戏:
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
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簸钱的赌博的性质是比较明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讨论过的钱卜形式中以钱币正反面测定吉凶的方法,竟然与民间流行的这种赌博形式有某些相近之处。这一情形在清代竹枝词中也有所反映。例如,崔旭作于嘉庆年间的《津门百咏》中写道:
寻常食品一篮盛,蹲地微闻记数声。
信手拈来钱六个,只将背面赌输赢。
作者有注文:
攧博。《东皋杂录》:掷钱为博者,以钱文背面分胜负。①
①《东皋杂录》,宋人孙宗鉴撰。
看来所谓“博”的流行,可以追溯到很早。明人郝璧《广陵竹枝词》也曾经说到所谓簸钱:
演武宽场策马行,游人汗漫晚凉生。
羚符诸技跌博子,夜夜簸钱到二更。
作者自注:
说偈:任驴年缚驴橛儿鞴鹰臂,日弄猢狲夜簸钱。
“簸”与“颠”等,都是要经过摇动然后掷出,看钱币最终是正面向上还是背面向上,以决定输赢。有的地方称此为“颠幕儿”。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十二首》中有这样一首:
腰鼓声喧两点椎,朱衣画裤斗新奇。
月明归路嫌萧索,更看顽童颠幕儿。
又有自注作补充说明:
“幕”读“漫”。《西域传》:难睨国以银为钱,幕如人面。如淳曰:“幕”音“漫”。韦昭曰:“幕”,钱背也。京师儿童掷钱为戏,得面者负,得背者胜,名“颠幕儿”。“幕”字出此。
蒋仁锡所引《西域传》与原文有异。《汉书·西域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