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信:贞信不渝
9456700000016

第16章 信道而行(1)

晋文公言而有信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礼记·中庸》

晋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年),姬姓,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准备攻打原国,但只携带着可供10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就与大夫们约定10天作为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10天后,晋文公却没有攻下原国,于是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我们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然而晋文公却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10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归顺文公。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它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故事感悟

“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领导者只有守信用,才能获得部属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交到天下朋友。

◎史海撷英

晋文公即位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勃鞮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先告诉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曾经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回答他当时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郄芮的阴谋。吕省和郄芮逃走,秦穆公把他们俘获杀死了。

公元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了兵变,周襄王无奈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这时,秦国人也正准备去援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就想乘这个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力和威力,因此不顾晋国刚刚安定的局面,决定在秦国人行动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让秦国人得到功劳。所以,他就帮助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到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将河内、阳樊等地区赠送给了晋国。

◎文苑拾萃

寒食节

寒食节为有史料记载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早形成的祭事节日。在唐代时,寒食节就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中国古代的春祭活动都是在寒食节,后来又将其融入到清明节一并祭祀。

相传寒食节的起源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人介子推(公姓介名推,又称介之推,子为敬称,之为虚词)。当时,介子推与重耳流亡列国,为让重耳充饥,介子推割自己身上的肉来给重耳吃。重耳复国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只好焚山以求之贤,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后抱着大树被烧死。晋文公将介子推的尸体葬在绵山,修祠立庙,并命令在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代便相沿成俗。

唐人卢象在《寒食》中有诗曰:“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这里所说的,就是表示寒食节来历的“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也因为如此,山西的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活动。

商鞅变法立杆为信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下。

商鞅年轻时,非常喜欢研究法律,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开始时,他在魏国宰相公叔痤的手下当一名小官,公叔痤发现他很有才能,就向魏惠王推荐,让商鞅治理整个国家。但魏惠王没有采纳,所以商鞅在魏国始终没有被重用。

后来,商鞅听说秦国招募贤人。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毅然离开了魏国来到秦国。到秦国后,经人介绍,商鞅拜见了秦孝公,向秦孝公宣讲了“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的道理和富国强兵的办法,很受秦孝公的赏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为秦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耕战的新法令。

商鞅所制定的法令条文,对惩罚和奖励规定得都是很明确的,但也很严格。他认为,要想让人们遵守法令,就必须先相信法令。他说:“对人的行为怀疑就谈不上名义,对事情怀疑就谈不上取得成就。”他怕老百姓不相信新法能真正实行,所以在新法令制定好之后,并没有立即向老百姓公布,而是首先取信于老百姓,要老百姓相信他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所制定的新法令是要按章办事的,会说到做到。要树立变法的信实感,怎么办呢?

商鞅命令手下人在咸阳都城的南门市场上立了一个3丈高的木杆,专门用来公布告示,招募百姓将木杆搬走。如果谁能将木杆搬到北门,就奖励他10金。开始时,老百姓对这件事都感到很奇怪,谁也不敢去搬动木杆。于是,商鞅就派人又张贴一张告示说:“能搬到北门的,奖励他50金。”这时,有个胆大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木杆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商鞅真的命人赏给这个人50金。这件事迅速地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人们也开始相信商鞅说话算数,不是哄骗人的。商鞅取得了老百姓的初步信任后,紧接着便在全国公布了新的法令。

新法实施以后,大部分人能按照法令规定办事,但也有少数人不守法令。商鞅对这些人并不迁就,一律按法令办事。开始时,太子带头违法,商鞅在不便直接处罚太子的情况下,严厉地惩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这样一来,就再也没人敢违法了,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于是,秦国的社会秩序大治,出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的局面,为秦国后来的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故事感悟

国无信则不立。商鞅为了能够顺利地推行变法,把信义广播于百姓而采取了这种做法,也最终推动了变法的成功。

◎史海撷英

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

周赧王十七年,齐、韩、魏三国联合对秦进攻。战争开始后,赵、宋两国并未真正协助秦国作战,而是利用大国间的矛盾冲突,乘三国与秦作战之机,兼并邻近其他小国,以扩充自己的领土。三国进攻秦国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最后攻进函谷关,迫使秦国承认战败,退还侵占魏的河外、封陵和韩的河外、武隧等地区,缔结了和约,停止了战争。

◎文苑拾萃

法家思想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主张“无为”的思想。三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他们都是主张回到过去的。就在这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和韩非。

可以说,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另类。在先秦在诸子百家当中,唯有法家的思想是必须以献出生命来实践、以流出鲜血来祭奠的。可以说,法家思想是血染的思想。为法家思想的发展流出鲜血、付出生命的,在当时不仅有许多有罪或无辜的贵族和贫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与韩非。

宋濂借书不误期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中国谚语

宋濂(1310—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潜溪(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宋濂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钻研学问。但是他家里很贫穷,上不起学,连书都买不起,只好向有书的人借书读。当地郑义门的藏书非常丰富,他也很关心宋濂的学习,常常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学习十分刻苦,在学习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的时候,更是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来。冬天,有时天气很冷,外面滴水成冰,室内也非常冷,连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几乎拿不住笔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加紧抄书,抄完之后,及时把书还回去,从来没有耽误过还书的日期。就因为他诚实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过他,肯把书借给他读。

到了成年,当地能读到的书宋濂都读遍了,而他求学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了。他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师求学,有时还要背着行李,赶不回去时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忍饥挨冻也不灰心。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师约定上门求学,正好碰上下大雪的天气。上路之后,雪越下越大,路上的积雪几尺深,但他为了不失约,顾不得冻坏双脚,还是步行赶去了。到了客栈时,四肢都冻僵了。好心的店主人很受感动,给他热水喝,给他找来被子盖上才渐渐暖和过来。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学者。只要有机会,他一次也不放过求学的时机。他在外地学习,有时寄居在客栈里,生活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费用,一天只吃两顿饭,衣服穿得补了又补,很破旧。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终于取得了成就。

◎故事感悟

宋濂借书不误期,答应别人的事情也不因恶劣的环境而改变,他这种守信践诺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啊!

◎史海撷英

一条鞭法改革

一条鞭法改革主要是指役法改革,也涉及田赋。明代时期,徭役原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其中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丁指16至60岁的合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这种徭役制的实行,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和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明中叶后,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用的上升,也为这一变革创造了条件。

对农民来说,其实这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剥削。在没有实行一条鞭法以前,差徭之中虽然有一部分摊派于田亩,但所占比重很小。而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亩的性质。它不只减少了税目,简化了赋役征收方法,更重要的是赋役性质的变化。

在役银编征方面,一条鞭法改革打破了过去的里甲界限,改为以州县为基本单位,将一州县役银均派于该州县之丁粮。编征同时,考虑到了民户的土地财产及劳动力状况,即所谓的“量地计丁”。据隆庆四年(1570年)户部奏:江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各项差徭,通计一岁共用银若干,照依丁粮两项编派,有丁无粮者作为下户,仍纳丁银;有丁有粮者编为中户,丁粮俱多者编为上户,“俱照丁粮并纳”。此经批准“着为定例”。可见,“量地计丁”在当时,是属于编征役银的基本原则。

◎文苑拾萃

宋濂诗词

蕋珠岩

吟上蕋珠岩,诗成不敢写。

疑有绿毛仙,洗髓梅花下。

送许时用还剡

尊酒都门外,孤帆水驿飞。

青云诸老尽,白发几人归。

风雨鱼羹饭,烟霞鹤氅衣。

因君动高兴,予亦梦柴扉。

晓行

荒鸡一再号,驱车事晨征。

寥寥秋风肃,况此华日明。

万顷琉璃中,著吾一身行。

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情。

超然鸿蒙初,顿觉百虑冥,

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二程粹言·论道篇》

胡光墉(1823—1885年),安徽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白银2000万两以上。

1874年,“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的吴山脚下开设了胡庆余堂。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