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945600000007

第7章 富爸爸:怎么成为金钱的主宰 (3)

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理财观念对中国居民有着深刻的影响。CPI(生活经济指标)总是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便是最好的证明。造成其居民储蓄高居不下的潜在社会原因,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禁锢外,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够完善和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所带来的困扰。原来由国家统包统筹的福利制度相继取消后,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相关费用不断攀升,这为居民家庭未来的经济活动增添了不确定的因素。居民只有尽,量的多储蓄资金,来保证现在尚不确定的未来所必需的开支。

在储蓄的目的中,子女教育排在首位(36.5%),反映了中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随着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对未来养老的未提表示担忧,在储蓄的目的中养老占比(31.5%),排名第二;排名第三位的是医疗(10.1%),医疗改革后,城市居民由于防病、治疗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把医疗作为储蓄首要目的的居民家庭逐渐增多。但就其银行储蓄而言毕竟不能做到每年存放几千元,就可以满足预先需要项目。比如:医疗的问题,它带有明显的前置性和强制性,在居民无法确定何时需要之前必须筹措完毕。储蓄是文火慢功夫的过程,往往在需要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

在当今银行利率持续保持低利率情况下,储蓄已经不能满足增值的要求,加之消费指数的上涨,已出现实际“负利率”的情况,储蓄连基本的“保值”也不能做到。在此情况下,家庭应该把部分储蓄转移到其他金融项目上,例如保险、基金等。

而这种金钱的观念是与东方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古代帝王为了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标,采取“愚民”和“抑商”的政策,大量金钱被囤积到国库中,老百姓手中的钱很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金钱只是用来进行少量的交易,或积攒起来用于购买田地,今天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读书人受到愚民文化的影响,对金钱持鄙视的态度,称之为“阿堵物”。这就造成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鄙视金钱,抑制金钱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国历史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直接从封建社会步入到计划经济时代,中间出现的资本主义只是昙花一现。计划经济时代也是票证经济时代,所有的生产、分配都在国家的计划指令下进行,是有钱买不到东西,或不需要用钱买东西。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传统的金钱观并没有在大众的头脑中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要借着富爸爸、穷爸爸的风势来唤醒人们的理财思想。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经济社会,一切可以计量经济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转化成简单的金钱关系。一句话,如果你没有钱,享受生活便无从谈起,但只要你有财富、有金钱,你就可以换取你所需要的许许多多的东西,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去尽情享受生活赐给你的幸福。但这样讲,并不是如人们常说的那种财富、金钱万能,比如真正的爱情、友情之类,大家都明白是无法用金钱来买卖的。但金钱又的确是多能的,即使爱情、友情之类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完全没有金钱所代表的物质基础来作支撑,则未必真正能够给你带来长久的幸福。而缺了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之类的铁的事实却常常能把人逼得半死,那真正是没有钱便万万不能。

之所以说金钱“带来”幸福而不是“等于”幸福,这里还有一个根本性的怎样使用金钱的问题。也就是说,你要做财富和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做主人便意味着你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气的人,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那么你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统率、支配财富和金钱时,幸福感才会油然布满你的全身。

这就是金钱的魅力。

真正懂得了这个魅力,你的金钱欲望就会迅速从你的心底充溢起来。

除魅力之外,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心愿、理想,而自己的心愿和理想的实现,无疑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幸福感。但是,任何人要实现自己的心愿和理想去搞什么活动、办什么事业,都是离不开经费的,而要搞大活动、办大事业,一般人在经济上更是难以承担。所谓心有余而“钱”不足、“钱”不从心之类的憾事,不知难倒了多少本来是有能力有水平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和理想的英雄好汉。这些事屡屡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令人望“钱”兴叹!

富爸爸就不同了,他有足够的财力去实现自己童年的某个梦想,或者是青年时代的某一兴趣,抑或壮年时的某种抱负,甚至是老年时产生的某样心愿。

是的,这个时候的富爸爸,完全摆脱了经济利益的束缚,毫无功利地投入到“美好理想”的建造中。那才真是一种大幸福、大满足。

沃伦·比尔克在自己的中学母校设立了100万美元的奖学金,每年奖励10位普通等级但出勤率高、态度积极的学生。这一方面是对他在罗斯福中学时所走过道路的追思,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这项奖学金寄寓着他鼓励那些像他那样的普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致富的期望。

金融巨头索罗斯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到处刮起金融风暴,另一方面又对政治抱有极高的热情。他自己曾说过:“从孩童时代起,我就抱有相当强的救世主幻想……踏进这个世界后,当现实和我的幻想拉得很近时,使我敢于承认自己的秘密……这使我快乐许多。”的确,当索罗斯拥有数不清的巨额资产之时,他不无骄傲地宣称:“我的成功使我重拾儿时无所不能的幻想。”于是,他开始使用他的特殊武器——金钱,在世界各地的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去追求他理想中的开放社会。

1980年,他开始给东欧的“异己分子”以经济资助。

1984年,他以每年捐助300万美元的规模,在匈牙利成立了基金会,进行文化教育活动。

1989年,他想与美国总统布什商谈对付前苏联的新策略,并渴望与戈尔巴乔夫会晤,尽管这些目的没有达到,但他还是用1亿美元建立了国际科学基金会,使俄罗斯3万多名科学家每人平均拿到了500多美元的资助。

与此同时,能用金钱与实现自己的心愿,造福于子孙万代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最具有代表的莫过于诺贝尔。

诺贝尔的名字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具有世界上任何大奖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可以说,诺贝尔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比诺贝尔本人的所有发明和产业都要巨大得多。

人称“炸药大王”的诺贝尔一生中所积累的财富是巨大的,即使在今天来看,也堪称为巨富。他的财产总共约有3 3m多万瑞典克朗。诺贝尔一生未婚,但有其他亲属,他完全可以把这笔财产留给他们。然而,晚年的诺贝尔在考虑财产安排的时候,更多地想到的却是如何用这笔财富去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诺贝尔是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炸药在工业和建筑等行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炸药也可以被用于战争,成为杀伤人的有力武器,炸药的爆炸力越强大,因此而造成的伤亡也就越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是好是坏全在怎样运用,这本是无可奈何之事。然而,诺贝尔对此却怀着深深的不安,因此,他希望——把自己的财富献给整个人类的和平、幸福和进步事业!

诺贝尔为了实现他的这一伟大心愿,在他生前的最后10年里,曾先后三次立下过非常相似的遗嘱,最终设立了如下五项大奖:

1.在物理方面作出最主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2.在化学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的人;

3.在生理或医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的人;

4.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的作品的人;

5.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务军队以及为举行与促进和平会议做出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

同时,诺贝尔在遗嘱中还明确规定:“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受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授予奖金。”这就使得诺贝尔奖跨越了国界的限制,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奖项。

毋须再举例了。钱,就是这样,当你把它用在正道上时,你就会看到它不断闪耀着的美丽的光辉,发射出无限的光芒,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因此,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高你的财商,改变你的金钱观是你提高财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如果你现在还不是富人,只要你有正确的金钱观,你就已经迈向了成为富人的第一步。人生中每一个第一步都是最重要的,但往往也是最难的。走好第一步,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金钱是一种思想

金钱也是一种思想,如果你得到更多的钱,那也需要改变你的思想,许多的富人都是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白手起家,从小的做起,然后慢慢的变大,从中关村到沃尔顿的吕秋实就是大进大出的经营模式。

吕秋实从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市人事局工作。21岁的吕秋实兴冲冲地跑去报到,不料,市人事局的工作人员很为难地对他说:“我们这里的编制已经满了,安排不下你。要么你先到区人事局干,我们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要是不想去那里,就先等两年,等我们这里编制空缺再给你安排工作。”

吕秋实没办法,只好到某某区人事局报到。可是那里的办事人员说没接到通知。吕秋实一气之下回到家里,想别的办法。他就不相信,堂堂苏州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会没有工作干。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有几个单位要他,但是他不满意,不愿意去。他想进入政府机关,走仕途,只朝那个方向努力。可是他错过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所以即使有机关愿意要他,也非常麻烦。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吕秋实束手无策,闷闷不乐地呆在家里。母亲特别心疼,就从箱里子掏出5000块钱,要他拿去找工作或去做个买卖。当时,他没有再去找工作,也没有去做生意,又开始埋头苦学。1987年,他考上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研究生。

在他23岁生日那天,父亲专程从浙江到上海看望儿子,并拿出5000元钱替儿子承包了校外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儿子,当时他非常意外,但已骑虎难下,只好包下去。于是,他偷偷地联系了3个同学,中午跑客户,晚上干活,上午、下午上课,不用多久,上学期间,吕秋实和3个同学共赚了8万元。

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有找工作,把2万元作为礼品送给了姐姐,剩下的1万元带在身上,去了北京。

1991年,吕秋实到中关村的一家电脑公司任职。最初当货品管理员,每月工资500元,除去房租每月只能勉强度日。但吕秋实从不向老板提工资的事,自信老板不可能总给他这么点钱。果不其然,在短短的两年里,他先后成为业务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人事主管、副总经理,月薪由500元到1000元到3000元,直到8000元。1993年,作为副总经理的吕秋实已经不用为生计而挣扎了,变得很清闲,每天无非见见人,签签字,然后就等着月末领那8000元钱。

吕秋实于是向老板建议实行股份制,说我不要那么多现金,我要股份,我只是希望有为自己干活的感觉。老板不置可否,说要考虑考虑,后来就没有了下文。

他辞职了,一个人跑到圆明园附近的一个显得有些荒凉的郊区,租了一间盖着石棉瓦的小屋,一切又跟起步阶段一样,心里踏实过了,于是又再进入了中关村电脑市场。

那个时候的中关村电脑市场差不多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一台13000元的电脑,纯利润可以达到3000元。后来他回忆说:“2001年,一台5000元的电脑,电脑商人很可能只有50元以下的利润,甚至干脆一分钱不挣,以便靠销量从总经销商那里多拿提成,所以电脑商人们做得很辛苦,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而1993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