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贤:举贤惜才
9455700000002

第2章 导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灿烂文明的背景下,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各项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着光芒。

为了战胜自然和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人们需要团结在一起,发挥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奋斗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深谋远虑、能为大家指明奋斗方向、能把大家组织在一起的管理人才以及精通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和技巧并不会总是显现在外,而且每个人潜在的能力有时连自己也不能发现。那么,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这固然需要有才能的人勇于展示自我,但也更需要拥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从历史事实来看,那些能够识别杰出人才的“伯乐”,在推贤举能、成就大事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无论是身处高位还是沉沦不得志,都将选才、荐才当做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们多数为长者,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眼光。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他们阅人无数,练就了一双慧眼,善于观察,有识人之明,更有举人之德。为了让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为民、为社会作出一番成就,他们大力举荐人才,努力使人才得到重用,使人尽其才。有时候,主事之人并不一定会欣然接受、重用所荐之人,这些“伯乐”便不畏艰难,以大局为重,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荐,令人感慨不已。

“伯乐”发现人才极为重要,主事之人任用人才更为重要。墨子曾说:“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古往今来,那些杰出的政治家无不渴望贤才的辅佐。他们深知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大量人才的合力共事。无论是别人举荐的人才,还是自己发现的人才,英明的领导者总是以谦逊之礼、敬重之心相待。获得人才与正确任用人才同等重要,在任用贤才的时候,英明的领导者善于度德量才,将他们放在最适合的职位上,予以最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赢得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事业的兴旺发达。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人才是事业之本,正确使用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必然选择。

发现人才、任用人才能显示一个领导者的眼力和修养,而宽容曾与自己为敌的人,化敌为友,让曾经的敌人为己所用,共同成就一番事业,更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胸怀和大德。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曾分化为不同的集团和派别,互相争斗。那些杰出的领导者,他们不但珍惜、善用己方的人才,对于敌方阵营的有才之人,他们同样怀着珍惜之心。他们一心为公,不念旧恶,以坦荡的胸怀接纳、重用了曾经的敌手,甚至是仇敌。这样的胸怀和美德更令人尊重,更值得后人学习。

时至今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了每一个人展示自我、成就事业的机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勇于展现自我,又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以选贤举能为人生之乐事。“千里马”常有,“伯乐”亦常有,人尽其才,我们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