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9453600000008

第8章 做事,你选择什么 (1)

我们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多年的辛勤奋斗,一些人成功了,但也有更多的人在路途中掉队了,这些人往往是满腹的委曲:我们如此努力,如此勤劳,为什么偏偏落了个一事无成的结局呢?一个人事业、社交成功与否与他的做事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会做事的人绝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上,而对于那些应该做的事,他们会将它做得恰到好处,近乎完美。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必须要修炼做事的功夫,努力掌握做事的技巧。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

选择计划--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遇到某种困难,想办某件事的时候,想找个朋友帮你解决,却突然想起来: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没有去,本来可以关心一下的,却没有表示。现在有求于人家就去找,会不会太唐突了?会不会遭到他的拒绝?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免不了要后悔“平时不烧香”了。

俗话说:“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真正善于利用关系的人都有长远的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有这样一个寓言:黄蜂与鹧鸪因为口渴得很,就找农夫要水喝,并答应付给农夫丰厚的回报。鹧鸪向农夫许诺它可以替葡萄树松土,让葡萄长得更好,结出更多的果实:黄蜂则表示它能替农夫看守葡萄园,一旦有人来偷,它就用毒针去刺。农夫并不感兴趣,对黄蜂和鹧鸪说:“你们没有口渴时,怎么没想到要替我做事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平时不注意与人交往,建立关系,等到有求于人时,再提出替人出力,未免太迟了。

中国人讽刺临事用人的做法,最简练的话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如果平时不烧香,等到需要时才“临时抱佛脚”,尽管你很急迫,很要紧,下的工夫很大,人家也可能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平时关系搞好了,到需要时才会有求必应。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不要与朋友失去联络,不要等到需要获得别人帮助时才想到别人。有时候,半年以上不与某个朋友联系,就有可能失去这位朋友。

因此,主动与朋友联系十分重要。试着每天打5~10个电话,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通10个电话,一星期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便可到达200个。这样一来,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关节。

法国有一本《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作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朋友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当起总理来,自然会为你的仕途铺开一条坦途。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很多人都有忽视“感情投资”的毛病,一旦交上某个朋友,就不再去培育和发展双方之间的感情,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关系自然就淡漠了,最后甚至变成陌路人。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不可似有似无,要做到常联系、常沟通,到时才能用得着、靠得上。

朋友之间互相联系的方法有很多,“礼尚往来”、“交流”等等,其中最普遍、最有人情味的一种是有空去坐坐。

人们在礼仪性的道别时,总不忘加一句“有空来玩”,不论这是否是一句发自肺腑的言语,听后都让人感到温情四溢,自己似乎可以从中体会到“我是被人们接受的,是受人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也需要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圈。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并不多,只是有时间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许只是随意地寒暄几句,也许进行一次长谈,总之,我们在努力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让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关系越来越融洽。

我们中国有许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就孤立了自己。

遇到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要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如果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比如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遇到困难时要鼎力相助,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常常与朋友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或者遇到什么难事,他就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你。如果朋友之间平时没有什么联系,需要时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上门去,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忙的。

要多交朋友,建立一张人际关系网,就要积极主动,主动去烧香。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必须将它化为行动。朋友间频繁的交往和走动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很多有价值和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的。

在这个世界上,各个行业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可利用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你的前途至关重要。不要等待,一味地等待只能使你错失良机,你应该积极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你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你就需要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他们这些方面的信息。

比如:平时相处时多观察了解,向他的朋友打听询问,或者查阅他的个人资料等。

有一个人,当他要结交新朋友时,总是想方设法知道对方的生日。于是,他四处请教一些人,问他们是否认为生日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前途,并借机叫他们把生日告诉他,然后他悄悄地把他们的生日都记下来,并在日历上一一圈出,以防忘记。这些人生日的那天,他就送点小礼物或亲自去祝贺。很快,那些人就对他印象深刻,把他当作好朋友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多交往。人与人交往中会出现一些交际的好机会,多一些有益的朋友,会有机会转变你的一生。

“独木难支大厦”,朋友在关键时候帮你一把,可能会直接促成你事业的成功。所以,要时刻注意能结交朋友的好机会。结交朋友不仅要把握机遇,同时还要创造机遇。

比如,朋友请你去参加一个生日聚会、舞会或者其他活动,你不要因为自己手头事忙,一时懒得动身而拒绝。因为这些场合是你结交新朋友的好机会。又如,新同事约你出去逛逛商店或者看场电影什么的,你最好也不要随便拒绝。因为这是发展关系的好机会。

如果你想和刚认识的朋友进一步发展关系,你可以请他们到你家做客。你可花费心思寻找机会跟他多接触。人与人之间接触越多,彼此间的距离就可能越近。这跟我们平时看东西一样,看的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好感,就像我们在广播或电视中反复听、反复看到的广告,久而久之也会在我们心目中留下印象一样。所以,交际中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找机会多和别人接触。

一旦和别人取得联系,建立初步联系之后,要设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交际中往往会有两种目的:直接的无非就是想达到某项交易或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或想得到别人某些方面的指导。如果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只是为了和对方加深关系,增进了解,以使你们的朋友关系长期保存下来,这可以被看作是间接目的,这种间接目的可以使你的人生更丰富,更有价值。

如果能保持无事相求时也能轻松地相互联络的关系,才是最理想的状态。真正可以亲密往来的朋友,越是无事相求时越能尽情地交往。反之,遇上有事相托时,即便三言两语,彼此也能明白对方想说的话。此时,对方会尽己所能来帮助你。

要想办成事,必须事换事。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体现了找人办事的原则。你帮我办事,我就给你办事。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办事都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就不愿付出,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事换事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交往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很庸俗,或者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想法显然是不适应找人办事的规律的。因为我们在找人办事的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上的,或者是感情上的,或者是其他的。

假如你去找人办事,就得先估计自己能不能帮对方办事,有没有什么本事作为交换条件。你贸然开口去找人帮忙,门都没有!只有徒讨没趣而已。

所谓交换条件,可以是物质,也可以不是,你的某种能力对方认为很需要,那你的某种能力就是交换条件:你的近亲某甲是个有地位的人,对方若认为需要你的近亲某甲,那么某甲的财力或势力,或地位,就是交换条件,你的活动能力特别强,对方认为你的前途大有希望,这也是你的交换条件。找人办事,让对方知道你有能力为他办事,他能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知道你有利用价值,或者你已替对方办了什么事,只要你开口,你想办之事,别人就会尽心尽力给你办好。你不给别人办事,就不要奢望别人给你办事。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乍一眼看去,他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里面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比,没精打采,而且枯瘦如柴。他们每人的左臂上都捆着一把叉,右臂上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它们不能用来吃食。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在他们手边,他们也吃不到,一直挨饿。

他又去天堂,同样的人,同样的食物餐具,可是这里的居民欢歌笑语,生活十分快乐。因为他们互相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