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立:人贵自立
9452800000008

第8章 战胜自我,走向辉煌(3)

曲志华算了一笔账,一个人在厂里干,三年只能挣一两万元;而在日本干三年,既可以学到技术,又能挣到20多万元。这些钱足可以全面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可是县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曲志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桩生意。

相互信任的合作是愉快的,对方的公司很可靠。几年来,厂里共向外输送服装工人97名。这也让很多曾经贫困的家庭彻底改变了,不但户户有存款,而且都敞敞亮亮地盖上新砖房。

曲志华能够获得挑剔的日本人认可是有前提的。2001年,她与日本广岛丸织株式会社签订了6万顶食品卫生帽的订货合同。2003年5月,全部完成定单,产品合格率为98.7%,深受日方好评。2003年7月,她又接受中国黑龙江国际技术合作公司授权,培训赴日本的男女工人。经过日方考试,出国的有33人。

视野放开了,曲志华也有了更多“野心”,她还打算以培训赴日工作为依托,以加工日本产品为突破口,再开辟一块新的天地。

通过不懈地努力,曲志华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她的事业不久便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作为延寿县政协常委,她在社会上发挥着特有作用,并在扶贫济困的活动中不断地奉献一份爱心。

◎故事感悟

对生活在当代的中国人来说,最近20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既是一种阵痛,又是一个历程。个人的命运脱离不了时代的舞台,事业的变迁、角色的转换往往是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的。身处一个半山区的贫困县,发展的空间自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可就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在各种艰难和重重压力下,曲志华找准了人生定位,她凭借百折不回的韧劲,在成功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给周围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文苑拾萃

赞残疾人

佚 名

坚强

人生就是拼搏

人生就是奋斗

你们身残却志坚

你们虽不会说话

但都能心领神会

你们虽听不见声音

但眼神已告诉了你

你们虽看不见东西

但依然能创造出奇迹

每每看到你们的创伤

我总是泪水涟涟

每每看到你们的顽强

我会欣然地一笑

虽然你们有过太多苦

但把微笑总是挂在脸上

在这个残缺的世界里

……

冲击伦敦残奥会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梅宗全六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却渐渐学会了用断臂吃饭、做家务,用脚写字、玩电脑。

14岁时,梅宗全便外出打工,在漂泊中他学会了自立自强,在坎坷中追寻不变的梦想。可以说,一路走来,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

1995年9月18日的傍晚,梅宗全的父亲梅本元从石场收工后,匆匆看了眼趴在小木桌上认真做作业的儿子梅宗全,便拿起工具去地里采摘柑橘。

可刚摘了几个,梅本元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喊:“有娃儿遭电打了!”

梅本元心里咯噔一声,柑橘落了一地。附近只有他一家有小孩!

梅本元发疯似地朝着喊声传来的方向跑去,来到现场拨开人群,看到的却是自己最心爱的儿子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一双小手已被电流灼烧成焦碳。

原来,六岁的小宗全在写完作业后,就跑出家门,准备去接在砖场工作的妈妈下班。在路上,他看到路边的变压器,便好奇地攀上去玩。哪知,一团耀眼的电火花闪过,于是悲剧发生了!

由于抢救及时,小宗全幼小的生命总算保住了,可是他的右胳膊却被完全切除了,只有左臂留下了短短的一小截。这场突然发生的意外,让小宗全这只刚要展翅翱翔的雄鹰折断了翅膀。

两个月后,小宗全出院了。梅本元告诉孩子,要重新学习吃饭和自理。

“爸爸,我没有了手怎么拿筷子呀?”小宗全的话刺痛了父亲的心。

但是,军人出身的梅本元非常理智。他知道,孩子不可能永远依靠父母生活,只有锻炼自理能力,才是对他最负责的表现。他也坚信,自己的孩子只是身体不健全而已,但他还有一颗健全的心。

为了解决吃饭这个最急迫的问题,梅本元每天摆弄着各种材料,用自己的手臂反复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改进,他终于发明出了能帮助儿子自己吃饭的工具。

梅本元将底部锯空的矿泉水瓶套进小宗全的残臂,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小勺固定在矿泉水瓶上,帮助儿子训练。不到一个月,小宗全竟然可以自己吃饭了。

在家继续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恢复健康的小宗全看到同村的小朋友们每天都背着书包去上学,也哭喊要去上学。梅本元心痛欲裂,却也只能偷偷地抹眼泪。没有了手,怎么写字呢?学校怎么会收他呢?

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文化程度不高的梅本元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教儿子学习!他深知,自己的孩子比较特殊,要用特别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行。

他先教儿子从握笔开始学起。梅本元自制了许多小木棍,让小宗全每天坚持练习用右脚的大拇指来衔住这些木棍。脚拇指磨出了血泡,小脚上长出了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宗全终于可以用脚牢牢地“握紧”铅笔了。

能熟练运用铅笔以后,小宗全对用脚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让父亲买回纸和毛笔,开始用脚写毛笔字,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后来他还学会了用脚玩电脑。

然而对梅宗全而言,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成为家人的负担,做生活真正的强者。

因此在14岁那年,梅宗全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外出打工挣钱。在外漂泊的六年,他曾摆过地摊,露宿过街头,饱尝了冷语白眼,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却彻底激励起了他的壮志雄心。

2008年9月,还在广州打工的梅宗全从电视上看到了美国残疾运动员雪利在短跑比赛中重重摔倒在地却不言放弃,而是起来后又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终点。这让梅宗全坐不住了!梅宗全暗暗对自己说:我也要站在残奥会赛场上,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行!

在奥运会结束后,每天清晨,在广州火车站前的公路上都会出现一个瘦长的身影,空空的袖管随风摆动,有节奏的跑步声划破拂晓;如果下班比较早,他还会到游泳场学习游泳的姿势和技巧。即便是过年放假回家,梅宗全也没有停止过锻炼。家乡的那条柏油路上留下了他坚定的脚步。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梅宗全居然跑出了100米12秒20的成绩。当时,残奥会男子100米短跑的世界记录是10秒91。

2009年的元宵节,区委领导来到梅宗全家,和他们共度佳节。为了表达对区委领导的敬仰和感谢,梅宗全用脚书写了七个大字:“江津明天更美好!”领导们也勉励他继续努力,通过正规的培训和锻炼,争取参加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

◎故事感悟

可以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相信,像梅宗全这样的折翼天使,也会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文苑拾萃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1960年,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

2000年6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又达成了新的协议:从2008年夏季残奥会和2010年冬季残奥会开始,残奥会不仅将在奥运会之后的相同城市举行,并应使用相同的运动场馆和设施。

自强自立的吴洪生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格言

2000年8月13日上午8时,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体育场内,第五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来自54个国家的800多名选手正在进行着有34个项目、为期三天的国际大赛,吴洪生与其他的28名中国选手也在其中参加比赛。

在参加比赛的女装制作组,吴洪生是近百名选手中唯一的一位男性。评委要求参赛者在三个小时之内自行设计、制作一件女式衬衣。比赛结束后,很多选手都没有按时做好,而技能娴熟的吴洪生却仅用了两小时20分钟就顺利地完成了。

最终,吴洪生的作品以款式新颖、做工精美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众多富有经验的外国选手也都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最后,众望所归,吴洪生荣获了这一项目组比赛的金奖。

当布拉格市长把金灿灿的奖牌挂在他的胸前时,吴洪生激动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打湿了他梦寐以求的金牌。他大声地说道:“我终于梦想成真了!这不仅是对祖国、对亲友的回报,更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当一位韩国记者问吴洪生,这次拿到金牌能得到多少万奖金?吴洪生的回答铿锵有力:“这奖牌是我的无价之宝,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成功之时,到处是掌声与鲜花。然而,隐藏在掌声与鲜花后面的汗水和泪水又有谁人知道呢?

吴洪生1962年出生在山东省栖霞市寨里镇吴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可是就在吴洪生三岁那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小洪生也在痛苦与煎熬中挣扎着,这一躺就是五年。

就在吴洪生八岁的时候,他的病情突然好转:双手可以活动了,大小便有了知觉,两条瘫痪的腿也能动弹了,这让一家人喜极而泣。

吴洪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病情好转后,他就立刻缠着父母要去上学读书。刚开始时,是由哥哥姐姐背着他去上学,很快,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小洪生就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都主动轮流背着他去上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背上,小洪生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

1978年,吴洪生以全县统考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然而就在他兴奋之余,体检的结果却把他无情地刷了下来。他眼巴巴地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们都升入了高中,而自己只能面壁独处。

为了自立更生,吴洪生开始学习钟表修理技术。两个月下来,家里的两个钟表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却怎么也组装不到一起。失去耐心之后,吴洪生彻底绝望了。死亡的阴影又一次占据了他的头脑,他选择了跳井自杀。然而,他几次刚爬到井口边,就被家人发现并及时地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