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立:人贵自立
9452800000012

第12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

到1925年,陈嘉庚经营的各类企业,包括橡胶业、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革厂和火锯厂等,已经发展到了30余家,商店百余处,雇工数万人,年获利高达800万元,拥有总资产达1200多万元,相当于黄金100万两。

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陈嘉庚使自己的全部事业都发展到了顶峰。由于他投资橡胶业的成功,也成为当地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并因此而获得了“橡胶大王”的称号,享誉海内外。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陈嘉庚孤悬海外,苦苦支撑,终于未能摆脱厄运。在绝境中,他宁愿让企业破产,也不愿做洋人的附庸,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人格。

◎故事感悟

正是由于陈嘉庚发扬这种自立自强可贵的民族精神,他才能取得瞩目的成就和辉煌。自立自强,方能成大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史海撷英

陈嘉庚加入同盟会

陈嘉庚在新加坡经商期间,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下,热情地投身于民主革命。

在朋友林义顺的介绍下,陈嘉庚认识了孙中山,还参加了新加坡同盟会会员的秘密会议,与孙中山共商制订了党旗方案。这次聚会,也激发了陈嘉庚踏上了革命征途,使陈嘉庚的一生都难以忘怀。

1910年春,陈嘉庚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迪下,痛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向往进步,因此与胞弟陈敬贤双双剪掉发辫,同一批有志之士脱离了与清廷的关系,在中国同盟会盟书上发誓签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有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人处罚。”

加入中国同盟会也成为陈嘉庚政治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从此,陈嘉庚遵照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宗旨,唤醒侨胞,进行了一系列支持民主革命和振兴中华的爱国活动。

◎文苑拾萃

陈嘉庚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的前身为陈嘉庚奖,是一项以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奖项。由中科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的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的设立,旨在奖励近年来获得或被认定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就的在世中国科学家,目前共设数理、化学、生命、地球、信息技术、技术科学奖等六个科学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陈嘉庚科学奖的基金会于2003年2月正式注册登记,其宗旨是: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优秀科学家,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千金女自立创大业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王勃《王子安集·观内怀仙》

王雪红(1958—),现任台湾威盛董事长、宏达国际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全达国际董事长。王雪红系出身名门,其父为“台塑”王永庆。1992年王雪红创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集成电路设计和PDA代工,历经10年苦心经营,2003年威盛集团的营收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排名第十一位。

王雪红曾名列台湾第一女富豪,而由她所创办的威盛集团在全球IT产业界更是举足轻重。然而,当人们介绍她时,却总要说:这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

开始时,王雪红对这种话有些耿耿于怀,但后来她慢慢释然了,并且很自然地接受这种说法了。对此,王雪红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毕竟,我父亲的职业生涯太长了!”

对于王永庆,大家都应该是耳熟能详。他是著名的台塑集团大老板,以善于经营管理大型企业而名闻天下,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在全球华人商圈中属于重量级的人物。而威盛集团的董事长王雪红正是王永庆的三女儿。

王雪红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父亲王永庆送到美国读书,父女之间的沟通全都依靠信件来进行。

在开始阶段,王雪红每周会收到父亲的一两封信,后来就少了,但两三个星期也都能收到父亲的信,而且每一次都是好多页。父亲王永庆会与王雪红谈很多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告诉女儿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处理的。不过王雪红还太小,而王永庆的字写得又草,所以她常常都看不太懂。

其实,王永庆与许多传统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一样的,对儿女极其严厉,儿女们对他也都十分敬畏。王雪红只要在台湾,都会争取每周去见父亲一次,工作上遇到难题,也会向父亲请教一番。而每次在见父亲前,王雪红都要好好地做一番准备,有时候甚至像要汇报工作一样,还带着自己最新产品和说明书,生怕自己说错了,被父亲批评。

后来,王雪红的名气渐渐上升后,许多人开始发现:在她的众多兄弟姐妹中,这个闺女最像父亲王永庆。不管是性格、长相,甚至走路的样子,都很像。然而,却很少有人会说“这个闺女靠她爹”。

1992年,王雪红为了创办威盛电子集团,用母亲送的房子作抵押,从银行拿到了500万台币(合100多万人民币)的贷款。这也是王雪红创业时从家庭获得的唯一的间接支持。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王雪红从没有向父亲要过一分钱——即便是在威盛发展最艰难的时刻,她也是自己想办法。不过王雪红觉得,父亲的“无形资产”对自己帮助更大。

比如王雪红在刚刚建立威盛集团时,需要找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可是他们凭什么相信初出茅庐的王雪红呢?最有力的一点,就是“她是王永庆的女儿”。

当时,有一位海外工程师的太太不让他的丈夫回来,直到“王永庆的女儿”亲自出马,这位太太才放行。

王雪红认为,父亲王永庆给自己在企业经营上的最大财富是“理念”。王永庆做事很喜欢追根究底,甚至威盛的每一件重要产品,王永庆都会听女儿亲自讲解一番。后来,“追根究底”也成为威盛集团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不仅出错的时候要追根究底,就是结果还不错的事情,王雪红也会再深入一层,探寻一下是不是还可以再改善,不能满足于现状。

对于父亲王永庆强调的“永续经营”,王雪红认为,做IT产业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把公司做得差不多时转手卖掉,这样就可赚到一笔钱,但王雪红却不想这么做。因为她想让威盛集团长久发展,希望做世界上最好的企业。

有人会问:“如果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做父亲的接班人呢?”

王雪红的回答很干脆:“当然不会了,隔行如隔山,还是IT更适合我。”

◎故事感悟

父亲是全球华人商圈中的重量级人物,而王雪红不依靠父亲的帮助,而是“自立拼天下”。巾帼不让须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正在自己岗位上所有打拼的人!

◎史海撷英

王雪红早年的留学经历

王雪红从台北高中毕业后,便只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经济学,从此加入到早已在美国读书留学的哥哥姐姐们的队伍之中。由于哥哥姐姐们都在其他州,王雪红便独自住在旧金山的犹太人寄宿家庭。当时,在这所学校里只有王雪红一个中国学生。

在伯克利分校,在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王雪红学会了战胜孤独的方法,就是经常上图书馆读书,或者留在宿舍里做功课,功课做完后就读一读鲁迅、巴金、余光中等人的小说散文。就这样一天一天下来,虽然觉得有点疲劳,但生活过得却很充实。

在伯克利分校读书期间,从小就梦想将来当音乐家的王雪红似乎对经济并不那么感兴趣,课后喜欢听音乐。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雪红还经常参加学校的音乐作曲或演奏比赛,并想方设法地加入到全美排名总是第一、二的伯克利分校的音乐系作曲组。

在这里,王雪红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了音乐这个殿堂是多么深厚而宽广。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作曲水平和其他同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从事音乐的料子,从此也坚定了学习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文苑拾萃

王雪红经典语录

(1)一个人要成功,要选最困难的事情去做。

(2)最有价值的企业要成为规格制定者。在某些方面,威盛已成为规格制定者,引领全球企业。

(3)希望10年后,可以做到百亿美元的企业,向英特尔看齐。

(4)创业之路就像负重登山,必须心怀攀登顶峰的理想,同时坚心定志,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5)从做好每一件小事起步,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自我激励,才能在最后欣赏到群山之巅无限美好的风光。

钟彬娴自立成大事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格言

钟彬娴(1958— ),美籍华人,雅芳公司总裁和首席营运长官。1958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一个中产阶级移民家庭里,20岁时她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钟彬娴加入雅芳,曾任公司总裁和首席营运长官,她还在《财富》杂志2004年公布的“全美最有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中,连续六年榜上有名。

1958年,钟彬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中产阶级移民家庭里。钟彬娴是家中的长女。她的母亲是上海人,是一位很有造诣的钢琴家,后来成为加拿大第一位女性化学工程师;她的父亲生于香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建筑师。

钟彬娴的母亲希望女儿也能像自己一样——自强自立。因此,母亲经常教导钟彬娴说:“男孩子可以做的事,女孩子也绝对都可以做。只要努力,女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到达顶峰。”

钟彬娴永远记住了母亲的这句话。在雅芳公司,她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并最终成为《财富》500强企业中的六位女总裁之一。

美国《新闻周刊》在2004年12月2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周刊中,提名了2005年的十大新闻风云人物,其中包括雅芳公司董事长钟彬娴女士。

1994年,36岁的钟彬娴走进了美国雅芳公司的大门。

钟彬娴在进入美国雅芳公司后,虽然在公司内获得了提升职业素质的绝佳环境,但由于公司的决策层领导无方,导致美国雅芳公司在1999年从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期却意外而不可思议地坠入了经营不景气的万丈深渊——第四季度的销售和盈利急剧下滑,股票熊气连连暴跌;越来越多的女直销员不愿再推销雅芳的产品,产品销量也急剧下降……

面对“雅芳时代已经过去了吗?”的各界质疑,39岁的钟彬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首席运营官的过人魄力和无畏胆识,受命于危难之际,成为“美国雅芳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CEO。

令人惊奇的是,在钟彬娴上任的第二天,美国雅芳公司的股票竟然牛气冲天,神奇般地上涨了23%。巧借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钟彬娴大打出手,使出了一招紧接一招的“改革杀手锏”。

虽然美国雅芳公司是“上门直销之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造就了美国妇女四分之三都要出去就业的现实,这也让“上门直销”的模式变得不可行起来。

正是看到了销售环节中的这一变化,钟彬娴在上任四周后就果断地提出,在保持“上门直销”业务量不减的前提下,大胆冒险地向传统零售领域挺进,在全球市场首批设立了50个商场专卖柜台,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年轻的女性。同时,她还不失时机地涉足电子商务,以方便消费者在网上购物。

面对“雅芳是祖母用的,年轻女性不待见”的市场偏见,钟彬娴又甩出了有力的应对之策——“我们的客户以职业女性为主,她们在经济上未必能应付得了高档的美容产品,但又渴求拥有高档品牌所带来的优雅品质。故而我们应精包装、低价格,以充分满足职业女性的‘虚荣心’”。

钟彬娴首先辞退了原来的广告合作伙伴,接着便进行形象改良,使产品的包装更高档、更时尚,最后又把研发预算增加到了总预算的46%,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从三年缩短为两年。

为了最大限度地摆脱“产品众多销售不畅,市场广阔占领不利”的两难窘状,钟彬娴拉开架势,“三箭齐发”。

第一箭——“雅芳色彩”大一统:钟彬娴经过市场调研,大胆地忍痛割爱,舍弃了众多地区性的品牌,树立起了“雅芳色彩”的统一国际品牌,一下子就使产品品种锐减了30%~40%。

第二箭——“削减成本”增效率:钟彬娴大打成本攻坚战,将供应商从300个缩减为75个,一举节省成本6000多万美元,然后巧借电子技术实现了从推销员下订单到商品出仓各个环节的自动化,一年又削减支出近四亿美元。

第三箭——“新兴市场”抢地盘:钟彬娴钟情于中国、中东欧等新兴市场。2002年,雅芳在中东的销售额高达5亿美元。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时间,雅芳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全方位渗透,净销售额达到六亿元人民币。2002年,雅芳在亚洲地区的利润净增长了50%。

就这样,钟彬娴通过出神入化的经营管理“组合拳”,连续击出了美国雅芳公司跨世纪的勃勃生机——2001年,美国在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前,美国雅芳公司的股票市值两年中攀升了70%,达到每股50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9·11”恐怖袭击之后的2002年,美国雅芳公司的股票逆市而上,狂涨了19%,每股利润连续三年达到两位数增长;2002年,美国雅芳公司的营业额超过62亿美元,利润升幅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平——14%……

钟彬娴的举动,以及为雅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令美国华尔街著名证券分析师赞不绝口——“这几乎是一个商业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