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9444300000007

第7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形状和生长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又有的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当地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这些人也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看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会中毒死亡。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他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不同的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细致的调查。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岳太和山(武当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正确,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拨开蚁穴,进行舔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故事感悟

一部空前名著横空出世的背后,一定蕴含了作者无数的心血与艰辛。李时珍为作《本草纲目》而坚持身体力行,勇于实践,集思广益,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在慨叹的同时,也需要学习这种精神。

◎史海撷英

编著《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晰,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二十七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于诵记,因此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经典之作,也是李时珍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

◎文苑拾萃

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逝世后,遗体被安葬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直至现在,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墓地朝拜,许多人常把坟头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位对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巨人,1954年,将其坟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蕲春县人民政府对墓地进行了修缮。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1978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并初具陵园规模。

1980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纪念馆的展品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纲目》自明清以来的各种版本最为珍贵。建馆20多年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宾客30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经验和教训,往往都是从实践中取得的,然后形成理论。——格言

博古(1907—1946年),原名秦邦宪,乳名长林,字则民。江苏无锡人。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推行过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后期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对全党普及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5月,蒋介石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

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其部署为: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第一、第二、第三路军,计33个师又3个旅。其第一路军4个师又2个旅位于吉水、新淦(今新干)、永丰、乐安、宜黄地区;第二路军6个师位于金溪、腾桥、崇仁地区;以陈诚任总指挥的第三路军18个师又1个补充旅为此次“围剿”的主力军,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地区。北路军的任务是:由北向南,构筑碉堡封锁线,实施对中央苏区的主攻。第三路军在第一、第二路军策应下,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由北路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2个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维护赣江交通;总预备队3个师位于抚州(今临川)附近。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11个师又1个旅,筑碉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机动,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配合北路军作战。西路军总司令何键所部9个师又3个旅,和浙赣闽边守军5个师又4个保安团分别“围剿”湘赣、湘鄂赣和闽浙赣苏区红军,并阻止红一方面军向赣江以西和赣东北机动。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指挥6个师又2个旅,负责福建防务,并阻止红军向东机动。空军5个队配置于南昌、临川、南城,支援作战。

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范围扩大到30多个县,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取得很大成绩。主力红军扩大到约10万人,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亦有很大发展。但面对国民党军采取的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也存在不少困难。而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等却认为,这次反“围剿”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阶级决战。在军事战略上,拒绝和排斥红军历次反“围剿”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继续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

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因而,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而是命令由红三军团、红十九师为主组成的东方军和由红一军团、红十四师为主组成的中央军,继续在闽西北地区和抚河与赣江之间地区对国民党军实行不停顿的进攻。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持续作战而未休整和补充的情况下,于9月下旬仓促开赴中央苏区北线迎击国民党“围剿”部队。

9月25日,完成“围剿”准备的北路军,以3个师的兵力由南城、硝石向黎川发起进攻。东方军奉命由福建省将乐、顺昌北上,拟首先消灭进逼黎川之国民党军,进而与敌在抚河会战。28日,国民党军占领黎川。中革军委为恢复黎川,再令东方军以一部阻止黎川国民党军南进,主力进攻硝石、资溪桥、黎川;令中央军由永丰、乐安地区东移,攻击和牵制南城、南丰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以保障东方军收复黎川。10月6日,东方军在向硝石前进途中,于洵口、飞鸢与由黎川前出侦察之国民党军3个团遭遇,将其大部歼灭后,于9日进攻硝石。

国民党军依托坚固堡垒据守,东方军攻坚数日不克,伤亡严重。中央军主力阻止南城援军也未达目的。13日,“围剿”军4个师进抵硝石,东方军被迫撤出战斗。17日,蒋介石命令“围剿”军继续构筑绵密的碉堡封锁线,稳扎稳打,逐步推进。18日,驻南城4个师由硝石进到潭头市,其先头和黎川之3个师又1个旅进占资溪桥。

在此情况下,中革军委仍令红一方面军主力插入国民党军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攻。22日,红军以3个师攻击资溪桥和潭头市,主力集结于石峡、洵口、湖坊地区,准备突击被牵动之敌。国民党军据碉坚守,红军连攻4天未克。28日,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七、红九军团。此后,中革军委又令红七军团深入抚州附近地区活动,企图调动金溪及南城、南丰之国民党军。11月11日,红七军团向浒湾进攻时,在八角亭附近遭到由金溪县城、琅琚和浒湾出击之国民党军的夹击。红三军团驰援,在八角亭东南受阻,12日向敌阵地攻击,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战斗。红七军团也在阵地被突破后撤退。15—17日,奉命由荐源桥至棠阴的国民党军堡垒线间隙北出作战的红军中央军主力,在云盖山、大雄关遭“围剿”军5个师的攻击,伤亡严重,被迫向苏区内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