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9444300000020

第20章 因时因地制宜(2)

了解因果,客观规律当明。

因果循环,此物规律亦循环,

一物有因就有果生成。

物质思想并不对立,

相存相依紧紧相连。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客观规律出自天然。

知己知彼——血战昆仑关

◎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淮南子·兵略训》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阿拉伯名“乌默尔”,意义与“崇禧、健生”吻合。名作家白先勇之父。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黄绍竑。

1939年,日军受希特勒闪击欧洲的刺激,派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及海军陆战队共3万人在钦州湾登陆,占领防城、钦州并向北推进。24日占领南宁,据守南宁外围高峰隘和昆仑关两个战略据点,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企图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也为南下东南亚准备条件。中国军队深知日军的意图,同时也知道日军是轻军疾进,遂从川、鄂、湘、粤等省调集部队入桂作战,连同广西军队近20万人。攻战昆仑关的中国军队以杜聿明第五军为主力,总指挥为白崇禧。

昆仑关,在南宁东北50千米处,山峦起伏,为南宁北侧之天然屏障。12月18日拂晓,中国军队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在战车及炮火支援下,对昆仑关发动猛烈攻击,日军第五师团第四十二联队第二大队纷纷向核心阵地退却。至中午,第五军攻占金龙山、老毛岭、罗塘、同兴等高地,并进至九塘附近。19日凌晨,罗塘及同兴北方高地被日军夺去。荣誉第一师猛攻昆仑关东北之635高地,夺回该制高点。与此同时,新编第二十二师在五塘阻击增援昆仑关之日军。20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命令第200师强攻昆仑关受挫。21日和22日,中国军队连攻昆仑关未克。23日,荣誉第一师第二团向昆仑关西侧高地罗塘发动攻击,于24日晨占领该高地。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前来增援,被荣誉第一师第一团和第三团阻击在九塘东北枯树岭地区。25日,中国军队对昆仑关之日军连续发动包围攻击未克,日军仍坚守阵地顽强抵抗。28日夜,第五军主力再次对昆仑关发动围攻,与日军在昆仑关隘口周围的崇山峻岭中展开激战,反复争夺厮杀。

30日,中国增援部队到达,向日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相继攻占了同兴、界首及其东南各高地,打破了昆仑关日军的防线。31日拂晓,杜聿明军长把指挥所推进至大坟岭,指挥官兵向日军猛攻。至8时,第159师占领653西南高地;上午11时,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入昆仑关,日守军除少数逃脱外,其余被全部消灭,迫使日军向九塘方面退却。

1940年1月1日,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九塘,与昆仑关溃败之残部会合,企图再取昆仑关。第五军决定乘胜攻击。2日拂晓,第159师、新编第二十二师、荣誉第一师向九塘、八塘日军攻击。3日,中国军队控制了九塘至昆仑关公路的战略要点441高地。4日,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克九塘。5日,第五军继续追击日军,进攻八塘,战至11日未果,双方在九塘至八塘之间形成对峙状态。至此,昆仑关攻坚战结束。

昆仑关战役是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攻坚战的重大胜利。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8100余人,击毙日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故事感悟

此战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地形,因地制宜。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史海撷英

台儿庄大捷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位于徐州东北30千米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展开激战。

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三十一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三十一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二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二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8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文苑拾萃

昆仑关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方59千米处,昆仑山东侧,是邕柳(南宁—柳州)、邕梧(南宁—梧州)公路必经的隘口。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南宁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籍记载,昆仑关历史上曾发生过9次战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狄青夜袭昆仑关和抗战期间的昆仑关大捷。

战后,人们在山下修建了一座三门四柱石碑坊,山顶上也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碑亭,从牌坊到山顶有一道331级的石级道。国民政府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16位国民政府要员有题词、题联或书刻碑文纪念这一战役。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许多学生、群众到这里凭吊、瞻仰和祭扫。2009年12月18日,在昆仑关战役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之际,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落成。这是昆仑关景区保护开发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和发展南宁旅游业的可喜成果。

昆仑关先后被列为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头岭伏击战

◎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陈赓(1903—1961年),原名陈庶康。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日军侵占太原后,继续向华北各地发动进攻。至1937年11月,华北地区国民党军已退出冀、察全境和晋、绥大部以及山东北部地区,华北日军准备对残存于占领区的中国军队实行“扫荡”,并对活动于晋察冀边区、晋西北和晋东南严重威胁其后方和交通线安全的八路军进行大规模围攻,企图消灭和驱逐八路军,确保后方安全。

1938年2月,日军为配合其津浦线作战,并相机西进,集中了三万余兵力,分别从平汉、同浦、道清等铁路向晋西、晋南发动进攻。日军第一零八师团进占长治,企图夺取临汾,配合沿同蒲路南下的日军第二十师团消灭退至晋南的国民党军。为打击和钳制沿邯长路西犯之敌,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奉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命令,于3月上旬移师到襄垣东南地区,伺机打击西犯之敌。

邯长路是进占长治之敌从平汉铁路取得补给的主要交通线,因此,敌军在沿线各个要点均有驻军严密防守。而黎城是邯长公路上日军的一个重要兵站基地,与相邻的潞城之间是起伏连绵的丘陵地带,是我军理想的伏击阵地。于是,一二九师首长决定,攻敌所必救,突袭黎城,吸引潞城之敌出援,将敌人引入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的神头岭地区,采取伏击战法歼灭出援之敌。

3月16日凌晨4时,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一部发起了对黎城的突袭,在歼敌100余人后,迅速撤出。对黎城的突袭调动了潞城之敌,潞城敌人3000多人倾巢而出,我军又及时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潞城,迫使潞城敌人分兵1500余人救援黎城。此时我第三八六旅已经在该敌必经的神头岭地区埋下了重兵,兵力已构成对敌的绝对优势,张好口袋,就等他们来钻了。

骄横的日军认为这样大的部队行动我军根本不敢惹,于是大摇大摆地唱着军歌进入了我军的围圈。9时30分,当该敌全部进入我伏击阵地时,第三八六旅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第七七一团于神头岭北端迎头截击敌人,第七七二团、补充团从公路两侧对敌实施夹击,并以一部切断了敌人退路。霎时间,我轻重武器一齐发出怒吼,上百成千的手榴弹飞入敌群。遭此突然袭击,日军顿时乱作一团,人踢马踏,尸横遍地。不等敌人稳住阵脚,埋伏在周围的八路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奋勇冲入敌阵,用步枪、刺刀、红缨枪、大刀与敌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经激烈战斗,到11时13分,进入我包围圈之敌除100余人窜回潞城外,其余均被歼灭。这次战斗,第三八六旅共歼日军1500余人,俘敌8人,击毙与缴获骡马600余匹,缴获长短枪550余支,我军仅伤亡240余人。

1938年4月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由同蒲、郑太、平汉铁路线及长治、屯留等地出动,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大举围攻,企图以分进合击歼灭八路军总部、第一二九师等部和部分国民党军,并摧毁抗日根据地,以确保其后方安全。

当敌人开始行动时,我八路军主力避开敌人锋芒,从敌包围圈的缝隙中跳了出来,从辽县以南转移到了敌人合击圈外的涉县以北地区,隐蔽待机。

3月15日,侵占武乡的日军第一零八师团第一一七联队3000余人,北犯榆社,东奔西突,也未发现哪里有八路军主力的影子。连日来长途奔袭,再加上一路上八路军游击队不分昼夜地袭扰,早已使这股敌军惶恐不安。狡猾的敌人在发现自己孤身冒进后,急忙又缩回了武乡,连夜沿浊漳河向襄垣方向仓皇回撤。

敌变我变,八路军一二九师转回内线的四个团,立即组成左右两个纵队,七七二团、六八九团为左纵队,七七一团为右纵队,沿浊漳河两岸山地对敌实施平行追击,以第七六九团沿武乡至襄垣公路尾追敌人。16日晨,我追击部队已超越敌人,并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敌大部截住。我第七七一团、七七二团分别向刑村、李庄发起突然攻击,以猛烈的火力向拥挤在公路上的敌人射击。

日军做梦都想不到在这里会出现八路军的主力,仓促应战。以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日本军官兵,气焰十分嚣张,虽然到了绝望的境地,他们还是要做垂死的挣扎。钻在车底,趴在死尸、死马后面继续向我射击,负隅顽抗。有的端起刺刀嚎叫着向我阵地疯狂反扑,但都被八路军猛烈的子弹和手榴弹击退。随着嘹亮的冲锋号,第七七一、七七二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上公路向敌发起猛烈攻击。已通过长乐村之日军主力为解救其围困部队,集结1000余人,向我七七二团的左翼戴家垴阵地猛攻。防守该地的一个连,与敌人激战4个小时,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其中一个排全部壮烈牺牲,最后阵地被敌攻占。中午12时,我一一五师第六八九团重新夺回戴家垴阵地。14时,由辽县赶来增援的敌军第一零五联队1000余人被我第六八九、七七二团堵住,不能前进半步。17时,被围在长乐村以西的敌人已经全被歼灭。而辽县敌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前来增援,大有和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的架势。面临此种情况,为避免陷入与日军硬碰硬的不利境地,一二九师首长决定留下少量部队迟滞迷惑敌人,主力部队迅速撤离战场。这次战斗,共歼日军2200余人,我军伤亡800余人。

◎故事感悟

实践证明,在掌握敌人心理特点和行动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是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我抗日军民在长期的反击日寇战争中就是本着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史海撷英

陈赓的幽默

1937年2月,何廷一受派进红军大学学习不久,红大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随后,抗大一二队合编,何廷一被编到了一队,队长是陈赓。

长征途中,何廷一就听说中央纵队干部团有个叫陈赓的团长,不仅会打仗,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特别喜欢开玩笑。到一队后,和陈赓初次见面,谁想他就开起了玩笑,语气严肃地问何廷一:“你怕不怕死?”

何廷一响亮地说:“报告队长,不怕!”

陈赓也不说话,伸出右手往何廷一眼前一晃,何廷一本能地将头往旁边一歪,两眼眨了一下,就听得陈赓哈哈地大笑起来,说:“还说不怕死,为什么我一举手你就眨眼?”

何廷一急忙辩解说:“这怎么能说怕死呢!”心想这个团长爱开玩笑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