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忠:忠于祖国
9439500000006

第6章 当须徇忠义,以死报国(1)

少年汪锜率兵杀敌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公元前484年,齐简公刚刚即位不久。他听说鲁国因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大夫争权夺利,政局混乱,就赶快派国书、高无邳二人,带兵攻打鲁国。而鲁国此时由于大臣对于如何迎敌的计划争论不休,因而贻误了战机,致使齐军得以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了鲁国都城曲阜郊外一个叫做郎的地方。

这时候,鲁国有个名叫公为的人,很为自己国家的命运担忧。他时刻都在关心着战场上的消息,随时准备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汪锜是公为的邻居,虽然小小年纪,却也十分关心国家安危。他时常跟着公为登上城郊高高的土坡,观望战场上的形势。

有一天,汪锜跟着公为又一次登上土坡去观战。其时,正逢鲁军被齐军打败。只见一批批溃不成军的败兵从战场上撤退下来,那些惊魂未定和受了伤的鲁国将士们一个个丢盔弃甲,东倒西歪,十分狼狈地靠在城墙边上喘气休息。受伤士兵的鲜血渗透了衣衫,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此情此景,真是惨不忍睹。

看到这种情况,公为愤愤地对汪锜说:“国家养兵千日,如今却一触即溃。这都是因为国君对待百姓十分残酷,而做大官的又只顾自己享乐,不把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的缘故,所以军队得不到百姓的支援,才会落得如此地步。”汪锜听后着急地问:“那可怎么办?眼看着齐军快要打进我们的都城了,难道鲁国就这样完了吗?”公为说:“百姓虽然怨恨国君和官僚,但是也决不愿意让齐国把鲁国灭亡掉。只要有人能登高一呼,把百姓动员起来,紧密地配合军队作战,战场上的形势很快就会改观的。孩子,你还年幼,来日方长,赶快回家去吧。我已经下定决心投身战斗,为保卫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生命了!”

汪锜听公为说完,立刻瞪圆双眼,握紧拳头,提高了嗓门大嚷道:“不!我不回去!可恶的齐兵已经打到我们的家门口,鲁国危在旦夕,保家卫国绝不仅仅是你们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同样也有责任。我愿和你一块儿去,并且还要去号召更多的乡亲们来组成抗齐大军。”公为见汪锜小小年纪有这么大的志气,打心底佩服他,便说:“那好,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去动员乡亲吧!”说着,他们便一起下了土坡,飞快地向自己家里跑去。

汪锜回到家里,说服了年迈的父母。他见家里没有什么趁手的武器,就拿起一把柴刀别在腰里,另外又找了根又粗又长的木棒当做武器,高举着去动员乡亲。他大声呼喊道:“乡亲们!齐兵已经打到国都城外了。我们鲁国的将士们都在流血,国家快要沦陷于敌手了,我们的身家性命都要保不住了。为了保家卫国,大家快快起来去参加战斗吧!”

乡亲们看汪锜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胆识,他们的爱国热情也油然而生,都争先恐后地想上战场为国家效力。他们有的忙着找武器,有的帮着去动员更多的乡亲。很快,他们就组织起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衣衫虽然不统一,却人人都怀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汪锜带着队伍和公为动员来的另一批乡亲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士气高昂的乡兵,浩浩荡荡地开赴抗敌前线。刚才溃退下来正在喘气的鲁国将士一看自己的父老乡亲都前来支援,不觉心头为之一震。他们揩干自己的血泪,重新振作精神,返回战场,呐喊着向齐军冲杀过去。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齐国士兵在占领鲁国的土地以后,正忙于打家劫舍,坐地分赃,饮酒狂欢,根本没想到鲁国的军队还会打回来跟他们拼命。直到公为、汪锜率领的乡兵和鲁国的将士冲到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如梦初醒,匆忙拿起武器迎战。

很多人因为动作慢了一步,就在鲁国乡兵的棍棒和柴刀下丧了命,还有很多人死于鲁国将士的刀枪之下。齐兵很快就抵挡不住了,整个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丢弃了刀枪向当初来的方向落荒而逃。鲁国的乡兵和将士奋勇追杀,直追出几十里才收住阵脚,得胜而归。

当鲁国的乡兵和将士们打扫战场,查点敌军的尸体和自己的伤亡情况时,发现冲在最前面的汪锜和公为都不见了。于是大伙儿急忙呼喊着他们的名字一路前去寻找。最后,人们发现他们两个都英勇地牺牲了。他们身上的累累伤痕和殷红鲜血,说明他们曾跟敌人发生过面对面的肉搏。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鲁国的土地,面部呈现出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人们含着热泪把这两位爱国英雄和其他阵亡将士的遗体抬回都城,停放在广场上,供广大民众前来瞻仰。

◎故事感悟

自古英雄出少年。如此年纪尚轻的孩子,如果没有那份忠于祖国、热爱家乡的炽热情怀,也就不会有拼死抵御外敌、血洒疆场的勇气。汪锜以身殉国,死得其所。年纪虽轻,死得重于泰山!

◎史海撷英

鲁国三桓

鲁桓公初期,羽父还较有权势,但是到了后期就不见经传,或许是桓公疏远了他也未可知。鲁桓公有庶长子庆父、太子同、公子牙、公子友。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合称三桓。

◎文苑拾萃

《春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后,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年)记载了242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当时文字技巧的进步。

杨业战死沙场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杨业(约932—986年),本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原籍麟州新泰(今陕西神木北),北宋名将。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军进犯雁门,杨业派遣少数士兵固守关城,自己率军几百绕道辽军背后进攻。他刀斩辽国驸马萧多罗,生擒辽将李重诲。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契丹三万骑兵分三路攻宋,被杨业打得大败,杀死辽军3000人,攻破堡垒36个。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二次征辽,在与辽军激战中,由于孤立无援,杨业被困陈家谷口,被俘后,誓死不降,绝食而亡。

杨业自小性格豪迈,喜欢骑射,武艺高强。二十岁时便以骁勇善战而驰名边陲,号称“杨无敌”。

宋太宗时,杨业驻防山西代州。这里是中原通往塞北的要隘,北边雁门关,悬崖绝壁,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980年,辽兵进犯雁门,杨业率轻骑数千,出西口,由小道绕到辽兵背后,突然发起进攻,杀其驸马侍中萧多罗,还俘虏了辽国的都指挥使,大获全胜。由于他屡败辽兵,威名远扬,致使辽兵远远望见杨业的旗号,便立即避趋逃遁。

杨业虽屡建军功,位居将军,但在长期守边军旅生活中从不搞特殊化,食宿简朴,与士卒同甘共苦。北疆冬日,天寒地冻,士兵都穿毛皮,而杨业身上却只披棉衣一件。处理军务时,也从不要人为他架火取暖。而对部下的冷暖食宿,他却时时留意关心,深得全军爱戴。

986年,宋军分三路大举北伐,杨业率军收复朔、应、云、寰四州(都在今山西北部)。由于东路军兵败河北,西路军主帅令杨业撤退,掩护四州百姓内迁。正在这时,辽国萧太后率十万大军攻打寰州。杨业审时度势,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建议暂避其正面锋芒,出师应州,分散辽军兵力,以掩护民众安全撤出。但杨业这一正确的作战方针却遭到主帅潘仁美和监军王优的拒绝。他们要杨业出兵雁门,正面迎敌。杨业解释说:目前态势对宋军十分不利。如若正面出击,我军必然伤亡过大,无助于掩护百姓。监军王优却不冷不热地讽刺道:“你素称杨无敌,手里有精兵数万,都怕成这样,莫非有别的想法?”

军令如山。杨业只得从命出战,但心情异常沉重。个人的生死荣辱,此时他已置之度外。他放心不下的是国家的安危,战局的态势,士卒的生命,百姓的转移。他预见到此战必凶多吉少,因此出发前杨业骑在马上,遥指陈家谷,流着热泪向主帅潘仁美要求:“大帅,请务必在谷口部署伏兵,到时助一臂之力!不然,我们的将士怕是无一生还!”

杨业话毕,便策马飞奔,冲入敌阵。一时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杀声动地。杨业身负数伤,士卒跟着他,个个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只剩下百余十人且战且退,来到陈家谷口。杨业以为主帅会有伏兵相救,谁料潘仁美和监军王优率兵在陈家谷等候到小晌午,不见前方动静,以为辽兵败走,为了争先邀功,竟撤兵离去。杨业见谷内空无一兵一卒,知道自己已身陷绝境,便抱定牺牲的决心,对紧随在身后的将士们说:“你们家中各有父母妻小在盼着你们归去,大家不必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给宋军报个信!”众人齐声吼道:“我们要与将军死在一起!”无一人肯离去。于是,杨业率领仅有的一百多名将士与冲上来的辽兵展开肉搏战,直到士卒皆尽,连儿子杨延业也力战,最终重伤被俘,绝食而死。

◎故事感悟

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杨家将”忠君为国的壮烈情怀、“杨家军”抗击辽国入侵的视死如归精神,在世间广为流传。

◎史海撷英

杨延昭羊山之战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冬,杨延昭在羊山(在今河北徐水县西50里,今称“杨山”)运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辽军。当时辽军南侵,杨廷昭把精锐部队埋伏在羊山以西,他从北面向契丹挑战,且战且退,将敌诱至西山。猛然间伏兵突起,辽军措手不及,弃兵丢甲,大败而逃。这一仗,杨延昭和他的部下生擒了辽军的将领,缴获了许多战马和武器。之后,杨延昭被晋升为莫州团练使。

◎文苑拾萃

父子皆名将

杨业死后,他的子孙继承其精忠报国的遗志,坚持抗击辽国。其中杨延昭、杨文广最负盛名。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为国家赴汤蹈火

◎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魏书·辛雄传》

海龄(?—1842年),鸦片战争时期守卫镇江英勇抗英的著名将领。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原为山海关驻防骁骑校,后任直隶张家口协守备。1813年9月,海龄随同直隶总督温承惠前往河南镇压李文成,因“屡著战功”,此后擢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1835年遭琦善奏劾,降为二等侍卫,充任古城领队大臣。1840年8月,授西安右翼副都统,9月调任江宁副都统。1842年在镇江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1842年6月,英国侵略军在攻陷上海后,即出动军舰70余艘,士兵七千多人,溯长江西犯,威逼南京城的门户镇江。

当时,镇江城外由湖北提督刘允孝、浙江参赞大臣齐慎各领兵两千驻守;镇江城内只有海龄率旗兵千人、青州兵六百人防守,武器仅有土炮二十余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镇江形势危急。

由于道光皇帝对西方殖民者的态度反复不定,朝令夕改,朝廷大臣多主张妥协退让。因此,英军所到之处,官吏皆惊慌逃窜,兵士不击自溃。当时直接管辖镇江防务的两江总督牛鉴对镇江防务不管不问,反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慰劳英军。当英舰西进时,牛鉴畏惧先逃。

在这紧要关头,海龄挺身而出,挑起抗击英国侵略军的重担。他毅然宣布:英夷入侵,本副都统即领军出击!

为了守住镇江,并有效地攻击敌人,海龄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如到前沿阵地查看地形,抢修工事,调整炮位;率军操炮练武,提高杀敌技术;将大部分旗营官兵调入城内,增强城防力量;为提高兵率的战斗情绪,预付半年军饷;清查户口,防止汉奸混入城内等等。同时他还要求城内居民收集各种武器,和军队一起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进行巷战,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英军自上海沿长江西进以来,从未遇到过清军的真正抵抗。当他们看到镇江城内防备森严,不敢贸然攻城,遂屯集城外,观察动静。

恶战的阴影笼罩着镇江城!

7月15日,英军经过一番准备以后,对镇江城发起猛烈进攻。

战斗从城外焦山开始。海龄指挥扼守焦山的一百余名旗兵与英军奋力厮杀。在战斗中,海龄发现敌人每次进攻都是先用大炮轰击,尔后再让步兵冲锋。根据英军这一作战特点,海龄指挥守军将士避敌之长,击敌之短,躲开敌人的炮火,诱敌深入,乘短兵相接时将其消灭。当敌人猛烈打炮的时候,守军士兵利用树丛、岩石等将自己隐蔽起来。英军炮击之后,见山上没有动静,便让步兵冲向攻击目标。待英军爬到半山腰时,守军迅速地从各个隐蔽处一跃而出,手执大刀、长矛,出其不意地冲入敌群。英军受此惊吓,慌乱退下山去,跑得慢的就死在守军刀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