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
9439000000006

第6章 运河便利了交通(4)

赵匡胤(927—976),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赵匡胤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汴河在北宋时期的重要性,犹如动脉血管在于人体的地位。这一点不仅众多朝臣认识一致,就连当时的皇帝也不例外。这里有一个例子:宋朝开国不久,割据今江苏南部、浙江全境和福建北部的吴越王钱俶,就向北宋朝廷称臣进贡。有一次,钱俶向宋太祖进献一条玉犀带。太祖说:“朕有三条宝带,与此带不同。”钱俶颇为惊讶。太祖笑着对钱俶说:“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宋太祖赵匡胤将汴河等三条流经京城的运河比作三条宝带,足证其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淳化二年(991)六月,汴河在京师附近的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决口,宋太宗亲自乘步辇出乾元门,前往决口现场督修,车驾陷于泥淖中,群臣纷纷谏阻,但太宗说:“东京养兵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转漕仰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以上充分说明北宋时君臣对于汴河的重要地位都有着明确的认识。

汴河对于北宋朝廷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北宋朝廷的一切国用开支和居住在京城的官府、军队、百姓的衣食生活消费,全赖汴河从东南地区的输入。

汴河的漕运量,约占宋都大梁年漕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并且所漕运的粮食、物资等,均输入太仓,作为国家物资储备。而其他河道的漕运,只作为补充或用于京畿一带的地方消费,不输入太仓。

汴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黄河是条“一石水而六斗泥”的河流,以它为水源,也就是为自己找麻烦。早在唐朝时,汴河的泥沙淤积现象已相当严重,只是能够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疏浚,所以才没有继续恶化下去,使汴河保持着航运畅通的状态。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每年疏浚汴河的工作中断,结果汴河呈现着“泽灭水,岸石崩,役夫需于沙,津吏旋于泞”的破败现象。战后,刘宴奉命恢复漕运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沿河群众,对汴河全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治理和疏浚,这为汴河在此以后的20年间,每年完成110万石粮食的漕运量奠定了基础。到了唐末和五代前期时,又因战乱不休,无人管理,汴河下游蛹桥(今安徽宿州市)一带,泛滥而成“污泽”,完全失去了河道形状。幸经后周世宗显德年间的多次治理疏浚,汴河得以恢复航运畅通的局面。但是,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朝廷为了节省疏浚劳役费用,决定“自今汴河淤淀,可三、五年一浚”后,不仅疏浚次数大为减少,而且疏浚制度日益松弛,甚至发展到后来竟有20年未加疏浚的不正常状况,以致汴河的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日益抬高,至真宗末年即天禧年间,河面终于高出地面,汴河成为地上河,不得不依靠着两岸的堤防以维持其存在。

为此,朝廷上下想尽了一切办法,采取了各种措施,治理和解决汴河的泥沙问题,使汴河保持着畅通,可以进行漕运。当时所采取的防泥沙、保畅通的措施有如下一些:

1.人工直接挖除河中泥沙。前面提到的每年疏浚汴河一次,或三、五年一次,其疏浚方法多为人工清挖。据宋人王巩《闻见近录》记载:“汴河旧底有石板石人,以记其地里,每岁兴夫开导至石板石人以为则,岁有常役,民未尝病之,而水行地中。”这条记载说明:北宋前期,朝廷配备着专门的役夫疏浚汴河,在进行一般的常规疏浚时,并不动员老百姓参加,所以“民未尝病之”。同时,对疏浚河中泥沙有一定的标准,即挖至看到石板石人为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复相后,在都水监丞侯叔献主持下,对汴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工作,“自南京(今河南商丘市)至泗州,一概疏深三尺至五尺”,即是人工清挖的一次实例。

2.加高加固汴堤。汴河两岸有堤防,始于隋炀帝凿成通济渠之日。当时筑堤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汛期洪水泛滥;二是为了在河堤上修筑御道,以供隋炀帝乘着龙舟巡游时,随行的护卫人员夹河而行。唐朝时,通济渠改称汴渠,堤防的功用也只是为了防洪。到了北宋时,汴堤功用除了防洪外,还常用以约束河水,即以堤防代替河岸。由于汴河水源来自黄河,黄河水多沙善淤,早在唐朝时就对汴渠的畅通构成威胁,但是在北宋以前,“诸陂泽沟渠之清水皆入于汴,即沙行而不积,自(北宋)建都以来,漕运不可一日不通,专恃河水灌汴,诸水不得复入汴,此所以积沙渐高也”。因此,北宋时的汴河,泥沙淤积速度比唐朝时明显加快,致使汴河底部不断抬高,终于形成了地上河。北宋朝廷虽然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减慢汴河泥沙淤积的速度,但是收效甚微。面对着汴河的河底日益抬高,不得不在汴河两岸不断地加高加固河堤。这是一种十分消极、被动的办法,但在当时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因此,北宋对于汴堤的修筑可谓是不遗余力。

如今,在商丘市以西的汴河遗迹已经难以寻觅;在商丘市以东至泗县一段的汴河遗迹,则已成为坦荡的公路。当人们乘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时,一种历史沧桑的感慨不禁会在心头油然而生。

◎故事感悟

所谓汴河,即隋朝的通济渠,唐朝的汴渠。在运河建设方面,北宋虽然没有开凿过较大的运河,但为了确保漕运的畅通,继唐朝之后充分利用了现成的南北大运河,并对大部分河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和改造,其中对汴河的整治与改造用力颇多,值得称道。

◎史海撷英

“国家根本,仰仗东南”

宋朝建立后,为吸取唐朝因地方藩镇权重势大、朝廷难以控制、最后造成亡国的深刻教训,制定了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即加强中央集权,将各地方的军、政、财、法等权力,全都集中到中央,在中央设置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驻扎了数十万军队。同时,将国都设置在无险可守、但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饶地区的开封。为了保障都城庞大的官僚郡和军队的消费需要,宋朝一开始就确定了“国家根本,仰仗东南”的财经方针,即国家的财赋收入,主要依赖东南地区对京师的漕运。

◎文苑拾萃

宋朝的运河技术

宋朝在运河工程技术方面有诸多成就,如运河上船闸设施的发明,测量技术在运河工程中的运用,钻探技术在工程中的初步尝试,以及堤防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等。其他如漕运方面,也在唐朝成就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建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使漕运效率空前提高。北宋时年漕运量达到600—700万石,最多时达800万石,创造了历史纪录。

元朝济州河与会通河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伯颜(1237—1295),蒙古八邻部落人,其父为元世祖忽必烈胞弟旭烈兀所建伊利汗国的大臣。伯颜自幼生活在西域,至元初,旭烈兀派遣他到大都入朝奏事。世祖见此年轻人身体魁伟,声音洪亮,言谈间精通文韬武略,十分喜爱,称赞说:“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遂将他留下,并破格“拜中书左丞相”,当时伯颜还不到30岁。

元朝建立之前,蒙、金之间交战频繁。当时成吉思汗率领骑兵,在金朝境内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由于蒙古军早期采用游牧民族的战争方式,即每当攻占一城一地后,除杀戮外,还虏掠人口和牲畜、财产而去,于是造成北方人口锐减,田园残破寥落,使以后的六七十年间,北方地区农业长期凋敝,粮食严重短缺。

直到元世祖在北方大地上建立元朝时,才意识到其祖宗留下后遗症的严重性,他在即位诏书中说:“祖述变通,正在今日。……虽承平未易遽臻,而饥渴所当先务。”将解决粮食问题列为当务之急。为此,他下令修治运河,沟通南北,希冀以南粮北运来解决问题。

但是,修治运河,工程艰巨,颇费时日,远水难救近火,当时只能根据现有条件,利用部分可通航的现成运河,采取水陆联运方式进行南粮北运。其时,最重要也是常用的一条水陆联运漕路,就是:“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由于这条漕路途中自中滦镇(在今河南封丘县黄河北岸)至淇门镇(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村)之间需要经过180里路程的陆运,所费人力、财力很多,粮食损耗也惊人,很不理想,所以丞相伯颜一直在操心和盘算着,以更有利的运输方式来取代这条水陆联运的漕路。

自幼生长在北方的元朝丞相、平南宋元军统帅伯颜,于上一年率军进入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太湖流域地区以后,深感江南水运的发达,舟楫往来的畅通,水利灌溉的便利,农业物产的丰饶。因此,他在灭宋回到京师大都后,对枢密副使张易、同佥枢密院事赵良弼说:都邑乃四海会同之地,贡赋之入,非漕运不可;若由陆运,民力惫矣。

伯颜立即去上都向元世祖奏报南征灭宋等情况,并向世祖提出建议:江南城郭郊野,市井相属,川渠交通,凡物皆以舟载,比之车乘,任重而力省。今南北混一,宜穿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远方朝贡京师者,皆由此致达,诚国家永久之利。元世祖对此建议十分重视。

济州河就是在丞相伯颜上述指导思想下,于至元年间所开诸多运河中的一条。

在济州河所在的鲁西地区,是一片地形略有起伏的广阔平原,平原上分布着河流和湖泊,其中主要的是泗水和汶水,自东向西流经平原的南部和北部,这为开凿济州河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济州河开通后,从江淮地区北上的漕船,可以直达汶水下游的安山镇,原本计划漕船由汶水入大清河,顺流而下出利津,再由海路抵达直沽,组成一条河海联运的漕路。可是,事与愿违,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当时从南方北运的粮食每年约100万石,其中10万石计划由济州河运输。由于济州河开挖深度不够,加上水源不足,存在着“水浅,大舟常不能达”的问题,不得不“更以百石之舟,舟用四人,增漕舟三千艘,役夫一万二千人”。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

再者,利津县大清河口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漕船难以通行。这是因为在规划开凿济州河时,未对大清河口进行实地勘查,在发现河口壅沙后又未及时加以疏浚,而是采取消极的放弃态度,临时决定改用水陆联运方式,即自大清河北岸的东阿起,向北陆运200里路程至临清,再入御河水至通州。可是,这条水陆联运的漕路也不顺利,主要是途经荏平县境的一段陆路时,因“地势卑下,遇夏秋霖潦,牛车跋涉其间,艰阻万状”。因此,至元二十四年“遂罢东平河运粮”。

东平河,指的就是济州河。这条经过长期准备、好不容易开通的济州河,只使用了四年就被搁置起来。幸运的是,不久由于会通河的开通,济州河得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环,终于在历史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自至元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朝臣提议开凿会通河。而当时正值济州河基本遭受失败,海运则曰趋兴盛之际,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还要如此积极地倡议开凿会通河呢?原来,开凿济州河并没有失败,失败的是由济州河、大清河和渤海组成的河海联运路线,因为大清河入海口壅沙严重,无法行舟。前面已经提到,按照丞相伯颜“今南北混一,宜穿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的指导思想,在开凿济州河后,再继续开凿会通河是必然的趋势,这样可使南面的泗水与北面的御河相沟通,组成一条南粮北运的直达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