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义:取义成仁
9432800000003

第3章 义酬知己(1)

豫让义酬知遇不惜自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豫让(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晋国人,是亚卿智伯的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赵、魏、韩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豫让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报仇,然后伏剑自杀。

春秋后期,晋国的大权被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智氏、赵氏“六卿”所把持。豫让,是晋国大臣智瑶(智伯)的家臣。他最初是范氏的家臣,后来又做中行氏的家臣,都是默默无闻,怀才不遇。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也很尊重。

正在豫让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向赵氏进攻。赵氏家主赵襄子和韩、魏合谋将智伯灭掉了。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智伯在晋国里的领地。赵襄子最痛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做成饮酒用的器具了。

智伯死后,豫让逃到山里,思念智伯平日里对自己的好,发誓要替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豫让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罚而变成残废的“刑人”,混入赵氏宫中修整厕所。他身上藏了一把匕首,等待机会行刺赵襄子。有一次,赵襄子去厕所,心里总觉得不得劲,拘问修整厕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让。豫让衣服里面还藏着利刀,于是被赵襄子逮捕了。豫让被审问时,直言不讳地说:“我要为智伯报仇!”当侍卫要杀掉他时,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却一心想替他报仇,豫让也是天下的贤士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溃烂长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

豫让的朋友对他说:“你为了替智伯报仇,可以先去侍奉赵襄子,然后找机会刺杀他,那不是很容易吗?何苦把自己的身体残害成这个样子,这样做也太过分了。”豫让回答:“照你的说法去做,先做赵襄子的臣子,然后再刺杀他,这不成了侍奉君主而又怀有二心吗?我之所以把身体残害成这个样子,就是为了使今后对君主怀有二心的人感到惭愧!”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赵襄子责问豫让:“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如今智伯已经死了,你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赵襄子很受感动:“豫让先生,你为智伯报仇,已经名扬四海;而我赦免你的死罪,也有过一次了。你决心实现自己的计划,我这次再不能赦免你了。”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便向赵襄子请求:“臣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他人的美德,而忠臣有为君主效死的道义。前些时候,君主已经宽大为怀,赦免了臣下的死罪。你这样做,天下的人都称赞你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今天发生这件事,臣下甘愿伏法。可是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请你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允许我击打几下,用来表达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愿。能够这样,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我不敢指望你能答应我,但这确实是我心中最后的愿望了!”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遂拔剑自杀。

豫让的事迹传开,各地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而悲泣。

◎故事感悟

豫让行刺赵襄子,舍死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豫让虽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史海撷英

晋阳之战

中国春秋、战国之际,晋国日益强大的卿大夫,经过兼并,剩下赵、魏、韩、智四大贵族集团。实力最强、独专国政的智伯瑶,逼韩康子、魏桓子割让大片领地后,又向赵襄子索地,被拒绝,乃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胁迫韩、魏共同发兵攻赵。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采纳谋臣张孟谈的建议,选择民心向赵并预有准备的晋阳(今太原西南)固守。智伯瑶率联军攻打晋阳三个月,没有成功,又围困一年多没成功。到十六年,智伯瑶引汾水灌城,城内军民搭建窝棚住,病饿交加,十分危急。赵襄子利用韩、魏与智伯瑶的矛盾,派张孟谈乘夜潜出城外,密见韩、魏大夫,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倒戈。在约定的一个夜间,赵襄子派人杀智伯守堤官兵,掘堤放水,倒灌智伯军营。智氏军从梦中惊醒,乱作一团。赵军乘势出击,韩、魏军自两翼夹攻,擒杀智伯瑶,其军逃散。后赵、魏、韩灭智氏,瓜分其领地,逐渐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文苑拾萃

豫让桥

据传有两处,其一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其二在河北邢台市区内。《邢台县志》详细记载了豫让的事迹,豫让桥也因此成为邢台的名胜而远近闻名。明万历十八年,邢台县知事朱诰修建了豫让祠,把豫让作为乡贤,四时祭祀,文人墨客经常吟诵豫让的故事。唐朝诗人胡曾有《咏史诗·豫让桥》:“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清代诗人陈维崧路经邢州时写了一首《南乡子》,道:“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可惜的是,“豫让桥”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桥边记载豫让事迹的石碑也在重修京广公路时做了桥洞基石。

鸿门宴樊哙闯帐义救沛公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孙子兵法·地形篇》

樊哙(前242—前189),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是一位大汉名将。

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展开了一场震烁古今的较量,由此也拉开了激烈而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

当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却只有10万兵将。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项羽明显处于绝对优势,刘邦处于绝对劣势。然而曹无伤告密,说刘邦在关中要称王,项羽勃然大怒,在鸿门大设宴席,要除掉刘邦以绝后患。宴会上,范增命项庄假以舞剑为名,实则想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此时,因曾经受恩于张良、与刘邦“约为婚姻”的项伯为了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一时间,宴会上刀光剑影,顿时杀机暗藏。刘邦的谋士张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按捺不住急忙寻求外援,于是便有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樊哙出场。

樊哙是徐州沛县人,原本以屠狗为业,后来跟随刘邦反秦,屡建战功,又是刘邦的亲戚。所以樊哙与刘邦既有君臣之义,又有亲戚之情。鸿门宴上,樊哙是刘邦的参乘,他的责任是保护刘邦,但没有与会的资格。当他从张良处得知“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常在沛公”,便不加思索地说:“情况十分危急,我请求到宴会上去,和沛公同生共死!”

紧急形势下的奋不顾身显出他的耿耿忠心。樊哙握剑持盾闯入军中,不顾戒备森严、刀剑如林的危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侧盾冲撞,直闯宴会,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态。他恶狠狠地瞪着项羽,头发都直立起来,眼睛睁得好像要裂开一样,霸气十足,威震全场。樊哙的气势也转移了全场的注意力,中止了项庄舞剑,杀机四伏的紧张气氛骤然扭转。

项羽对无与会资格的樊哙不仅不怒,反而被他的勇猛刚烈、霸气逼人之势所震慑,一再称赞其为“壮士”,还两次赐酒,一次赏猪肉。

樊哙喝酒壮胆,吃肉壮志,把握时机,借酒发挥,慷慨陈词。虽列举的都是秦的暴政,但暗中则指项羽想杀刘邦的行为与暴秦没什么区别。接下来又极尽夸张之词恭维项羽,使项王怒气全消。樊哙的慷慨陈词,说得理直气壮、豪壮威严。樊哙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暗含讥讽,时而攻人心肺,时而推心置腹,欲扬先抑,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樊哙的话句句在理,字字中的,实则是帮着刘邦圆了一个弥天大谎,虽然他的一番高谈阔论格调与刘邦的言语相差无几,但要比刘邦尖锐得多。只因樊哙发挥了他高超的论辩技巧,机敏的反应能力,与刘邦一前一后各唱了一出主旨相同、配合默契、欺骗项羽的独角戏,最终使项王对他优礼有加,赐樊哙坐。

至此,鸿门宴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进一步缓和,项羽心中的怒火已灭,继而放松了警惕,刘邦也趁机大松了一口气。但此时杀机仍未彻底解除,刘邦果断地找借口离开了宴席,樊哙、张良也跟了出去。

刘邦离席之后,与群臣紧急谋划脱身的计策,而作为项王的“座上宾”,刘邦如果私自离去,既不符合主客之礼,又有再次激怒项王的可能,故犹豫不决。樊哙审时度势,指出危机只是暂时解除,沛公还身处“鱼肉”地位,趁项王未改变主意前抓住机会脱逃,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他向沛公建议,“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完全符合他出身乡野的个性与处事风格。于是刘邦听从他的建议,决定离去,留下了张良辞谢。此时,项王军营之外,刘邦舍弃车骑,脱身独骑,带领随从抄小路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以项王放虎归山,而刘邦化险为夷为结局。这一切与樊哙的心急如焚闯军帐,舍生忘死救沛公,机智巧妙对项王密切相关。

◎故事感悟

樊哙虽为一介武夫,但在鸿门宴上充分发挥了他有勇有谋、彪悍机智的一面,为救沛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实在是一名真正的义士!

◎史海撷英

垓下之战

楚汉相争,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文苑拾萃

鸿门宴遗址

鸿门宴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是骊山风景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现存遗址用青砖砌成,十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门口高挂“楚高军旗”,帐内模拟当时的宴会场面,军帐用玻璃钢制成,里面塑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逃席、范增长叹”等场面,将鸿门宴的紧张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魏奶娘舍身挡箭护幼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论语·卫灵公》

秦王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后来成为秦朝第一任皇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嬴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战国末年,各诸侯国间你争我夺,烽烟四起,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愁云惨雾笼罩着大地。日益强盛的秦国不断向邻近的小国发动进攻,野心勃勃的秦王先派大将攻打最弱小的魏国。魏国的首都大梁很快陷入秦军的包围,魏王的统治很快便在秦军如狼似虎的杀声中结束了。

秦军占领王宫后,大开杀戒。顷刻间,昔日繁华热闹的王宫血流如注,数百条生命很快变成无知无觉的陈尸。

“缺少一个公子!”核对人数的士兵向秦将报告。

“立刻告示全国,悬赏捉拿魏公子,捉到者赏黄金千两;如敢隐藏,全家抄斩!”秦将大声命令。

原来,在秦军杀进城时,小公子的奶娘见秦军来势凶猛,知道魏王一家凶多吉少,急忙抱着小公子从角门逃出了王宫。

魏公子的这位奶娘原是一位贫家妇女,早年被魏王召入宫中做小公子的奶娘。她为人善良,平时对待公子如同自己的骨肉一样无微不至。

奶娘带着公子逃到了乡下,改名换姓,住进了农家,期望避过秦军的追杀。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奶娘到街上买东西,不幸被原来王宫的官吏认出。

“老人家,近来身体还好吧!”官吏心怀诡计地笑着说。

“我还可以,只可惜魏王一家,太惨了!”奶娘十分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