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群:爱群利群
9432400000021

第21章 人心齐,泰山移(10)

在新教学楼上课的是1到4年级学生,虽是双通道,但学生年龄较小,教室又在3、4、5楼。地震一刹那,整个楼房都好似荡了起来,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尖叫;大都离开座位,教室一片混乱。有的学生不听老师指挥,惊慌失措;有的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异常兴奋,有的摔倒在地上嚎啕大哭。我们的老师顾不得自己,在摇晃中大声吆喝,强行要求学生保持镇定,踉踉跄跄穿梭在歪斜的桌椅之间,鼓励学生勇敢,组织学生撤离教室。五层楼房颠簸得让人站不住脚,四一班陈智秋老师见电视柜向学生砸来,奋勇冲上死死顶住,直到有教师赶到才松开。有的学生吓得双腿发软,上课的程明盛、王艳红等教师在组织学生下楼的同时,一趟趟把学生背送到楼下安全地带。

地震发生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康鸿雁副校长,组织学生撤离时,发现防盗门已变形,根本无法打开,学生乱成一团。在紧急关头,她迅速组织学生钻到桌子下,然后拿起板凳奋力砸开铁门。到门口时有一名学生摔倒,造成堵塞,瓷砖不断往下掉,王群、周德春、陈刚等教师迅速冲上前去拉起摔倒的学生,一名受过度刺激的学生抱住王群老师的脚不放,在后面的拥挤中,王群老师也摔倒在地。此时其他几名教师赶来,顾不得许多,一把搂起学生便往操场跑。终于在下午2时35分,仅用不到7分钟的时间,全校学生已全部安全转移到空旷的操场上。

同时,学校马上启动紧急预案,蔡成孝、杨正虢等教师组织学生排队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另一边立即由杨勇组织带队指挥的部分教师迅速冲进各教室查看是否有剩余学生。然而此时余震未息,砖石依然再落,楼房摇摆不定。下午2时40分各班人数清点完毕,只差四一班学生罗月怡,寻学生的教师陆续汇报,各教室无人。陈智秋老师急哭了,四处大声呼喊学生的名字。杨勇再次冲入教室进行搜寻。这时有学生汇报说,该学生因感冒由其父亲送他来上学,在地震中又被父亲带走。立即有教师前去证实。下午2时43分营小所有师生,共667名学生、50名教职工全部安全撤出。学校向全体师生通报了全校无一人伤亡的消息。要求全体人员就地蹲坐,不得慌张乱跑,必须一切听从指挥,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登造名册。

下午2时42分左右,又一次地震开始,四周山岩飞沙走石,学校附近及进修校楼房轰然倒塌。附近学生家长冲进校园,人越来越多。家长们冲进学生队伍,呼儿喊娘,四处乱窜,各自找自己的孩子,近2000人的队伍显得较为混乱。教师们竭力维持秩序。此时,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或许紧绷的神经有所松懈,学生、家长及部分女教师拥抱成团,哀然大哭,一片凄惨景象,让人愰如世界末日的到来。

这时,教育局党组书记李明华带领部分工作人员已赶到现场。学校简要汇报情况后,共同研究下步对策。此时,天也由晴转入阴云密布,有部分家长焦急不安。硬要强行带走学生,甚至与我们教师发生冲突。汇报县应急指挥中心后,指示可以有条件地疏散部分学生。于是根据名册,由家长签名后有序地组织部分学生离校。午后4时有245名学生陆续被家长接走,临走时,我们的老师们一再叮嘱,要小心,注意安全;家长们再三向老师们表示感谢。

雨淅淅沥沥地开始下,越下越大。或许,学生们过分恐慌,穿着单薄衣服的学生冻得直发抖,我们有的教师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学生穿上,住在校内的教师找来雨伞为学生遮雨。现在给学校留下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安置好剩下的422名学生的食宿。学校紧急部署,女教师负责看护所有滞留学生,不得出任何差错。男教师分几个组负责寻找搭建棚子的材料和搭建棚子。后勤人员负责建灶做饭。

负责上街购置塑料棚子的老师汇报,街上商店凡能遮风挡雨的东西和食品等都被抢购一空。在教师们的苦苦哀求下,好歹从一个不知名的人的手中匀出一捆不足40米的彩条油布。雨越下越大,为了减少学生在雨中淋的时间,避免学生伤风感冒,短时间内搭好帐篷,让学生住进去,显得刻不容缓。然而学校无任何搭建棚子的材料。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贾一松老师主动提出用自己建房的竹竿和木板来搭建帐篷。不需要命令,不用人指挥,男老师们不顾疲劳,争先恐后地用最快的速度,尽量多扛些东西,玩命地干起来。谁也顾不上包一包擦破的手,揉一揉红肿的肩,七手八脚动手搭建帐篷。5时29分,近100平方米的一个简易但牢靠的躲雨篷搭建成功。老师们不分男女,冲进学生宿舍抢出一些棕垫、棉被等东西为学生安排好铺位。6时04分后勤工作人员煮好稀饭,老师们组织所有学生有序进餐,一锅不够,再煮,等学生吃完饭回帐篷时,帐篷里面也住满周围的灾民。老师们好说歹说,甚至发生强行争执,终于把学生安排在帐篷内坐下,并用被子等为学生盖好取暖。同时安置好前来避难的灾民,此时已7时56分。筋疲力尽的教师们每人喝了点剩下的稀饭,碗刚放下,那边帐篷就漏雨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有为学生打伞遮雨的,有重新加固帐篷的,还有生火取暖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此循环,全校50名教职工及教育局工作人员几乎一夜未眠,为学生守护了通宵。

清晨,在县应急办的支持下,学校拿到一些塑料布。教师们顾不得喘息,刚喝完一小碗稀饭,又冒雨重新搭建帐篷。大家一直忙活到中午,把帐篷搭建好,刚喘口气,可是又狂风大作,刚铺盖好的塑料布被狂风肆意乱卷。大家又紧急上阵,你拉我拽,拿出所有能加固的东西,经过半天抢修总算完成。晚饭后,值周教师和生活管理员汇报:有164名通校生被家长接走,还有寄宿学生165名,通校生滞留93名,灾民(留守家长)79名,教职员工及家属、教育局机关人员147名。晚上全体教师依旧通宵值班,负责安全警戒,为帐篷顶清除积雨,负责夜间学生上厕所照明,帮学生盖好被等。

5月14日,终见晴天,根据情况,学校及时调整抗震工作部署,更有序地进行抗震自救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被家长接走,人们的心理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大家很快地适应了灾难现状。同时,在教育局领导的努力下,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学校救灾工作,学校的居住和饮食情况不断改善。在临时简陋的家园里,关爱不再只是师生之间了,还有附近的灾民之间,简陋的家园在无言的大爱中成了温暖的家园。

◎故事感悟

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学校的老师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们。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拼尽全力救孩子。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更加充分地验证了他们的伟大。

◎史海撷英

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文苑拾萃

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实际上并未实行。

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气象。新生入学,即尊师重教。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气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