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群:爱群利群
9432400000011

第11章 无敌于天下(5)

1975年,袁伟民教练从全国集训队挑选了孙晋芳、陈招娣、曹慧英、张蓉芳等一批素质好的队员,带领她们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历程。袁伟民不仅在训练上要求严格,还很注重对球员灌输团队意识。他深知排球作为集体项目,除了比技术外,更要比队员的团结和默契。这些队员个个都是技术尖子,论水平,谁也不输给谁。但是,如果相互之间处理不好关系,就会影响球队的战斗力。

1979年,在与日本队的一场比赛中,由于孙晋芳的一个传球没有合乎郎平的期望,加上两人之间平时就有的一些小摩擦没有好好解决,她俩当场就闹僵了,不再默契配合。全队立刻乱了阵脚,结果被日本队乘虚而入,连扳三局。中国女排输了。看到日本队欢呼胜利,中国女排队员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这件事情带来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回国后,袁伟民马上着手狠抓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帮助她们认识到团结是集体运动项目取胜的关键。从此,队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越来越重视团队精神了。

这种团队精神不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还大大激发了队员们拼搏的勇气。袁伟民是以训练时“冷酷无情”出名的教练,他经常要让队员们补课,以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队员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些额外的训练而叫苦叫累的。有一次,一个队员训练时一直没能打出兴奋状态,全体队员就都主动留下来陪她补课。不知不觉中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食堂的师傅把饭菜热了又热,还不见队员们来吃饭。在场地上观看训练的人们看到女排队员大汗淋漓,一次次地跃起、扣球、倒地接球,连地板都被她们的汗水打湿了,全被深深地感动了。甚至有人看着不忍心,冲到袁伟民面前指责他太“残酷”了。

就这样,中国女排队员一次次地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捧起了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奖杯。这是全体女排队员群体奋力拼搏的结果。

◎故事感悟

就像“铁榔头”郎平所说的:“我的每一记重扣的成功,无不包含着同伴们的努力。”团队精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姑娘们在比赛时一心想的是团队的胜利,而不是个人的荣誉。

◎史海撷英

中国女排五连冠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1982年中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冠。

1984年,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们在小组赛里1∶3不敌东道主美国队,但是在决赛中回敬对方一个3∶0,不仅获得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而且完成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三连冠。

1985年中国女排获得了第四届世界杯冠军。

1986年,9月13日,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以3∶1战胜古巴队,从而成为第一支在世界女子排球大赛中获得五连冠的球队。

◎文苑拾萃

《我的执教之道》

作者袁伟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书中主要记述了袁伟民在执教中国女排的八年里,如何创三连贯的故事。全书围绕袁伟民八年奋斗历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事情,谈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受。本书内容既有思想、又有实践,深入浅出、富有哲理地阐述了他对教练事业的理解,其中包括育人的经验,训练的秘诀,指挥的艺术。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事业的专注和巨大投入。

200人的较量

◎只要团结起来就什么都不用害怕。——格言

金昶伯(1955—?),韩国人。从1999年起,他就开始担任中国女曲的主教练,而自从他接手中国女曲之后,中国女曲不论是世界大赛的成绩还是技术水平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提升。金昶伯带队是典型的韩国人作风,对队员要求非常严厉,这也为他赢得了一个“魔鬼教练”的名声。

2008年8月22日晚上北京奥运会曲棍球赛场,由韩国籍教练金昶伯率领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与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队进行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最后中国女曲在下半场以零比二不敌对手屈居亚军。大家为球类项目上的这枚宝贵的银牌依然感到兴奋,因为相对于个人项目,团体项目更需要队员之间的配合,这是很多球类项目都一直就缺乏的,这也是金昶伯教练与中国女曲结缘10年来离最高领奖台最近的一次冲锋。虽然没能最终黑到底,但是知道中国女子曲棍球的人都会为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的。

陈朝霞、马弋博、程晖、荃俊霞、付宝荣、李爽、唐春玲、周婉峰、高丽华、张益萌、孙镇、李红霞、任烨、陈秋琦、赵玉雕、宋青龄、李爱丽、番凤贞,正是有了她们才会有一场场精彩的较量。

比赛中,姑娘们要弯着腰在赛场上与对手进行大力度的厮杀,观众在给她们加油。10公分宽的球杆要打中高速运动中的球,技术要求很高,更何况还要用大力在赛场上来回地跑动。没有惊人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她们不光要有这样的体力和耐力,还要讲究战术打法,还要团体的配合。这些都是需要姑娘们长时间在赛场上磨炼才能真正收到效果的。所以很多姑娘们在平时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因为她们心里早就已经习惯了只有曲棍球的日子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中国女子曲棍球在半决赛的时候败给对手,在争夺铜牌的较量中我们又不敌阿根廷,与奖牌无缘。雅典奥运会上我们依然在半决赛中输给了德国队。赛后金昶伯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项目一直就是欧美人的传统强项。人家的基础好,像荷兰这样的国家他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打曲棍球,民间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保守的估计就有两三万人,而我们中国大概就只有两百来人。

面对这样一个差距,如果我们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时间是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的。于是这个倔强的韩国男人以他特有的执著把这群姑娘带进了魔鬼训练的圈子里,我们的姑娘为了那个曾经的约定,把自己交给了这个神奇的人。

经过一系列的历练之后,苦尽甘来。2007年她们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上,面对胜利的喜悦姑娘们没有做过多的庆祝,经过短暂的喜悦之后她们又投入到了新的训练当中。她们在为家门口的约定做着最后的准备。

当曲棍球小组赛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姑娘虽然面临着死亡之组的威胁,但是她们冲锋号似乎让对手有点措手不及。首场就以3?fe300胜西班牙,第二场依然不减雄风,又以3?fe300胜非洲冠军南非队。在第三场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队我们也仅丢了一球。虽然我们输了第三场,但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后面的比赛,我们以一个6?fe301大胜韩国,洗去上一场的失败阴影。接下来只要不出意外就可顺利出线,最后我们以2?fe302平了澳大利亚。以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并且碰到的依然是老冤家德国队。

历史在这里重复着四年前的较量,面对老对手,姑娘们开始就上演了一场冲锋的大戏,让德国人感到了难以抗拒的压力。然而球好像在与我们开玩笑,在一轮的进攻之后我们被德国人打开了大门。但就在大家为姑娘们担心的时候,我们扳平了,紧接着我们的进攻依然不减,历史惊人地相似,在不断的进攻中两队各进一球,依然没有分出高下。但是我们的姑娘并没有让四年前的那一幕重演,她们犀利的进攻最终把德国人挡在了决赛的大门外,姑娘们终于一雪四年前的遗憾挺进决赛。

站在决赛场上的姑娘们,全力地发动攻击,由于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因此,上半场双方都交了白卷,面对荷兰人的疯狂进攻,下半场的一大半时间我们依然死守住了。但是体力不支的姑娘们在最后的时候被荷兰人打开了大门。

我们虽然输给了荷兰队,但这一场的比赛十分精彩,我们在观赏之余,也不禁地为我国运动员们叫好,她们虽然输了球,但她们赢了精神,她们的不服输,就是将来的金牌!我们衷心地祝愿她们,她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奥运精神遗产。

◎故事感悟

中国曲棍球在奥运会上取得了银牌,这是让我们出乎意料的。然而,这块银牌却是他们发扬群体精神团结奋斗的结果。

◎史海撷英

中国曲棍球的发展

目前,中国曲棍球协会有5支男子专业队(辽宁、甘肃、广东、天津、内蒙古),8支女子专业队(吉林、广东、北京、四川、辽宁、甘肃、上海、江苏)。每年举办的全国比赛有:全国曲棍球联赛、全国曲棍球冠军杯赛、全国青年曲棍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其中全国曲棍球联赛水平最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参加各类国际曲棍球比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取得了第一届亚洲杯赛的第三名,第十一届、第十四届亚运会的第五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多年来在国际曲坛占有一席之地,曾获得过第一届亚洲杯冠军,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第二名,第七届世界杯的第六名,1991年冠军杯赛的第五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第二名和洲际杯赛的第二名。

近年来,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进步较快。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2002年获得第十届冠军杯赛冠军,第十四届亚运会冠军,第十届世界杯第三名,在2004年雅典的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创造了中国曲棍球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曾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最佳团队奖”的光荣称号,其中守门员聂亚丽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