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12—1885年),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号湘上农人。在1852年的时候,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衙门,担任幕僚,这一年他已经40岁了。左宗棠在48岁那一年结束了他的幕僚生涯,作为一名湘军主帅带兵作战。左宗棠的累累战功,使得各种官职和头衔像流星雨一般落在了他的头上: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太子少保衔、一等伯爵、赏穿黄马褂、赏戴双眼花翎。
彭玉麟(1816—1890年),字雪琴,清衡阳县人。他曾跟随曾国藩四处征战,后来逐渐成长为湘军水师的统帅。湘军水师纵横长江十多年,攻克了沿江所有的战略要地:武昌、湖口、九江、安庆和天京。朝廷没有忘记湘军水师的赫赫战功,不断给彭玉麟封官晋爵。而这位水师统帅并没有因此而享受人生,相反,他终其一生都是郁郁寡欢。如此不合情理的现象,让后人产生了无数的遐想和猜测。
◎文苑拾萃
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才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分亦有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分子。
朱德模范遵守党纪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
朱德是深受全国人民崇敬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担任八路军总司令。他和身边工作人员编在一个党小组,每次过组织生活,他都主动参加。
有一次,党小组讨论如何落实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的“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号召,研究如何发展生产问题。党小组的同志看到朱德的工作太忙,就没打算给他分配具体任务,所以,那次会议没有通知他参加。
第二天朱德听说后,找到党小组长问道:“昨天的会议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
“我们看您工作太忙,所以……”
“那怎么行啊?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这么大的事情,我不能特殊,我也有一份。”接着,朱德又耐心地对党小组长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党员,党内不能有特殊的党员,总司令也不例外。以后不管开什么会,都要通知我参加。”
党小组根据朱德同志的要求又重新开了一次会,会上安排他和一名炊事员、一名警卫员,一起承担机关二亩地的种菜任务。
从此,每天傍晚,朱德便同大家一起抬水、浇地、除草……两名战士看到总司令亲自带头,干得更起劲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同志仍然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自己从不居功自恃,甘做人民公仆,对亲属和子女也是处处严格要求。
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西三楼展览厅,陈列着一张两万多元的巨额存款单。原来,这是朱德夫人康克清按照朱德同志生前的嘱托,把朱德在二十多年来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钱全部作为党费交给了党。
朱德在逝世前不止一次嘱咐说:“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把它交给党组织,作为我的党费。子女们应该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接受金钱和享受,那样是害了他们。”他还对孩子们讲:“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接班人!我要尽到我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故事感悟
朱德无论何时何地,都把自己当作革命队伍中普通的一员,党内党外,从不搞特殊化,一贯模范地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风范。
◎史海撷英
湘南起义
湘南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南各县城镇和乡村中恢复和建立了工会、农会及起义队、赤卫队等组织,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2000多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此前,中共湘南特委已制定《湘南暴动计划》。于是,湘南特委所属宜章县委即找朱德、陈毅等汇报了宜章的敌情。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由地方游击队领导人胡少海(共产党员,出身豪门,身份没有暴露)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140团团副的名义,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宜章,稳住宜章的上层统治者后,大部队随即跟进。为了不让反动头目逃脱,要胡少海以“宴请桑梓父老”为名,对准备捉拿的人都送去请柬,并在宴前设下埋伏,以便一网打尽。
◎文苑拾萃
游南泥湾
朱德于1942年7月10日
纪念七七了,诸老各相邀。战局虽紧张,休养不可少。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行行卅里铺,炎热颇烦躁。远望树森森,清风生林表。白浪满青山,绿叶栖黄鸟。登临万花岭,一览群山小。丛林蔽天日,人云多虎豹。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窖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小憩陶宝峪,青流在怀抱。诸老各尽欢,养生亦养脑。薰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散步咏晚凉,明月挂树杪。
张闻天公而忘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张闻天(1900—1976年),曾化名洛甫、洛夫等,上海市人。张闻天生前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又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和经济理论家,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闻天受到诬陷,先后被遣送到广东肇庆和江苏无锡。然而他始终无怨无恨,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律己宽人的修养和胸怀。
1974年2月,张闻天恢复组织生活,仍住在广东肇庆。但这时他身体不好,冬天时身体怕冷,为了取暖方便,家里为他购买了一只电炉。电炉安装好后,他立即打听电工的安装费用问题,要由自己来付安装费。这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说:“不必了,由公家报销吧!”
张闻天一听不同意,说:“私人的事,怎么能让公家出钱呢?这样做不好,这是假公济私。”
第二天,他特地给市委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请你们把安装电炉的费用告诉我,由我个人负责支付。今后每月应交电费也请通知我,以便按时交纳。”
市委的同志收到他的信,很受感动,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闻天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从不奢侈浪费。他经过几十年的积蓄,加上平反后补发给他的工资,有了4万元的存款。
在张闻天逝世前一年,他的孩子从新疆来肇庆探望他。有位身边的同志知道他有一笔款子,就劝他说:“你的孩子在新疆生活很艰苦,千里迢迢来看你,你补发的那些钱不给一点,将来留给谁呢?”
张闻天回答他说:“这几年我光吃闲饭,没做什么工作,很对不起党,将来我要把这些钱作为党费全部交给党。”
1976年,张闻天在无锡病重。临终前,他再三向夫人刘英交代说:“我死后,请把我的钱全部交给党,作为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
夫人刘英默默地点点头。
张闻天没有听见她的回话,吃力地用颤抖的手比划着。见此情景,刘英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忙说:“放心吧,我一定会按你的话去做。”
张闻天这才点点头。
7月1日,张闻天病逝。不久,他夫人刘英按照他的嘱托,把他的4万元存款全部交给了党组织作为党费。
◎故事感悟
张闻天这种不计个人恩怨,一心向着党的伟大品格,令人由衷地敬仰和钦佩。
◎史海撷英
延安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但由于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的清算。抗战爆发后,党内又增加了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因此,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2年春,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是:在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文件基础上,反省自己的工作、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和克服错误的方法。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对于党的历史进行了学习、研究和讨论。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帮助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转变了思想立场,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文苑拾萃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也是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毛泽东在解释这个方针时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这就从根本上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的“残酷迫害,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并为后来正常情况下的党内斗争指明了正确的路线。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了中共党内斗争经验的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行这一方针能够达到既能弄清思想、又能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从此,使党的建设更加兴旺发达。
刘伯承赔碗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刘伯承(1892—1986年),原名刘明昭,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现代军事家。刘伯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泸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刘伯承同志早年参加革命时,曾参加领导了泸州顺庆起义、南昌起义;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中,曾率部智取遵义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挺进太行山、参加过“百团大战”;在解放战争中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过不朽的功勋。
在革命战争中,刘伯承同志是位叱咤风云的战将;在日常生活中他又是位体恤民情、维护革命纪律的模范。
1947年盛夏的一天中午,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和房东大嫂的儿子一起坐在门前树荫下吃午饭。正吃着饭时,小太行不小心把那个孩子的饭碗碰落到地上,碗被打碎了。小太行吓坏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汪荣华。
汪荣华连忙端着一个花瓷碗,拉着小太行来到房东家里。一进门,赶忙让儿子赔礼道歉,然后对房东说:“大嫂,这碗赔给你。”
那大嫂一听,忙推辞说:“咳,一只破碗碎了有什么关系,还赔个啥?”
“这是咱部队的纪律。”汪荣华说,“如果你不收下,老刘回来会批评我和太行的。”
房东大嫂只好把碗收下来。可等把她们母子俩送走以后,又觉得不该收这个碗。于是,硬是把花瓷碗又送了回去。
过了几天,刘伯承从前线回来,听说这件事后心里很不安。于是又亲自拿着花瓷碗,拉着小太行来到房东家,亲切地说:“大嫂,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我们解放军的纪律。你不收下这碗,不是让我们违反纪律吗?”
房东大嫂非常不情愿地接过碗,感动地说:“儿子打个碗,做娘的来送,当司令的爹也来赔,俺祖祖辈辈还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哩!”
◎故事感悟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刘伯承赔碗虽说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他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的高贵品德。
◎史海撷英
泸顺起义
为了策应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泸州、顺庆起义。1926年11月中旬,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委,杨兼任军委书记,军委会负责领导全川军事运动,统一指挥四川武装起义,其具体计划是:争取驻防顺庆和合川的三个旅首先起义,以顺庆为根据地,在川中站住脚根,随即发动驻防泸州的三个旅起义,以相策应。然后把泸州起义军迅速北调,到顺庆会合,扩编为一个军六个师,以刘伯承任军长,创建中共实际领导的革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