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报:知恩图报
9431500000002

第2章 导言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是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是我们每个人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亲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知恩图报应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更应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时刻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与爱的味道。

知恩,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时刻铭记有恩于自己的人。对于他人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激,要怀着一颗报答之心。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便是知恩。图报的前提是知恩。只有我们心存知恩与感激,我们才能去回报他人,才能将爱心传递。

从嗷嗷待哺到蹒跚迈步,是父母养育了我们。从身处困境、低迷困惑到坚定信念、踌躇满志,我们每一次的沉浮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他们以一颗无私的心,将全部的大爱倾注于自己子女的身上,而不求子女的任何回报。

人生在世,与我们相处的除了父母,还有妻儿、亲朋好友、师长、同事、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等。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恩怨相交。父母于我有恩,他人亦于我有恩,则人人皆可为我父母,我亦可为他人父母。以感恩的心造就全世界的爱,这就是和谐,就是圆满。

三国时的诸葛亮有感于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古人尚且如此,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更应该懂得知恩图报这个道理。

其实,施助者也许并不在乎受助者如何回报,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以自己的爱心去援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所需的只是生活的那份坦然和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而受助者如果能够铭刻那份受助的记忆,能够完成这种爱心的传递,就能为这个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情和感动。

我们不仅需要学会回报他人的恩德,更需要懂得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只有知恩图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友爱,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