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专:所力应专
9430200000003

第3章 文学创作(1)

道家学说的确立者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清·金缨

老子(约公元前600—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老子是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后来被称为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老子是中国本土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鼻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老子名叫李耳,从小时候起,他就立志向学,发奋攻读。那时候,正是春秋中末期,数百个诸侯国征战纷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老子决心找到一种能解除百姓疾苦的出路,到处搜寻各种书籍,苦苦求索。已至而立之年,仍然还在家乡苦心做学,无心娶妻成家。

有一次,老子偶然认识了一个邻村姑娘塞氏。两人一见钟情,塞氏一再表明自己很欣赏老子的才华,铁了心要嫁给他。在友人的撮合下,他们喜结连理,恩爱无比。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这时让老子没想到的事出现了,原来塞氏早就有过婚约,只是因为对方是个白痴,就一直不肯嫁。但对方得知塞氏擅自嫁人了,十分气恼,就派人把她抢了去。塞氏拼命反抗,半路跳井身亡。老子悲痛欲绝,心如死灰,站在家乡的山冈上,凝望塞氏死的方向,暗自发誓一定要求到学问,成就大业,并终身不娶,以无愧于亡妻。

从此,老子隐居修学,熟读经学、礼制,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成为了一个智慧超群的人。

约公元前521年,老子成了东周王室的守藏书史官。当时他已经闻名天下。一天,年轻的孔子登门拜访,孔子毕恭毕敬地请教他:“请问先生对礼是什么看法?”老子缓缓地说:“你所谓的那些讲礼的人早都不在人世了,连骨头都烂了,留下的不过是他们活着时的空话。而且,讲礼的君子遇到贤明的君主还能享受富贵,要是生不逢时,那就会像浮萍一样,身不由己,流离失所!”

老子转过头望向了窗外的远山,悠悠地说:“我听说,高明的人,深藏珍宝而不外露;德高望重的人,容貌和愚昧的人一样。你需要去掉身上的娇气和过多的欲望,不要故作姿态和踌躇满志,这些对人没有好处,我只能跟你说这些了。”

孔子听了感慨万分,回去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知道鸟儿善于飞翔,鱼儿长于游泳,野兽擅长奔跑,但我却不知道龙是怎样乘风破浪和直上九霄的,我所见到的老子,就仿佛龙一样。”

大约公元前499年,周王室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战斗,乱兵席卷了周室的典籍,老子所看管的图书都被劫掠一空,于是,他被罢官回了家乡。

面对纷乱和争斗的世界,老子对种种陈规陋习产生了十分厌倦的情绪,决心去寻找一种清净的自然生活。一位守关的官员对他说:“先生不是要去隐居吗?听说您学问很高,那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给后人留下一点纪念呢?”

老子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下定了写部大书的决心,要把自然天道、为人处世的奥秘揭示出来,让统治者读了能够警醒,让世人看了能够解脱。因此,他隐居在曲仁里付西的隐阳山中,不问老病,奋笔疾书,点点滴滴,岁岁年年,一直写到头发没了,病痛缠身,终于在公元前478年,快要大功告成时,不料楚陈交战,苦县也成了战场,他的手稿不幸被一群窜入山中的乱兵焚毁了。

老子欲哭无泪,大病一场后,高歌着“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骑着青牛,向西去了函谷关。在那里他遇到了关令尹喜,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一书,然后绝尘而去,不知所终。传言老子死于约公元前471年。

《老子》的诞生,确立了道家学说。后人又称它为《道德经》,因为它讲的就是道与德的问题。

老子说,在天帝之前,道就存在了。“道即自然,自然即道”,意思是道不依人们的意志而客观地存在着,它的特征就是“自然”。老子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因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摧毁了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是哲学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发光点在于它宝贵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都有对立和变化,他不但看清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中阴阳、有无、祸福、美丑、贵贱、难易、前后、高下等区别,以及对立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时刻提醒世人坏事里面可能包含着好的方面,好事里面也可能潜伏着坏的因素;正常的事也有可能变得不可思议,好事情也可能变成坏的事情。

同时,他还看到了事物正反之间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向高、由弱到强。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如此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辩证思想的人,和同时代的西方学者相比,他的思想深度是令人惊叹的。

◎故事感悟

老子的道德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道德,努力与自然合一,务使生活超然、洒脱、逍遥的精神内涵,并使一切都具有灵逸之美。如果你仔细反省自身,说不定会发现“老子”就在你的心中。老子也受到了西方的推崇,单单《老子》的英译本就达到了40多种,除了《圣经》,没有任何一部书会受到西方人如此的重视。

◎史海撷英

老子论养生经

老聃隐居在宋国沛地时,吃饭穿衣的事都由自耕自织解决。他的名声足不出户就自行传播了出去,慕名而来的人接踵不断,纷纷求问修道的方法、学术的要旨、处世的秘诀,他因此而桃李满天下。

老子有个叫庚桑楚的弟子,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三年后,当地民风发生了很大改变:男的耕种都喜获丰收,女的纺织都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

众人都想推庚桑楚为君子,但他听到后却并不高兴,打算迁居。他的弟子不解,庚桑楚就说:“巨兽张嘴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个叫南荣的人,已经30多岁,那天听说了庚桑楚的养生高论,就想求养生之道。庚桑楚告诉他:“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

南荣听了就告别而去,顶风冒雪,走了七天七夜才到老子的寒舍。

南荣拜见老子说:“弟子南荣,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

老子问:“你想知道什么道?”

“养生之道。”

老子告诉他:“养生之道,在于神静心清。静神心静者,可以洗除内心的污垢。心中的污垢,一是物欲,一是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心中就没有牵挂,因此就该睡就睡,该起就起,该行就行,该止就止,内心不被外界事物所侵扰。所以,学道的方法就是内外两除;得道的人,就是内外两忘。内就是心,外就是物。内外两除的人,内去欲求,外抵物诱;内外两忘的人,内忘欲求,外忘物诱。由除到忘,就可以内外一体,归于自然,从而达到大道了!如今,你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也是欲求啊。除去这个欲望,就可以心中清净,进而就可以修得大道了。”

南荣听后,苦心求道的念头一下就没了,如释重负,身心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子说:“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在我不请教大道,但愿得到养生之经。”

老子道:“养生之道,要在自然。动不知何为,止不知所因,随物卷曲,随波逐流,动就与阳同德,静就与阳同波。其动似水,其静若镜,其应似响。这就是养生的方法。”

南荣又问:“这就是完美境界吗?”

老子说:“不是。这只是清融自己的心,进入自然的开始。如果要进入完美的境界,就要能与禽兽共居时不觉得卑微,与神仙共乐时不觉得尊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不知为了什么,去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南荣再问:“这样就到完美境界了吗?”

老子说:“没有。身在天地之间,如同枯枝烂木;心在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这样一来,就会在烈日中而不觉得热,在冰雪中而不觉得冷,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侵。因此,祸也不会来,福也不会来,祸福都没有,苦乐都消失。”

◎文苑拾萃

《道德经》节选

(春秋)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滑寿整理研究医学文献

◎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宋·杨时

滑寿(约1304—1386年),字伯仁,晚号樱宁生。元代大医学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他不仅精通《素问》、《难经》,而且融通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三家学说,所以给人治病有“奇验”,他还著有《读伤寒论抄》等多部医书。“所至人争延,以得诊视决生死为无憾”。他更以“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的崇高医德,受到时人的赞誉。

滑寿从小敏而好学,善诗文,通晓经史百家。他先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名医王居中,学习医学,研读《素问》、《难经》很有心得,并写成《读素问抄》和《难经本义》两本书。

后来,滑寿精心研究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三家的学说,融会贯通,造诣颇深。

再后来,他又跟着东平(今山东东平县)高洞阳学习针法,并潜心研究经络学,取《内经》等书中有关经络的理论用于针灸,对经络理论的研究很深,著有《十四经发挥》三卷,提出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与别的奇经相异,应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而成十四经,并在《素问》、《灵枢》的基础上,通考了657个腧穴,考正它们的阴阳往来,推断它们的骨孔所在位置,加以详细解说。

滑氏在针灸方法被忽视被遗弃的时代,力挽狂澜,使它又得以在元代兴起,并成为后世针灸医学的规范。非但如此,《十四经发挥》流传到日本后,日本的针灸医学也开始发展起来。自元代以来,《十四经发挥》一直传诵不绝。后世尚有四幅《明堂图》,就署名为滑寿撰。

滑寿不但医术高明,还非常有文人风骨。他与当时的文人名士朱右、戴良、丁鹤年、宋濂、宋禧等来往很密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的秘书刘仁本在余姚驻兵时,对滑寿敬重有加,刘仁本在他的《羽庭诗集》中提有:正月望前一夕,与滑伯仁炼药,诗云:“委羽山中鹤堕翎,老仙为我制颓龄;人无金石千年寿,药有丹砂九转灵;候熟鼎墟分水火,所吞朋友走风霜;轻身已得刀圭秘,莫问昌阳与茯苓。”

《明史》中称滑寿说:“年七十余,容色如童孺,行步矫捷,饮酒无算。”戴良题滑寿像赞叹道:“貌不加丰,体不加长,英英奕奕,其学也昌。”

在马渚的走访中,得知滑寿本来姓刘,由于从医而改名,在淮南叫滑寿,在吴中(今江苏)叫伯仁氏,在鄞城(今宁波鄞州区)叫樱宁。

樱宁,是道家追求的修养境界,意思是心神宁静,不为外界所干扰。据《绍兴府志》记载,叶逢春说:“寿盖刘文成基的哥哥,为了学医改姓名。文成既胄,当劝之仕,不应而去。”

意思是说,滑寿可能是刘基(刘伯温)的哥哥,刘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曾到余姚看望滑寿,劝他弃医从官,滑寿重视气节,不肯答应,刘基只好回京。洪武八年四月,刘基病故,滑寿赋《望卷悲》十章,采办祭祀所需的蒿草去京城奔丧。据说,滑寿与刘基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这可能是有根据的。《孟子·离娄》记载:“舜生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

史家认为,“诸冯”就是马渚一地,以容纳滑寿而感到光荣;名医滑寿,以栖息在那里而感到庆幸。最后,在晴朗的天空下,以滑寿友人的两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一首是宋僖的《重过倪氏深秀楼怀滑伯仁》:

滑公江海客,频到贺家溪。

采药行云际,吟诗过水西。

另一首是戴良的《九灵山房集·怀书樱宁诗》:

海曰苍凉两发丝,异乡漂泊已多时。

欲为散水留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

蜀客著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偏知。

道途同是伤心者,只合相关赋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