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简:用度从简
9427200000044

第44章 欲宽民力,必汰冗员

人能改过自佳,然必深知其非,有所不安于心,而后从谏如流,非可随声附和。——清·袁枚

宋理宗(1205—1264年),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贵诚,即为宋理宗。

绍定六年(1233年),权相史弥远病故,理宗旋即改元为端平。在沉默了近十年之后,理宗终于开始亲政了。史弥远专政25年,南宋“如人垂老而得疾,故其疗之难为功”。面对南宋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理宗决心整顿朝政,改变南宋日渐衰落的颓势,于是就有了“端平更化”。

端平更化首要的内容就是罢免史党。理宗任用洪咨夔等人做监察御史,将台谏的任免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利用他们对史党的弹劾流放了时称“三凶”的梁成大、李知孝、莫泽,袁韶、赵善湘等史党也遭罢免,被史弥远排斥于朝廷之外的真德秀、魏了翁则被理宗召入朝内。这一举措深得民心,真德秀入朝时百姓自发夹道欢迎,这一情景让人联想起北宋元丰年间司马光入朝时的往事。

冗官是一直困扰两宋的问题之一,在朝内往往是多个候补官员等待一个官缺,国家要拿出钱去养那些闲官。而这些候补官员为了能尽快得到任用往往会去行贿,从而造成吏治败坏。因此理宗通过控制取士人数和严格升迁制度的方法来加以控制。从端平元年开始,平均每次科考的取士人数为450人,而在此之前,平均每次考试的取士人数达600人。在严格升迁制度方面,理宗规定无论朝官还是在外官都不得徇私举荐官员,没有担任过州县官员不能入朝做郎官,已经当上郎官的必须外放,补上州县这一任。理宗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官员冗余的问题,但由于改革力度不够,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因此还是治标不治本。

理学作为正统官学的面貌出现正是从理宗一朝开始的。为了确立理学的历史地位,两宋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纷纷入祀孔庙。理宗早在宝庆三年(1227年)就封朱熹为信国公,淳祐元年(1241年)他又分别加封周敦颐为汝南伯、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张载为郿伯。到了景定二年(1261年),理宗最终排定了两宋入祀孔庙的名单,他们是:司马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邵雍、张拭、吕祖谦。这份名单中除司马光外,剩下的都是理学代表人物,理学的官学正统地位正式宣告确立。

在抬高理学大师的同时,理宗还开始重用理学之士。真德秀、魏了翁入朝就是这一举措的表现。真德秀和魏了翁不但是当时的理学领袖,也是有出色政绩的地方官,召他们入朝并不是单纯为了确立理学的正统地位,理宗同时还希望在他们的主导下能改善南宋混乱的财政状况。

理宗亲政时面临物价飞涨的问题,当时交子的发行量超过三亿贯,贬值严重。南宋朝廷在停止发行新币、回收部分旧币、严厉打击伪币的同时,动用库存黄金十万两、白银数百万两平抑物价。在物价整顿的初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蒙古人的入侵使南宋军费开支上升,端平末年又逢特大灾荒,南宋不得不大量发行交子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经受了一系列打击,南宋的经济整顿计划彻底失败了。经济改革连连受挫使民众大为失望,当时有一首民谣广为流传:“若欲百物贱,直待真值院。吃了西湖水,打了一锅面。”平心而论,这首民谣把矛头对准真德秀是不对的。因为真德秀在升任参知政事后两个月就去世了,与他一同入朝的魏了翁也屡遭排挤,而自求罢归故里。

端平更化是南宋后期黑暗政局中唯一的一抹亮色,它革除了史弥远专政时期的一些积弊,对稳定南宋政局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由于南宋早已病入膏肓,并不是简单的改革能挽救得了的。更化唯一成功的就是尊崇理学,其他改革措施或失败或流于表面,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故事感悟

端平更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对于时事的改革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虽然端平更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种观念还是很受后世推崇,应该更加客观地予以表扬和发扬下去。

史海撷英

荐引诸贤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引起了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愤慨。然而理学人士刘爚,在嘉定和议签订后不久,就向史弥远提出“荐引诸贤”,表彰朱熹为史弥远改善形象出谋划策,借史弥远之力以倡导理学。史弥远不仅随后即起用诸多理学人士,还在嘉定年间,对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争取理学人士的拥戴。在史弥远用阴谋手段,废除并杀害宋宁宗指定的继承人赵竑,并伪造宁宗遗诏,扶立宋理宗以后,宋理宗意外成为皇帝,甘心做傀儡,史弥远的形象因而更为丑陋。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深为不满,先后以“谤讪”、“诬诋”罪名,被落职闲居。但史弥远为改善其形象,仍继续推行扶持理学派,重用或起用理学派人士,并追赠朱熹太师官号,追封信国公爵位,表彰朱熹的《四书集注》。还追赐岳飞的谥号为忠武,企图以此掩盖他的奸臣面目。

文苑拾萃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名著,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是四书的重要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倾注毕生心血之作,至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如他自己所说“毕力钻研,死而后已”。《四书章句集注》较系统地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格物致知说,阐述了认识世界的途径。明、清两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理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牌。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与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相似。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到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它被列为“四书”之首,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师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