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简:用度从简
9427200000033

第33章 阎敬铭崇俭

富润屋,德润身。——《礼记·大学》

阎敬铭(1817—1892年),字丹初。清代朝邑县(今属大荔县)人。清光绪皇帝时东阁大学士,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人们常以“出淤泥而不染”来赞扬那些身处恶劣环境而洁身自好的人。清末有一位大学士就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在吏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的情况下,依然提倡为官俭节,并能以身作则,为世人树立了榜样。他就是晚清著名的廉吏阎敬铭。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今大荔)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历任郎中、山东盐运使、湖北巡抚、山西巡抚、工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阎敬铭所处的时代,正值清王朝江河日下、官场极端腐败之时,然而他却一直主张去奢崇俭,并能做到为政清廉,留下了“廉洁”的美名。

阎敬铭一生“质朴,以洁廉自矫厉”。他任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以至出门在外,人们竟不知他是一位朝廷大员,而“望之若老儒”。他不论在何处任职,总要在衙署大堂之后安一纺机,让其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僚属诣谒者,惟闻暖阁旁机声轧轧而已”。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暗中讥笑他。可阎敬铭却以此为荣,他曾多次指着自己的棉袍向僚属炫耀说:“此中之絮,内人所手弹也。”

光绪初年,阎敬铭任山西巡抚。抵任之前,他对其亲友说:“宜多携搭连布。”因为山西地方贫困,百姓生活艰苦,为了表示与百姓同甘共苦,因此阎敬铭特意嘱咐亲友多准备些搭连布。这种布价格便宜,而且粗厚耐用。到达山西之后,阎敬铭首先以搭连布做了一件袍褂穿在身上,其属下亦多仿效之。一次,有位属员仿照阎敬铭所做袍褂式样用绸缎做了一件,阎敬铭看到之后,非常恼火,斥之曰:“方今兵书旁午,汝辈何尚奢侈。审如此者,必多财,可捐资充军饷。”属员连连认错,遂亦改用搭连布做了件袍褂。在阎敬铭的影响下,衙署上下无敢奢侈者,以至出现搭连布价格昂贵的现象。

阎敬铭不仅穿着俭朴,“所御肴馔极粗恶”。平日所食,只是粗茶淡饭,即使请客,也毫不铺张。一次,新学政上任,阎敬铭设家宴招待。“所设皆草具,中一碟为干烧饼也,文介(阎敬铭谥号)擘而啖之,若有余味”。而那位学政大人却根本咽不下去,以至“终席不下一箸”,后勉强吃下白饭半碗。事后,学政大人对人讲“此岂是请客,直祭鬼耳!”

阎敬铭不仅自己俭朴,在工作中也大力提倡去奢崇俭。咸丰九年(1859年),阎敬铭任户部主事时,因为俭朴有闻,当时的湖北巡抚胡林翼特奏请调其赴鄂总习粮台营务。到任之后,他办理军需,一切本着俭节的原则,力戒奢侈,以至“杜弊严,斯小人怨;植节峻,则同官猜”。然而“流俗之讥评,究无损于清望”。由于他“崇尚俭朴,风为之变”。

光绪十年(1884年),阎敬铭任户部尚书。户部是掌管全国财政的重要部门。上任不久,阎敬铭便与军机大臣等上“开源节流疏”,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当时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十分奢侈,而阎敬铭则“阴加裁节”,以至慈禧太后非常不满。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要修圆明园,“而敬铭论治以节用为本”,坚决予以否定,最后终于以违背太后旨意而被革职留任。在慈禧太后专权横行的时代,作为朝廷要员的阎敬铭敢于反对奢侈腐败之风,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光绪十八年(1892年),阎敬铭去世。开始朝廷所拟恤典甚渥,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后改为一般常例,但给以“文介”之谥号。对此,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她曾对人说:“可恨阎敬铭骗一好谥法去。”专横一世的慈槽太后可以对阎敬铭的后事加以刁难,但终不敢损其名声,因为阎敬铭的节俭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称赞。这也许正是后人应从阎敬铭的事迹中所得到的启示吧。

故事感悟

阎敬铭勤俭持家,力戒奢华,同时也劝诫慈禧太后开源节流。其实不论是国还是家,要想使经济复苏,社会发展,除了促进经济改革之外,开源节流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史海撷英

户部尚书查三库

1882年,清政府提升阎敬铭为户部尚书。他同样是布服敝车,悄悄进京。入宫授任后,第二天就到户部上任。他曾在户部任过职,深知户部弊端,尤其天下财赋总汇的北档房,积弊更深。他决心革除积弊,实行改革。上任第一天他就亲自看账,并找来档房司官问账,结果无论是领办、会办、总办都不知部库的存银几何以及出纳情况和盈亏怎样,甚至连算账、看账都不会。眼看关系国家财政命脉的户部档房之账竟如此糊涂,正好成为官员贪污的利薮,阎敬铭立即给皇帝上奏折说:“满员多不谙筹算,事权半委胥吏,故吏权目张,而财弄虚作假愈棼,欲为根本清厘之计,凡南北档房及三库等处非参用汉员不可。”由于当时清政府库款困乏,也有整顿度支的迫切要求,所以同意了阎敬铭的奏请。

阎敬铭查了账目再查三库。所谓三库,是捐户部管辖的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其中绸缎、颜料两库为天下实物贡品收藏处,库内堆积如山,毫无章法,颜料、绸缎、纸张混在一起,月积年累,大都霉烂得无法使用;加上鼠咬虫蛀,毒蛇成群,进出账目是200多年的流水账,无清无结。银库的问题更大,管理银库的差役、司官没有不贪污偷盗的;职掌出纳的掌库、书办以大秤进、小秤出,天平砝码异常不等,真是弊端累累。

阎敬铭一反过去堂官所为,花了很大力量,亲自入库清点,认真查对出纳档案,并清查了200余年的库存和出纳账目。他的做法和态度震动了朝野。通过查账查库,阎敬铭当场斥逐一批书和差役,并奏参了号称“四大金刚”,原在户部司官的姚觐元、董俊汉、杨洪典及旗人启某。姚、董4人受到清廷“革职回籍”的严厉惩处。

文苑拾萃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次年1月,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经咸丰帝批准,于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

总理衙门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有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初设时,奕?、桂良、文祥三人为大臣,此后人数略有增加,从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其中奕?任职时间长达28年之久。大臣下设总办章京(满汉各两人)、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章京(满汉各十人)、额外章京(满汉各八人)。

其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堂子胡同49号,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邸,于设立的同年改建。总理衙门的东半部为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机构京师同文馆(今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前身),西半部为各部院大臣与各国使节进行外交活动的场所。1901年清政府实施宪政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这也是东堂子胡同南侧外交部街得名的原因。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