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吕氏春秋》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5—前33年),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所生。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三年(公元前49年)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一般认为,汉元帝时期是西汉王朝的历史转折点。西汉王朝自其初年的“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臻于鼎盛。汉武帝晚年虽一度呈现危象,但由于改弦及时,调整得法,至昭、宣时又号称“中兴”,然而,比起汉初的“文景之治”来已不可同日而语,西汉王朝的衰败已见端倪。宣帝的宫室、车服盛于昭帝,外戚许氏、史氏又擅权干政。汉元帝即位后,着力去奢崇俭,仍然无法扭转这种滑落、衰败的大趋势。
汉元帝刘奭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善史书,对于音乐有很深的修养。然而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却是个平庸之辈。不过平心而论,他对于“去奢崇俭”的倡导和实行却是认真的。为了缓和当时日趋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他即位伊始,就下诏将三辅、太常和郡国的公田以及可裁省的苑囿租给贫民耕种,家赀不满千钱的还借贷给种子和粮食。不久,疾疫流行,他又让太官减省御膳的品种,裁减乐府人员和苑圃的马匹,以节省开支,赈济生病的百姓。
当时,汉元帝向儒生王吉、贡禹询问治国之道。贡禹告诉他,古时候君主注意节俭,所以家给人足,像汉高祖和文、景两代,宫女不过10余人,厩马百余匹,可是后世争为奢侈,越演越烈,臣下也加以仿效,以致引起百姓怨恨。贡禹建议元帝体察古道,去奢崇俭,因为“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元帝听了,觉得很在理,就马上下诏令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减肉食兽。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下诏罢黄门乘舆狗马,将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做飞外池,严篽池田等假贷给贫民。初元四年、五年,又采纳贡禹的建议,罢甘泉、建章宫卫,罢角抵、上林宫馆稀御幸者以及齐三服官、北假田官。
为了紧缩国家财政开支,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汉元帝对某些重大的内政问题也做了调整。汉武帝灭南越后,曾于其地设置珠厓、儋耳郡。因为不堪地方官吏的欺凌和压迫,两郡的越族百姓不时起兵反抗。元帝即位后,珠厓山南县的民众起兵反抗,汉政府派兵镇压,结果反抗规模越来越大,连年不定。待诏贾捐之建议放弃珠厓,元帝以此询问丞相、御史。丞相于定国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结果士卒和转输军需的民众死者有1万多人,费用支出3万万余,仍未能奏效。现在关东民众困乏,民难摇动,贾捐之的意见是对的。元帝以为善,并于初元三年颁布诏令,其中说道:
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且宗庙之祭,凶年不备,况乎辟不嫌之辱哉!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厓郡。民有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
应该说,元帝这样做是对的。比起那种穷兵黩武的皇帝来,元帝算是体恤民情的。然而他的“去奢崇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更没有挽回西汉王朝的衰败之势,这是为什么呢?《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在评论贡禹的上述奏议时,曾经这样说:“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言之;何哉!使禹之智不足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故事感悟
司马光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君主的“去奢从俭”不仅仅是君主个人的品质和修养,而是一种政治行为。既然如此,它就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与之相配合。元帝即位后,他的问题不在于奢侈不俭节,而在于优游不断,忠佞不分。贡禹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所提出的“去奢崇俭”的种种建议也成了书生的迂腐之见。元帝顾此失彼,结果适得其反。
史海撷英
汉匈冲突的休止符
汉宣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初有“五单于争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最后形成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的对立。在汉元帝期间,在汉匈关系上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陈汤平灭郅支,一件是昭君出塞。
汉元帝刚即位的时候,匈奴郅支单于自以为与汉朝距离遥远,加之怨恨汉朝支持他的仇敌呼韩邪单于,就有与汉绝交之意。并且与康居王勾结起来,在都赖水(今恒逻斯河)畔兴建了一座郅支城(今江布尔),作为自己进一步扩张势力的基地。郅支将势力向汉西域发展,直接威胁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新一任西域太守对匈奴发动攻击,获得大胜。至此,汉朝最后消灭了虎视西域的敌对势力。以后近40年,西域维持着和平状态,中西交通也畅通无阻。陈汤为官虽有不少劣迹,但他矫诏兴兵、平灭郅支的功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郅支被杀之后,呼韩邪单于既为消灭政敌而高兴,又畏惧汉朝的威力。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长安朝汉,并表示愿娶汉女为阏氏。元帝也愿意用婚姻的形式巩固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就以宫女王嫱配他为妻。
王嫱,字昭君,西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昭君虽然仪容雅丽,举止端庄,但因未受皇帝封诰,所以在后宫的地位极其卑微,不受重视。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宫女一样,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但当历史提供机会时,她主动请行,自愿远嫁匈奴。在临行前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随呼韩邪出塞而去。
昭君这位胆识不凡的汉家宫女,为促进汉匈民族团结,自愿出塞履行政治联姻,成为名垂青史的杰出妇女。汉元帝认为这次政治联姻可使“边陲长无兵革之事”,特意把年号改为“竟宁”,意即边境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国家就安宁了”。从此,汉匈长期战争状态宣告结束,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长达150年的汉匈冲突,犹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而昭君出塞则好似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文苑拾萃
昭君怨
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