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严:父严子立
9425000000009

第9章 父严子立(7)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汪辉祖选为湖南宁远县令。当时选官到任,路费是寒士难以承受的。所以,一些人借钱到任,就迫不及待地贪污受贿刮地三尺。

但辉祖却当了家产上任,他说:“欲做贤吏,正本清源,心自谒选始。”他到任的第二天,便直接进了县衙门。一进门看见有人像等候打官司的样子,他立刻叫传人问案。

老差人出为跪禀:“今日是大老爷到任的吉期,还有许多礼节,照例是不问案的。”

汪辉祖说:“做官最吉祥的事就是民事,为什么今天不能问案呢?”

他开堂问案,终于审清了案情,原来是邻县来的流丐忧民,便采取办法,迅速驱逐出境。百姓都欢喜地说:“新来的大人真是好官啊!”

办案到现场勘验是至关重要的,而官员们有的怕山高路远,有的怕污秽,往往听凭下属瞎报一顿,胡乱断案了事,汪辉祖却无论寒暑远近,随报随验。

宁远风气有“打油火”,即如遇路有浮尸,地保便架在老实乡民门前,以敲诈勒索钱财。有一年冬天,离县城90多里的凤凰岭,地保来报说姓刘的门前发现缢尸。汪辉祖立刻传人前去相验。

地保说:“这个地方远,而且难走,官不能去。”

汪辉祖说:“你能来,我为何不能去?”时年58岁的汪辉祖走了一天,第二天来到离现场还有20里的山中,重岩复涧难以行走,最后只好叫人前边挽着后面推着,手足并用地前行。经详细勘验,果然找出移尸痕迹,立即将地保及同伙带回县衙重责,才使刘家幸免遭殃。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60岁的汪辉祖自觉年老力衰,正欲告病去官,恰逢道州知州出缺,上峰便委他兼理道州。这道州的风气很是不好,不法绅士借故拒不纳粮,欠赋不清已积10余年之久。为治理此弊,汪辉祖惩办了一些绅士。

汪辉祖的官声虽好,但终因疾恶如仇,得罪了一些人,后被罢官。阮元《循吏汪辉祖传》记述汪辉祖罢官归去时,“民空邑走送境上,老幼泣拥舆不得行”。

◎故事感悟

汪辉祖从父教,做官不图名利,只为百姓,故成为了千古传诵的青天大老爷,这与其父的严词教导是分不开的。

◎史海撷英

绍兴师爷

汪辉祖年轻时家境贫困,父亲早逝,为了养活生母和继母,他20岁便开始了幕僚(师爷)生活。他博览群书,尤对法家的学说钻研很深,而且精明能干。

清乾隆中期,发现东南沿海使用“宽水钱”的很多,朝廷怀疑有人私铸钱,下令严查,闽浙总督严继善委托汪辉祖侦办此案。汪辉祖做了详细调查,查明“宽水钱”是日本钱币,由商船带入,而不是民间私铸,这样避免了冤案。因此事严继善对汪辉祖大加赞赏,感慨地说:“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读书人。”

汪辉祖任宁远知县期间,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鼓励发展生产,教化民风,崇尚节俭,兴修水利,创办学院。他亲自处理民间纠纷和诉讼案件,主张审慎公允,深得民心,有“廉明听正”之称。当他回乡经宁远时,人们对他夹道相送。

汪辉祖返回故里后,定居县城苏家潭。乾隆五十八年,他主持修复萧山西江塘,因主事得力,工程坚固而耗资又少。同时,他还上书朝廷,要求减萧山牧地的赋税,此举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善事。

汪辉祖还著有《元史本证》、《史姓韵偏》、《九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希姓录》、《辽重元三史同姓名录》等书,其中尤以《学治臆谈》、《佐治药言》、《病榻梦痕录》颇为流传。

清嘉庆十二年,汪辉祖逝世,享年78岁。汪辉祖一生所解疑难杂案甚多,深得百姓爱戴,他以“一代名幕”而誉天下,因此得名“绍兴师爷”。

◎文苑拾萃

《佐治药言》节选

(清)汪辉祖

尽心士人不得以身出治,而佐人为治,势非得已。然岁修所入,实分官俸,亦在官之禄也。食而谋之不忠,天岂有以福之。且官与幕客非尽乡里之威、非有乡故之欢,厚禀而宾礼之,什伯于乡里亲故谓职守之所击倚为左右手也。而视其主人之休戚,漠然无所与于其心,纵无天谴,其免人诵乎?故佐治以尽心为本。心尽于事必竭所知所能,权宜重轻,顾此虑彼,挽救其巳著,消弭于未然,如后之检更、省事、息讼、求生、体察俗情、随几杜弊诸条皆是也。首揭尽心二字,乃此书之大纲,吾道之实济。

林宾日循循善诱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之推

林宾日(1749—1827年),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晹谷。籍贯侯官(今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之父。

林宾日这个名字鲜为人知,可是,当提到林则徐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林宾日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的祖上曾是官宦人家,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衰败。有了林则徐之后,已经沦落为“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的极其贫困的境地了。

林宾日是个知识分子,因家境贫寒,只得放弃科举,做了私塾先生,“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生活上只有两个出路,一是通过科举,走仕途之路;另一条路就是在苦海中挣扎,甘当普通百姓。林宾日也曾梦想过做官,但未能如愿。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历尽艰辛,培养儿子成人。

林则徐4岁的时候,林宾日便开始了对他的启蒙教育。当时,林则徐年岁太小,别说读书,就连坐住都难。林宾日对待儿子很有耐心,不管林则徐怎样淘气,他从不打骂,而只有循循善诱。

他在授课时,任林则徐随便玩耍,在教完其他学生的功课后,他便把林则徐抱在膝上,一句一句地教他读诵文章和诗词。

这样,使林则徐在享受父亲爱抚的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种教育方法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年后的林则徐曾这样回忆道:“父亲教我读书,谆谆的教诲,循循善诱,不发脾气,没有疾言厉色,所以使我乐于学习。”

这样过了3年,林则徐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许多文章、诗词。林则徐7岁的时候,林宾日便开始教他写文章,这比一般的孩子要早得多。

当时有人劝林宾日,不必这样早就教孩子写文章,他回答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他知道,孩子的天资好,应该及时诱导,否则将会使他的聪明才智被无情地扼杀掉。由于林宾日的耐心教导,加上林则徐的刻苦努力,林则徐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

林宾日在教儿子读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吃苦耐劳的习惯。

林家清贫,据说每到过年除夕之夜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尽管如此,林宾日即使典当衣物,也要保证孩子学习。他要求孩子读书不能怕吃苦,并规定每天读书至深夜。为了督促、鼓励孩子刻苦读书,林宾日每天带领全家在一盏小油灯下忙碌,以陪伴林则徐学习。有人见林宾日如此清苦,便劝他改行,而林宾日却“惟笑不应”。这对林则徐的教育极深,每当他看到父母姐妹们忙碌,总要抢着帮他们干活儿。这时,林宾日便告诉林则徐不必顾及于此,要努力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他曾在家中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生活的艰辛以及父亲的殷切希望,是对林则徐的巨大鞭策和鼓舞。

有一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林家本已很困难,林宾日的三哥林天策又来借粮。林宾日毫不犹豫地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了三哥,然后又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结果,林则徐和姐妹们吃了一天剩饭,而林宾日夫妇却饿着肚子。

这种珍视手足之情,以及“视人之急犹己家”的舍己为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林则徐那幼小的心灵,使他终生难忘。

林宾日了解官场的腐败,每每在家中与夫人谈论朝政,抨击时弊,说到激动处,往往怒形于色,这对在一旁静听的林则徐产生了很大影响。

林则徐20岁乡试中举,次年入京会试落榜,又回到家乡当私塾先生。这时,林宾日和一些正直的读书人结成了“真率会”,“讨论文字,上下古今”。这个文学小团体反对拘泥于迂腐的治学,主张“纵谈不讲之乎者也”,“说家常不及男婚女嫁”,在礼仪上反对守旧,具有开明的倾向。

林则徐也参与了活动,并结识了一些正直的读书人。这对于他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起了很大作用,是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故事感悟

林宾日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读书做官,但更注重教育儿子做个正直的官员。因此,不论是言传还是身教,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林则徐从小养成了正直、刚毅的性格。

◎史海撷英

林则徐的青年时期

林则徐生于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林宾日平时靠教读、讲学为生。不过,仅靠父亲教的微薄收入是无法维持生活的,所以,母亲也是会揽一些手工活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仕宦之途飞黄腾达。而林则徐也天资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林则徐较早地就接触到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14岁时考中秀才,后来又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老师的影响下,他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20岁这年,高中举人。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不幸的是,此后由于家道中落,他只好外出为有钱人家的孩子担任塾师。

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秋,林则徐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担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他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在张幕中,林则徐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李四光替父母排忧解难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李四光(1889—1971年),字仲揆,湖北省黄冈县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蒙古族。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解放前,李四光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科技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周恩来总理对李四光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向李四光学习。

李四光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值得人们学习,在孝敬父母方面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李四光家境十分贫寒。他的祖父早年去世,他的祖母带领其父亲沿路乞讨,最后流落到湖北黄冈回龙山,在那里找了一个小破庙住下。

后来,李四光父亲白天打柴,晚上读书,考中个秀才,便招了十几个学生,开始了教书生涯。

可是微薄的收入维持不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他的父亲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当时年少的小仲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为了替父母排忧解难,白天在父亲的私塾里刻苦读书,晚上便帮助妈妈做零活,如舂米、挑水等。有时家里没柴烧了,他就去砍柴。

一次,他约了几个小伙伴一同去砍柴,因山高路滑,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磕破了,鲜血直流。小朋友们都问他疼不,他说“不疼”,咬紧牙关,继续砍柴,一直坚持到太阳落山,砍够了柴,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

妈妈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仲揆有时还担柴去卖,挣回钱贴补家用。这样的生活,小仲揆一直过到12岁。

仲揆12岁那年,母亲用出嫁的衣服为他做了一件棉袄,让他穿着这件衣服,拿着向邻居借的钱,到武昌报考武昌高等小学。

仲揆的试卷答得非常好,竟考了第一名。而主考见他是个穷孩子,竟不想录取他。幸好学校里的一位先生是他父亲的学生,从中说情才录取了他。

入学后,学膳免费,每月还发些银子,小仲揆深知家中困难,常常把节省下来的银子捎回家去,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样,尽管他家缺了一个劳力,生活反倒得到一些改善,父母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而欣慰。

仲揆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被官派日本留学。此间,他仍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寄往家中,负担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的学膳费用。

为了节省钱,他既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又不肯在房东家包饭,而是常常晚上把米装进暖瓶里,注进开水,经过一夜泡熟成粥,当饭吃。吃菜,也只吃点咸菜。同学们把他这一大发明传为佳话。

李四光从小就知道替父母排忧解难,孝敬父母,长大又能按父母教导刻苦读书,后来,终于在地质科学领域对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故事感悟

我国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不仅在地质科学领域为祖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在品德上用行动实践教育了我们应怎样去孝敬父母,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