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刚·刚强不屈
9424400000011

第11章 段匹磾死不叛晋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

段匹磾(生卒年不详),西晋鲜卑族段部首领。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为部族大人。西晋末,父务勿尘受封辽西公、大单于,他为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建武元年(317年),与刘琨结盟,共讨石勒。后领幽州刺史,封渤海公,与刘琨等上表司马睿进位。318年辽西公段疾陆眷病逝,其子年幼,叔父段涉复辰自立,被段疾陆眷之弟段匹磾所阻。段匹磾乘机杀了段涉复辰及其子弟党羽二百余人,自立为辽西公。其间,因族内诸首领长期互相攻杀,力量逐渐削弱。太兴元年(318年),他杀掉刘琨,又数为石勒、石虎所败,势渐蹙,终降于石氏,署为冠军将军。后因谋乱,事败被杀。

段匹磾其家世代为东部鲜卑头人,其父务勿尘因功被西晋朝廷封为辽西公,晋怀帝即位,“以务勿尘为大单于,匹磾为左贤王”。段匹磾深感晋朝廷之恩,誓死效忠晋王朝。父亲去世后,其兄段疾陆眷继位为单于。段匹磾率所部鲜卑协助西晋军队,不断同匈奴族前赵政权的大将石勒作战。

由于石勒势力强大,西晋乐陵(在今山东惠民东北)太守邵续父子都归降石勒。这时,段匹磾为幽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刺史,他写书信,以大义相劝,要邵续归晋,拥戴司马睿。邵续见信后,深受感动,他不顾自己儿子被石勒杀害,而归顺了晋朝廷。建武六年(317年)六月,段匹磾同晋司空、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刘琨、邵续等180人上表请司马睿继承皇帝之位,以中兴晋朝。

面对前赵石勒强大凶悍的军事力量,拥戴晋王朝的各支武装力量,决定联合对抗石勒。于是刘琨、段匹磾、段疾陆眷等结盟,段匹磾推刘琨为大都督,以盟主身份统一领导对石勒作战。

不久,段疾陆眷因病去世,辽西公、大单于的继承问题,引起了东部鲜卑人的内讧。段匹磾由刘琨世子刘群陪同前往奔丧。段匹磾之叔涉复辰、从弟末波,在抗击石勒的过程中常常动摇,所以,段匹磾准备自任东鲜卑首领,以便更好地为晋王朝效力。末波得知段匹磾的打算,为了实现自己当单于的野心,便起兵迎击段匹磾,俘获了刘群,末波又杀死段涉复辰,自立为单于。

末波为消灭段匹磾,彻底除掉与自己争夺单于位的对手,便阴谋同刘琨联手。末波首先礼遇被俘的刘群,并引诱刘群,许以其父刘琨为幽州刺史,条件是刘琨为内应,联合攻击段匹磾。刘群答应了末波的要求,并写信给刘琨。段匹磾截获了送信的使者和信函,但他没有冷静认真地分析,上了末波的当,以为刘琨真要害自己,便杀死了刘琨,并且攻占了并州,致使“晋人离散”。联合被破坏了,段匹磾的力量也变得孤单了,不仅要对抗石勒,还要防备末波。段匹磾难以支持,便去投靠邵续。

末波率军进攻,段匹磾被打败,并受了伤。但他对晋王朝的忠诚始终末动摇,决心继续同叛晋的末波斗争。段匹磾对邵续说:“吾夷狄慕义,以至破家,君若不忘旧要,与吾进讨,君之惠也。”曾受到段匹磾以忠国大义相激励的邵续回答道:“赖公威德,续得效节。今公有难,岂敢不俱!”于是合力与末波作战。段匹磾还派弟弟文鸯北攻末波之弟于蓟(今北京)。

当邵续兵败被俘之后,石勒之子石虎率兵包围了乐陵。文鸯率壮士数十骑出城杀敌,斩杀敌兵至多,后马乏,伏而不起,石虎前来劝降,文鸯怒骂,表示誓死不降。他下马步战,槊折,又用刀,最后被俘。见骁勇的弟弟被俘,段匹磾知道孤城难抗石虎大军,决定单骑回晋朝廷,邵续之弟邵洎以兵拦阻,并准备把东晋朝廷的使者捆送给石虎,段匹磾正言斥责邵洎道:“卿不能尊兄之志,逼吾不得归朝,亦以甚矣,复欲执天子使者,我虽胡夷,所未闻也。”并对晋朝廷使者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匹磾世受重恩,不忘忠孝。今日事逼,欲归罪朝廷,而见逼迫,忠款不遂。若得假息,未死之日,心不忘本。”随后,段匹磾便渡黄河南行,被石虎俘获。是时为东晋大兴四年(321年)。

段匹磾被俘之后,仍然心存晋朝廷。他对石虎说:“我受国恩,志在灭汝。不幸吾国自乱,以至于此。既不能死,又不能为汝敬也。”表示自己决不忘故国晋朝,也决不会降赵。段匹磾被押到襄国(治所司州,今河北邢台),石勒封其为冠军将军,段匹磾拒而不受,见石勒也不为礼。尤其可贵的是,他“常著朝服,持晋节”。不仅如此,他还谋起事,被关一年之后,终于被石勒杀害了。

故事感悟

段匹磾作为晋王朝的鲜卑族将领,为维护晋王朝的尊严拼死战斗,即使兵败被俘也毫不动摇。面对敌人的劝降和高官的引诱,他也毫不为动,矢志不变节、不叛晋,表现了忠贞不屈、以死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的品格。

史海撷英

石勒起兵

石勒出身羯族,居上党武乡。曾被卖为家奴。刘渊称汉王时,他参加起义。

311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河南鹿邑)宁平城消灭10余万晋军,晋军元气大伤。六月,王弥、刘曜等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3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八月,又攻下长安。后来,晋将贾匹等在关中汉人的支持下夺回长安,迎司马邺为帝,是为愍帝。

316年(建兴四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

文苑拾萃

西晋特色

西晋乃魏晋南北朝中唯一处于统一的年代。由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在地方上长期割据,地位可比帝王(如司马氏篡曹魏正是),长期以来令中国处于分裂割据局面。在曹魏时,世族受到一定的抑制,且晋武帝凭借其威望,又先后分封宗室郡国并都督诸州和实行占田制、荫客制,也稍微限制世家大族的无限扩张。司马炎代魏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宗室不强,导致权臣篡位,所以就改变了曹魏的中央集权制,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会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但藩王拥兵割据,晋武帝一死,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中国又再一次分裂。同时,西晋另一特色是胡人内迁。汉末以降,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迁入,西晋时关中一带胡人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胡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五胡十六国时君主之一的石勒即为一例)。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汉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埋下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