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压低声音,说:“布店老板的小老婆可是你顶头上司知县的老相好啊,她闹到知县那里,可不得了。”接着,她又对大家说:“今天的事大家都看见了,这两只狗是武都头打死的,与本店无关。”
武松看了一眼老板娘,将一大碗酒“咕咚咕咚”喝个干净,招呼部下动身。店老板一把拉住武松,非要他在纸上写上“打死两狗者武松也”才肯让他走。武松既好气又好笑,连连摇头。
可能施耐庵认为“武松打狗”一事和水浒故事主线关系不大,所以《水浒全传》中没有写入。但此事现在看来,颇让人寻味。
瓷器大王的经验
制作一般瓷器,难度并不是很大,许多熟练技工都能操作。但要制作高档精品瓷器,那就非制瓷高手不可。瓷坯的制作、花纹的绘制、火候的掌握等都有很深的学问。这一年,“瓷器之乡”要举行瓷器精品比赛,请各地著名专家当评委。谁制作的瓷器最好,谁就被评为“瓷器大王”。制瓷高手们谁都希望能够获得“瓷器大王”这个光荣称号,大家都花了许多时间精心准备。
评选的时间到了,制瓷高手纷纷把自己的心爱之作拿来参加评选,评委们对参赛瓷器一一作了认真的评选。这些瓷器都不错,但以更高标准来衡量,却大多有某方面的不足。有的制坯造型无创意,有的花纹无品位,有的火候不足或太过。只有李师傅的一只青瓷花瓶精美无比、无可挑剔,他荣获了“瓷器大王”称号。
张师傅见李师傅获得“瓷器大王”的称号,十分羡慕。张师傅对李师傅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足不出户,一直在家精心设计、精心烧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制出了我最满意的瓷器。可是和你的瓷器比,我的就差得远了。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经验,你是如何制作出这么好的精品瓷器来的?”
李师傅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花不少时间外出向行家们虚心学习,他们的制坯、绘画、烧窑技术给了我许多的启发。我的作品之所以得到好评,主要是汲取了别人的长处!”
爱下棋的国王
有一个爱下象棋的国王,他常和大臣、象棋高手对弈。国王大权在握,荣辱生杀都出在他嘴里,和他下棋可要特别小心。如果出手太厉害,把国王杀得一败涂地,他下不了台,就要恼羞成怒。但如果让棋太多,使国王赢得太容易,他又会觉得你在愚弄他,会大发雷霆。几年来,每次下棋国王都是赢家,大家都恭维他为天下独一无二的象棋高手。国王也觉得自己棋艺非凡,打遍天下无敌手。
一日,国王装扮成教书先生模样,走出宫门,微服私访。他来到京城一家酒店,见一群人挤在一起看什么,就挤上去看个究竟。原来,大家都在看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和一个青年人下象棋。那小姑娘机敏过人,下棋出奇快,一会儿就把青年人杀得一败涂地。国王来了棋兴,坐下来要和小姑娘对弈。小姑娘把手中的梨放在桌上,看了一眼对面的老头,说:“如果我输了,就把这只梨给你。如果你输了,把什么给我呀?”
国王掏出一只精致的小袋子放在桌上,笑着说:“如果我输了,我就把这小袋子里的东西全给你。”
小姑娘一边玩着怀中的花猫,一边和国王下棋。不多一会儿,国王就损兵折将,很快就成了小姑娘的手下败将。国王不服输,又和小姑娘下了一盘,结果是同样惨败。国王这才心服口服,对小姑娘说:“你的棋艺十分了得,真是高手,佩服,佩服!”
小姑娘笑着说:“我算什么高手呀,我的父亲才是下棋高手呢。他曾被选入宫中和国王对弈呢!只是他输给了国王。”
国王说:“你父亲既然是真正的高手,为什么会输给国王呢?”
小姑娘哈哈大笑道:“你这也不懂。父亲说,为了让国王高兴,他是故意输给国王的。”
国王恍然大悟。他把小袋子给了小姑娘,扭头就走。小姑娘打开袋子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子,赶忙追上去,说:“谁要你的东西呀,刚才打赌是闹着玩的啊!”
国王回到宫中,闭门反思,他想:下棋是这样,别的事难道不也一样?
兄弟开船
兄弟俩第一次开船运送货物,就碰上了顶头风,他们拼命摇橹船却行得很慢。老大对老二说:“这么大的顶头风光靠摇橹不行,我到岸上去拉纤,你在船上摇橹。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够把货物送到目的地!”
老大光着膀子在河岸上用力拉纤,累得满头大汗。老二在船上拼命摇橹,累得直喘粗气。老大和老二经过一天的艰苦努力,终于把货物运送到了目的地,顺利地交了货物。
当他们起锚返航时,是顺风了。他们竖起桅杆,升起白色的帆,卸去了货物的空船飞快地行驶在水面上。老大掌着舵,高兴地对老二说:“刚才来的时候是逆风逆水,行船太艰难了;如今是顺风顺水,太舒服了!”
老二看着鼓满风的帆,喜笑颜开地说:“如果行船都是顺风顺水就好了!”
老大一边掌舵,一边兴高采烈地和老二饮酒聊天。风越来越大,船越开越快,只看见两岸的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退去。老大和老二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庆祝回程一帆风顺。
老大忙饮酒聊天,舵没有掌稳,船突然像脱缰的马,飞快地向岸边冲去。“砰——”一声巨声,船头撞在了河边的石岸上,撞出了一个大窟窿。老大看着撞坏的船,叹了口气,说:“真没有想到,逆风开船没有出问题,顺风开船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
老二摇着头,说:“真是没有想到,怎么会发生这样倒霉的事情呢?”
一位老人走过来,对兄弟俩说:“我在这河边住了很久了,很少见到逆风逆水行驶船只出事故的,顺风顺水行驶船只却往往容易出事。因为逆风逆水时开船的人都集中精力,小心谨慎;顺风顺水开船的人容易放松警惕,只求快不注意安全啊!”
渔夫织网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实在太小了,哪能捕得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
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在家织网,几天下来,把网织得和邻居的网一样大。渔夫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捕到了许多鱼。他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网,几天下来,他把原来就很大的网又扩大了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就带着它出海捕鱼去了,花了好大的工夫才把巨网撒入大海。渔夫想,这一网收起来,鱼一定可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得笑出了声。
渔夫准备收网了,一拉网,觉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网中确实有许多鱼,鱼儿们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王二的丝绸衬衣
王二走在小木桥上,眼睛出神地看着空中飞过的洁白天鹅。他不小心一脚踩空,“扑通”一声掉进了湍急的河中。王二不会游泳,在水中拼命挣扎了一会儿就往下沉。一个小伙子急忙跳到河中去救王二,一把抓住王二的丝绸衬衣,将他拉上了岸。
王二一边整理湿漉漉的衣服,一边说:“我今天真是倒了大霉啦!”
小伙子说:“掉在河中是有些倒霉,不过已经救起来了,没事了。”
王二看了一眼小伙子,说:“我掉在河里是倒霉,遇到你就更加倒霉了。”
小伙子莫名其妙地说:“我把你救起来,难道错了?”
王二指着丝绸衬衣,说:“这是我刚买的高档丝绸衬衣,价格很贵的。你刚才把它拉坏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干事毛手毛脚的!”
小伙子看了一下撕开一道口子的丝绸衬衣,说:“我怕你被激流卷走,急忙一把抓住了丝绸衬衣,可能用力猛了一点,不过完全是为了救你啊!”
王二埋怨地说:“如果你抓住我的手或者抓住我的头发,同样可以把我拉起来。你什么地方不好抓,为何偏偏抓我的丝绸衬衣呢?”
小伙子说:“弄坏了衣服你就这么心痛,如果我不小心把你的手臂拉伤了,头发拉掉了怎么办?再说当时情况危急,不容我多考虑啊!”
王二说:“不管多么危急,你也应该小心谨慎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