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理直气壮地道:“我早就跟你说过,生意之道重在信誉。信誉不是靠嘴上说出来的,也不是靠纸上写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上帝和三个农民
上帝到凡间巡访,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太阳落山的时候,三个农民疲惫不堪地回家,经过树下时,被上帝拦住。
上帝问:“你们都有什么愿望?看我能不能帮助你们。”
甲农民说:“我只求风调雨顺。”
乙农民说:“如果有头牛帮我耕地,我就省力多了。”
丙农民说:“能有几斤好种子,比什么都重要。”
上帝一一满足了三个农民的愿望,这一年三个农民的家里都获得了丰收。
第二年,天旱无雨,土地龟裂。
甲农民预备好了上等粮种,左等右盼下场及时雨,结果错过了播种季节。
乙农民虽有牛帮他耕地,可播种后庄稼长得稀疏瘦弱,收成很差。
丙农民起早摸黑,翻地播种、挑水浇地,顺利度过了干旱季节,粮食仍获丰收。
灾后,上帝再次来到村头的大树下。上帝问三个农民收成如何?三个农民如实相告。
上帝感概道:“风调雨顺是农民获得粮食丰收最理想的气候条件,但往往不能常遂所愿。盲目等待,只会错失良机。”
狐狸的学问
狐狸知识渊博,是动物王国出名的大学问家。谁有疑难问题去请教狐狸,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灰猴近来头上经常无缘无故地掉毛,光秃秃的一块,非常难看。灰猴心里很难过,在森林里遇见狐狸,就迫不及待地问:“狐狸先生,我的头上为什么经常掉头发?”
狐狸不假思索地道:“不是用脑过度就是睡眠不佳,头皮缺乏营养,就会掉头发。”
老狼看见不远处的长颈鹿在吃树叶,脚下的青草丰茂都不吃一口,觉得很奇怪。老狼问狐狸:“长颈鹿为什么总吃树叶,不吃青草?”
狐狸道:“长颈鹿的鼻子太长,低头吃草会引起血液供应不足,所以只能放弃脚下的青草而吃树叶。”
老狼和灰猴听了狐狸的话,对狐狸非常佩服。
黄狗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到森林广场,狐狸见到后,很惊讶地问道:“黄狗老兄,几日不见,你的腿怎么啦?”
黄狗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段时间经常摔跤,接连几次跌断了骨头。”
狐狸道:“我给你瞧瞧。”狐狸在黄狗身上摸摸,腿上敲敲,对黄狗道:“你一定是饮食过于精细,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稍一磕碰就骨折。”
狐狸话刚说完,黄狗忽然蹦了起来,扔掉拐杖,弹跳、奔跑,变得异常活跃、好动。
狐狸见了,顿时目瞪口呆,无话可说。隔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
小猴做好事
小猴子活泼好动、热情友善,是许多动物的好朋友。
小猴子到白兔家玩,白兔不在家。花公鸡告诉小猴子,白兔到菜地里捉虫子去了。原来,白兔种的萝卜刚长出几片嫩叶,就遭遇了虫害。
小猴子来到白兔的菜地里,二话没说就帮白兔捉虫子。小猴子在萝卜地里跳过来蹦过去,踩坏了不少萝卜。白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小猴子说:“小猴哥哥,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去吧,你妈妈会找你的。”
小猴说:“不急,帮你捉完虫子再回去。”
白兔说:“我也要回家做饭去了,你还是回去吧。”
小猴子告别白兔回家去,路过山羊家的葡萄园,山羊满脸喜悦地在摘葡萄,小猴子就走进葡萄园。
小猴子见山羊站在木梯上摘葡萄,爬上爬下既麻烦又吃力,就纵身一跃攀上葡萄架帮山羊摘葡萄。葡萄架随着小猴子身体的晃动而摇摇晃晃,好多葡萄掉到了地上。
山羊赶忙把小猴子叫下来,从筐子里拿出几串葡萄,递给小猴子,说:“谢谢你,小猴子。今天摘的葡萄够了,你回家去吧,顺便带些葡萄给你妈妈尝尝。”
小猴子回到家里,把经过告诉妈妈,说:“我好心好意帮白兔捉虫子和帮山羊摘葡萄,可他们好像都不喜欢我。”
猴妈妈道:“乐于助人是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可你不是踩坏白兔家的萝卜就是弄掉了山羊家的葡萄,好事做成了坏事,人家当然会不满意了。”
神医胡一贴
乡村庙会,车水马龙。摆摊的、赶集的、闲逛的,熙熙攘攘;吆喝声、鸣叫声、汽笛声,此起彼伏。
庙会的西南角,有个卖药摊。摊旁有一面旗帜,赫然写着“神医胡一贴”。“神医”巧舌如簧,口沫飞溅。摊前人头攒动,购者踊跃,“神医”忙得应接不暇,满头是汗。
一位中年男人在人群外面观察了很久,却不动声色,直到日头西斜,人群渐散,眼看“神医”正要收摊回家,才走过去与“神医”攀谈。
中年男人问:“‘神医’的膏药果真那么灵验,只需一贴?”
“神医”道:“这位先生问得真是奇怪。你看我年纪一大把的人了,岂有骗人的道理。这膏药得自一位高僧,共有药248味,君臣相佐,主宾得宜,温凉兼用,老少皆可。内可调补气血,温胃养脾,宁神安志,除寒袪湿,消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清腐肌,生新肉;降压调脂,祛病延年,胖者减肥,瘦者增重,美容养颜,返老还童。只要贴于脐上,无不立效。”
中年男人道:“如你所言,难道仅凭你一张膏药,竟能包医人间百病、疑难杂症?”
“神医”道:“差不多吧,你看看这‘神医’的封号,岂能有假。再者,这么多人争着购买,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中年男人道:“那么,请问‘神医’,此药可医得你脖子上的顽癣?”
“神医”被中年男人一语问得哑口无言,便拉着中年男人的手道:“先生真是高人。实不相瞒,‘胡一贴’乃信口胡言,不过是混口饭吃,还望先生高抬贵手,放老朽一马,此生感恩戴德。”
“神医”的骗术并不高明,只是总有人鬼迷心窍,轻信谎言,骗子才能得一时之逞。
天下第一菜
杭州西湖,群山环抱,山青水蓝,波光潋滟,山色空濛,景色迷人。游客们或尽情地在苏堤漫步,或泛舟湖上,玩够了玩累了,恰值午餐时间,便来到醉仙楼用餐。
游客点了几个菜,其中有一个菜名叫“天下第一菜”。游客慢酌细饮,品尝着醉仙楼的名菜,当跑堂端上“天下第一菜”时,顿时瞠目结舌,这明明是一款菠菜豆腐汤,竟然说成“天下第一菜”,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游客心中不悦,让服务员把经理找来。
经理笑容可掬地来到游客身边,问:“先生,有什么需要为你效劳的?”
游客毫不客气地质问道:“这是什么‘天下第一菜’?”
经理不愠不火地道:“先生息怒,你点的‘天下第一菜’本来就是菠菜豆腐汤。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在醉仙楼吃尽了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老厨师最后端上一碗菠菜豆腐汤,乾隆食之感觉清香扑鼻、咸淡适宜,脱口而出:‘此乃天下第一菜’,这就是这个菜名的来历。”
游客说:“那是乾隆信口开河,你们却借此欺骗黎民百姓!”
经理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话要看从谁的嘴里说出来,皇帝是何等人物,金口玉言,他说是‘天下第一菜’,那自然就是‘天下第一菜’了。
听了经理的话,游客虽然窝着一肚子火,但无话可说,只得匆匆结账离去。
猴子种桃
灰猴子和白猴子都喜欢吃桃子,各自在向阳的山坡上种上了桃树。
冬天,灰猴子忙着给桃树修剪树枝,白猴子问灰猴子:“为什么要剪掉嫩枝?”
灰猴子道:“剪掉一些没用的嫩枝条,桃树长得壮实,以后长的桃子才不会掉落。”
灰猴子建议白猴子也去修剪树枝,白猴子却不听劝告,独自玩耍去了。
灰猴子起早摸黑地给桃树施肥,白猴子却整天躺在被窝里睡觉,梦见桃子丰收,吃也吃不完,开心得笑出声来。
春暖花开的时候,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一颗颗小桃子结满了枝头。
灰猴子细心地摘去个子偏小的桃子。白猴子见了,急得跺脚道:“好好的桃子,你干吗要摘掉呀!”
灰猴子说:“现在不摘掉一些小桃子,桃子长不大的。”
白猴子不信,天天看着自家桃树上的桃子慢慢长大。
几个月过去了,桃子长大成熟了。灰猴子家的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饱满,鲜艳欲滴。白猴子家桃树上的桃子又小又干瘪,很难看。
老牛路过桃园,见白猴子很沮丧的样子。说道:“别小看种桃子,学问大着呢。你既懒又不肯学习,收获当然就少了。”
财主与白鹅
从前,赵家庄有个豆腐师傅,做的豆腐豆香纯正,口感极好,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前往购买,豆腐供不应求。
几年时间,豆腐师傅赚了不少钱。豆腐师傅发了财后,家里养了只白鹅。每到晚上,白鹅像个岗哨,只要有人靠近主人家,就叫唤不停,提醒主人关门关窗,防止小偷入室偷盗。
又过了几年,豆腐师傅成了远近闻名的财主。财主家盖了新房子,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尽豪华气派,四周还修筑了高高的围墙。财主觉得,有了这样的高墙大院,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白鹅却依然如故,每当有人靠近财主家,就大叫不止,尤其是深更半夜,白鹅的叫声常常把财主从睡梦中惊醒。财主觉得,有了高墙大院,白鹅已失去了价值,与其留着夜夜扰人,还不如把它杀了,好睡个安稳觉。
于是,财主把白鹅杀了,终于过上了没有白鹅扰人的日子。
可是,没过几天,财主家遭窃,损失惨重。财主怎么也想不明白,高墙的防盗竟不如一只白鹅。
不怕喊打的老鼠
老鼠探头探脑从洞里出来,沿着墙脚四处寻找食物。还没走几步,突然听到一片“打老鼠”的喊声,吓得屁滚尿流,赶紧逃回了洞里。
过了片刻,老鼠又从洞里出来,机敏地探视着前方,朝另一个方向跑去。还没走多远,又被在树阴下纳凉的人发现了,又是一片“打老鼠”的喊声,胆战心惊地又逃回洞里去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鼠饿得肚子咕咕叫,如再不寻点吃的,今天就得饿肚子了。
老鼠很不甘心,冒险从洞里出来,没走多远,还是被人发现了,人类同样发出一片“打老鼠”的喊声。这次老鼠大着胆子,加快脚步径直往前跑去,它只有一个目的,要找到吃饱肚子的食物。人类的喊打声渐渐远去,老鼠来到一个堆放杂物的屋子里,这里可有好多美食,老鼠舒舒服服地饱餐了一顿,临走时还带了一些食物,回家后慢慢享用。
老鼠拍着饱鼓鼓的肚皮,一边剔着牙一边哼着流行歌曲,悠闲地往洞里走去。在经过人纳凉的地方,虽然人发现了它,同样异口同声地喊“打老鼠”,但老鼠早已听惯了人类的喊打声,胆子大多了,若无其事地从人的身边走过,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洞里。
对待老鼠,只喊不打,只会助长老鼠的疯狂和野性。
猴子吃桃
猴子、梅花鹿和山羊都喜欢吃桃子,各自在庭院里栽了两棵桃树。
春暖花开的季节,猴子、梅花鹿和山羊为桃树松土、锄草、施肥、除虫。桃树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开花结果,桃树上挂满了小桃子。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猴子、梅花鹿和山羊的心里乐开了花。
秋天来临的时候,桃子渐渐长得圆润饱满,熟里透红,透着淡淡的诱人香味。
猴子早就忍不住了,爬上桃树摘了桃子就吃。猴子咬一口桃子,觉得不是很甜,随手扔掉手里的桃子。又摘了一颗桃子咬一口,还是觉得不够甜,又随手将桃子扔在地上。就这样,猴子挑挑拣拣,把两棵桃树上的桃子全都摘完,都没有挑到最为满意的桃子。
过分的挑选,其实是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