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禅师轻轻的抚着画卷,缓缓道:“画者乃前朝探花林海,祖居此地,为人洒脱高雅,与贫僧很是熟稔,可惜空有满腹才华却堪不破‘情’一字,自夫人去世后抑郁难禁,以致英年早逝,刚才王爷碰到的就是他的遗女,颇有其父之风,才思敏捷,谈吐不俗,可怜却红颜命薄,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真是令人叹惋,善哉善哉。”
水溶默默点头,道:“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随后又自言自语的道:“怪不得如此超然脱俗,原是探花之女,书香门第。”
两人又叹了一会儿,净月命小僧摆下棋盘,厮杀了几局,看天色已晚,水溶方告辞,临行时,净月禅师道:“水王爷,此去保重,贫僧很快也要出去游历,有缘我们也许会在京城相见。”水溶笑道:“那小王在京城等候仙踪,那时可不会再输给你。”
自苏州回来已近年关,这日早朝后,皇上特意把水溶留在御书房,笑着说:“水王爷,你当王爷也有年余,无论为人还是处事,朕都很放心,眼看你孝服已出,朕也该给你赐个北静王妃了。”水溶忙道:“臣当为朝廷尽力,为皇上分忧,赐婚之事不用如此急。”
皇上笑道:“你不急,太妃可急了,连太后都埋怨朕了,再不给你赐婚,太后那里我可不好交代。”水溶道:“皇上就位日短,朝事繁多,臣当为主竭心办事理政,方不负圣恩,赐婚之事还请皇上……”
皇上笑道:“水王爷忠心可嘉,只是成亲后也不碍你为国尽忠,你再推三堵四的,朕可要生气了,不过你放心,朕一定让皇后给你选一个才貌出众的王妃,绝不委屈了你。”水溶只好跪地谢恩,皇上看着水溶,叹道:“身为王爷,有些事由不得你做主,即使朕贵为皇上,有时也身不由己。你是朕的爱将,以赐婚为由,朕会让你这个北静王爷越来越强。”
年关刚过,水溶就接到皇上赐婚的圣旨,“将东平王府的丽阳郡主赐婚北静王水溶,三月后大婚。钦此。”水溶面无表情的接旨谢恩,颁旨的太监戴权道:“给王爷道喜了。”水溶淡淡的道:“公公辛苦了,请进房里喝茶。”戴权道:“奴才还要回宫复旨,就先告辞了。”
送走戴权,水溶默默的回到了南书房,自己的北静王妃就这样定了,自己连一点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历来皇子公主,王爷郡主的婚姻都是皇家稳固政局的筹码,自己又何尝能例外呢,想起皇上说过的话,水溶不禁叹了口气。
北静王府内堂,太妃平静的对水溶道:“王儿,东平王府在朝堂举重若轻,况且大郡主是当今皇上的宠妃,实力更是如日中天,你袭王时间不长,便有如此强势的岳家,以后我儿在朝堂上处事可就顺利多了。”
北静太妃见水溶形容淡然,丝毫没有欣喜之色,便道:“王儿,丽阳郡主我也见过几次,姿容气度都是上上之人,看来皇上果然厚爱与你,生怕委屈你。”水溶苦笑道:“母妃,不管是美是丑,孩儿都没得选择。母妃放心,我一定会安安分分的把王妃娶进门的。”
太妃看着水溶,道:“王儿,身为北静王爷,你的王妃只能由皇上赐婚,这也是皇家平衡臣属关系的因由。别担心,你看,母妃和你父王不也是安安稳稳的过了一辈子吗。如果以后王妃不合你意,母妃答应你,让你自己选一个合心的侧妃。”
水溶叹了口气道:“母妃不用担心,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是心里一时感到有些遗憾罢了。”北静太妃道:“你自小懂事,母妃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的。”随后,太妃又叮嘱了几句,水溶才离开。
青阳宫中,宫女小心的对站了很久的青阳长公主道:“长公主,茶已经凉了,要不要换杯热的。”青阳意兴懒索的挥挥手,道:“不用了,下去吧。”宫女悄悄地退了下去。
望着院子飞飞扬扬的细雪,青阳不由得想起以前那个调皮的小男孩稚气的说:“青阳姐姐,等我长大了,就娶你做我的王妃,你喜不喜欢。”惹得一旁的人笑成一片,连自己也不禁巧笑嫣然,料不到年幼的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或许他早已忘记那句儿时的戏言,但在青阳的心底深处,却常常响起。
及至后来慢慢的看着他长成翩翩少年,慢慢的看着他丧父袭王,慢慢的看着他在朝堂崭露头角,如今,这个小男孩就要娶亲了,可惜王妃却是他人,青阳不由摇头苦笑,父皇临终把自己指婚给益亲王,没想到却害得自己未婚守寡,想到以后香闺寂寞,长夜漫漫,青阳不禁叹了口气,莫真是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
飘飘淡淡的飞雪扶着水溶温润如玉的脸,年轻的王爷不由放慢了步子,任雪花落满双肩。小春子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看着前面落寞的王爷,不禁暗忖,自苏州回来后,也不知什么原因,平日开朗的王爷沉闷了许多,常常长吁短叹的,幸亏有皇上赐婚,等成亲后,有了王妃陪着,王爷一定还会像以前一样的,想到这里,小春子不禁暗笑了。
忽听前面的水溶一声长叹,道:“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叹罢,水溶对小春子道:“回南书房。”说完,便急匆匆的向前走去。
三个月后,当今圣上和皇后亲自摆驾北静王府,北静王爷的婚事风光而又隆重,一时成为饭后茶余闲谈的话题。
花谢花开,岁月如水,转眼已是两年后的秋天,大观园里自迎春出嫁,宝钗搬走,已是冷清了许多。
一日秋阳晴好,黛玉给贾母请过安后,不知不觉竟踱到荇叶渚,但见往常荷花映日红,莲叶无穷碧的池塘里花落叶惨,一派萧索景象,更助秋情。
黛玉触景伤怀,不禁叹了口气,却听身后探春道:“林姐姐,看什么竟如此出神。”黛玉回头见探春和侍书正从东面游廊过来。
黛玉道:“我在想往常此时,大家在园子里行舟采菱,吟诗作画,热热闹闹的,如今你看冷冷清清的,连池里的荷花也败落的比往年早。”探春道:“是呀,自二姐姐出嫁,宝姐姐回去,如今连二哥哥也去上学了,园子里确实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黛玉朝蘅芜院望了一眼,道:“宝姐姐也真无情,自回去只来过一回,便再也没来,真真奇怪,白辜负了平日大家对她的心。”探春笑道:“她怎么会不来,横竖都要回来,只不过如今她的尊嫂有些脾气,姨妈也上了年纪,再说薛大哥是什么人,你也清楚,自然得宝姐姐料理一切,哪有以前的闲功夫呢。说起来,我前几天去看姨妈,在宝姐姐房里见到香菱,本来好好的人儿,竟瘦得不成样子,碰到这么个奶奶,真真苦了她,多亏宝姐姐明里暗里照顾,要不……”
黛玉听了,不由叹了口气,想起香菱以前学诗时的认真执着劲,心里暗暗替她难过,道:“谁曾想她竟命苦如此,本以为娶了奶奶能省省心,却料不到竟会这样。”两人不觉又哀叹了一会,才各自分开回去。
回到潇湘馆,黛玉想起方才的话,不由又替香菱难过,忽又想到自己的身世和以后,也不知会怎样,虽和宝玉惺惺相惜,但老太太、太太也没有个明话,自己又没有个做主的人,想到此处,独自又悲戚了一阵子。
且说宝钗自回去后,每日不是和薛姨妈料理事务,就是做针线。偏新娶的夏金桂不是个省心的主,薛蟠开始还敷衍行事,到后来新鲜光景已过,又见新奶奶蛮不讲理,干脆溜之大吉,能避则避,惹得夏金桂整天指桑骂槐,鸡犬不宁,薛姨妈又是生气又是伤心,竟大病一场,等慢慢痊愈,已是一月有余。
这日,王夫人派丫鬟来探望,正碰上金桂撒泼,薛姨妈苦笑着说:“你看看,这还像个正经人家嘛,让人听了岂不笑话。”宝钗劝道:“妈妈,别生气,你的身子刚好,得好好保重才对。嫂子只是一时之气,慢慢就会明白过来。”丫鬟也在旁劝慰了几句,薛姨妈道:”回去回太太,我过两天就过去探望,让她这么一闹,算算竟月余没给老太太请安了,真失礼了。”
灿灿的灯花闪闪的映着,宝钗正和莺儿在灯下做针线,见薛姨妈推门进来,笑着道:“你姨妈留下吃酒,不知不觉竟晚了。”宝钗道:“难得去姨妈那里一趟,权当散散心,省的闷坏了身子。”
薛姨妈对莺儿挥了挥手,莺儿悄悄退了出去。坐到暖炕上,薛姨妈对低头做着针线的宝钗道:“你姨妈去宫里求娘娘允了你和宝玉的亲事,说过几天懿旨就颁下来,等老太太选好了日子,就给你们成亲。”宝钗没有做声,继续作针线。
薛姨妈看了看平静如水的宝钗,继续说道:“我的儿,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我也没法子,本指望你能进宫,这样我和你那不成器的哥哥也有了依靠,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唉,这是命,虽说宝玉不怎么上进,但模样心地却是好的,再说,你嫁过去就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奶奶,又有你姨妈照应,你那哥哥不争气,我以后还得靠着你。”
宝钗见母亲如此说,反正色的道:“母亲这话说错了,自古儿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我父亲没了,自然是母亲做主,凡事你和姨妈商议,不用来问我的意思。”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说:“唉,你那哥哥但凡有你一半,也不至于让你受此委屈。”